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Chapter05 现代常见病中药调理
慢性鼻炎

慢性鼻炎是指鼻腔黏膜或黏膜下的炎症持续数月以上或炎症反复发作,间歇期内亦未能恢复正常,以鼻塞、流涕、打喷嚏、嗅觉减退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常见病,常伴有头痛、头昏、鼻塞、耳鸣、失眠等症状。现代医学认为引起本病的原因很多,有局部原因(如鼻腔及鼻窦慢性疾病等)、职业及环境因素(如长期或反复吸入粉尘或有害的化学气体等)、全身因素(如慢性疾病、长期慢性烟酒中毒等)等。中医认为多因肺脾气虚,邪滞鼻窍或邪毒久留,气滞血淤,阻塞鼻窍所致。

临床中医常见分型

慢性鼻炎

●邪滞鼻窍型

●气滞血淤型

●脾虚湿困型

临床上将慢性鼻炎分为慢性单纯性鼻炎和慢性肥厚性鼻炎。慢性单纯性鼻炎的特点是鼻阻塞和鼻涕增多,常伴有头痛、头昏、嗅觉减退,说话时可呈闭塞性鼻音。慢性肥厚性鼻炎的特点为双侧持续性鼻塞,鼻涕不多,闭塞性鼻音,嗅觉减退,头昏,头痛及失眠等症状都较重,或常有耳鸣、溢泪。

慢性鼻炎常见的并发症:(1)急性鼻窦炎:主要表现为鼻塞加剧,鼻涕脓样量多,头痛明显,中鼻甲解剖部位红肿,嗅沟或中鼻道有脓性引流。(2)慢性咽炎:表现为咽喉不适,咳嗽,多痰。(3)耳鸣和听力减退。(4)泪溢。

慢性鼻炎需与急性鼻炎和慢性鼻窦炎区别开:急性鼻炎病程为7~10天,初起时鼻痒,打喷嚏,鼻塞逐渐加重,鼻涕由清水样至黏液性、黏脓性,常伴有全身不适、倦怠、低热等症状,检查见鼻黏膜充血呈鲜红色,鼻腔分泌物较多。慢性鼻窦炎常有交替性鼻塞,但脓涕擤出后可改善。

日常生活提示
不宜长期使用血管收缩剂

许多慢性鼻炎患者长期使用血管收缩剂。研究表明,这样会引起鼻黏膜的一系列病理改变,并影响到鼻内纤毛和植物神经的正常活动,长久下去,还可能继发肥厚性鼻炎或萎缩性鼻炎。所以,为了预防药物性鼻炎,首先应掌握好用药证候,不要滥用血管收缩剂。其次,正确掌握使用方法,避免长期、连续、过量用药。新生儿鼻塞,则禁用滴鼻净。即使成年人连续用药也不宜超过7天。

邪滞鼻窍型

邪滞鼻窍型慢性鼻炎是外感时邪,风寒暑湿燥火诸邪犯肺,稽留不去,鼻失宣畅,气息出入受阻所致。邪滞鼻窍型的特点是:多因感受外邪而发病,交替性鼻塞,或鼻塞时轻时重,鼻涕稀或黏,鼻黏膜充血或肿胀,对血管收缩剂敏感,舌淡红,苔薄白,脉缓或弱。治疗用祛邪通窍法。治疗邪滞鼻窍型慢性鼻炎的代表方剂是苍耳子散。

日常生活提示
慢性鼻炎的西医治疗方法

用血管收缩剂滴鼻、封闭疗法、超短波疗法、氦氖激光疗法、手术治疗等。中医则根据病情辨证施治,分为邪滞鼻窍型、气滞血淤型、脾虚湿困型等。一些中成药效果也不错,如鼻炎片、鼻渊舒口服液、辛芩颗粒等。中医除了方药治疗外,还有针灸治疗、穴位注射、温熨、中药滴鼻、中药吹鼻、耳穴治疗、下鼻甲注射中药等。

经典汉方
苍耳子散

功效 祛邪通窍。

用法 水煎温服,每日1剂,分3次,饭后1小时服。

现代研究 苍耳子降血糖,镇咳,对心脏功能有抑制作用,使心率减慢、收缩力减弱,抗菌。辛夷花有收敛作用而保护鼻黏膜,并能促进黏膜分泌物的吸收,减轻炎症,使鼻腔通畅,还可降压,抗菌,镇静,镇痛。葱白抗菌、发汗解热、利尿、健胃、祛痰。复方研究证实,本方有抗菌、消炎、保护鼻黏膜、促进黏膜分泌物的吸收等功效。

除湿散风,通窍止痛

◆苍耳子(君)9克

疏风散寒,宣通鼻窍

◆辛夷花6克

疏散风热,清利头目

◆薄荷6克

发汗解表,散寒通阳

◆葱白6克

解表散风,燥湿止痛

◆白芷10克

清利头目,引热下行

◆细茶3克

气滞血淤型

气滞血淤型慢性鼻炎是邪毒久留不去,壅阻鼻窍脉络,气血运行不畅所致。气滞血淤型的特点是:鼻塞持续日久,鼻音重浊,嗅觉减退,鼻甲暗红、硬实、肥厚,对血管收缩剂不敏感,舌暗红或有淤点,苔薄,脉弦细或涩。治疗用调和气血、行淤化滞法。治疗本型慢性鼻炎的代表方剂是当归芍药汤。

日常生活提示
男性慢性鼻炎患者应经常进行血压监测

在一项包括316例男女患者的研究中,慢性鼻炎的男性患者较无鼻炎的男性患者出现高血压的可能性高2~3倍,而女性患者则没有这种情况。说明慢性鼻炎与男性高血压有关。不管产生该结果的原因是什么,科研人员认为,男性慢性鼻炎患者应当经常进行血压监测。

经典汉方
当归芍药汤

功效 行淤化滞,调和气血。

用法 水煎温服,每日1剂,分3次,饭前1小时服。

现代研究 白芍扩张血管以解热、抑制神经系统而镇痛。当归解热、抗炎、抗贫血。白术、茯苓兴奋中枢神经系统、减轻疲乏感。川芎扩张血管、改善血循环、抗凝血。复方研究证实,本方有调节内分泌功能、抑制血液流变性、抑制血小板聚集、改善微循环、抗炎等功效。

补气健脾,燥湿利水

◆白术8克

利水渗湿,健脾安神

◆茯苓8克

益阴敛营,敛固外泄

◆白芍(君)30克

利水消肿,渗湿泻热

◆泽泻15克

补血调经,活血止痛

◆当归6克

活血行气,祛风止痛

◆川芎15克

脾虚湿困型

脾虚湿困型慢性鼻炎是饮食劳倦伤脾,脾气虚弱,运化失健,升降失职,湿浊困鼻所致。脾虚湿困型的特点是:鼻塞流涕反复发作,涕稀或稠,鼻黏膜肿胀、色淡红,可伴有面色白,神疲乏力,食欲不振,大便溏薄,或头痛、头晕,嗅觉减退,说话带有鼻音,舌淡红,苔白腻,脉缓弱。治疗用健脾渗湿、祛风通窍法。治疗本型的代表方剂是参苓白术散合苍耳子散。

经典汉方
参苓白术散合苍耳子散

功效 健脾渗湿,祛风通窍。

用法 水煎温服,每日1剂,分3次服。

现代研究 党参增强机体抵抗力、降血压。白术强壮、利尿、降血糖、抗血凝。茯苓利尿、镇静、降血糖。苍耳子降血糖,镇咳,对心脏功能有抑制作用,使心率减慢、收缩力减弱,抗菌。复方研究证实,本方有增强机体抵抗力、降血压、降血糖、利尿、镇静、抗菌等功效。

利水渗湿,健脾安神

◆茯苓(君)15克

利水渗湿,健脾清热

◆薏苡仁30克

除湿散风,通窍止痛

◆苍耳子(君)15克

解表散风,燥湿止痛

◆白芷10克

益气生津,养血生血

◆党参(君)15克

益气养阴,补脾肺肾

◆山药20克

辛散风寒,化湿降浊

◆藿香8克

补气健脾,燥湿利水

◆白术(君)10克

健脾化湿,消暑止吐

◆白扁豆15克

益气补中,缓急止痛

◆炙甘草6克

主治预防
民间验方

★胡椒粉

将胡椒粉置瓶中,对着胡椒瓶闻其气味,每日3~5次,每次3~5分钟。

★辛夷苏叶饮

辛夷花6克,苏叶9克,姜、葱适量

先将上四味分别洗净,一起放入锅内,加水煎煮,取汁去渣即可。每天1剂,连服3~5剂。本方具有疏风解表、宣通鼻窍的作用,适用于慢性鼻炎邪滞鼻窍证。

★桑菊杏仁粥

桑叶9克,菊花6克,甜杏仁9克,粳米60克

将前两味药煎水去渣,加入甜杏仁、粳米煮成粥即可。供早餐食用,每日1剂,连服3~7剂。本方具有清热散风、宣通鼻窍的作用,适用于慢性鼻炎急性发作期。

★大蒜汁

大蒜、甘油各适量

将大蒜捣汁,加2倍甘油或蜂蜜,用盐水洗鼻后拭干,以棉球蘸药塞于鼻内。

★苍耳子油

苍耳子40个,麻油50克

取苍耳子轻轻捶破,放入小铝杯中,加入麻油,用文火煎开,去苍耳子,瓶装备用。使用时以消毒小棉签蘸油少许,涂于鼻腔内,每日3次,2周为1疗程。

主治慢性鼻炎食疗方
★菠菜拌香干

菠菜500克,香干100克,胡萝卜半根,黑芝麻、盐、鸡精、香油、白糖各少许

菠菜洗净焯水,过凉开水,切碎;香干洗净切丁;胡萝卜洗净切丁,炒熟。将切碎的菠菜、香干丁、胡萝卜丁放在盆中,放入适量盐、鸡精、香油、白糖、黑芝麻一起搅拌均匀即可。菠菜的红根含有一般蔬果缺乏的维生素K,有助于防治鼻腔、皮肤、内脏的出血倾向。

★葱白红枣鸡肉粥

红枣10枚,葱白5段,连骨鸡肉100克,香菜10克,粳米100克,盐、姜各少许

将粳米、鸡肉、生姜、红枣先煮粥。粥成再加入葱白、香菜、盐调味即可。

慢性鼻炎预防与护理

第一,注意工作、生活环境的空气清洁,避免接触灰尘及化学气体,特别是有害气体。

第二,加强营养,增强正气。

第三,加强体育锻炼,促进血液循环,减少局部血液淤滞,并增强体质,避免感受外邪。

第四,积极治疗急性鼻炎及邻近病变部位疾病等。

第五,避免局部长期使用血管收缩剂,如滴鼻净等。鼻塞较重时,不可强行擤鼻,以免邪毒入耳,引起中耳炎等。

第六,改掉挖鼻孔的不良习惯。 MCK/dd4yKtEdS7oGrg2OteiGjRhTOB3Sb8012hNokGpkZ3YrYvWNt1rkGfWVEY3y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