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Chapter01 现代常见病中药调理
感冒

感冒常在人体受风后发病,初起一般多见鼻塞、流涕、打喷嚏、浑身关节酸痛等不适感,5~7天即可好转。时行感冒多呈流行性,常突然出现寒战、高热、周身酸痛,全身症状明显,并可能进一步导致更严重的其他疾病。现代医学将感冒分为普通感冒和流行性感冒,认为多数由病毒(或少数细菌)感染所引起。中医认为感冒是风邪或时行病毒侵袭人体而致病,将感冒轻者称为“伤风”,即普通感冒,重者称为“重伤风”,即流行感冒。

临床中医常见分型

感冒

●风寒型

●暑湿型

●阴虚型

●风热型

●气虚型

日常生活中人们通常把感冒分成热伤风和冷伤风两种,热天里得的是热伤风,降温后得的就是冷伤风。这都是民间说法,其实,判断冷伤风还是热伤风主要还是看病人的症状表现。中医临床将感冒主要分为风寒型感冒、风热型感冒、暑湿型感冒、气虚型感冒、阴虚型感冒5个证型,强调根据感受外邪的不同、人体自身体质状况的不同,选用相应的方剂调理。

中药治疗感冒疗效非常好,尤其是对于病毒引起的感冒,相对于西药抗生素,中药的抗病毒能力有其独特的优势。有的感冒是由于体虚引起的,如果在感冒初期3天内用解表药物略加补虚药物,不仅事半功倍,花费也不多。

日常生活提示
感冒克星——睡眠

实践证明,当人睡眠减少、劳累过度或受寒冷刺激时,体内“胞壁酸”大大减少,抵抗力随之下降,病菌、病毒等病原微生物便乘虚而入,诱发疾病,感冒即这类疾病之一。感冒患者的主要症状是畏寒、发热。而发热是机体的防御性反应,可以促进“胞壁酸”的增多,如果使睡眠增加,体内的“胞壁酸”也会不断增多,人体免疫力也随之加强,所以,睡眠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对感冒效果尤佳。

风寒型

风寒型感冒是风寒之邪外袭、肺气失宣所致。其特点是:恶寒重,发热轻,头痛,关节疼痛明显,鼻塞声重,流清鼻涕,口不渴,咳嗽时吐白稀痰,咽喉疼痛不明显或仅见咽痒,舌不红,舌苔薄白而润。治疗用辛温解表法。治疗本型感冒的代表方剂是荆防败毒散。

经典汉方
荆防败毒散

功效 发汗解表,消疮止痛。

用法 水煎温服,每日1剂,分2次服。

现代研究 荆芥可增强皮肤血液循环和汗液分泌,有微弱解热作用。复方研究证实,本方有抗炎、解热、镇痛、镇咳、抗流感病毒等作用。

解表散寒,祛风止痛

◆羌活(君)6~9克

发散风寒,祛湿解表

◆独活(君)3~6克

祛风解表,清利头目

◆荆芥6~9克

散风止痛,发散表邪

◆防风6~9克

升散祛风,止头痛

◆川芎3~6克

辛散解肌,和解退热

◆柴胡6~9克

祛痰,降气止咳

◆前胡6~9克

开宣肺气,祛痰利咽

◆桔梗3~5克

行气消痰,宽中利肺

◆枳壳3~6克

渗湿健脾

◆茯苓6~9克

调和诸药,益气和中

◆甘草2~5克

风寒感冒服药后可喝些热粥或热汤,微微出汗,以助药力驱散风寒。

风热型

风热型感冒是风热之邪犯表、肺气失和所致。风热感冒的特点是:发热重,恶寒轻或微恶风,咽干而痛,鼻塞流黄稠浊涕,口渴欲饮,咳嗽吐黏稠黄痰,舌边尖红,苔薄黄、脉浮数。治疗用辛凉解表法。治疗本型感冒的代表方剂是银翘散。

经典汉方
银翘散

功效 辛凉透表,清热解毒。

用法 水煎取汁,每日1剂,分2次服。

现代研究 复方研究证实,本方有解热、抗菌、抗病毒、抗过敏等作用。

日常生活提示
准妈妈忌患感冒

专家指出:孕期用药对胎儿没有绝对安全之说,包括一些中成药。孕妇怀孕期间需尽量避免患感冒,所以准妈妈要少到公共场所、加强营养、保证睡眠、尽量少与感冒患者接触,以减少感染的机会。

疏散风热、清热解毒

◆金银花(君)9~15克

散风热,清头目,利咽喉

◆荆芥穗6~9克

疏风热,清利头目,利咽

◆薄荷(后下)3~5克

宣肺利咽,祛痰

◆桔梗3~5克

清心火,除烦生津

◆竹叶9~12克

辛凉透邪,清上焦热

◆连翘(君)9~15克

宣散表邪,清热除烦

◆淡豆豉9~12克

疏散风热,清肺利咽

◆牛蒡子9~12克

清热解毒,润肺止咳

◆生甘草3~5克

清泻肺热,润燥生津

◆芦根15~30克

暑湿型

暑湿型感冒是因为人体感受了夏季湿热时邪,又因喜欢纳凉和饮冷,使体内的暑热为风寒所遏,疏泄受阻,因而发病。暑湿感冒的特点:多发生于夏季或秋初,夏季气温高或湿度大、气压低之时,患者感身热,汗少或汗出而热仍不退,头重胀痛,肢体酸痛,心烦,小便短赤,胸闷,口渴。治疗以清暑,化湿解表为原则。此型感冒代表方剂是藿香正气散。

经典汉方
藿香正气散

功效 解表化湿,理气和中。

用法 将上述中药一起研成细末,每服6克,姜、枣煎汤送服,或作汤剂水煎服。

现代研究 藿香有抗菌和解痉胃肠的作用。复方研究证实,本方有镇痛、抗菌、镇吐、解痉等作用。

辛散风寒,化湿降浊

◆藿香(君)90克

健脾运湿,和中止泻

◆白术60克

宣肺利膈,祛痰

◆桔梗60克

行气化湿,畅中除满

◆大腹皮60克

燥湿和胃,降逆止呕

◆半夏曲60克

行气化湿,平喘

◆厚朴60克

辛香发散,外解风寒

◆紫苏叶60克

健脾渗湿

◆茯苓60克

理气调中,燥湿化痰

◆陈皮60克

发散止头痛,祛风解表

◆白芷60克

调和脾胃,缓和药性

◆炙甘草75克

暑湿感冒要多食清热祛湿的食物,如西瓜、冬瓜等。

气虚型

气虚型感冒是病人平素气虚,复感风寒,而出现的一种本虚标实感冒证候。气虚感冒特点:多见于久病或素体虚弱的患者,当气候稍微变化时就容易患病。多低热、无汗或容易自汗(俗称虚汗),鼻塞流涕,头痛,倦怠乏力。此类感冒常缠绵日久不愈或反复,用一般感冒药效果不佳,治以扶正祛邪、益气解表,可选择补中益气丸、参苏饮(用以扶正解表)。

经典汉方
参苏饮

功效 益气解表,祛痰止咳。

用法 水煎取汁,每日1剂,分2次服。

现代研究 紫苏叶、葛根均可解热、抗菌。葛根还有解痉作用。前胡、半夏、桔梗三者均能镇咳祛痰、解毒抗炎。前胡还可抑制流感病毒。人参能增强人体的免疫功能,有抗过敏作用。本方有解热、抗菌、镇咳祛痰等作用,适用于老幼体弱之人。

气虚感冒者要多注意锻炼身体,提高机体的抵抗能力,平时可适当服用些补益之品,如人参、黄芪等。

益气扶正,祛邪

◆人参(君)10克

发表散寒,行气和胃

◆紫苏叶10克

止咳化痰,宣降肺气

◆前胡10克

调和诸药,润肺止咳

◆甘草5克

发散风寒,解肌透邪

◆葛根10克

健脾渗湿

◆茯苓10克

理气调中,燥湿化痰

◆陈皮15克

燥湿化痰,止咳降气

◆半夏10克

理气宽胸,利肺消痰

◆枳壳15克

发散风寒,和胃调中

◆生姜7克

行气温通,调中宣滞

◆木香15克

止咳化痰,宣降肺气

◆桔梗15克

补中益气,调和营卫

◆大枣1枚

阴虚型

阴虚型感冒是素体阴虚,又外感风热所致。阴虚感冒的特点是:头痛身热,微恶风寒,无汗或有汗不多,咳嗽,心烦,口渴,咽干,舌红,苔薄白,脉数。治疗用滋阴解表法。治疗阴虚感冒的代表方剂是加减葳蕤汤。

经典汉方
加减葳蕤汤

功效 滋阴解表。

用法 水煎温服,每日1剂,分3次服。

现代研究 玉竹(葳蕤)可强心、升压、降血糖等。葱白可抗菌、发汗、解热、利尿、健胃、祛痰等。白薇可强心、解热、利尿等。淡豆豉健胃、助消化。薄荷促进发汗。复方研究证实,本方有发汗、解表、利尿、健胃、解热、抗菌等作用。

阴虚感冒宜多食滋阴清热之品,如雪梨川贝汤、黄梨竹叶汤等。

养阴润燥,生津止渴

◆玉竹(葳蕤)(君)9克

解表除烦

◆淡豆豉9克

发汗解表,散寒通阳

◆葱白6克

疏散风热,清利头目

◆薄荷5克

宣利肺气,祛痰利咽

◆桔梗5克

益气补中,缓急止痛

◆炙甘草2克

清热凉血,利尿通淋

◆白薇3克

补中益气,养血安神

◆红枣2枚

主治预防
民间验方

主治感冒验方

青蒿60克

水煎服,每日早晚饭前各服1次。

鲜鱼腥草60克

捣烂取汁冲蜂蜜服,每日饮3~4次。

西瓜皮60克,绿豆30克,赤小豆20克

水煎服,每日3~4次。

黄瓜60克,茄子叶15克,薄荷3克

水煎服,每日3~4次。

生姜80克,大蒜100克,醋500毫升

将生姜片和大蒜浸泡于醋中,密闭储存30日以上,置于菜肴中,酌量食用。

生姜10克,葱白15克,白萝卜150克,红糖20克

水煎服,趁热服用,服后微出汗,即可明显减轻症状。

大白菜根3个(切片),葱白7根,香菜30克

水煎服,每日1剂,分两次服完。

预防感冒验方

大蒜适量

当流感来临时,每日常吃。或者用10%大蒜汁滴入鼻孔内,每日1次,每次2~3滴,连用2~3日。

醋适量

关闭门窗,每立方米空间用2~4毫升醋,以1~2倍的水稀释后用小火加热熏蒸。隔日1次,每次1小时,连续3~6日。

板蓝根30克

水煎服,每日1剂,分3~5次饮用。连服3日为1疗程。

金银花12克,生甘草12克,黑大豆30克

将上述材料一起研末,加蜂蜜30克,用米糊制成丸,每丸重约9克,每日早晨用温开水化服1丸。

野菊花、鱼腥草、银花藤各30克

将上述诸药加水500毫升,煎至200毫升,每日服3次,每次20~40毫升。

感冒五忌

01忌多吃“荤”

感冒发热时胃蠕动减慢,消化液分泌少,高蛋白、高脂肪饮食会使食欲减退,甚至引起消化不良,故感冒时应以稀饭与蔬菜等清淡易消化饮食为宜。

02忌洗澡

治感冒常需发汗退热。可一些人出汗后就赶快洗澡,以致在洗澡时再次受寒,使病情加重。发汗后可以用毛巾擦干汗渍,换掉内衣裤,病愈后再洗澡。

03忌劳累

有些人在感冒初期常试图以剧烈的体育锻炼或体力劳动出汗来治感冒,这只会增加机体消耗,降低抵抗力,加重病情。

04忌烟酒

烟酒会刺激呼吸道和消化道黏膜,扩张血管,加重鼻塞、流涕、咳嗽等上呼吸道症状。

05忌乱服药

感冒有风寒、风热、表虚、表实之分,治疗应辨清寒热虚实,对症下药,才可能有效。 8vc5gnVvkbkIU1vPV89q3hXqzTKrW8GNAS9EFAVwnK3TwnMZ/JNdGzBsp2gg+QtU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