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形形色色的阵营
恐龙的分类与代表

龙家族成员复杂,它们之间不但形态差别大,而且长相各异。即使到目前为止,人们也无法搞清楚这些恐龙的起源以及它们之间的亲缘关系。

一直以来,古生物学家们把恐龙分成两大类:蜥臀目和鸟臀目。这是根据恐龙的骨盆构造不同而分的。蜥臀目恐龙的骨盆和蜥蜴的骨盆相似,可以分为2个亚目:兽脚亚目和蜥脚亚目,蜥脚亚目下又分为原蜥脚下目和蜥脚下目;鸟臀目恐龙的骨盆和鸟类的骨盆相似。鸟臀目恐龙还可以分为5个亚目:鸟脚亚目、角龙亚目、肿头龙亚目、剑龙亚目和甲龙亚目。

蜥臀目恐龙
兽脚亚目、蜥脚亚目

兽脚亚目

埃雷拉龙科

这是一种攻击性恐龙,属于最早期的恐龙种类。它的身体结构比较原始,最显著的是它们的脖颈比较细短,支撑腰部的骨骼也比较细弱。

▲ 典型代表:埃雷拉龙

似鸟龙科

小型的鸵鸟型恐龙,体型很像鸵鸟,依靠强有力的尾巴保持身体平衡。它们是运动健将,有的会窃取其他恐龙的蛋。

▲ 典型代表:窃蛋龙

恐爪龙科

肉食性恐龙。凶残的猎杀者,有着强健的后肢,前肢还生有锋利的爪。恐爪龙科恐龙喜欢成群结队地追杀猎物,因此被它们盯上的猎物,命运是可想而知的。

▲ 典型代表:恐爪龙

原蜥脚下目

板龙科

此类恐龙出现于三叠纪晚期至侏罗纪早期,体型庞大。但和侏罗纪早期出现的有着长脖子、长尾巴的恐龙相比,它们的脖子要短得多,前肢也稍小。

▲ 典型代表:板龙

蜥脚下目

圆顶龙科

圆顶龙科恐龙与梁龙科一样,有着庞大的体型且用四足行走。和梁龙科恐龙相比,它们前后腿的长度几乎相同,脊背也接近水平。圆顶龙的头部有着类似火鸡鸡冠状的隆起。

▲ 典型代表:圆顶龙

梁龙科

梁龙科恐龙最明显的特征是它们有着长长的脖颈和一条尖长的尾巴,它们的后腿比前腿稍长,这也导致它们的身体微微向前倾斜。梁龙科恐龙一般牙齿都呈短棒状,以植物为食。

▲ 典型代表:梁龙

腕龙科

腕龙科恐龙为植食性的超大型恐龙,它们用强健的四肢着地。和梁龙科恐龙相比,它们是前腿长、后腿短,因此它们腰的高度比肩要低一些。

▲ 典型代表:腕龙

鸟臀目恐龙
鸟脚亚目、角龙亚目、肿头龙亚目、
剑龙亚目和甲龙亚目

鸟脚亚目

棱齿龙科

棱齿龙科恐龙是一类活跃于侏罗纪中后期的中小型恐龙,它们前肢比后肢短一些,它们善于奔跑,生活在森林至草原地带,过着群居的生活。

▲ 典型代表:棱齿龙

禽龙科

禽龙科恐龙是一类活跃于侏罗纪晚期至白垩纪晚期的大中型植食恐龙。它们的脑袋大大的,前肢灵活,有锋利的拇指;脚比较宽大,用来支撑笨重的身躯。

▲ 典型代表:禽龙

鸭嘴龙科

鸭嘴龙科恐龙是植食恐龙,它们的脖子较短,前肢也比较小,一般用四足行进。因为鸭嘴龙科恐龙的嘴巴前端有点像鸭子嘴,因此被称为鸭嘴龙科,但它们的牙齿可比鸭子多得多,达2000颗!如此多的牙齿足以将食物磨碎,化为这些庞然大物自身所需的能量。

▲ 典型代表:鸭嘴龙

角龙亚目

角龙科

角龙科恐龙生活在白垩纪晚期,它们是恐龙家族最后的成员。在它们大大的脑袋上有巨大的角,嘴部和鹦鹉的相像,颌部的肌肉强健有力,有利于啄食较坚硬的植物。

▲ 典型代表:三角龙

肿头龙亚目

肿头龙科

肿头龙的英文意思为“有着厚实头骨的龙”,这类恐龙最显著的特征就是头骨非常坚固厚实,头顶一般都向外隆起。但这并不是说它们的脑容量大,恰恰相反,根据化石分析来看,它们的脑容量很小。

▲ 典型代表:肿头龙

剑龙亚目

剑龙科

剑龙科恐龙是指背脊上竖有两排骨板的恐龙。古生物学家的研究显示:剑龙科恐龙背脊上的剑板表面化石上疑有血管贯通的痕迹,说明它们的剑板除了作为警示敌人的工具外,还极有可能是利用太阳能和风力来调节体温的器官。

▲ 典型代表:剑龙

甲龙亚目

结节龙科

结节龙科是甲龙亚目中一类的恐龙,它们的身体表面长着一层坚硬的铠甲,这样的防御能力可以和现在的坦克相媲美。它们的整个身体布满了钉状的棘,一副全身武装的战士模样。

▲ 典型代表:结节龙

甲龙科

甲龙科恐龙尾巴的末端有着骨质“棒槌”,它们生活在白垩纪中期和晚期。铠甲呈带状环绕着身体,比结节龙行动更灵活。尾巴也比较强健,甩动起来可以说是丁点儿力气都不费。甲龙科恐龙生活的年代是霸王龙等大型肉食恐龙繁盛的时代,甲龙的尾槌便是用来对付这些肉食恐龙的。

▲ 典型代表:甲龙 5e1jiFlsJXF0M7K5qUFU0fSXRrbsB65LpDeWQFinh5KeB2uZ6nKu1tXzqPZk0hvB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