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禅七的目的

再谈谈从传统的教理上来说,禅七的目的是什么。

禅七还有一个名称“打七”,意思是打掉第七意识。根据佛法唯识宗,“万法唯识所现”,意思是一切现象的呈现是因为我们的八个意识,眼、耳、鼻、舌、身、意六识,再加上第七识,末那识,也称为执我识,以及第八识,含藏识,即所有生生世世的因果与记忆。

从科学的角度来讲,就是这个世界呈现在我的面前,是因为眼睛能看到这些光波,耳朵能听到这些音波,有这些嗅觉,有如此的触觉,因此显现这样一个世界。如果我们的五官,也叫做“五识”,转变了的话,在同样的空间中,会感知到另外一个世界,就好像晚上我们不开灯坐在一起,如果旁边有一只蝙蝠,它觉知的世界和我们看到的完全不同。或是我们在黑暗中聊天,旁边坐了一只猫,它觉得亮得很啊。其实我们在同样一个世界里面,但是我们的“识”不一样。

五官产生的五识加上意识,也就是我们能够思想的这个功能,一共是六识。

然后,掌管和控制这六识的,称为第七识,也就是一种自我的感觉,也有人把它称为“我执”,就是觉得有个“我”在看、“我”在听、“我”在想。以看书为例,原来其实只有一个单纯的“看书”,并没一个“我在看书”的感觉,但我一提醒你,是你在看书,你的这个“我在看书”的感觉就出现了。

这是什么呢,“我”是什么呢,感觉起来又模糊不清,这个打七就是要通过静下来之后,以参话头的方法,清楚地认识到底这是一个怎么回事,是不是真的有这么一个自我存在,需要一天到晚被保护,甚至扩大。所以禅七也被称为打七,就是通过认清楚,把这第七意识去掉。

为什么要去掉呢?就佛法唯识宗来讲,生生世世的因果和记忆是藏在第八意识里,也称作八意识田或八识田,它像一个田地一样,生生世世做过的事、讲过的话、想过的事,都存在这个长期记忆库里面。而存取这些数据,就是通过第七识。如果第七识去掉了,就不再种新的因和受苦果了。

根据我自己的体会,这个长期记忆库倒不是一个宗教或哲学的概念,而是可以通过禅修亲身觉受到的,但它并不存在于这身体或大脑里面。像是参话头旧路回家就是进入了八识田,看到生生世世的记忆影子,甚至许多不属于这个四度时空的世界。我自己当时没有那么深的体会,但也看到许多这生的各种早已忘记的事,也点点滴滴看到一些过去的小故事,好像找到了一个以为丢掉了的大硬盘,原来什么都还记在上面。

通过你的第七意识,也就是你的这个模糊不清的“我”的感觉,你从第八意识里面拿东西出来。而参话头的话头,话的源头,也就是意识的源头,思想冒出来的那个地方。那个地方其实就是你和你的八识田连接的地方,所以当人突然进入了那里,就会看到八识田,各种境界就容易出现,每个人都不太一样。当你亲自见到了这些自己做的善善恶恶事情,你才有机会去清除和整理不好的记忆,佛门的宗教名词称之为忏悔业障、消除业障,把以前种的因慢慢转化和转变,这是当时我学到的一套禅宗的修行的整体观念。

在这个过程中,我是有一点点经验的,不能说完全修进去了,但能感觉到很多,以前觉得过去做的事情,像是得罪了人,伤了人的心,其实都没有过去,一定要从心中解掉这些结。

我以前通过参究礼义廉耻忠孝仁爱信义和平,也曾回想起很多事情,但那些只是一般的回想,当人在很静的“止”的状态中时,这些各种善善恶恶的记忆都会自己冒出来。刚开始冒出来的时候,我吓了一大跳,以前自己做的不该做的事情,哪怕是小小的坏事,其实自己内心深处的八识田中全记得。自己以前的烦恼、不开心的时候,通过看个电影、喝杯酒忘掉的那些事,原来都还在那个地方,没有消掉,以前就像是用石头压草,把它们给压住了,其实草都在。

当心一静下来,这些东西就会反扑出来。反扑出来怎么处理呢?有一段时间,我的心就突然完全乱掉了,不知道怎么处理跳出来的记忆。比如七七四十九天的禅七中,我有好几天几乎像半疯掉了一样,充满了烦恼和愤怒,我不知道哪里来的,不知什么事就烦、就气,其实好好地静坐着,身体又舒服,吃穿都好,都有人照顾,没什么事情好气的,但就是气气气,气得快炸了。

我只好一个人偷偷跑到后山,没有人的山林和水边,一个人坐在一块大石头上打坐,感觉整个人在冒火。我就坐在那里,有时候看看鱼、看看蝌蚪,但烦得怒火冲天,不晓得怎么办。后来老和尚发现了,把我找去,问我:“你看念头哪里来的啊?那念头是真的吗?到底谁在气啊?”我也答不出来,连听都听不清楚,只记得他问的什么什么的,都没有用,心中就是烦烦烦,整个人快炸掉了。由于实在太热,晚上回房基本是脱光了不盖被子睡,还用水泼在自己身上。

几天后,一个晚上,老和尚又找我去,我还是很烦,又热又气,老和尚给了我一大杯西柚汁,大概有个一两千cc 吧。我就开始喝,边喝边气,但是越喝越冷,越喝越冷,呼呼火就降下去了,人就开始冷得发抖,烦恼也没有了。原来这个身心之间有这种关连,以前自己根本不知道,书上倒是有写,但没体会过想象不出来。

所以那段禅七的时候,我就发现,这可不得了,还不只是自己的心不能做主,这一生干的所有的好事坏事,甚至于自己过去干过的事情,不去处理不行,早晚还得去处理,吓死人了,这么多,到底怎么办呢?

一方面,我生起了一种急迫感和要赶快学习的心,另一方面,也更有信心,觉得我一定找得到答案,能解决这些问题。这些是我二十多年前四十九天禅七时候的一些经验。

那期间当然也有一些时间是进入了美好的境界,像是轻安的状态。在那状态中真的很美很舒服,那真是无处不美,看到任何一个人都觉得很和善、很慈悲,和兄弟姐妹、最亲的亲人都一样。当时我们在山上,四十九天都是禁语,不准讲话,互相也避免眼神的交流,因为不要互相干扰,不要让心跑出去,要随时掌握住自己的心。

在轻安的一个境界中,不只感觉每一个人都善良可爱;连看到一只鸟、一只虫、一只蜘蛛,都觉得美得可以写出一首诗。山上蜘蛛很多,两公尺大的网,中间都坐着一只大花蜘蛛,而且有一大堆。那时一点都不觉得恶心或可怕,看到每一只都觉得好美好美,好可爱。

同时又觉得空气好新鲜,闻到到处都是香的,整个人又是轻飘飘的,全身经络好像都是通的一样,非常非常的舒服,在那种状态里也有一段时间。觉得实在太美好了,呼吸没有这么顺畅过,一切都是美好的,进入了那样一种状态中。

其实这个状态也是禅修的过程而已,称为轻安状态。我们很容易执着这种状态,因为实在是很舒服。

这一类的现象并不是开悟,更不是证悟,只是往这条路上走的时候,身心转换过程中自然出现的现象。如果有老师带你去生起这类的现象,你要很感恩,但也并不表示他一定就是你的根本上师。人要做自己的主人,你的身、心、道德观要掌握在自己手里,不能随便跟人走了。最重要的是,自己一定要把知识和见解学清楚,不能糊里糊涂地走上修行的路。

四十九天禅七完了以后,我又继续在山上参加了三次禅七,在这一共七十天当中,虽然没有什么大的开悟,但是对修行越来越有兴趣,但是也有越来越多不明白的地方,八识田中浮出的业力到底怎么消?消到哪里去了?我怎样修心性才能稳定?禅宗讲求明心见性,要见到自己的心性,到底这个见性是见什么?心到底是什么?究竟什么是开悟?如何评量?怎么知道自己开悟没有?一堆问题。 kRzpwYm367IjpEnw/d1XNuy9afQDNW1qfwe8spfS2HpfC2u0J2CwpWklEg1V3C6T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