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上山做义工

当兵回来之后,我上山去向老和尚报告当兵的心得,得知老和尚要举行一场连续七七四十九天的禅七,我就说希望能参加,老和尚答应了。

结果下山向我父亲报告时,一位老师知道之后,骂了我一顿,说你凭什么去参加,那些去参加这个禅七的人都已经真正为寺院做了很多付出,在那儿做了很久的义工或是捐了很多钱,要不然就是已经参禅了十几二十年的“老参”。你算老几,就因为你是陈诚的孙子、陈履安的儿子,就可以大摇大摆地去参加?老和尚给你这个面子,你自己不觉得脸红吗?

我听了当然很不舒服,但想想还是挺有道理的,就问:“那怎么办呢?”

他说:“你去帮忙啊,看寺院里有多少事情要做。”

我问:“有什么事?”

他说:“你又不是瞎子,自己不会去看吗?”

我就上山去一看,哎呀还得了,这个地方最多只能挤得下三十多人,哪能满足四十九天禅七上百人的食宿?所以需要建设大量的寮房,还要修建厕所、水塔、水管,在这荒山野地,又没钱请工人,全都是大家当义工帮忙。

我就这么住上山去了。山上没法用大机械,大家只能用扁担扛一袋一袋的沙子和石头,还好我刚当完兵,基本上还可以扛得动砖头,但扛的还是比人家少。每天就做这些工作。虽然这个工作表面看起来没什么特别的,但感觉很不一样,因为山上的义工几乎都参加过禅修,对于怎么看自己的心念,都有一些初步的功夫,所以在做工过程中,大家除了按指令做事之外,就是专心看着自己的心,看着自己的情绪、感觉、念头,其实这就是动中的禅修,生活中的禅修。那段生活非常有意思,身体上很累,但心里很快乐。

有些场景我印象很深,一次晚上做工到了两三点钟,山里一到晚上就云云雾雾的,还会飘毛毛细雨,在云雾细雨中我们用电线接了灯泡照明,气氛昏昏黄黄的,突然间来了一群师姐,就是一些女义工,她们煮了一大锅的红豆桂圆汤,送来给我们补一补,怕我们晚上受凉,是她们自己发心在山下做好运上来的。我们每人拿了一个碗,坐在石头上、地上、树边,几十个人都没有一点声音,安静地吃着,因为如果碗筷碰出响声是心不清楚嘛,心很清楚就不会嘁里喀嚓响,除非故意去敲它,我觉得那真是一幅好美好美的景象,到今天都记得。

那段时间,每天满身大汗在那么一个破破烂烂的环境里,心里的快乐却是从来没得到过的,比我以前进普林斯顿都快乐,比进哈佛都快乐,比做投资银行玩风浪板都快乐。

我就想,这是怎么回事?怎么会这么有意思?

我想这种快乐是好几方面的。首先,心中无我,做这个事情我不求什么;也没有高低上下,不需要去跟人家比较我是谁,他是谁;他是组长,我是组员;他拿得多,我拿得少;我做得多,他做得少……大家都是平等的,这个过程就有一种修心的作用,带来心里的清净和身体的舒服快乐,实在很特别。

经历了这样一段时间之后,我就对出家修行有了很强的向往。义工做了几个月之后,禅七就开始了,前面三四期禅七我没有进去坐,因为我想先花一点时间练腿,再做些服务的工作,累积点福德资粮,因为开始专心打禅之后,每天吃喝要其他人照顾,自己就是专心修行证悟,所以我就先做了前面三期的“护法”,也就是护持佛法的义工。护就是保护,持就是练习,佛的意思是觉,法就是方法。所以护持佛法就是练习,珍惜这些帮助自己觉悟的方法。

护法的工作很简单,其实就是每天把地扫干净,把师兄弟们休息时要吃的饮食放好,把垃圾倒掉,鞋子摆整齐,然后坐在门口。由于寺院山上是公众的地方,偶然会有游客和居士信徒不知道里面有人在参禅,我们会很客气地说,“对不起,这里正在进行禅七,大殿不方便进去,可以在其他地方走一走”,基本上就是做一个接待的工作。

更多的时间我其实没事做,就和大家一起打坐,要不然就是看看经书,像是《楞严经》、《圆觉经》、《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六祖坛经》,这些佛经的白话版本都是那时候看的。虽然不大懂,但倒是对我有一个极大的帮助,就是使我不会升起大我慢心,不会自以为成道成菩萨成佛了。这些佛经比较像是实验手册,对修行的方法、禅定的次第、突破障碍的方法、菩萨的位阶与功德等等,都有详细的记载。认真看过佛经的人,能分辨出社会上龙蛇混杂的各种心灵老师,比较不容易被自称成佛作祖之人所骗。 7Sfh6dIRwKgS5boipN1q+L+PjCveXs0KJuXyiykEdJ3u4g9vPJDY2wBgTx7B3DOd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