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大鱼、小鱼和虾米的混战

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邑,历史进入东周时期,而东周又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阶段。

鲁国的孔子编过一本名叫《春秋》的编年体史书。这本书记载了从公元前722年到公元前481年的历史,所以,人们就把这段时期称为“春秋”。

从公元前475年到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各诸侯国连年争战,因此这段时期就被称为“战国”。西汉末年的刘向编了一本国别体史书,名为《战国策》,讲述的就是这一时期的历史。

战国时代的第一件大事儿就是三家分晋,这件事儿也被看作战国时代的起始标志。

春秋时代的争霸战争很漫长,基本上都是各个诸侯国之间争权夺利,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虾米啃青泥,没有一场是正义的。在这个过程中,西周初年号称的八百诸侯,到了战国快开始时,只剩下二十几家了,这也使得中国开始由分裂走向局部统一。

逐渐强大的诸侯国内部也发生了很多变化。一些诸侯国国君的权力被某些大夫慢慢架空——就跟周天子的权力被诸侯们架空一样,这也是分封制带来的必然结果。

大夫们为了扩张自己的势力,纷纷通过减轻赋税来笼络人心。他们的力量逐渐强大到连国君都控制不了。这种现象在晋国尤其明显。

晋献公时,为了避免诸公子争位引起国家大乱,献公对公室宗亲进行了一次大清洗。后来,晋国的历代国君不再立公子、公孙为贵族,这就是所谓的晋国无公族。

这么一搞,公族之间是打不起来了,但是一个国家总不能全靠国君一个人来治理,于是,异姓大夫开始崛起。

就这样,身为超级大国的晋国,渐渐地被十几家大夫把持住了。这些大夫之间也经常发生争斗,到了春秋晚期就只剩下赵氏、魏氏、韩氏、范氏、智氏、中行氏这六家了,这就是历史上的“晋国六卿”。晋国的大事儿基本上就由这六家大夫说了算。

眼瞅着国政被六卿把持,晋国国君恨得咬牙切齿。与此同时,这六卿之间也处于一种死磕的状态,个个都想把对手掐死。

如此一来,晋国国内就呈现出了两方面的斗争。那会儿的斗争手段也很简单粗暴,就是一个字——打!

打到晋出公十七年,智氏和韩、赵、魏三家合谋,灭掉了范氏和中行氏,将他们的领地、人口、财产全瓜分了,原来的六卿就变成了四卿。

但是,这仅仅只是一个开始,而不是结局。势力最强大的智氏想进一步把其他三家吞并,实现一家独大。

到了智襄子,也就是智伯做智氏族长时,吞并和反吞并的斗争进入白热化阶段。

当初,智伯的父亲决定让智伯当家族掌门人时,有一个族人出面劝止,为啥呢?原因很简单,智伯这个人虽然能文善武,多才多艺,又天生一副男神模样,但他却有一个致命的缺点,就是人品不太好。换句话说,智伯是典型的有才无德。

“如果让这样的人掌握智氏家族的命运,那整个家族肯定会完蛋!”但智伯的老爹却没有把族人的劝告听进心里。 zBbx5QUmqNJ4rmWVa6/2AnEaTz9Bjx37klK+Gem/mfdXky4sV1fG+WP1h2HSpv+B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