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6 狂妄自大的人,通常都会拿身边的人开刀

生活中总会遭遇一些自大狂,这些人通常都有一个特点,那就是喜欢说大话,喜欢自吹自擂。由于过分自信,他们常常会认为自己是无所不能的,认为自己比所有人都要强。当然,在体现和宣传自己“强势”的那一面时,他们自然而然会先从身边的人开刀。作为他们的亲人、朋友或者同事,你不得不忍受那种目中无人的性格,忍受那种刚愎自用、骄傲自满的态度,甚至常常要受到无礼的嘲讽和指责。

为什么这种人会先从身边的人入手呢?原因在于狂妄的人非常渴望得到他人的认同,所以他会在自己所处的交际圈内尽量表现得很强势,并且迫切地希望成为这个圈子中的核心人物,或者说要让圈子里所有的人都意识到他的存在。而亲人和朋友刚好是非常理想的对象,是他展示“肌肉”和强势“表演”的对象。

而对于他们身边的朋友来说,自然会承受巨大的冲击和伤害。因为作为朋友,你很可能会选择隐忍对方的狂妄,会选择一次次地给予对方更多的包容,而这在无形中更助长了对方的自大。你甚至都没有办法给他们一些必要的忠告,因为对方会觉得自己的事情根本轮不到别人来说三道四,弄不好,你很有可能会遭到对方的责骂和忌恨。对于这样的朋友,你不用心生幻想,不用过度委曲求全,及时远离才是好方法,否则你只会受到更大的羞辱。

在历史上,有一个比较明显的例子就是西楚霸王项羽。项羽能力出众,在将士的心目中也很有威望,但是为人刚愎自用,过于狂妄自大,以至于常常听不进别人的好话,而且还因为猜忌、误会而导致身边的朋友一个个远离自己。范增就是最明显的例子,作为项羽的“亚父”,他一直以来都忠心耿耿,而且也的确给了项羽很多的帮助,可以说他更多时候扮演的是一个朋友的角色。

在项羽还未成名,还未起势的时候,他一直都很听从范增的话,基本上范增说什么,项羽就会严格按照要求去做,根本不会有什么怀疑。可是随着项羽日益强大,他的野心、欲望以及自信心都极大地膨胀起来。这个时候他不再愿意听从别人的意见,不再愿意有人对自己的想法说三道四,因为在他看来,自己就是最强的人,自己说的话就是最正确的。

正因为如此,范增和项羽之间的关系渐渐变得疏远了,虽然他依然恭恭敬敬地称范增为“亚父”,可是这种关系已经仅仅限于一种亲情了。最著名的一段发生在鸿门宴上,当时范增极力劝说项羽杀掉刘邦,结果项羽优柔寡断,过分自负,放走了刘邦,而之后的事实证明了项羽的确是放虎归山。

在鸿门宴后,范增非常生气地说了一句:“竖子不足与谋。”范增由此还感慨道夺取项羽天下的人一定就是沛公刘邦无疑了,后来这句话也一语成谶。鸿门宴后项羽仍旧我行我素,而刘邦和陈平很快用离间计成功离间了项羽和范增。范增感到绝望,于是主动请辞回家,结果这个堪称项羽最忠实可靠的老朋友无辜地病死在回乡的路途中。

很多历史学家都认为,范增之所以不受重用,原因并不在于陈平的离间计,而在于项羽的自大,因为在他看来自己根本就用不着别人“指指点点”,也用不着在耳边“唠唠叨叨”。他甚至觉得范增的威信太高,人也太聪明,已经超过了自己,这是他不愿意看到的,所以干脆辞掉了这个朋友,并间接害死了他。

狂妄的人往往比较自负,他们不允许有人在耳边说一些不喜欢听的话,绝对不允许别人提出什么反对性的意见,不允许有人的表现超过自己。一旦你触及这些底线,他一定会表现得很敏感,从而想办法给予严厉的打击。可以说,与狂妄的人结交朋友,你常常会有“伴君如伴虎”的危险,因为在对方心里,任何朋友都只是跟班,都只是围绕在自己身边的小角色,都是无足轻重的,在他眼里,只有自己是最重要的,只有自己是最核心的人物。

对于那些狂妄的人,我们要保持理智,即便你将对方当成真心朋友,对方也不会真正将你放在眼里,你甚至很有可能因为尽了朋友的义务而遭到对方的伤害。既然如此,我们应该有自知之明,应该主动远离这些朋友,尽量不要插手他们的生活和工作,因为你的好心很可能会被对方误解,从而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只有尽量远离,只有尽量保持沉默,你才能避免被狂妄的“利刃”伤害。 KmHJWUiHJQUZZIYtfPsiiXNWdd0zxQeE4Owo0SNRT6L0tDs6RRzXVFubqYDRGnMb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