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这句话是评价张良的,但如今也是一些杰出企业家的真实写照。要想创造财富、要想拥有财富,就必须具备谋划全局、高瞻远瞩的雄才大略。无论做什么事,李嘉诚的心中都有一个“全”字,所谓的“全”,指的就是全局、全球、全面性。他坚信,只有谋划全局者,才能把事情办好,才能把生意做好。
李嘉诚曾表示,企业家要坚持学习,终身学习,用时代的眼光、全球的眼光和战略的眼光思考和分析问题,同时还要善于把握时机,在最恰当的时候出手,唯有如此,才能把握企业前进的大方向,在市场角逐中成为大赢家。
当年李嘉诚靠着塑胶业发家致富,在塑胶行业干得风生水起。就一般人来看,他应该循着这个行业,继续开拓下去,争做世界塑胶业的泰斗,然而,他却清醒地认识到,世间万物都有盛衰的定律,只有看清世界的大趋势,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一天,李嘉诚开车行驶在郊区,看到农民在原野上忙着耕作,看到建筑工人忙着盖房子。忽然,他意识到房地产是一个好产业。回到家中,他进一步研究发现:1951年,香港人口不到200万,到了20世纪50年代末,香港人口剧增,住宅面积需求量水涨船高。加之经济的持续发展,写字楼、商铺和厂房的需求量大增。这也是香港长期闹荒芜,房屋增加量跟不上需求量的原因。
经过一段时间的酝酿,李嘉诚决定进军地产业,做一名地产商。1958年,李嘉诚在繁盛的工业区北角购买了一块地,建造了一幢12层的工业大厦,吹响了进军房地产的号角。1960年,李嘉诚又购买了新兴工业区柴湾的地皮,在上面兴建了第二幢工业大厦。这两幢大厦总面积为12万平方英尺,以出租收物业费为主要经营项目。从此以后,李嘉诚在地产界的发展顺风顺水,一发不可收拾。
李嘉诚做生意的诀窍就是“全局+远见”,他既能看到香港全民对房屋的需求量,又能看到未来房地产业的发展趋势。所以,他非常清楚自己所从事的行业是否有发展的空间,什么时候应该跨行,什么时候应该坚持下去。
不仅如此,李嘉诚对社会形势的判断也非常准确,这取决于他能纵观全局,能从当下看到未来的几年。这一点在他获得屋村开发权一事上表现得十分明显。
李嘉诚进入房地产业之后,承建的第一个大型屋村就是黄埔花园屋村。
1981年,李嘉诚就想推出这个计划。当时黄埔花园所用的地盘是黄埔船坞的旧址,根据当时香港条例的规定,如果把工业用地改为住宅用地或商业办公用地,必须补交地皮的差价。当时正值房地产热,按当时的市值计算,李嘉诚如果想在那块地皮上建造住宅区,需要补交28亿港元的地价给政府。这个代价太大,李嘉诚决定暂缓实施,等待时机。
仅仅过了两年,香港的房地产业形势就发生了巨大的改变——香港房地产业进入了低潮期,李嘉诚觉得机会来了,他与香港政府谈判,结果成功得到了那块地皮的开发权,而且仅出资3.9亿港元。这与两年前的28亿港元有着天壤之别,仅从这一点上来看,李嘉诚就赚了20多亿港元,因为他大大降低了开发成本。由此可见,他的耐心等待是明智的。
1984年9月26日,中英两国在北京草签了一份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香港的前景一下子明朗起来,这使得恒生指数迅速回升,房地产业又转入高潮。1984年年底,李嘉诚投资数十亿港元兴建的黄埔花园屋村一下子成了抢手货。
李嘉诚在这次投资中获利多少呢?据专家估计,整个项目完成以后,李嘉诚能获利60亿港元。如此高额的回报,在房地产业实属罕见。这取决于李嘉诚的全局性决策头脑,他在地产低潮时补地价,在地产转旺时大兴土木,在地产高潮时出租楼宇。这就是李嘉诚在香港地产业称雄的秘诀。
这次投资让李嘉诚赢得“屋村大王”的称号,从此,他成为香港地产界独树一帜的地产大王,名声一下轰动整个香港,为他在香港地产界的地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尽管李嘉诚财力雄厚,但是在经商中,他从来不炫耀自己,也从不自高自大。因为他知道,做任何一个决策,都必须胸怀全局,放眼全球,而不能凭一时的冲动拍脑门做决策。他曾说过一句投资名言——“不可持买古董的心理”。每次参加竞标时,他都会洞察先机,通过仔细研究分析,再制定夺标的最高价格。如果超过了这个价格,他就会毫不犹豫地放弃。
逞一时之气,不计后果地竞标,这不是李嘉诚的风格,而是某些赌徒的作风。当李嘉诚碰到这种赌徒时,他会选择退出,成全对手的风头,他说:“与其到头来收拾残局,甚至做成蚀本生意,倒不如袖手旁观。”正是凭借这种胸怀全局的意识,他才能理智地决策,才能笑傲商场。
李嘉诚说过:“决策任何一件事情的时候,应开阔胸襟,统筹全局,但一旦决定之后,则要义无反顾,始终贯彻一个决定。”他以独到的慧眼,从香港的特殊环境和社会发展大势中,洞察出了地产的巨大潜质和广阔前景,主要在于他有全球的眼光和长远眼光。
其一,他有全球眼光。他知道做生意不能局限于一个小地方,而要不断走出去,走向世界,参与到国际角逐中去,创造世界品牌。这就是一种世界眼光。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伙计,成长为华人首富,把生意做到全球,李嘉诚靠的就是这种全球眼光。
其二,他有长远眼光。李嘉诚认为,经商一定要有预见力,要能够看到未来的商业趋势、消费需求。如果看不到这些,只看得到眼前的蝇头小利,是不可能把生意做大的,是不可能赚到大钱的。他一向善于瞄准未来,不会只做今天的生意。因此,有时候他会选择吃亏,为的就是获得大客户的信赖,为长远的生意做铺垫。有时候他会投资别人不看好的生意,为的就是等待有一天,那个行业成为热门行业时,大大地赚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