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沫是一种过剩现象,幸运的是这种现象并非天天发生,事实上大家倾向于有理有节地过日子,只是偶尔大脑发一下神经,就像小孩吹些肥皂泡聊以自娱,不会伤筋动骨。今天,这个词渐渐为我们所熟悉,前缀无非是楼市、股市等等,人类不断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发明更多词汇来形容它:彭齐阴谋、羊群效应、郁金香狂热,每次泡沫的过程都是那么相似,从形成到膨胀,再至溃灭,参与其中的人个个都像打了鸡血。
荷兰以郁金香闻名于世,也是第一个泡沫的诞生地。16世纪初,荷兰就形成了股票、期货、信贷、期权等市场,初具金融中心的规模,这是一个高度商业化的国家,但商人就是商人,流淌着贪婪的血液,足够大的利益可以冲昏任何一个清醒的头脑,即使最成熟老练的商人也不能独善其身,而吹出泡沫的始作俑者就是郁金香。十六世纪中期,郁金香被带到荷兰,很快赢得了荷兰人的喜爱,并且创造性地种植很多新品种。种植者们四处搜罗一些“变异”、“整形”过的品种,如果花朵漂亮,就有人出高价买它。买家用这样的花培育新一代花卉,再以高价出售。逐渐地,这种狂热扩散到全国,几乎所有的家庭都开辟了花圃,贵族、农民、工人、海员、马车夫、女仆都卷了进来,连街上的乞丐都知道郁金香可以挣大钱,但他们并不打算拥有这些昂贵的球茎,只是希望快速抛给后面的接盘者,赚个好价钱,当这种交易狂热升级时,郁金香的价格上涨得令人目眩,投机者不惜抵押房子,用来换取这场疯狂游戏的筹码,更多的钱涌入市场,不断推动价格更多更快上涨。
从前不名一文的郁金香,在1636年竟然一路攀升到与一幢房屋等值的地步,1637年,郁金香球茎的总涨幅已高达5900%,但天下没有不破的泡沫。一个外国水手错将昂贵的郁金香球茎当成洋葱吃了下去,球茎的主人拉他去告官,法官也是难以决断,这一事件让人们开始怀疑和恐慌,郁金香真价几何,随即开始大肆抛售,但此刻这个香饽饽变成了烫手山芋,无人再敢接手。球茎的价格一泻千里,暴跌不止。最终跌到不及顶峰时价格的10%。荷兰的经济瞬间崩溃,元气大伤,经济在许多年后才得以恢复,现在,郁金香狂热被当成专业术语,成了经济泡沫的代名词。
泡沫就像细菌一样,只要有它存在的土壤,就会滋长,在爱情领域也如此。初涉爱河的恋人们往往就是泡沫的主要制造者,和郁金香泡沫不同的是,恋人们制造泡沫,同时也在消费泡沫,因为没有下家愿意接盘。“肉烂在锅里”,有两种可能性,一种是等它自然发臭,倒掉了事;另一种是精心烹饪,有可能成为稀世美味,依着这条路子走下去,泡沫就有不破的可能性。
爱情泡沫到底是什么呢?在影视、文学和音乐中最为常见,先听一段周星驰的深情告白,这段经典台词瞬间秒杀了无数青年男女,至今传唱不衰。“曾经有一份真诚的爱情放在我面前,我没有珍惜,等我失去的时候我才后悔莫及,人世间最痛苦的事莫过于此。你的剑在我的咽喉上割下去吧!不用再犹豫了!如果上天能够给我一个再来一次的机会,我会对那个女孩子说三个字:我爱你。如果非要在这份爱上加上一个期限,我希望是——一万年。”跨越时间和空间,可以为爱情抛头颅洒热血,这无疑将爱情上升到一个至高无上的巅峰,更为极致的泡沫则出现在《诗经》里,“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棱,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这个女子的痴情,竟然要发动一场天地大冲撞才能扑灭,足见她爱得有多忠贞与刚烈。六世达赖喇嘛仓央嘉措为一美丽女子,不惜扔掉华丽的王冠,但最后只能在圣殿中咏唱哀伤的情歌,“那一世,我转山转水转佛塔,不为修来世,只为途中与你相见。”安徒生的经典童话《海的女儿》,美人鱼为了救心爱的王子,甘心入海化为泡沫,眼睁睁地看着他和另一个女子牵手说情话。婚姻是一道分水岭,尽管迪士尼童话一再告诉我们,“公主和王子走入婚礼殿堂,从此他们过着幸福的生活”,但现实告诉我们,婚礼结束后,“新娘”一夜间变成“老婆”,“新郎”瞬间衰败成“老公”,恨不得将日子掐掉十几年,泡沫破灭期不速而至。
怎样才算爱情泡沫?我们就要从实质上去分析,——泡沫究根到底,就是一种自我加强型的繁荣和崩溃。热恋中的人失去理性,视对方千金不换,甚至将自己的死生置之度外,让对方凌驾于自己之上,这种过高地评估势必引发种种不合理行为,使得爱情过度繁荣,大剂量的多巴胺让我们产生“此种快乐只应天上有,我等何幸人间逢”的感觉(错觉也说得过去),爱情效用达到峰值,但人不可能永远活在多巴胺的世界中,催情作用消失后,种种谬误浮出水面,当初捧得有多高此刻摔得就有多惨,评级指数迅速从AAA级狂跌至D级,原来完美无缺的爱人变得比鸡肋还要索然无味,甚至面目可憎,原因在于他们不了解“坠入爱河”和“持久相爱”这两者的区别,falling in love 和being in love 这两个英文单词更能区别这两个概念,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阶段,我们可以把初见面理解成形成期,一见钟情的恋人恐怕连形成期也省却了,直接膨胀至falling in love的繁荣期,这期间的华丽泡沫最大的贡献就是产生了无数的文学和艺术的经典作品,也让人们领略到人生至高无上的欢娱,从效用上来说是无可比拟的,所以恋人在这个时候会产生神圣感,做出为对方不惜牺牲自己的崇高行为,这似乎有悖于经济学家们的个人利益最大化规律,但理查德‧道金斯在《自私的基因》补充了一句,“我们也会看到,基因为了更有效地达到其自私的目的,在某些特殊情况下,也会滋长一种有限的利他主义。”说到底利他还是为了自己,只不过恋人们度量衡和普通人不一样。
不是每个恋曲都有美好回忆,值得欣慰的是,进入being in love后,理性占了上风,一小撮人回归到自身的审视当中,正如哲学家巴拉塞尔士所说,“一无所知的人什么都不爱,一无所能的人什么都不懂,什么都不懂的人是毫无价值的,但是懂得越多的人,却能爱,有见识,有眼光……对一件事了解得越深,爱的程度就越深,如果有人以为,所有的水果都同草莓一起成熟,那他对葡萄就一无所知。”从“爱上”到“相爱”,恋人从最初不切实际的期望中进入互利互惠的依赖时代。不断成长的恋人不仅享受了泡沫期的华丽效用,还能在后泡沫期的优势互补,从而创造更为持久的快乐,按福利经济学家黄有光的说法,爱情和宗教、成就并列为影响快乐的三大重要因素,足以秒杀金钱所带来的诸多好处,泡沫就算消失了,但丽影还恍惚在心间,所以爱情泡沫并不总是坏的,经济学家阿玛蒂亚•森曾把总是自利的理性人称作“理性的傻瓜”,的确,“正常”的恋人往往做“傻瓜”的决策,不会轻易在多巴胺分泌旺盛期做决定,但也失去了一次体验泡沫之旅的机会,自己还蒙在鼓里,这算不算是一种遗憾呢?
名词解析
泡沫经济,指资产价值超越实体经济,极易丧失持续发展能力的宏观经济状态。泡沫经济经常由大量投机活动支撑,本质就是贪婪。由于缺乏实体经济的支撑,因此其资产犹如泡沫一般容易破裂。泡沫经济发展到一定的程度,经常会由于支撑投机活动的市场预期或者神话的破灭,而导致资产价值迅速下跌,这在经济学上被称为泡沫破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