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快乐至上

这是我在咖啡厅无意中听到一段对话,千万别以为我是狗仔队成员,或者有偷听的坏毛病。

男人问:你为什么爱我,我又没钱。

女人娇羞一笑,说,因为你聪明啊,又幽默,还体贴,为人真诚,对人宽容,健康又阳光……

听清楚了,一个不世俗不功利不拜金的女子哦,男人肯定一脸得意,恨不得飞身策马,一夜看尽长安街,心想这才是知我懂我的好姑娘啊,我在一旁窃笑,在餐巾纸上写下如许文字。

这个列表还可以写下去,归根结底,爱一个人不是因为有多爱,而是因为那个人的优点能给人带去快乐。

快乐既是心理学,也是经济学,经济学的逻辑起点就是快乐,被视为英国古典自由主义的英雄约翰•穆勒,就认为只有快乐才是值得欲望的,这一情形已被“人人都渴望快乐”这个心理学的经验事实所证明,他特别强调精神快乐置于物质快乐之上。主张回到快乐源头研究经济,经济学家丹尼尔•卡尼曼使人们意识到“有钱不等于快乐”并不是经济悖论,他区分出两种效用:一种是主流经济学家定义的效用,另一种是反映快乐和幸福的效用,卡尼曼把后一种效用称为体验效用,说白了就是拥有某种东西的心理满意度,它完全是一种主观的心理评价,和人的欲望紧密相连。

人类欲望的本质是快乐——人类对于万物万象的欲求归根到底是对快乐的欲求,所以经济与快乐之间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内在联系。人生的终极目的就是快乐,不管是利己行为还是利他行为,人们就是为了追求快乐而存在,这一点在爱情上完全说得通。

不管是新婚燕尔,还是坠入爱河的情侣,愿意发展一段关系并不是你多么爱那个人,而是你从这段关系中得到了快乐,最大的动因就是你想让自己快乐。换一句话说,如果从这段关系中你得不到快乐,你会使出十八般武艺去创造和争取,其中不乏欺骗和损人手段,或者求诸于一段新恋情,不幸的是很多人偏离了理性的轨道,享受着幸福的错觉,误解了快乐的意义。

对于快乐,英国功利主义哲学家杰里米•边沁认为不仅有道德准则,而且还有数量指标,他给苦乐定了七个指标,分别为强度(intensity)、持久性(duration)、确实性(certainty)、远近(propinquity or remoteness)、纯度(purity)、衍生度(fecundity)和广狭度(extent),这位大叔还真能钻牛角尖,不过对衍生度和广狭度没有展开篇幅讨论,愣是要把一个看不见、摸不着的感觉用度量衡来刻度,虽说不算科学全面,但也在某种程度上让我们对快乐的认识更上了一层楼。

强度

强度很好解释,是指欲望实现时的满足程度,例如头一晚“求之不得,寤寐思服”的男人,第二天惊见佳人就在眼前,这种快乐就不用我形容了,恋爱过的人都懂的。欲望的多样性和强度差异性,以及不同时期的稀缺差异,都会让满足感有所不同,一般情况下,假如两种欲望的渴求(稀缺)程度相同,则性欲带来的快感远远高于食欲所带来的满足,“有情饮水饱”在某些时候也成立,不过不要让肚子饿太久,当一个人饿得快要昏过去时,再和他谈情说爱就是对牛弹琴,事关生死,肚子饱了再说,因为对食物的渴求度已至极限了。

快乐是需要层次的,行为激励学派心理学家奥德费提出了GRG论,即生存需要(exsistence),相互关系的需要(reletedness)和成长发展的需要(growth)。在理性情况下,人们总是先使最低层次需要得到相应满足,再去满足较高层次或同一层次的其他需要,但不一定非得在一个层次全部满足后才升级到另一层次,因为那样的话总效用会比较低,而是根据自身需要和外在条件,选择多层次快乐的相对均衡满足。例如在一定资源约束条件下,一个姑娘在飘柔洗发水(exsistence层面)和LV包包(reletedness层面)进行权衡,以达到最大化效用的原理是相同的,个人偏好只在一定范围内改变消费者效用曲线,而不会也不可能把全部资源用于支付某一快乐,但如果她要在贫穷的帅小伙和有钱的糟老头之间选择的话,就是大大的难题了,飘柔洗发水和LV包包通过合理分配还可以并时拥有,但帅小伙和糟老头再怎么进行资源分配也是不可兼得的。

人的需要满足不一定是逐级排序递进的,当挫折发生时可能会产生倒退和反复,譬如当求爱遭拒时,沉湎于抽烟饮酒,就是在寻找一种低层次的快感,当然不是每个失意人都会这么做,也有可能激发出更崇高的“使命感”,譬如从此致身于公益慈善事业,一般而言,“理性人”更注重于环境、友爱、尊重和自我实现等较高层次目标和长期的快乐目标,而“非理性人”则会降而求其次,其快乐层次和目标期限也会低一些。

持久性

我们的爱情会天长地久吗?这是每一对有情人都要追问的话题,醉心于“天长地久”的浪漫主义者恐怕就要落泪了,因为快乐遵循着渴求—满足-消退-再渴求的原理,没准在消退环节它就不再“勃起”了,正因为其反复无常的个性,使得人们强烈地想获得长久的快乐,一般而言,生理快感的持久性较为有限,像吃饭啦、做爱啦,来得快去得也快,而且时不时就需要满足一下,而荣誉、地位等给人带来快乐就长久多了,这也可以解释激情为什么总是那么容易消逝,如果没有亲密和承诺保驾护航,甭说七年之痒,七日相守都难。

确实性

你的快乐真实吗?确实性是指快乐实现时给人带来的真切可感的程度,在经济上可以认为是对快乐指数测定具重要影响的概念,幻想可以说是物美价廉的快乐,也无怪人们喜欢性幻想,时不时做一下发财梦,但这种不真实的快乐反而会加剧对这些欲望的渴求度,换句话说,如果它真的实现,就可以和欣喜若狂来形容了。

远近性

不用等现在就能吃到一块糖,等十五分钟可以吃到两颗糖,这个心理学实验妇孺皆知,快乐有远有近,人们获得快乐需要的期待期间,这可以认为是获得快乐需要的一种投资,也就是对成本投入与快乐回报之间的考虑,有些快乐即刻就可以实现,有些快乐需要长期的努力与等待,因为长期投资得到的快乐的持久性很长。人们对于近期快乐与远期快乐追求的权衡,包含了个性、毅力、投资能力、理性选择等诸多方面,费点心思考察恋爱对象,这点成本是值得的,瞬间坠入爱的激流,还是想和Ta手挽手慢悠悠地游爱河,这和想吃一块糖OR两块糖的原理差不多。

纯度

在经济学意义上,快乐的纯度接近于快乐净收益(收益=效用-成本)概念,走在爱与痛的边缘的人最明了这一点,得到某种快乐就意味着付出艰辛和痛苦,这会大大降低快乐强度,快乐和痛苦并不是简单的二元加减法,也就是100个单位的痛苦和100个单位的快乐并不能互为抵消,它们存在于不同的维度里,而且会随着时间和地点变化,此消彼长,恋爱中的人会犹豫、会彷徨,是因为在没有下定心决心前,苦乐的计算方式没有最终敲定下来,杰里米•边沁独出心裁地区分出极限痛苦、痛苦、无痛苦、舒逸、愉快、欢乐、极乐等几个等级,但究竟在哪个等级,别说他搞不清,恐怕连当事人也没概念。

快乐是如此捉摸不定,听凭人的一时性起,也没有什么ISO来认证,一千个人有一千种爱人的方式,但无论如何,谁也无从拒绝心中的Ta带来的种种快乐,无论是因为优点多多,还是钱多多,不用再犹豫,赶紧向前冲啊! w0YR4eVaeb3YHzx4sBuySsJ2Rzj1P2byar44c6G9B+31WKCRJ5Vix+/x0mEruSwG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