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话说

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传统节日中的端午节。端午节在我国已有数千年的历史,自从春秋战国时代的著名诗人屈原以其忧国忧民之心,悲愤地在端午日自沉于汨罗江后,端午节的节日意义渐渐向纪念屈原集中。历经岁月沧桑后,如今的端午节,已成为一个表达人民爱国情怀,缅怀伟大爱国诗人屈原的独特节日。

童谣曰:“五月五日是端阳,龙船下水闹罗江。朝拜屈原一炉香,年年五谷用船装。”

屈原像 明·朱约佶

晋人周处在其《风土记》中记述:“仲夏端午,烹鹜角黍。端,始也,谓五月初五日也。”这就是说,在晋代,端午本是仲夏月的第一个午日,即夏历的午月午日,当人们用数字记时取代干支记时后,就用重五代替了重午。“五”与“午”同音,端与初同义,五月为午月,故初五作端午、端五。因午时为“阳辰”,故端午节又称“端阳节”。

从数字民俗学来看,我国一直就有数字崇拜的传统。三国时人徐整在其《三五历记》中说:“数起于一,立于三,成于五,盛于七,处于九。”一三五七九这些奇数,属天亦属阳,具有神秘性质、吉祥性质,是重要的时间关节点。阳日与阴日,天时与地时,相生相合,则成为特别的时日,所以,古代正月正、二月二、三月三、五月五、六月六、七月七、九月九,都成为重大的民俗节日。

午月午日早在汉代时就是一个重要的时节,《后汉书·章帝纪》载:“尝以午日赐百官水纹绫裤。”即有赏赐百官夏衣的习俗。唐代,皇室照例赏赐,杜甫有《端午日赐衣》,诗有“端午被恩荣”句。

至今,端午节的名称繁多,又称重午节、重五节、午日节、五月节、天中节(五月五日,太阳重入中天,故名)、女儿节(是时少女须佩符簪花,少妇归宁,故名),解粽节、粽子节、浴兰节(兰汤沐浴,祛除疾病)、菖蒲节、地腊节、龙日、龙舟节、端阳节、夏节、娃娃节、诗人节(纪念屈原)等等。从花样繁多的端午名称中,可以看出端午节习俗的多样与丰富。在端午习俗中,较典型的有悬挂菖蒲、艾草,饮药酒,贴午时符,采药,沐浴兰草水,佩饰香包,包粽子、吃粽子,斗百草,回娘家,踏青、赛龙舟,等等。

端午节习俗包含着丰富的民间信仰和文化传统,其中主要有三大文化主题:一是物候气候经验,在夏季的特殊气候环境中,开展祛邪、避恶、送瘟神、健体、强身的活动以调节生理心理应对特殊节气变化;二是传统的祭祀与信仰,包括龙图腾崇拜、祭水神等;三是纪念与缅怀屈原的忧患意识与爱国精神及其伟大的文学成就(个别地方则为伍子胥、介子推、曹娥、苍梧太守陈临、张天师、黄巢、钟馗等)。

天象、气候、物候、四时变化、地理山川是人类生存的大环境,从远古以来,这些环境及其变化就一直受到高度的关注。在长期的观察与生产生活经验中,人类认识到了自然变化的规律,制订了天文历法,掌握了生产生活技巧,逐步提高了生存能力和生存质量。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正是在长期的社会实践和劳动生产中,形成了对自己生存环境的理解与认识。端午节最重要的起源,就是来自于人们对夏季、五月这一时间特征的观察与理解。

群童嬉戏图

上古之时,人们以夏至(坤日)与冬至(乾日)为一年中的两大节日,夏至节还是殷历的新年,其时正相当于夏历的五月,西周至汉代,夏至与端午才逐渐分开。夏历五月作为殷人岁首,正是种黍和收麦的季节。以庄稼收成作为纪年依据,也是世界各地原始部族普遍可见的传统。所以,道教沿袭此俗,将古代夏至和端午定为“地祗节”,届时行祭“地腊”。《道藏·岁书》云:“五月五日为地腊,五帝校定生人官爵,血肉盛衰,外滋万类,内延年寿,记录长生。此日可谢罪,求请移易官爵,祭祀先祖。”

对五月的征候对人们生活的影响,我国古代还有更为独特的观察与体验。这就是自古以来,人们就称五月是“恶月”、“毒月”、“凶月”。五月五日因此更加成为“恶月恶日”。先秦文献《礼记·月令》曰:“仲夏,阴阳争,死生分。君子斋戒,处必掩身,毋躁。止身色,勿或进。”传为秦吕不韦编的《吕氏春秋·仲夏纪》有同样的描述与规定:“是月也,日长至,阴阳争,死生兮。君子斋戒,处必掩身欲静无躁,止声色,无或进,薄滋味,无致和,退嗜欲,定心气,百官静,事无刑,以定晏阴之所成。”它们共同的意思是说,五月是阴与阳、死与生激烈较量的时日,此时日,要保持身心安定。五月是春夏之交,夏季流行霍乱、伤寒、疟疾和痢疾等疾病。有统计资料表明,旧时我国城市人口死亡,多集中在盛夏的8-9月(以公元纪元)间,这表明经过酷暑的考验后,人们的抵抗力下降,容易被死神光临。所以,五月(公历6月)成为死亡之月的前兆与先声。故古人以五月为死亡之月来警醒世人。应该说,这既有一定的科学依据,又借助了民间民俗的信仰来巩固与强化这一生存经验。司马迁在其巨著《史记》卷一百三十处讲了这个道理。他说:“夫阴阳四时、八位、十二度、二十四节,各有教令,顺之者昌,逆之者不死则亡,未必然也。故曰‘使人拘而多畏’。夫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此天道之大经也。弗顺则无以为天下纲纪,故曰‘四时之大顺,不可失也’。”就是说,四时制度的顺昌逆亡,未必必然,但四时规律是不变的大道理,四时制度是要让人对四时规律有所遵循,不能违时违序,这是顺应天时的求天人合一的要求。

从这个角度来看古人关于五月的俗信,就可以理解其中深藏的文化寓意。五月俗信其实主要有求生与向死两个文化指向。

首先是求生续命的文化意向。北魏贾思勰在其《齐民要术》中明确指出:“五月芒种后,阳气始亏,阴匿将萌,暖气始盛,虫蠹并兴……是月也,阴阳争,血气散,夏至先后各十五日薄滋味,勿多食。”围绕这一自然现象和生命环境,古人创造了一整套的文化对策,最终使端午节成了独一无二的具有“全民卫生”、“防疫保健”的节日。

端午节时,人们要洒扫庭院,洒雄黄水,饮雄黄酒,悬白艾,挂菖蒲,系香包,驱虫除疫。“清明插柳,端午插艾”。我国南方北方,端午节时普遍在门前挂葛藤,插艾蒿,插菖蒲,吃大蒜,为小孩挂香包,画朱砂符。民谣曰:“五月初五过端午,天师尊神骑艾虎,蒲剑利刃斩百邪,鬼魅瘟神入虎口。”艾为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性温,味苦,可入药祛寒湿;艾绳燃香,可以驱蚊蝇;艾绒烧灸治病,从西汉沿用至今。菖蒲,为多年水生、石生草本植物,性芳香,可提神、通窍、杀菌。菖蒲为剑,插于门楣,既驱蚊虫,民间俗信认为也赶鬼魅。菖蒲还有较高的入药价值,《本草纲目》云:“菖蒲主治风寒湿痹,咳逆上气,开心孔,补五脏,通九窍,明耳目,出声音。久服轻身,不忘不迷,延年。益心智,高志不老。”由此引申,端午也是一个采药佳节,“其日午时采百草为药”(明刻本河南《尉氏县志》)。

端午节赛龙舟是此一节日的重要民俗活动。这一活动当然包含着浓郁的祭祀与信仰的成分,有祭祀水神,施行龙图腾崇拜的鲜明文化特征。但是,同时,比赛龙舟也是一项独具特色的民间体育与娱乐,竞技性与力量型的活动中蕴藏着强身健体的现实功效。这可以说是应对复杂气候的民俗性锻炼身体的活动,是有益于身心的。

其次是向死而生的文化意旨。由于端午时节阴阳交替、春夏变更、酷暑在即,古人视五月为不祥,并以一种巫术思维关联到于人生的不利。旧有“五月不举子”之说,即不将五月出生的孩子抚养成人。《史记·孟尝君列传》记述过此俗,东汉王充《论衡·四讳》也说:“五月子杀父与母,不得已举之,父母祸死”。由这种习俗,古人又附会和列举出很多名臣名仕名人都在五月五日亡故或殉身。在与端午节相关的人物传说中,五月五日都是他们的忌日。比如,东晋陆!《邺中记》说介子推是五月五日烧死,“并州俗以介子推五月五日烧死,世人为其忌,故不举火食”。传说伍子胥也是五月五日被投入大江,“后世遂划龙舟,作救伍员状”。江浙一带于是奉伍子胥为“波涛之神”,端午节于是祭祀伍子胥。孝女曹娥故事也在浙江上虞一带被认为端午节的节日原由,而她也正是五月初五这一天投入江中寻父,三日后,父女双双相抱的尸体浮出江面,从此被传为感天动地的孝女懿行。

端午龙舟赛

最著名的当然是屈原五月五日自沉汨罗江的故事。屈原的爱国是深重的忧患意识和上下求索的精神品格的统一,楚国的历史因为弃他而去而走向衰亡,令后人扼腕叹惜。屈原的楚辞开一代文学先河,文辞华丽,思想高古,成为中国文学的一座丰碑,令后世人人高山仰止。这样伟大的人物、伟大的事迹、伟大的文学,自然要为后世代代相传,成为中华民族永远的精神遗产。端午节最后逐渐集中成为纪念屈原的节日,正是人民的选择,历史的选择。我国现代杰出的爱国主义诗人、学者闻一多先生著有一篇名文《人民的诗人——屈原》,他深刻地揭示了端午节与屈原发生关联的伟大历史意义。他指出:“我们也不否认端午这个节日,远在屈原出世以前,已经存在,而它变为屈原的纪念日,又远在屈原死去以后。也许正因如此,才足以证明屈原是一个真正的人民诗人。惟其端午是一个古老的节日,‘和中国人民同样的古老’,足见它和中国人民的生活如何不可分离,惟其中国人民愿意把他们这样一个重要的节日转让给屈原,足见屈原的人格,在他们生活中,起着如何重大的作用。也惟其远在屈原死后,中国人民还要把他的名字,嵌进一个原来与他无关的节日里,才足见人民的生活里,是如何的不能缺少他。端午是一个人民的节日,屈原与端午的结合,便证明了过去屈原是与人民结合着的,也保证了未来,屈原与人民还要永远结合着。”闻一多先生对端午与屈原及其楚辞都有过深度研究,他的《端午考》、《端节的历史教育》、《什么是九歌》、《怎样读九歌》等论文在学术界颇有影响。他对屈原与端午节的上述评述,应该说是颇具深度的。

屈原诞生地秭归县屈原镇(原三闾乡)乐平里村牌楼 何怀强 摄

所有这些发生在五月五日的传奇人物与悲剧性命运,展示的却是一种永生与永恒的精神价值。忧民生之多艰,爱祖国之深切,这种大爱长久地引发着人民的情感共鸣。这的确是人民的选择。他们向死而生,他们在生命的终结处获得了精神的再生。正如我国当代著名诗人臧克家的诗所言: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却活着。这种生命与精神的由死而生的转换,不正是基于一种神秘的五月俗信吗?屈原以后历代文人骚客,都用诗歌表达过在端午节时对屈原的缅怀与吟颂,这已经成了一种光荣的文学传统,留下了许多不朽的文学篇章。如“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还。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

(宋·张耒《和端午》)

祭龙祀水是端午节的重要文化主题。端午节中最重要的民俗事象是划龙舟和吃粽子,这两项活动都与龙有关。所以,在端午节里实际保存着中国古老的龙崇拜、龙图腾信仰和习俗。在南方一些地方,端午节又名龙日或龙舟节、粽子节。

龙的造型,从考古发现看,目前最早的发掘是河南濮阳墓葬出土的蚌壳龙虎造型,距今已七千多年。最早出土的独木舟木桨也在七千多年前的遗址中,这是浙江余姚河姆渡新石器时代的遗物。有桨必有舟,江南又多水,河姆渡的民居也是干栏式,带有水乡特色。所以,龙和舟都在七千多年前出现了。

龙、舟的合一,则首先出现在古文献所记载的神话故事中。

仰韶文化中的龙、虎、鹿形随葬堆塑

从魏襄王的古墓中发现的《穆天子子乘龙舟,浮于太沼”。屈原的《九歌·东君》中也有“驾龙!兮乘雷,载云旗兮委蛇。”

持缰御龙而行的男子

《管子·形势篇》云:“蛟龙水中之神也,乘于水则神立,失于水则神废。”《周易·乾卦》云:“飞龙在天。……云从龙、风从虎,各从其类也。”

龙行于天,但也因布雨而潜于水,所以龙、舟的合一也是势在必行。舟的出现可以说是人类发明中与弓箭、车辆一样重大的历史事件。人们一方面用舟船之便,行于水中,另一方面也必将反复纪念这一伟大造物的出现。就像人类用火崇拜仪式来纪念火的发明,用射日神话或后羿的传说讲述弓箭的伟力一样。龙是华夏民族远古的图腾,这是“一个以这种大蛇为图腾的团族兼并了、吸收了许多别的形形色色的图腾团族,大蛇这才接受了兽类的四脚,马的头,鬣的尾,鹿的角,狗的爪,鱼的鳞和须……于是便成为我们现在所知道的龙了”(闻一多《伏羲考》)。这个事实至今还可以从南北数十个民族至今沿用端午节并赛龙舟可见一斑。

古代水战场面

我国苗族、侗族、瑶族、土家族、布依族、壮族、仫佬族等约28个民族也盛行过端午节,南方水乡数民族也有龙舟竞渡习俗。有一个口头流传很广,也在《西游记》中录为情节的传说,说是某年京城大旱,草木焦枯,金角老龙出巡,因不服鬼谷子仙师的预言,私改风雨簿,将长安城内该得的“三点”雨水,改为“七点”,城外该得“七点”,改为“三点”。结果,淹死城内百姓无数,城外却赤地千里。玉帝知后,勃然大怒,命唐朝贤相魏征于五月初五午时三刻将金角老龙斩首,魏征从命,斩得龙头,但却滚入皇宫,其魂吵得唐皇不得安宁。于是唐皇赐金角老龙每年正月连头十五日,即让人们玩龙灯十五天;五月脱头五日,即划龙船五天。从此民间兴起了正月玩龙灯至元宵,五月划龙船竞渡的习俗。侗族民间有一首《龙灯词》歌谣,也专门说唱此一故事。

元代《金明池龙舟图卷》局部

贵州苗族有一首龙船祭《嘎西》,说唱了苗族划龙船的缘由:“远古的时代,有个故保公,宰龙在滩头,杀龙于水中。浑了九天,黑了九夜,水牯不拉犁,姑娘不出嫁,上山寻因,觅得虎骨;下沟查源,挖得蛇蛋。用虎骨蛇蛋祭神,验不出鬼。验见长船,船形如龙。这是大船,龙的替身。要划龙船,五谷才熟;要划龙船,人类才兴。”这是划龙船更具人类学意义的解释。

据统计,在12个省、自治区的清代以前方志中,有龙舟竞渡记载的多达227种。古代诗人的端午竞渡诗更历时数千年,不绝如缕。唐代诗人张说的《岳州观竞渡》记下了1000多年前的盛事:“画作飞凫艇,双双竞拂流。低装山色变,急棹水华浮。土尚三闾俗,江传二女游。齐歌迎孟姥,独舞送阳侯。鼓发南湖!,标争西驿楼。并驱常诧速,非畏日光遒。”到了清代,一位无名氏的《划龙船》乐府,所记端午龙舟竞渡,与千年前的情景一般无二:“汨罗已死三千年,招魂野祭端阳前。苏州龙船夸绝胜,百万金钱水中迸。冶坊浜口斟酌桥,桥头水面争妖娆!小龙船划疾如驶,大龙船划乱红紫。胜会争夸十日游,青帘画舫结灯游。四更堤外笙歌散,博得人称假虎丘。”

龙舟竞渡(选自《清院本十二月令图轴》)

不管怎么说,在一个龙的国度,舞龙灯,划龙船,都是民族的文化盛事,其中有复杂的情感和丰富的文化意义。划龙舟,到了隋唐,在皇室的参与下,鼎盛一时。史载,隋炀帝游幸江都时的龙舟,豪华之极,“高四十五尺,阔五十尺,长二百尺,四重,上一重,有正殿、内殿、东西朝堂;中二重,有一百六十房,皆饰以丹粉,装以金碧朱翠,雕镂奇丽,缀以流芳、羽葆、朱丝、网络;下一重,长秋、内侍及水手,以青丝大绳六条,两岸引进。其引船人,普名殿脚,一千八百人。”(唐·杜宝《大业杂记》)《隋书》所记,也印证了此事:“八月壬寅,上御龙舟,幸江都。……舳舻相接,二百余里。”唐、宋、元、明、清几代帝王所藏中国绘画珍品中, 都有描写端午赛龙舟的图画。这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历朝历代,端午节赛龙舟是一件全民的嘉事,盛事。而人民百姓眼中的龙舟竞渡,更添上了纪念屈原的精神意蕴,这是帝王将相的龙舟与人民百姓心目中的龙舟的不一样。

端午节包粽子吃粽子是此一节日的独特的食俗。至迟在晋代,端午节食粽子已经成为全国性的习俗。西晋时人周处的《风土记》说:“俗以菰叶裹黍米,以淳浓灰汁煮之令烂熟,于五月五日及夏至啖之。一名粽,一名角黍。”南朝梁人吴均的《续齐谐记》云:“屈原五月五日投汨罗江而死,楚人哀之,每至此日,竹筒贮米,投水祭之。汉建武中,长沙欧回白日忽见一人,自称三闾大夫,谓曰:‘君当见祭,甚善,但常所遗苦蛟龙所窃。今若有惠,可以楝树叶塞其上,以五彩丝缚之,此二物蛟龙所惮也。’回依其言。世人作粽,并带五色丝及楝叶,皆汨罗之遗风也。”唐宋以降,端午食粽,不可或缺。唐诗人姚合有:“渚闹渔歌响,风和角粽香。却愁南去棹,早晚到潇湘。”

农民画中的端午粽子

现在人们包粽子,已然是五花八门,有桂圆粽、肉粽、水晶粽、莲蓉粽、蜜饯粽、板栗粽、辣粽、酸菜粽、火腿粽、咸蛋粽、豆沙粽、松仁粽、枣粽、胡桃粽等等,粽子形状则三角形、菱形、四角锥形、枕头形、小宝塔形、圆棒形等。粽子在古代有过“百索粽”、“九子粽”、“大唐粽子”、“蜜饯粽”、“艾香粽”、“青菰粽”、“杨梅粽”、“火腿粽”等等名号。今天,各地还有风格独异的粽子,如北京粽、广东粽、闽南粽、台湾粽、浙江粽、江苏粽、上海粽、四川粽、壮族粽、苗族粽、侗族粽等等。湖南汨罗,每年还举行包粽子比赛,各种品类,百花齐放。

端午习俗中围绕祛毒、健体、除邪的宗旨,还有戴香囊、香袋,佩“五毒”(蝎子、蜈蚣、蛇、蜘蛛、壁虎)衣帽,贴五毒剪纸,挂葫芦,赠扇子,饮雄黄酒,挂钟馗像,点朱砂,系百索等。不同的地区和不同的民族还有一些不同的风俗习惯。总之,动用了实用的中草药防病治病,也请来了子虚乌有的钟馗来驱邪避秽,还用半实半虚的“五毒”来以毒攻毒。端午节的生活功能和文化色彩都是足以令人品味的,深意多多。端午节凝聚着中国人的生存经验和智慧。

在漫长的历史演变中,端午节附丽上各种各样的民间口头传说,这些传说以人物传说为主,将端午节的起源作了新的附会(其实是历史化的叙事)。各地端午起源传说逐渐衍化,最终人们选择了最具影响力、最具传承价值、最具“普世价值”的屈原传说作为端午节的核心传说,并以其作为端午节的核心价值观。这是颇为耐人寻味的。屈原的爱国精神一直受到后人的推崇,端午节咏屈原的名诗名篇名人代不乏人。屈原的《离骚》、《九章》、《九歌》、《天问》、《怀沙》等文学杰作,是我国文学宝库中的经典,为后人传诵。李白称“屈平诗赋悬日月”,鲁迅称屈诗“逸响伟辞,卓绝于世”。抗日战争时期,现代著名文学大师郭沫若先生(解放初,成立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即今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郭任首届理事长)创作了话剧《屈原》,在重庆搬演,极大地激发了人们的抗日斗志,成为文学史和艺术史上的重要篇章。

五月节的剪纸宝蟾葫芦

1953年,世界和平理事会把屈原列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一,予以全球性的张扬,影响深远。在我国湖北秭归和湖南汨罗这两个屈原出生与投江的地方,人民还建起屈原祠、屈原庙、屈原塔等,用中国人传统的庙祀方式,对屈原作代代相传的缅怀。宋代著名诗人苏轼早在千余年前就吟诵过千载未绝的屈原精神。我们在此录下这一名篇《屈原塔》作为本文的结语:

楚人悲屈原,千载意未歇。
精魂飘何处,父老空哽咽。
至今沧江上,投饭救饥渴。
遗风成竞渡,哀叫楚山裂。
屈原古壮士,就死意甚烈。
世俗安得知,眷眷不忍决。
南宾旧属楚,山上有遗塔。
应是奉佛人,恐子就沦灭。
此事虽无凭,此意固已切。
古人谁不死,何必较考折。
名声实无穷,富贵亦暂热。
大夫知此理,所以持死节。

屈原诞生地屈原镇乐平里村(原三闾乡)的屈原庙,建于1984年 何怀强 摄

八十年代端午节在乐平里屈原庙举办一年一度的端午诗会何怀强 摄

九十年代端午节在归州屈原祠举办的端午诗会 何怀强 摄 HK9MWgFZ96uCILYHcERU4KaiBG73dDWOnezOZUu8ACXjWVenU5KZ+tyZCEN20D02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