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章 论分工的起因

本章导读:互通有无的交换倾向,是人类进行劳动分工的起因,而分工一旦实现,又锻炼了人们不同的才干。因此,人们表现出来的才能差异与其说是天赋的差异,不如说是交换倾向实现了劳动分工的结果。


益处良多的分工,原本不是人类智慧的结果,尽管人类的智慧确实预见了并期待着分工能为人类带来普遍的富裕。它必然是人类本性中某一不易发觉的倾向缓慢而渐进达致的结果,这就是人类倾向于互通有无、物物交换、相互贸易。

分工的起因源于人类的交换倾向。

这种倾向是不是人类基本本性中无法进一步考察的一个,或者更有可能,这种倾向是否是人类理性思考能力和语言能力的必然结果;这些问题不属于当前研究的课题。这种倾向是人类所共有的且为人类所特有的行为,在其他物种中找不到,其他动物不懂得分工合作或其他任何形式的契约。两条猎犬在追逐同一只野兔时,有时也会表现出某种形式的协同行动。每一条猎犬都会将野兔赶向它的同伴,或者在同伴将野兔赶到自己身边时尽力截住它。但是,这并不是真正的契约行为,它仅仅是在那个特定时刻二者的目标偶然一致而已。没有人见过狗与狗之间会公平谨慎地相互交换肉骨头;没有人见过一个动物用它的肢体语言或声音向另一个动物示意:这是我的,那是你的,我愿意用我的和你的交换。当一个动物想要得到人类或另一个动物的东西时,它除了讨好物品的所有者之外,并不会利用其他任何劝说商讨的方式。小狗讨好母狗;家犬则在主人进餐的时候,千方百计地献媚以吸引主人的注意而得到食物。人类有时也会对同胞采取同样的手段。当他没有其他方法能够引导他们依愿行事时,他就会使尽浑身解数讨好他人,以获取他们的善意。但是,他却没有时间在所有场合都这样做。在文明社会,每个人时时刻刻都需要多人的合作和帮助,但终其一生也无法交上许多好朋友。而其他动物,个体成年后就完全独立了,正常情况下不需要其他动物的协助也能生存。人类常常需要同胞的帮助,但无法完全依赖他人的善行。当他能够激发他人的利己心以做对自己有利的事情,并且告诉他们按他的要求行事对他们自己也是有利时,他更容易成功获得帮助。任何一个人想要和他人做任何一种买卖,必须先这样做。给我我想要的,你就能得到你想要的,这是每一个要约的本意。通过这种方式,我们从他人那里获得所需帮助的极大部分。我们得到的食物并非来源于屠夫、酿酒师和面包师的恩惠,而是出于他们自利的动机。我们致力于唤起他们的自利心而非仁慈;我们从来不告诉他们我们的需要,而告诉他们可能得到的好处。只有乞丐才情愿依靠他人的施舍过活,甚至连他也不能完全依赖他人的施舍。实际上,善人的施舍为他提供了生活资料的全部来源。虽然这种道义最终为他提供终身需要的各种必需品,但是,施舍没有、也不可能在他发生需要的时候随时随地供给他所需要的物品。乞丐的即时需要大部分还是以常用的方式获得的,例如契约、以物易物、花钱购买。他用一个人施舍的钱购买食物;用另一个人给他的旧衣物去换更合身的衣服、住所、食物或钞票,用这些钱,他可以在自己需要的时候满足衣、食、住的需要。

这种倾向只有人类才有。

由于我们是通过契约、物物交换和买卖行为获得所需的大部分帮助的,因此这种交换倾向引发了最初的分工。例如,在一个狩猎或游牧部落里,一个人比其他人更擅长于制造弓箭。他经常用弓箭和族人交换家畜或野味,最终他发现,通过这种方式获得的食物比他自己亲自捕猎到的还要多。因此,从自身利益出发,他开始把制造弓箭作为主业,从而成为一名军械师。另一个人则因擅长建造小草房或可移动的房屋而被邻居邀请帮忙造屋,同样用家畜和野味作为报酬,最后他也发现以此为业对自己更为有利,从而成为了一个房屋建筑师。依此类推,第三个人成为铁匠或铜匠,第四个人成为硝皮者或制革者,皮革是原始社会主要的服装原材料。就这样,可以用自己的剩余劳动产品交换他人的剩余劳动产品的可能性,激励了每一个人专攻一种劳作,并且激发了他们有助于其事业发展的天赋才能。

交换倾向出于自利的动机,并且引发了分工,

实际上,人们的天赋差异比我们想象的少得多。那些看似引起成年人职业差别的才能差异,在大多数情况下,与其说是分工的原因,不如说是分工的结果。在完全不同的个体之间的差异,例如,一个哲学家和一个街头搬运工之间的差异,与其说是来源于天性,不如说是来源于后天的习惯、风俗和教育。在他们六岁或八岁之前,他们没有什么区别,他们的父母和小伙伴恐怕也无法看出他们之间有什么明显的差异。但是,不久之后他们就会从事完全不同的职业。于是,他们的才能差异日渐显现,日益加深,最终哲学家的虚荣心不容他承认二者之间有任何相似之处。但是,人类如果没有交换的意愿,那么每一个人都必须生产一生所需的所有必需品和便利品。如果所有人承担的任务和工作毫无区别,那么就不会有如此多的因职业差别而导致的巨大才能差异。

由此提升了能力差别相对于天赋差别的重要性,

由于交换倾向在不同职业间造成了巨大的才能差异,也正是交换倾向使得这些才能差异物尽其用。许多同类但不同种的动物从天性而来的天赋差别,竟比人类没受习俗和教育影响之前的差别要明显得多。哲学家和街头搬运工之间的天资差异,还不到猛犬与猎狗、猎狗与长耳狗,或长耳狗与牧羊犬之间差异的一半呢。然而,这些同类不同种的动物却很少能对彼此有用。猛犬的力量根本无法得到猎狗的敏捷、长耳狗的机智或牧羊犬的温顺的辅助。由于缺乏交换的意向和力量,这些不同天资的效应无法整合为共同的资源,对增进种群的生存状态和便利没带来一点益处。每一个动物依然独自为生,自己保护自己,无法从自然赋予它们的不同天赋里获得任何益处。与之不同,人类之间极其不同的天资被相互利用,基于普遍的买卖、交换需求,利用他们各自才干生产的各种商品,被运送到共同的市场上,在那里,每一个人都从才能相异的人那里购买自己需要的产品。 qTf9VhgflvSeHsMnorI/XB0gmoIlmuJNYFdDUuTvK8+2XH5uxQZpmFCsg95Dqnbg

并且使这些差异尽其所能。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