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上篇 常识篇

第一章 你的胰岛素充足吗

揭幕!胰岛素的诞生

在人体十二指肠旁边,有一个长条形的器官,叫做胰腺。胰腺中散布着许许多多的细胞团,叫做胰岛。胰腺中胰岛总数约有100~200万个,大约有60%~80%为胰岛β细胞、24%~40%为胰岛α细胞、6%~15%为胰岛γ细胞。

胰岛素由胰腺中的β细胞分泌,是机体内唯一降低血糖的激素。正常人一天约分泌48单位的胰岛素。其中一半与进食无关,我们叫基础胰岛素分泌;还有一半则是在进食后,我们叫餐时胰岛素分泌。

正常情况下,当人在闻到食物香味或看到食物时,胰岛素的分泌就会增加,较多的胰岛素进入肝脏,使肝脏胰岛素化,为机体更好地利用消化吸收的葡萄糖等营养物质作好准备,从而避免了餐后血糖的过度升高。如果人体受病毒感染、自身免疫、遗传基因等因素影响,使具有降低血糖功效的胰岛素分泌相对或绝对不足和具有升高血糖的胰高血糖素(由胰岛α细胞分泌)分泌相对或绝对过多,导致血糖升高,超过一定量时,糖就会从尿中排出,引发糖尿病。

胰岛素全面调节体内代谢

胰岛素主要调节人体进食后糖、脂肪、蛋白质代谢的平衡,其结果是促进合成代谢,抑制分解代谢。

1 调节糖代谢

胰岛素能促进全身组织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并抑制蛋白质、脂肪以及另外一些生糖物质转化成葡萄糖,因此,胰岛素有降低血糖的作用。一般来说,正常的胰腺分泌胰岛素时,会用两种模式来调节血糖平衡。

(1)胰岛β细胞会在一天24小时内不间断地分泌小剂量胰岛素,以维持基础血糖不至于升高。

(2)在进餐后,胰腺会在短时间内分泌大量胰岛素,以保证进餐后血糖不至于突然升高,从而达到血糖平衡的效果。

2 调节脂肪代谢

胰岛素能促进脂肪的合成与贮存,减少血中游离脂肪酸,同时抑制脂肪的氧化分解,使脂肪在体内达到平衡。如果胰岛素缺乏可造成脂肪代谢紊乱,脂肪贮存减少,分解加强,血脂就会升高,久之可引起动脉硬化,进而导致心脑血管的严重疾患。而肥胖者则更容易得高血脂,因为一旦胰岛素缺乏,身体内的大量脂肪就会进入血液,形成血脂。

3 调节蛋白质代谢

人体内有许多激素可以调节蛋白质代谢。如胰岛素、生长素、性激素、甲状腺激素、肾上腺素和糖皮质激素等。胰岛素一方面可促进细胞对氨基酸的摄取和蛋白质的合成,一方面能抑制蛋白质的分解,因而有利于人体生长。如果胰岛素缺少蛋白质合成会受到影响,蛋白质的分解也会加强,就会影响人的生长发育。所以说,对于生长来说,胰岛素也是不可缺少的激素之一。

是什么在影响胰岛素分泌

我们在上文中详细讲到了胰岛素的作用,即可全面调节体内代谢,当胰岛素缺乏或分泌不足时,则会引发糖尿病、高血脂,还会抑制人体正常生长发育,那么是什么在影响胰岛素的分泌呢?

1 食物

血糖浓度是影响胰岛素分泌的最重要因素。如果胰岛功能正常,进餐后常能刺激胰岛β细胞产生和释放胰岛素进入血液。血糖浓度在5毫摩/升(mmol/L)以下时,不影响胰岛素分泌的速度。血糖浓度在5.5~17毫摩/升时,胰岛素分泌速度明显加快。而血糖大部分来源于食物,尤其是糖类丰富的食物。由此可见,食物会影响胰岛素的分泌。

2 激素

有许多激素能影响胰岛素分泌。如:

(1)胰高血糖素:胰高血糖素具有升高血糖的作用。当人体血糖浓度受胰高血糖素的影响升高时,具有降低血糖功效的胰岛素就会受刺激,分泌也相应增加。

(2)胃肠道激素:进餐后,胃肠道激素(如抑胃肽、胆囊收缩素及血管活性肠肽)分泌增加,也可刺激胰岛素分泌。

(3)生长激素、糖皮质激素和甲状腺激素:这三种激素可升高血糖,从而刺激胰岛素分泌。

3 神经

(1)迷走神经兴奋时,通过递质乙酰胆碱来刺激胰岛素分泌。此外,迷走神经兴奋还可通过刺激胃肠道激素释放,间接引起胰岛素分泌。

(2)交感神经兴奋时,通过递质去甲肾上腺素激活α受体抑制胰岛素分泌。肾上腺素通过激活β受体使胰岛素分泌增加。

4 药物

许多能减弱或拮抗胰岛素作用和增强胰岛素作用的药物都可影响胰岛素的分泌,如能引起血糖升高的药物(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醛固酮、儿茶酚胺、噻嗪类利尿药、呋塞米、苯妥英钠、碳酸锂、消炎痛和异烟脱等)、能降低血糖的药物(酒精、单胺氧化酶抑制药、他巴唑、心得安、丙磺舒或磺胺类等)。

胰岛素分泌不足有什么表现

胰岛素分泌不足是指胰岛素细胞的数量可能有问题,分泌出来的总的胰岛素量不正常,所以不能把血糖控制好,而出现下列身体特征:

1 体重减轻至消瘦

胰岛素是一种以促进合成代谢为主的储存激素。当胰岛素不足时,体内蛋白质和脂肪的合成均下降,而分解则加速,这是患者体重减轻的重要原因。另一方面,葡萄糖由肾排出造成的渗透性利尿,大量失水,使体重进一步减轻。

2 空腹和餐后血糖均高

胰岛素分泌不足表示可能胰岛素的功能尚好,但是因为胰岛素量不够,仍不能充分地控制好血糖,从而出现空腹和餐后血糖均高的现象。

3 出现糖尿

人体内胰岛素分泌不足时,血糖合成糖元和血糖分解的作用就会减弱,结果会导致血糖浓度升高而超过正常水平,一部分血糖就会随尿排出体外,形成糖尿。

胰岛素分泌多有好处吗

胰岛素分泌的绝对或相对不足会引发糖尿病,但并不是说胰岛素分泌得越多就越好。分泌过多是胰岛素抵抗的一种临床表现,不仅会引发高血糖,还是高血脂、高血压、高尿酸等一系列疾病的基础,临床上称为胰岛素抵抗综合征。

通常来讲,1型糖尿病的病因为胰岛素分泌不足,而2型糖尿病的病因则是人体对胰岛素的抵抗。2型糖尿病发病初期由于人体存在对胰岛素的抵抗,为了达到降低血糖、调解脂代谢紊乱的目的,胰岛β细胞分泌了更多的胰岛素,但是这些胰岛素并非都是真正的胰岛素,其中包括了许多胰岛素原等不能真正起胰岛素作用的半成品,这个时期血糖还能控制在正常范围。

之后随着胰岛素抵抗的加重,胰岛素分泌的增多,胰岛素受体越不敏感,就出现了餐后高血糖,最终导致胰岛β细胞功能出现衰竭,胰岛素分泌明显减少,不仅餐后血糖升高,空腹血糖也明显上升,临床上出现糖尿病的症状。

第二章 你的血糖正常吗

谁是血糖的“制作者”

血糖不会自己产生,它的来源(即“制作者”)细分来说主要有三个。

1 食物

食物(主食)中的主要营养素是碳水化合物,也就是糖类。碳水化合物进入人体,经过胃肠的分解消化,变成葡萄糖被吸收进入血液。

2 肝脏

当食物所提供的糖被机体所利用完后(空腹时),就需要肝脏向血液供糖来维持血糖的正常含量。因为肝脏能将自己储备的肝糖原分解成葡萄糖,并将其输送至血液中来补充血糖。

3 其他物质转化

第三个制作者是人体的蛋白质和脂肪,在一些特殊情况下,它们会转化成葡萄糖,医学上称做糖异生过程。

没有血糖,人体将失去动力

我们都知道人要吃东西才有力气,那么吃进去的食物是怎么给人体提供能量的呢?

食物进入人体内经消化吸收会变成葡萄糖被吸收进入血液,形成血糖。而血糖会随着血液流向全身各组织,在组织中,细胞能将糖氧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出大量能量,以供人体日常各种生命活动所需。

如果摄入大于所需,人体会把过多的糖储存起来,储存形式主要有两种:一是把葡萄糖合成为糖原储存在肝脏和肌肉,其存储量是有限的;二是将葡萄糖转化为细胞的某些必要组成成分(蛋白质、脂肪等)。这样就能保证血糖出入平衡了。

正常的人血糖每天变化走势

从能量供应的角度看,源源不断的葡萄糖进入血液并不是坏事,但是,血中葡萄糖过多会产生危害,比如血糖能够与人体的血管、细胞发生糖化反应,造成血管“生锈”堵塞,细胞失去正常功能。所以,血糖既不能过低,也不能过高,必须维持在一定的范围之内。那么,正常人的血糖每天会有什么变化呢?是怎样保持动态平衡的呢?

1 空腹时

人体空腹时,能够降低血糖的胰岛素分泌减少,而起升高血糖作用的胰高血糖素分泌却增加了,所以正常人空腹时血糖会比进餐后略低,但不会出现低血糖(即血糖浓度低于2.77毫摩/升),而使血糖维持在正常范围(正常人空腹血浆中血糖为3.9~6.1毫摩/升)。

2 进餐后

正常人进餐后血糖会升高,但不会过度升高,大约1个小时内血糖达7.8~8.9毫摩/升,最高不超过10.0毫摩/升。血糖会升高是因为饭后从肠道吸收的葡萄糖逐渐增多,而致高血糖。而不过度升高是因为高血糖能刺激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增加,胰岛素通过抑制肝糖元的分解减少糖元的异生,促进葡萄糖转变为肝糖元和进入肌肉、脂肪等组织,从而阻断了血糖的来源,加速了血糖的利用所致。正常人

饭后2小时,血糖及血浆胰岛素都会下降至饭前水平。

总的来说,若正常人按照一日三餐的饮食,那么24小时内有6小时血糖升高,其余18小时血糖都在空腹水平。

血糖不稳定比高(低)危害更大

我们都知道糖尿病的症状主要为高血糖,有的患者看到血糖下降就很开心,看到血糖上升就担心,其实最应当担心的并不是高血糖或低血糖,而是血糖不稳定。

长期高血糖可引起真正糖尿病的出现,特别是诱发心、脑、肾、足、眼等全身病变,继而致残、致死。低血糖发病急,易昏迷,如果不能及时纠正、治疗,严重者可因此而失去性命。而血糖忽高忽低可加速血管受损,从而造成更多的心脑血管疾病,而引发致残、致死的后果。

另据研究发现,血糖波动幅度大的2型糖尿病患者患微量白蛋白尿的较多。在1型糖尿病患者中,长期血糖波动大,视网膜病变及糖尿病肾病的风险都会增加。

可见,不稳定的血糖可加速并增加器官的损伤,在正常水平,还要避免餐后血糖过分波动。

如何让血糖言听计从

血糖受很多因素的影响而出现波动,如饮食、疾病、运动、药物等,那么要想让血糖言听计从,就必须从这些方面入手,养成良好的饮食、生活、运动等习惯。

(1)不暴饮暴食,吃饭要细嚼慢咽,多吃蔬菜,少吃含糖量高的食物,尤其不要在短时间内吃太多含葡萄糖、蔗糖量大的食品,以免血糖在短时间内快速上升,损害胰腺功能。

(2)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早睡早起,不熬夜。

(3)多加锻炼身体,每周至少锻炼3~5次,每次30分钟到1个小时。运动一般选择慢跑、快步走、太极拳、游泳等。养成每天晚上吃过饭后出门散步的习惯。

(4)性生活有规律,防止感染性疾病。

(5)不要吃过量的抗生素。有些病毒感染和过量抗生素会诱发糖尿病。

(6)糖耐量不正常或有糖尿病家族史的朋友最好每年吃三个月的烟酰胺、维生素B 1 、维生素B 6 、甲基维生素B 12 (弥可保)增强胰腺功能;在季节更替时吃半个月的维生素C、维生素E,可以提高自身免疫力、清除自由基。这样可以在最大限度内防止糖尿病的发生。

血糖值是判断糖尿病的指标

糖尿病发病的原因是胰岛素分泌不足或人体不能很好地利用胰岛素使血糖浓度增高,这些葡萄糖在体内不能被充分利用,多出的葡萄糖超过了肾小管重新吸收能力时,就会随尿液排出,即出现尿糖。可见,血糖浓度高是糖尿病发病的主要原因。所以,临床上也多用血糖值作为判断糖尿病的指标。

那么人体血糖的正常值是多少呢?

(1)空腹血糖的正常值是3.9~6.1毫摩/升(70~100毫克/分升(mg/dl)),高于7.0毫摩/升(126毫克/分升)诊断为糖尿病。

(2)饭后血糖的正常值是饭后两小时血糖3.9~7.8毫摩/升(70~140毫克/分升),高于11.1毫摩/升(200毫克/分升)诊断为糖尿病。

如果一个人空腹时和饭后测得的血糖值分别为6.5毫摩/升(高于空腹血糖正常值范围又低于空腹血糖诊断标准)和8.5毫摩/升(高于餐后血糖正常值范围又低于餐后血糖诊断标准),这种既不在糖尿病的诊断标准内,也不处于正常范围内是如何形成的呢?一般来说,这种被称为空腹血糖增高(受损)和餐后血糖增高,这样的人属于处在患病边缘的人,如果血糖增高就很危险,很容易得糖尿病,所以一定要注意控制血糖,预防糖尿病。

引起血糖升高的原因

引起血糖升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 遗传因素

临床医学发现,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1型)和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2型)都具有明显的遗传倾向,后者遗传概率明显高于前者。

2 糖代谢紊乱

当体内组织细胞的胰岛素受体相对变少时,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也变弱,造成胰岛素分泌相对不足,难以维持正常的糖代谢,极易引起糖尿病。

3 内脏脂肪过多

内脏脂肪过多,脂联素分泌过少,无法及时处理血液中的糖分,造成血糖浓度升高。此外,由于脂肪的代谢需要消耗大量胰岛素,久而久之易加重胰岛细胞负担,诱发或加重糖尿病症状。

4 缺乏营养元素

研究表明,食物在精加工过程中会损失大量的蛋白质、微量元素及维生素,这些营养元素对胰岛细胞功能、胰岛素生物合成及体内能量代谢有重要作用,长期缺乏极易诱发糖尿病。

5 妊娠因素

据统计,大约有80%的女性妊娠期时胰岛素降解作用加快,或体内胎盘分泌的激素对胰岛素产生对抗作用,从而造成胰岛素敏感性下降、分泌不足的现象,使血糖升高甚至出现妊娠期糖尿病症状。

6 免疫力差

免疫力下降,特别是由柯萨奇病毒感染造成的免疫力下降,极易导致胰岛组织及胰岛β细胞发生炎症或受损,使胰岛分泌功能减弱,从而导致血糖升高。这种病因多见于青少年高血糖症。

7 精神因素

当人的精神处在紧张状态时,易引起生长激素、去甲肾上腺素、胰高血糖素及肾上腺皮质激素等血糖激素大量分泌,使人体糖代谢发生紊乱,导致血糖升高。

8 活动不足

体力活动不足会降低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影响代谢,增强胰岛素抵抗,导致血糖升高。

血糖值升高或下降的信号

要控制血糖值除了平时要注意保持良好的饮食和生活习惯外,还要知晓血糖升高或降低的信号,这样才能在血糖升高或降低时及时调整血糖值。

1 血糖升高的常见症状

(1)尿多、皮肤干燥、脱水、口渴。

(2)恶心、呕吐、腹部不适。

(3)厌食、体重减轻、虚弱无力。

(4)心跳快速、呼吸缓而深。

出现以上血糖升高的症状,首先不要紧张。学会调节情绪,释放疾病带来的压力。心情不好,脾气急躁,不利于血糖的控制。其次,要合理安排膳食营养,尽量不吃或少吃易引起血糖升高的食物,如高脂、高糖食物。最后还要记得多喝水,脱水易使血糖升高,多喝水可以稀释血糖,还可以避免食物的过多摄入。

2 血糖降低的常见症状

(1)心慌、手抖、出冷汗。

(2)面色苍白、四肢冰冷、麻木和无力、全身发胀。

(3)头晕、烦躁、焦虑、注意力不集中。

一旦出现以上血糖降低的症状,应当及时进食快速升糖食物,坐卧休息;平时要多做运动,提高身体抵抗力;不要在未进食的状态下做剧烈运动等。

第三章 读懂身体发出的求救信号

厕所跑不停

表现:不停地跑厕所,24小时内有20次左右,尿量也增加,可达到2~3升甚至10升之多,且尿渍发白、发粘。

正常情况下,人体多出的少许血糖会由血流经肾脏被肾小球滤过进入肾小管,这些血糖又能被远端肾小管全部重新吸引回收到血流,因此尿中不含葡萄糖,尿量也正常。但糖尿病患者血糖浓度增高,这些葡萄糖在体内不能被充分利用,多出的葡萄糖超过了肾小管重新吸收能力时,就会随尿液排出,即出现尿糖。血糖越高,排出的尿糖越多,尿量也就越多。

注意:即使一天要跑十几趟厕所也不能憋尿。如果确诊患糖尿病,应积极配合医生治疗,平时多做运动,控制饮食。

恨不得把自己变成水缸

表现:常常觉得口渴,恨不得把自己变成水缸,尿量也明显增多。

糖尿病会引起多尿,尿量增加,水分就会丢失,继而发生细胞内脱水,刺激口渴中枢,需要多喝水来补充身体内缺乏的水分。因此排尿越多,饮水自然增多,形成正比关系。

注意:不能因为多尿而控制饮水量,喝水有利于体内代谢产物的排出,防止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发生,同时喝水可以改善血液循环,预防因血黏度增高而引发血栓的发生。所以,糖尿病患者不应限制饮水,但也不宜一次性大量饮水或饮用过凉的冷饮,忌饮含糖高的饮料和含气的饮料,应多喝冷开水。

总感觉饿,可吃得多反而瘦了

表现:总感觉饿,可吃得越多反而越瘦。

那么为什么糖尿病患者会出现多食的现象呢?又为什么吃得多反而瘦了呢?

糖尿病患者多食的原因有两种:一种是出现于餐前的饥饿,是因为胰岛素分泌高峰延迟,与血糖升高不同步。另一种是由于尿中丢失了大量的糖,如每日失糖500克以上,机体处于半饥饿状态,能量缺乏引起食欲亢进。

食量增加,血糖就会随之升高,尿糖也会增多,如此恶性循环,使得机体越来越不能有效的利用葡萄糖,就会使脂肪和蛋白质分解加速,消耗过多,体重下降,出现形体消瘦。

所以说,吃得越多,血糖越高(病情越重),消瘦也就越厉害。

注意:糖尿病患者在控制饮食初期,总觉得吃不饱,甚至饥饿难忍,不得不通过增加进食量来缓解。这对于病情极为不利,易使其加重。一定要坚持控制进食量,最好采取少量多餐,觉得饿补充一些含糖类低的食物,以饱腹充饥。

干什么都觉得累

表现:没有从事劳动或体育运动,身体就感到疲惫不堪、双腿乏力、膝盖酸软,尤其是上下楼梯。

差不多所有的糖尿病患者在发病初期都感到疲乏无力,特别是腿没劲儿,下班回来或者外出稍微做点运动就觉得全身困乏,恨不得赶快上床躺一会儿才行。糖尿病患者之所以会有疲倦的感觉有几点原因:

(1)葡萄糖利用率较差,身体得不到足够的能源。

(2)因为身体不能很好地利用糖分,所以只得动用肌肉和脂肪,造成肌肉消耗、脂肪减少。

(3)有的矿物质会随尿糖排出体外,导致血钾低引起疲乏无力。

(4)糖尿病的植物神经病变,使支配肌肉的神经功能障碍等。

注意:就算再累也不能天天躺着,每天一定要保持一定量的运动量,否则病情得不到控制,就会越来越容易疲劳。

隔三差五的感冒

表现:十个糖尿病患者九个体质弱!现代医学证实,糖尿病患者抵抗力差,易被病毒感染,隔三差五就会发烧感冒。

糖尿病是由于胰岛素分泌或胰岛素作用缺陷或同时有两种缺陷引起的糖、脂肪和蛋白质代谢障碍。正是由于这种障碍使糖尿病患者进食的营养物质不能被人体充分吸收利用,导致人体缺乏多种营养素,而引起患者疲劳、乏力,抵抗力低下。

注意:抵抗力低可补充适量维生素C,多吃含维生素丰富的食物,如西红柿、胡萝卜、橙子等;还要多运动,运动能增加人体抵抗力。

“那个”时常常力不从心

表现:有的男性本来在性能力上挺正常的,后来便越来越“不行”;有的女性正值如狼似虎的年龄,可对性生活却没什么欲望。

糖尿病患者,尤其是患病时间较长后,会出现或多或少的性功能衰退,有的患者甚至出现性功能丧失。糖尿病性功能障碍具有特殊性,通常的壮阳药物作用不显著。

一般来说,造成糖尿病性功能障碍的几种最常见的因素包括:

1 心理行为原因

由于糖尿病患者病久,会出现体倦乏力、末梢神经炎、周围神经炎等问题,这些都会影响到患者的心境,从而造成性功能障碍增多。

2 微血管病变原因

男女生殖器官内微血管丰富。糖尿病患者病久,会引发微血管病变,影响到生殖器官的充血,从而使性兴奋度降低。经常性的性兴奋程度降低,会造成性功能障碍。

3 神经感受器损伤

糖尿病后期经常出现的肢体麻木,使神经感受器敏感度降低。而性冲动要眼、耳、鼻、舌、身、意各种感官和精神的高度协调。因此,糖尿病病情越严重,神经感受器就越不敏感,性能力就越差,直到完全丧失。

注意:如果发现自己性能力明显下降,应及时去医院做相关检查。一旦确认为糖尿病,要注意控制饮食、增加谷物摄取,并规律生活,多做运动,争取控制好血糖,使病情稳定。另外,即使患者因疾病影响了夫妻性生活质量,也要互相理解,并学会调整心情,多从事一些积极的社会活动,必要时咨询心理医生。

眼睛看东西怎么越来越模糊了

表现:眼睛易疲劳,看不清东西,站起来时眼前发黑,眼皮下垂,眼睛突然从远视变为近视等。

糖尿病可导致眼睛各个部位的并发症,随着糖尿病病程的延长,对眼睛的影响也会越来越明显,除了常说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还有以下几种眼疾:

1 近视

表现为没有近视的人发生近视或已近视的人眼睛度数不断发生变化。在更换眼镜的同时,应想到有无糖尿病的可能。

2 眼睑下垂

突然出现一侧眼睑下垂(上眼皮下垂,睁不开眼),老年患者起病较急,多为一侧发病,伴有面部疼痛,同时眼球运动受限,出现视物成双影。

3 白内障

表现为视力逐渐下降。

4 麻痹性斜视

一般都是突然起病,表现为看东西成双影,眼球运动受限,外观上看眼球向外或向内偏斜。患者会感到头晕、走路不稳,严重患者还会恶心、呕吐。

注意:中老年人和糖尿病患者一旦发生以上这些情况,要及时去医院检查,以预防糖尿病眼病的发生。

感觉身上有好多蚂蚁在爬

表现:一些糖尿病患者,是因为感觉身上莫名奇痒难耐,像有很多蚂蚁在身上爬去,看皮肤科医生时,才知道自己患糖尿病的。

引起皮肤瘙痒的原因很少,对于经常性患者,应考虑到患糖尿病的可能。出现皮肤瘙痒症状,特别是一些中老年人,如果皮肤瘙痒日久不愈的,应尽快到医院检查,以便明确病因,对症治疗。

引起糖尿病患者皮肤瘙痒的原因主要有:

(1)糖尿病患者周边神经末梢容易发炎,导致手足感觉异常,皮肤瘙痒。

(2)微血管循环差,局部细胞的功能也变差。

(3)血液中糖分高,霉菌生长入侵感染皮肤而引起。

(4)糖尿病患者汗液分泌减少,也会因为皮肤过度干燥而瘙痒。

注意:糖尿病引起的皮肤瘙痒十分难受,大多数会反复发作,有些患者因为瘙痒难忍,搔抓后还会皮破血流。为了保护皮肤,患者应当小心保养皮肤,例如使用滋润液滋润皮肤,以免皮肤过度干燥。此外还要降低血糖浓度,控制好血糖,皮肤病便可能痊愈。

口腔也三天两头来“闹事”

表现:如果发现自己经常口干口渴,口腔容易水肿、溃烂、口内有烧炽感,治疗效果又不佳,应考虑患糖尿病的可能性。尤其有的患者在舌体上可见黄斑瘤样的小结节,与糖尿病患者皮肤上的黄斑瘤一样。出现这种症状,很有可能患糖尿病了。

为什么糖尿病患者容易患口腔疾病?首先,糖尿病患者抵抗力相对正常人要差一些,也容易缺乏某些营养素,比如B族维生素,而口腔溃疡的发病原因主要是抵抗力差和缺乏维生素B 2 。所以糖尿病的发现对口腔也会造成一定程度的伤害。如果糖尿病控制不佳,引起了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肾病会给肾脏带来巨大的负担,肾脏和骨骼、牙齿有很大的关系,肾好才能齿固。所以,糖尿病患者也较正常人更容易患牙病。

注意:患者在平时要补充维生素C、维生素B,并严格控制血糖水平。如果患牙病需要拔牙,应将血糖控制在8.9毫摩/升以下才能拔牙。

头发掉得厉害

表现:有不少人还没到脱发的年龄,却出现毛发干燥稀疏,头顶裸露头皮,而且每次洗浴之后脱落的毛发更是随处可见。如果这样的话就可能患上了胰岛素分泌绝对减少的1型糖尿病。

糖尿病引起脱发的原因:

(1)脱发是身体疲劳、虚弱的一种表现,而糖尿病如果控制不好,那么人就会免疫力低下,身体虚弱,营养不良,头发就会干燥脱落。

(2)糖尿病引起的微循环障碍导致头皮部的供血不足,使头发干燥脱落。

(3)从中医的角度上来说糖尿病患者都有一些肾阴亏虚的症状,也是导致脱发的原因之一。

注意:每天养成规律的作息时间,按时起床和睡觉,每天坚持做些运动,以稳定血糖。发现头发干燥脱落,要使用温和洗发水,保持头部清洁。

第四章 确定糖尿病前后的检查与测试

糖尿病体检准备工作

糖尿病检查注意事项

为了确保每项体检都能得到与受检者实际情况相符的结果,排除可能的干扰因素,体检前应做好下面几项准备工作。

时间

(1)初诊患者需要早8点到门诊,否则中午12点以前做不完检查。

(2)疾病和创伤,如发热、急性心脑血管病等,使机体处于应激状态,可使血糖暂时升高、糖耐量减低,应待病愈后恢复正常活动时,再做此体验。

(3)药物影响,如皮质激素、生长激素可升高血糖,而乙醇他巴唑、单胺氧化酶抑制剂可降低血糖,因此应在试验前停药3~7天,甚至1个月。

饮食

(1)检查前三日,应保持正常饮食,不要饮酒。

(2)体检前一天(白天)不要暴饮暴食,不要进食过甜、过咸以及高蛋白食物。

(3)检查前最好禁食8个小时以上(检查前一天晚上最后一次吃饭到第二天检查时不要进食,空腹8小时),以免影响空腹血糖、血脂、尿素氮等指标的检测结果。

休息

体检前一天要注意休息,不要做剧烈的运动,保证充足的睡眠;睡前不要喝浓茶、咖啡等刺激性饮料,以免影响睡眠及心率,最好能在睡前洗个澡。另外,还要保证心情愉快,避免过分激动紧张。

用药

有高血压、心脏病、肝病等慢性病,可继续按规律服用,以免影响检验结果。

糖尿病患者因禁食暂停服药者,应携带备用药,检查后立即进食及服药,必要的情况下可在包里备些小饼干等,以免检查后出现低血糖。

着装

体检当日不要化妆,不要带饰品,不要穿连衣裙、连裤袜,尽量穿着宽松衣服,男士不要打领带。近视者不要戴隐形眼镜,以免影响测试眼压。

其他

如有疾病,尽可能将以往的病历资料,如病历、检验报告单、各类照片资料、诊断证明书等,备好带齐,以供体检医生参考。

怀孕的女性请事先告知医护人员,避免做放射线检查及妇科内诊检查,以免造成流产或对胎儿不利的影响。

女性在月经期间不要做尿检、大便检查及妇科内诊检查,可待经期过后再补检。

就诊时医生可能会问哪些问题?

以下是医生在门诊时对疑似糖尿病患者可能会问及的问题,患者可以提前做好准备,一来可以节省宝贵的门诊时间,二来避免仓促准备下影响与医生的交流。

(1)家里是否有患糖尿患者,是谁?(糖尿病家族患病史)

(2)发病以来的身体情况。(现病史)

(3)是否口干、口渴?喝水多不多?是否吃得多?体重是否减轻?是否疲乏无力?(临床表现)

(4)看东西是否模糊?(并发症表现)

(5)(女性)是否生育?生育情况如何?

(6)是否有泌尿系统感染史?

(7)皮肤感染愈合时间长短?

(8)疖痈是否反复发作?

(9)是否得过结核病?

患者应该向医生问哪些问题?

在就诊时间比较紧张的情况下,向医生问的问题应该有价值且重点突出,以便在最短时间内对病情有一个初步了解。以下几个问题是应该问大夫的:

(1)化验结果是否正常?

(2)开药后问好服药剂量和时间,简单问药物作用。

一定要问清楚服药的剂量和时间,必要的话用笔做记录。出于对自己负责,患者还有必要向医生了解所开的药的治疗作用,但是关于治疗机制等细节则无需问得过细。

(3)下次复诊时间,大夫出诊时间。

问清复诊时间和大夫出诊时间,好安排下次看病的时间,使治疗系统化地进行。

注意:若时间比较充裕,还可以向医生咨询一些关于糖尿病的知识,相信这对疾病治疗会有很大帮助。

确定糖尿病之前

尿糖检查

在自我血糖检测出现之前,评估糖尿病控制情况的主要方法就是尿糖检查。

血液里的糖分在肾脏里的排泄取决于三个因素:血糖的浓度、肾脏对血糖的过滤能力、肾脏对血糖的再吸收能力。健康人的这三个因素处于平衡状态,所以尿中无糖。如果三个因素中任何一个发生变化,比如血糖增加到≥9~10毫摩/升,三者失去平衡,肾脏没有足够的能力再吸收和过滤血糖,多余的血糖便随尿液排出,引起尿糖。

尿糖测定目前多用试纸法,即用尿糖试纸接触尿液后,一分钟内观察试纸的颜色变化,如果试纸不显色则表示尿糖阴性(正常),反之显色则为尿糖阳性,多见于糖尿病、肾性糖尿病、甲状腺机能亢进、急性应激情况下(颅脑外伤、胰腺炎、心脑血管意外)等。此外,内服或大量输入葡萄糖也可导致尿糖阳性反应。

注意:虽然尿糖检查具有简便、无创、便宜等优点,但因尿糖检查结果呈阳性可提示多种疾病的可能,并不能作为糖尿病的诊断依据。而且,有些糖尿病病程较长的患者,肾脏对血糖的再吸引能力增强,在显著的高血糖状态下,尿中却不出现糖分。

血糖测定

血糖测定得出的血糖值可作为糖尿病的诊断标准。因为血糖值会随着进餐、运动等因素不断变化,所以要得到正确的诊断结果,应该选择正确的时间段测量血糖值。一般来说,血糖测定有三种,分别为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随机血糖。这三项有一项超过于正常值,就能定糖尿病。

空腹血糖测试

诊断糖尿病必须查空腹血糖。空腹血糖是指空腹过夜后早晨的血糖,因为此时的血糖受食物的影响是最小的。

空腹血糖值诊断糖尿病的标准如下:

(1)有糖尿病症状者一次空腹血糖≥7.8毫摩/升可诊断为糖尿病。

(2)无糖尿病症状者两次以上空腹血糖≥7.8毫摩/升,或一次空腹血糖≥7.8毫摩/升及一次随机血糖≥11.1毫摩/升可诊断为糖尿病。

注意:1型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往往很高。

餐后2小时血糖测试

餐后2小时血糖测定也十分重要,因为此时血糖往往较高,容易发现问题。特别是对于某些2型糖尿病患者来说,空腹血糖可能不高,甚至完全正常,餐后2小时血糖却很高。所以,在诊断糖尿病时,餐后2小时血糖有时比空腹血糖更为重要。

餐后2小时血糖即从吃第一口饭起计算时间,2小时后准时测定的血糖值。餐后2小时血糖是一个非常有用的指标,其诊断糖尿病标准为:

(1)有糖尿病症状者餐后两小时血糖≥11.1毫摩/升可诊断为糖尿病。

(2)无糖尿病症状者两次以上餐后两小时血糖≥11.1毫摩/升可诊断为糖尿病。

随机血糖测试

临床上总是遇到这样一些患者,当医生要求其检查血糖时,他们会说“我已经吃饭了”、“现在还不到饭后2小时”、“下午查的血糖不准”等,认为只有空腹血糖和餐后2小时所测得的血糖才是准确的,实际上并不是这样的。“空腹血糖”和“餐后2小时血糖”是诊断糖尿病时的两个指标,但还有一种叫“随机血糖”的也可作为诊断糖尿病的指标,这种血糖的监测不受“空腹血糖”和餐后时间的限制,可以随时进行监测。诊断标准如下:

(1)有糖尿病症状者一次随机血糖≥11.1毫摩/升可诊断为糖尿病。

(2)无糖尿病症状者两次以上随机血糖≥11.1毫摩/升可诊断为糖尿病。

注意:根据病情需要,有的患者一天监测7次血糖,包括三餐前、三餐后和睡前血糖,有时候还要监测夜间凌晨0~3点的血糖,所以说血糖的监测不仅仅是监测空腹血糖和餐后2小时血糖,其他时间的血糖监测同样很重要。

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

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又叫OGTT试验,通常用于对疑似糖尿病患者和糖尿病高危人群的筛查。未确诊患者若空腹血糖在6.1~7毫摩/升之间,或餐后随机血糖在7.8~11.1毫摩/升之间,即空腹或餐后血糖比正常人偏高,但还达不到糖尿病的诊断标准,则需要进一步做OGTT试验确定是“糖调节受损(I-GR)”还是真正的糖尿病。

OGTT试验的具体做法:从早晨7~9时开始,空腹(须空腹8~14小时)抽血一次后,口服无水葡萄糖粉75克(溶于200~300毫升水中),从服糖水第一口开始计时,于半小时、1小时、2小时、3小时分别抽血。

注意:

(1)由于OGTT试验需要进行3个小时,在试验过程中受试者不要喝茶及咖啡、吸烟、做剧烈运动,以免影响血糖监测的结果。

(2)试验前3天内,每日主食量不少于150克。

(3)试验前3~7天,停用可能影响糖耐量的药物,如避孕药、利尿药、苯妥英钠等。

确定糖尿病之后

用于了解血糖平均状态的检查

前面提到的各种血糖测试,如空腹血糖和餐后2小时血糖测定,是为了诊断疑似糖尿病患者是否真的患有糖尿病。在确诊后医生若想知道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便不能单单看空腹或餐后2小时血糖值了。因为空腹或餐后2小时血糖值不能反映一定时间段的血糖平均水平,有的患者在某个时间点测出的空腹或餐后2小时血糖值并不高,但病情却在加重,这很有可能是血糖波动较大。因此,为了反映一定时期的血糖全貌,医生常常建议患者做以下两种检查:糖化血红蛋白检查(HbA1c)、糖化血清白蛋白检查(GA)。

糖化血红蛋白检查(HbA1c)

随着人们对糖尿病知识的逐步了解,多数人已意识到空腹和餐后2小时血糖监测的重要性,并常常把二者的测定值作为控制血糖的标准。其实不然,空腹和餐后2小时血糖是诊断糖尿病的标准,而衡量糖尿病控制水平的标准则是糖化血红蛋白(HbA1c)。

当血糖持续较高水平一段时间后,血液中的葡萄糖会和体内蛋白质结合,这一过程称为糖基化(糖化)。人体血红蛋白存在于红细胞中,根据血中葡萄糖浓度的高低,可以部分被糖基化。糖化血红蛋白的高低主要取决于血糖浓度及高血糖的持续时间,所以糖化血红蛋白的一次采血检验能反映就诊前2~4个月的血糖波动情况。

糖化血红蛋白检查(HbA1c)目的:

其一是了解近期血糖的控制情况,糖尿病患者要想知道自己血糖控制得怎么样,除了看空腹和餐后2小时血糖值外,还要看糖化血红蛋白检查(HbA1c)结果。建议患者除了定期进行自我血糖监测外,每3个月做一次糖化血红蛋白检查(HbA1c)。在2型糖尿病的治疗中,将糖化血红蛋白控制在6.5%或7%以下是预防并发症的关键目标。

其二是调整治疗方法,因有的患者空腹血糖不高,而糖化血红蛋白较高,这说明患者血糖波动较大,不能单纯的根据空腹血糖或餐后2小时血糖来选择治疗方法,例如空腹血糖高就吃降糖药,血糖平稳了就停药,这是对病情不利的。

注意:糖化血红蛋白受抽血时间,是否空腹,是否使用胰岛素等因素干扰不大,已被国际公认为糖尿病监控“金标准”。如果空腹血糖或餐后血糖控制不好,糖化血红蛋白就不可能达标。

糖化血清蛋白检查(GA)

在高血糖情况下血清白蛋白同样会发生糖基化,所以糖化血清白蛋白(GA)也是提示血糖水平的一个指标。

糖化血清白蛋白检查(GA)的目的:

(1)评价短期糖代谢控制情况:糖化血清白蛋白检查(GA)可测定患者近2~3周内的平均血糖水平,是评价患者短期糖代谢控制情况的良好指标,尤其是对于糖尿病患者治疗方案调整后疗效的评价,比如短期住院治疗的糖尿病患者,糖化血清白蛋白检查(GA)可能比糖化血红蛋白(HbA1c)更具有临床参考价值。

(2)辅助鉴别应激性高血糖:当人在急性应激时,如外伤、感染以及急性心血管事件等病变发生时,非糖尿病患者在此时出现的高血糖,很难与糖尿病鉴别,而糖化血清白蛋白和糖化血红蛋白的联合测定,就有助于判断高血糖是暂时性或已持续了一段时间,从而鉴别高血糖是糖尿病还是单纯应激状态。

注意:相对糖化血红蛋白来说,糖化血清白蛋白值反映血糖控制水平的时间较短,临床上使用较少。不过,在某些特殊人群如糖尿病终末期肾病透析患者,特别是对于进行血液透析等影响到红细胞寿命的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测定常被低估,而此时糖化血清白蛋白测定不受影响,更能反映血糖控制的情况。

用于判断糖尿病类型的检查

1型糖尿病多发生在儿童和青少年身上,2型糖尿病则多发于中老年人,这仅仅是从年龄上来区分的,并不百分百准确。其实通过下面几项检查可以准确的判断患者属于哪类型的糖尿病患者。

免疫学检查

与糖尿病相关的免疫学检查有谷胺酸脱羧酶抗体(GADA)、胰岛细胞抗体(ICA)等,主要用于糖尿病的分型。糖尿病患者一旦在血液中发现它们,便可以确诊为1型糖尿病。

胰岛素释放试验

胰岛素释放试验可测出胰岛β细胞的分泌功能,也可协助判断糖尿病类型。

方法是:口服75克葡萄糖或馒头100克,测定餐前及餐后血浆胰岛素水平。正常人服糖0.5~1小时后,胰岛素分泌可达空腹时的5~10倍,3小时后恢复正常。1型糖尿病患者表现为胰岛素分泌严重缺乏,餐后胰岛素分泌也无明显增加;2型糖尿病早期表现为胰岛素分泌高峰延迟,随着病程延长,胰岛功能进行性下降甚至衰竭,餐后胰岛素分泌增加不明显。

C肽释放试验

C肽释放试验也可测出胰岛β细胞的分泌功能和协助判断糖尿病类型,其优点在于血清C肽测定不受外源性胰岛素的干扰,能更准确地反映患者自身胰岛的分泌功能。

用于筛查糖尿病并发症的检查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疾病,它最明显的特点是血糖含量过高。单纯性的糖尿病并不会对糖尿病患者的生命构成威胁,真正危害糖尿病患者生命的是糖尿病并发症。这些并发症早期被发现的话还能及时

干预,一旦进展了就很难治疗,所以,糖尿病患者在确诊的时候最好排查一下有无并发症,并在将来的生活中定期检查。

具体需要检查的项目如列表:

当然,你并不需要每次都检查所有项目,你可以根据自己身体出现的一些症状,并咨询医生,让医生根据你的具体情况安排检查项目。下面几项是最常见的检查。

尿常规

尿常规包括尿糖、尿酮体、尿蛋白、白细胞等多项指标。这些指标可以间接反映患者的血糖水平,明确是否存在酮症酸中毒、有无泌尿系统感染等情况。另外,尿微量白蛋白定量测定还是早期发现糖尿病肾病的重要指标。

(1)尿糖:尿糖测定可以反映患者的血糖水平,以判断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

(2)尿酮体:正常情况为阴性。

异常情况:阳性多见于糖尿病酮症。糖尿病患者,尤其是1型糖尿病患者,在合并其他急性疾病或严重应激状态时,以及妊娠期间,或有不明原因的消化道症状如腹痛、恶心、呕吐等时,应进行尿酮体检查。

(3)尿蛋白:正常人尿中几乎没有蛋白,早期肾病用尿常规的方法也无法测出来,蛋白阳性说明已到临床肾病阶段,蛋白越多说明肾病越重。如果在尿中检测出大量尿蛋白,说明糖尿病患者已并发肾病。

(4)白细胞:正常人尿中有少数白细胞存在,离心尿每高倍镜视野不超过5个。异常时,尿中含有大量白细胞,表示泌尿道有化脓性病变,如肾盂肾炎、膀胱炎及尿道炎等。

(5)红细胞:正常人尿中可偶见红细胞,离心沉淀后每高倍镜视野不超过3个。若尿中出现大量红细胞,则可能由于肾脏出血、尿路出血、肾充血等原因所致。

注意:留取尿液标本时,应采取医院提供的清洁容器,并在留尿后30分钟内检查。成年女性留取尿液时,最好取中段尿液(中段尿液是指临床上尿液培养中,采取小便时,让开始的小便将尿道冲洗干净后,截取中间小便作样品)送检,防止阴道分泌物混入而影响检测结果。

尿微量白蛋白

糖尿病患者易并发肾损害,如不及时发现和治疗,会逐渐发展为尿毒症。在早期糖尿病肾病阶段,尿常规检查常为阴性,只有当肾功能严重衰退,在尿中检测出尿蛋白,尿常规检查才为阳性,才能确定已患糖尿病肾病。而尿微量白蛋白检测可发现早期糖尿病肾病,发现能及时干预治疗,一旦由微量白蛋白尿发展为蛋白尿,肾功能的进一步降低就不可避免了。因此,糖尿病患者有必要进行有效的微量白蛋白尿筛查,以尽早决定适当的治疗措施以减缓这一进行性发展过程。

血脂

糖尿病未经妥善控制者或未治患者常伴有高脂血症和高脂蛋白血症,尤其以2型肥胖患者为多。所以,糖尿病患者若血糖控制不好,应及时去医院检查血脂水平。

做血脂检查前应注意以下几点:

(1)检查空腹血脂时,一定要抽取空腹12小时以上的静脉血,检查的头一天晚上8点以后禁食,不禁水。

(2)抽血前应维持原来规律的饮食,并保持体重恒定,千万不要在检查的头一天晚上参加宴会饱餐一顿,或吃夜宵。

(3)在生理和病理状态比较稳定的情况下进行化验,4~6周内应无急性病发作。

(4)检查时不要服用某些药物,如避孕药、某些降压药物等可影响血脂变化,导致检验的误差。

(5)检查的头一天晚上一定要休息好,娱乐到半夜甚至通宵,第二天早上检查血压高、血脂也高。

(6)血脂检查易受许多因素影响,到医院化验前务必注意上述的几种情况,这样才能确保化验结果的准确无误。

那么,糖尿病患者应该怎样看血脂化验单呢?

常用的血脂化验项目主要包括: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载脂蛋白A、载脂蛋白B等6项。各级医院因医疗条件不同,以上项目不一定都能检查。

注意:各个医疗单位由于使用的方法、实验的条件等差异,各项指标的正常值可能不完全相同。一般情况下,在化验单上都标有正常参考值,可对比测定的各项指标是否超过了正常范围。

肝功能

一旦确诊糖尿病,尤其是肥胖患者一定要检查肝功能。因为糖尿病与脂肪肝容易伴发的主要原因就在于胰岛素。胰岛素不仅是人体内唯一的降血糖激素,还承担着调节脂肪代谢的任务。糖尿病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变差、数量减少,常使人体内有过多脂肪无法被处理,脂肪颗粒停留在肝细胞内就会形成脂肪肝。如果肝功能受损,反过来又会加重糖尿病。所以,糖尿病患者要检查肝功能,积极预防或治疗脂肪肝。

糖尿病患者检查肝功能的项目主要有两种:谷草转氨酶(AST)和谷丙转氨酶(ALT),其正常值随检测方法的不同而不同。测定此两种酶在血中的活性增高值,常能反映肝细胞的受损与坏死程度。

正常值: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与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正常为10~40单位/升(U/L);ALT/AST≤1单位/升。

应注意的是,肝功能检查必须在空腹时抽血检查,空腹时间一般为8~12小时,对于初次检查肝功能者,尤应如此。抽血检查前一天最好禁酒类。肝功能检查多项内容测定值与饮食有一定关系,如饮酒易使某些血清酶值升高,进食油腻食物后可以使血脂增高等。

腹部B超

腹部B超在临床上,被广泛应用于心内科、消化内科、泌尿科和妇产科疾病的诊断。那么腹部B超到底能查出什么呢?

腹部B超能迅速地检查出肝、胆囊、胆管、脾、胰、肾、肾上腺、膀胱、前列腺等脏器的大小、形状变化,是否处于正常位置,有否受到糖尿病的影响而使脏器出现异常。

注意:检查前一天的晚餐,应以清淡少油的食物为主,食后禁食一夜。检查当日早晨,应禁早餐和水,以保证上午在空腹情况下检查。这主要是为减轻胃肠内容物对超声波声束的干扰,保证胆囊及胆道内有足够的胆汁充盈。

第五章 自己在家监测血糖值的方法

血糖监测的时间安排

较为理想的血糖检测时间点即全天血糖谱,具体如下:

(1)五点法:空腹+三餐后2小时+睡前

(2)七点法:三餐前+三餐后2小时+睡前或夜间

不过,每天血糖监测的频率和时间应视患者的需要和目标而定,患者应该按医生的建议检测血糖。可以有下列几种方案可供参考。

1 非药物治疗者

每天2次,选择不同时段进行监测,如空腹+一次餐后2小时血糖,每周1天。

2 口服降糖药治疗者

每天2~3次,选择不同时段进行监测,如空腹+一或二次餐后2小时,空腹+一次餐后2小时+睡前血糖,每周1~2天。

3 胰岛素治疗者

每天5~7次(五点法或七点法全天血糖谱),每周1~2天。每月至少监测凌晨3点血糖1次,以确认无低血糖。

4 以下特殊情况需加测血糖频率

(1)患其他疾病时、手术前后、外出旅游时。

(2)血糖值经常>10毫摩/升。

(3)糖尿病初发或治疗方案改变时。

(4)运动前、中、后,尤其是开始一项新项目时。

(5)遇有不适,尤其出现心慌、手抖、冒冷汗等,怀疑或发生低血糖时,应及时测定血糖。

学会选购血糖测定仪

关于血糖仪的选购问题,糖尿病患者需慎重对待。目前市场上常见的血糖仪按照测糖技术可以分为电化学法测试和光反射技术测试两种。

电化学法测试是酶与葡萄糖反应产生的电子再运用电流记数设施,读取电子的数量,再转化成葡萄糖浓度读数;光反射技术测试是通过酶与葡萄糖的反应产生的中间物(带颜色物质),运用检测器检测试纸反射面的反射光的强度,将这些反射光的强度,转化成葡萄糖浓度读数。相比而言,光反射技术测试的准确度更高。不管糖尿病患者是选择哪种血糖仪,在选购时都应掌握以下几个要素:

(1)看机器运行情况,比如采血针使用是否便利,需血量的多少,机器读数的时间,显示屏的大小与清晰度,电池的更换方便与否,机器是否美观,大小如何等。

(2)看准确度,所选血糖测定仪测定的血糖值应尽量与同时静脉抽血的测试值相近,不可相差太大,否则就可能延误病情。

(3)看服务,选购血糖仪时应了解血糖仪的售后服务工作,试纸的供货情况是否到位,防止出现有了血糖仪没有试纸的情况。

(4)看价格,在血糖仪选购中价格不是最重要的,关键是质量,但一般比较好的血糖仪都在千元上下,对很多家庭也是一笔额外负担,需要综合衡量。当然,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去咨询一下有经验的医生。

注意:通常仪器的保存温度应在0℃~40℃之间,以免损坏。相对湿度应在85%以下。避免将仪器存放在电磁场(如移动电话、微波炉等)附近。

自己在家监测血糖的方法

一般来说,每位糖尿病患者或疑似糖尿病患者都要学会自己监测血糖,因为只有了解自己病情的发展情况,才能对症治疗。下面八个步骤就是监测血糖的方法,供大家参考。

第一步:检查血糖仪功能是否正常,试纸是否过期,试纸代码是否与血糖仪相符(每盒试纸都有编码,需在测量前根据试纸的编号调整仪器)。

第二步:将采血针安装在采血笔内,再根据皮肤厚薄程度调好采血针的深度。

第三步:用温水或中性肥皂将双手洗净,同时反复揉搓准备采血的手指,直至血运丰富。

第四步:用75%的酒精消毒指腹,待干。打开血糖仪开关,用吸血的血糖仪,取一条试纸插入机内(手指不可触及试纸测试区,取出试纸后随手将盖筒盖紧)。

第五步:采血笔紧挨指腹,按动弹簧开关,针刺手指。

第六步:用吸血的血糖仪,将血吸到试纸专用区域后等待结果(不要追加滴血,否则会导致测试结果不准确)。

第七步:用棉棒按压手指10秒钟至不出血为止。

第八步:监测值出现后记录,关机。检测完毕将采血针戴上帽后妥善处理。

注意:糖尿病患者与正常人一样,血糖水平除受身体状况和自身激素变化的影响外,还受情绪、饮食、运动及药物等的影响,一天中血糖值都在不断变化,所以每次测得的血糖值有差异。但如果你对测试结果有疑问,可在同一时间连续测2~3次,如结果相差大,就回顾检查一下测试步骤是否正确、试纸是否过期,或者到医院向医护人员请教。

采集血样的步骤

采集血样是测量血糖的一个必要步骤,如果处理不当,会造成检测结果偏差,影响血糖的监测。具体步骤如下:

(1)先用温水或中性肥皂将双手彻底洗净,然后干燥双手。

(2)温暖并按摩手指以增加血液循环。

(3)将手臂短暂下垂,让血液流至指尖。

(4)用拇指顶紧要采血的指间关节,再用采血笔在指尖一侧刺破皮肤(刺皮后勿加力挤压,以免组织液混入血样,造成检测结果偏差)。

另外要注意,采血针不要反复使用。采血针一经使用,其针尖不再锋利,针尖会随着使用次数的增加而越来越钝。采血时,会因为针尖变钝而增加疼痛感。更应注意的是,使用过的采血针上容易有细菌繁殖,可能会直接危害健康。因此,血糖检测完毕后,应立即将使用过的试纸及采血针妥当地弃置。

采血时手指不出血怎么办

很多糖尿病患者为了方便测血糖,都购买了快速测血糖仪,只要对着手指轻轻一扎,就可以测出血糖的高低。但有些人在采血时,为了使血更快地滴到试纸上,会用力挤压扎针的部位,将血挤出。其实,这种用挤压扎针部位采血测量血糖的方法会导致血糖的测量结果偏低。

临床中,采用一扎一挤的方式采血的患者,测量血糖的结果一直都显示正常,直到出现了一些心血管的并发症,到医院检查后,才发现血糖比平时测量时高出很多。导致这种状况发生的原因是患者在采血过程中过分按摩和用力挤压针扎部位,这时不仅会挤出血,还会挤出一部分皮肤的组织液,对血液标本造成稀释,使得血糖的测试结果偏低。

正确的采血方法是选择选择无名指指尖两侧皮肤较薄处采血,因为手指两侧血管丰富,而神经末梢分布较少。在这个部位采血不仅不痛,而且血量充足。采血笔要紧贴皮肤,采血笔里插采血针的套子底部可以垫一点东西。针刺后,轻轻推压手指两侧并向上推,让血慢慢溢出即可。

除此之外,专家还建议糖尿病患者,手臂下垂15秒,另一手从手腕向下捋,或者甩手、搓手半分钟左右,都可以使指尖的末梢血管充盈,方便采血。

试纸保存的方法

试纸的保存非常重要,如果没有保存好,测得的血糖值就不够准确,从而会影响患者的判断与监测,以下是试纸保存的一些方法及注意事项,可供参考:

(1)试纸应干燥、避光和密封保存。

(2)试纸筒盖内的干燥剂能使试纸保持干燥。每次取出试纸后都应立即盖紧筒盖,以免试纸在不知不觉中受潮,也可避免干燥剂因暴露在空气中而失效。

(3)旧试纸筒应丢弃,不要用旧试纸筒装盛其他东西(尤其是酒精),以免筒盖混淆,造成试纸受潮。

(4)未用的试纸要始终储存在原装筒内。切勿将试纸分装在其他容器(包括旧筒)内,更不要将已用过的试纸混装在现用的试纸筒内。注意试纸失效期,并确保在有效期内用完。

注意:一些自己在家测血糖的患者,血糖监测没那么勤,有时一瓶试纸能用上半年甚至是一年。实际上,这种做法是错误的,一般情况下,血糖试纸开瓶后,保质期只有4个月,一定要在4个月内用完。

(5)试纸通常需要保存在阴凉干燥处,但如需放入冰箱,取出后应先等待试纸筒回复至室温,再开盖取试纸进行检测。

仍要定期去医院监测血糖

家用微型血糖仪逐步普及,给患者掌握病情和指导用药带来了极大方便。许多糖尿病患者过度依赖家用血糖仪,不再定期去医院复查血糖,这是不行的。虽然自己家在监测血糖方便、采血量少、检测快,但测试值会出现误差。家用血糖仪一般是指尖采血,采血挤压指尖时,如果掺杂进组织液或红细胞破裂,就会影响测试结果。而且家用血糖仪主要是通过查指尖血来监测空腹血糖和餐后2小时血糖,这个值只能反映某一个时间点的血糖水平。而对已确诊为糖尿病的患者来说,监测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还远远不够,更要定期监测糖化血红蛋白,一般来说,每三个月监测一次。如果只监测血糖,而忽略了糖化血红蛋白的监测,很难达到长期控制血糖的效果。

可见,糖尿病患者将家用血糖仪的监测和医院血糖检测结合使用,才能达到良好的血糖控制目的。建议患者即使自己在家每天坚持监测血糖,也要每三个月去一次医院,由专业的医生做一些全面的检查,以便及时发现异常。

第六章 你知道糖尿病的可怕之处吗

代谢综合征

危害:可直接造成死亡

所谓代谢综合征是高血压、血糖异常、血脂紊乱和肥胖症等多种疾病在人体内集结的一种状态。多种疾病聚集在一个人身上对健康的危害肯定远远大于仅有一种疾病的患者,而且多种疾病聚焦并不是简单相加,而是协同加剧,它的直接后果是导致严重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并造成死亡。

代谢综合征最重要的特征是“胰岛素抵抗”,而80%的2型糖尿病患者是胰岛素抵抗型的,所以控制糖尿病(控制胰岛素抵抗)至关重要。

诊断方法

1 临床特点

(1)40岁以上者。

(2)有1~2项代谢综合征组成成分(如肥胖、高血压)。

(3)患有心血管病、非酒精性脂肪肝、痛风、多囊卵巢综合征等疾病。

(4)有肥胖、2型糖尿病、高血压、血脂异常,尤其是多项组合或有代谢综合征家族史。

(5)有心血管病家族史者。

(6)女性抑郁症更易得代谢综合征。

2 常规检查

(1)血压是否超过140/90毫米汞柱(mmHg)。

(2)空腹血糖是否超过6.1毫摩/升,或餐后血糖超过7.8毫摩/升。

(3)空腹总血甘油三酯是否超过1.7毫摩/升,或空腹HDL-C小于0.9毫摩/升(男)、1.0毫摩/升(女)。

(4)体重/身高的平方是否超过25。

根据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会建议的诊断标准,如果以上四项中有三项的回答为“是”,就是代谢综合征患者,应当尽快就医。

建议:患有高血压、肥胖、糖尿病等多种疾病的患者,在遇到“可疑”症状的时候,如多食多饮、疲乏无力、头晕眼花等,脑子里应当先打个问号“会不会是代谢综合征”,此时应咨询医生,进行详细检查。

预防措施

预防代谢综合症要做到以下几点:

(1)控制体重,拒绝肥胖。身体肥胖的人要坚持减肥,绝不能任其发展。减肥不求速成,每月减1~2千克即可。在减肥的早期出现饥饿感时,可以用含热量极低的食品(如西红柿、黄瓜等)来满足饱腹感,坚持一段时间后,饥饿感就会消失。

(2)控制饮食,不多吃一口,只吃七八分饱,以素食为主,营养均衡。进餐时先吃青菜,快饱时再吃些主食、肉类。远离西式快餐,尤其不能多吃含糖、脂肪、热量高的食物。

(3)三个不沾:不吸烟、不熬夜、不贪酒。

(4)定期检查血压、血糖、血脂、血黏度。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危害:严重的可能引起失明

99%的1型和60%的2型糖尿病患者在患病10年左右,都有不同程度的视网膜病变。一旦发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视力减退,严重的甚至会导致失明。全世界范围内导致失明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失明率是正常人的25倍。因此,糖尿病患者一旦出现以下症状时,应及时就医。

(1)眼前有发黑的物体漂浮,如小球、蝌蚪或蜘蛛网。

(2)视物有闪光感。

(3)视野缺损,即眼睛能看到的范围较以前明显缩小。

(4)视物不清,如隔云烟。

(5)视力减退,夜间尤为明显,或近视程度加重。

(6)出现重影。

(7)上睑下垂、眼球运动障碍。

诊断方法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诊断方法。

1 自我检查

自我检查是最简便的方法。糖尿病患者有以下症状时应及时去大医院眼科检查:

(1)1~4周就明显感到看不清东西,视物模糊,有时重有时轻。

(2)视力不明原因减退。

(3)夜间视力较差。

(4)眼前时不时有块状阴影而且好像飘浮状。

(5)眼前有云雾状东西。

(6)阳光不如过去耀眼了。

(7)色彩没有过去鲜艳了。

(8)眼球压力感觉较大。

(9)眼睛干涩,睡眠与闭目养神后没有改善。

(10)立体感减退,很多平面化。

(11)像有人故意遮住了你的眼,只能看到眼前一部分事物。

(12)眼对烟雾刺激不敏感等。

2 眼底镜检查

眼底镜检查是最常用的方法,医生用眼底镜直接观察眼底视网膜,可以初步评价视网膜病变程度。

3 眼底荧光造影

眼底荧光造影是目前较准确的方法,能对病变准确分期,决定是否需要激光光凝治疗。

温馨提示: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分期(病情进展)

预防措施

由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不可逆性,预防是最重要的一环,而且早期预防的花费要远远低于晚期手术治疗的费用,疗效也更佳。具体预防措施有以下几点:

(1)控制血糖、血压、血脂,尽量延缓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生。

(2)定期查眼底,注意发现视力的变化。建议糖尿病患者每年做一次散瞳检查眼底。1型糖尿病患者过了青春期后应定期检查眼底,2型糖尿病患者从发病后5年应每年检查1次或遵医嘱。如有眼部异常感觉,及时去找眼科医生检查治疗,并要缩短眼科随诊时间,如每半年或3个月1次。

(3)早期治疗。如果已有眼部并发症,要遵照医生建议,按时用药并作必要的检查,如眼底荧光血管造影等。

糖尿病肾脏病变

危害:可出现肾脏损害,严重的可导致尿毒症

糖尿病肾脏病变严重的可能导致尿毒症,属于糖尿病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肾脏是人体很重要的一个器官,它可以帮助人体将血液中的垃圾、多余的盐分和水分变成尿排出体外。糖尿病肾病能导致肾脏损害,使身体出现各种不适,如夜尿增多、尿中出现蛋白、贫血、体重减轻、恶心呕吐等。

诊断方法

糖尿病肾病的诊断方法如下。

1 自我诊断

糖尿病肾病早期没有任何症状,直到发展到终末期,出现大量蛋白尿或肾功衰才有症状,常见的有:

(1)水肿:先是晨起眼睛水肿脏病变然后或逐渐发展到身体其他部位,比如腿部发生水肿。

(2)泡沫尿。

(3)非正常性体重增加(水肿的结果)。

(4)食欲减退。

(5)恶心或呕吐。

(6)不舒服(总有生病的感觉)。

(7)感到疲倦。

(8)头疼。

(9)总是打嗝。

(10)浑身瘙痒。

2 尿蛋白排出量

这个我们在前面也提到了,这里主要强调一下,接受检查前留尿一定要留晨起第一次尿的中段尿。晨起第一次的尿阳性率要高于其他时间段,但经过一夜休息,尿液中有很多上皮分泌物和脱落的上皮细胞,刚开始小便时不要接取,留取中段,避免假阳性。

温馨提示: 糖尿病肾脏病变分期(病情进展)

注意:糖尿病肾病发生后,3期以前的患者,经过妥善治疗还有希望逆转病情,而4期、5期的患者已经为时已晚。因此,糖尿病患者一旦尿检中出现微量白蛋白,一定要接受必要的治疗。

预防措施

糖尿病肾病早期没有明显的自我感觉,往往被忽视,一旦出现典型的临床症状,就说明病情已发展到中晚期,治疗的难度很大。因此,对糖尿病患者来说,要时刻提高警惕,必须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防止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发展。

(1)控制血糖、血压,服用的药物最好选择不以肾脏排泄为主的口服降糖药。

(2)饮食应减少蛋白质的摄入量,这不仅有利于延缓肾功能不全的进展,而且有助于减少尿蛋白的排出;一般每日蛋白质摄入量应不超过30~40克。

(3)早期干预性治疗。维生素E和维生素C以及传统中药六味地黄丸等对没有出现糖尿病脏病变和已经出现的患者进行干预治疗,都有良好的效果。

(4)避免使用肾毒性药物。糖尿病患者要避免使用对肾脏有害的药物,如庆大霉素、链霉素、丁胺卡那霉素。

糖尿病神经病变

危害:最早出现并影响全身,严重的可引起全身瘫痪

糖尿病神经病变是糖尿病最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它的症状出现较早,且累及全身,严重的可引起全身瘫痪,是糖尿病致死和致残的主要原因。

糖尿病神经病变是众多并发症中最容易发生的,也是在疾病发展中最早出现的,发生率为60%~90%。其系统分为以下三大部分:

感觉神经——能感受到内外环境的温度(冷、热)、疼痛、瘙痒、本体位置觉、方向等变化。感觉神经受损后,上述感觉就会变得过敏或过于迟钝。比如容易感觉酸、胀、针刺样疼痛,有的患者还会感觉自己脚上裹着一双袜子一样。

运动神经——支配肌肉引起其收缩舒张从而引起机体运动的一组神经。运动神经受损后,患者会感觉没办法灵活控制肌肉活动,慢慢的肌肉还会萎缩。如果是面部神经或眼部神经受损,还会造成嘴角歪斜和眼睑下垂。

自主神经——自主神经分布在全身各组织、器官、脏器(心、肺、肝、肾等)、血管、胃肠道、皮肤、泌尿道系统、体内各种腺体等处,是维持基本生命活动的一组神经,主管心跳、呼吸、维持正常血压、消化、排泄等生理功能。比如说,习惯性便秘、腹泻、心律失常、排尿困难、勃起障碍等都是自主神经病变的症状。

诊断方法

糖尿病神经病变的诊断方法如下。

1 症状判断

糖尿病神经病变的诊断方法主要可以通过身体的一些症状来诊断,常见症状如下。

(1)胃轻瘫:表现进食后食物不往下走,潴留在胃中的时间较长,引起恶心、呕吐和腹部不适感等。

(2)尿潴留:表现为排尿困难,以至排尿功能丧失。

(3)体位性低血压:表现从平卧、坐位或蹲位站立时,头晕,此时测量血压明显降低,严重时可于站立时刻晕倒。

(4)心脏植物神经改变:表现心电图的心率在平卧和站立时的明显变化,以及心率在呼气和吸气时的明显差异。

(5)男性阳痿:男性患者中,阳痿是很常见的植物神经病变表现。

2 专业性检查

与其他慢性并发症一样,糖尿病患者应该每年定期到医院检查一次,检查内容包括:皮肤感觉、神经反射、音叉震动感觉检查、立卧位血压变化、植物神经心电图等。

预防措施

预防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措施主要是控制血糖,并控制血压、血脂到正常范围,同时还要注意戒烟。另外,如果有感觉神经受损伤时,特别是感觉功能减退甚至丧失时,应特别注意。

(1)糖尿病患者在洗澡、洗脚时,确定水温适宜后,再用水,以免水温过高而烫伤。

(2)若生活在严寒地区,冬天要注意保暖,尤其是双手双脚,因对冷和疼的感觉减退,会导致四肢冻伤而无察觉。

(3)每天睡觉前仔细检查身体的每一个部位,尤其是四肢,若有损伤或感染,应及时处理,不要延误。

(4)清晨起床时,检查鞋子,确信鞋内没有异物后再穿,不要穿拖鞋、高跟鞋,而要穿鞋底松软的鞋子。

(5)若是从事炼钢、焊接等较易受到伤害的工作时,要注意自我保护,以免受到伤害而无知觉。

(6)对疼痛敏感的患者可穿紧身衣,紧身裤袜,以减轻磨擦的疼痛,而且对体位性低血压的防治有一定作用。

糖尿病足部病变

危害:造成足部溃烂,严重的截肢

糖尿病足,俗称“老烂脚”,是指糖尿病患者因神经病变而失去感觉或因缺血而失去活动能力,合并感染所致的足部感觉丧失、疼痛、溃疡及肢端坏死等的病变。最常见的后果是慢性溃疡,最严重的结果是截肢。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患者特有的症状,是糖尿病严重的慢性并发症之一,也是糖尿病患者致残致死的重要原因。糖尿病足的患者群主要为糖尿病病程较长且血糖控制不良的老年患者,由于痛觉减弱或消失,往往不能及时发现病变,从而使伤口迅速扩大,造成足部溃烂、肢端红肿、变黑、坏疽等。

诊断方法

在糖尿病患者四种特异性慢性并发症——眼病、肾病、足病、周围神经病变中,糖尿病足部病变是其中最常见而又严重的并发症之一。一般临床表现有以下几种。

1 足部的一般表现

(1)由于神经病变,患肢皮肤干而无汗,肢端刺痛、灼痛、麻木、感觉迟钝或丧失,呈袜套样改变,脚踩棉絮感。

(2)肢端营养不良,肌肉萎缩张力差,关节韧带易损伤。

(3)跖骨头下陷,跖趾关节弯曲形成弓形足、槌状趾、鸡爪趾、夏科关节病,可发生病理性骨折等。

2 缺血的主要表现

(1)常见皮肤营养不良肌肉萎缩,皮肤干燥弹性差,毫毛脱离,皮温下降,有色素沉着。

(2)肢端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血管狭窄处可闻血管杂音。

(3)最典型的症状是间歇性跛行,休息痛,下蹲起立困难。

(4)当患者患肢皮肤有破损或自发性起水泡后被感染,形成溃疡、坏疽或坏死。

3 糖尿病足溃疡

足溃疡发生的部位多见于前足底,常为反复遭到机械压力所致,由于周围神经病变引起的保护性感觉消失,患者不能感觉这种异常的压力变化,不能采取一些保护措施,发生溃疡后并发感染,溃疡不易愈合,最后发生坏疽。

注意:糖尿病患者应每天要进行双足检查,观察足部皮肤颜色、温度改变,注意看趾甲、趾间、足底部皮肤有无胼胝、鸡眼、甲沟炎、甲癣、红肿、青紫、水泡、溃疡、坏死等,应及时找有经验的足医或皮肤科医师诊治,并说明自己患有糖尿病,不要自行处理足部疾患。

预防措施

与其他糖尿病并发症不同,预防糖尿病足部病变,不仅仅要控制血糖,除了控制血糖,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1)应积极戒烟,防止因吸烟导致局部血管收缩而进一步促进足溃疡的发生。

(2)每天用温水(不超过40℃)清洗双脚,以保持双脚清洁和干爽。需要注意的是,糖尿病患者洗脚时应用手试水温,或让他人帮助试温,防止水温过高,烫伤双脚。

(3)每天坚持小腿和足部运动30~60分钟,可以改善下肢血液循环,预防足部病变的发生。

(4)预防双脚皮肤受伤和感染。

糖尿病低血糖症

危害:轻则头晕、乏力、心慌,重则昏迷

低血糖是指血糖浓度低于2.77毫摩/升(50毫克/分升),是糖尿病患者用口服降糖药或胰岛素治疗的常见的并发症。

当胰岛素用量过大,胰岛素瘤突然大量分泌胰岛素及反应性低血糖时,使血糖症状表现为头晕、乏力、心慌、烦躁、出汗、手颤、面色苍白、视力模糊,同时还可有饥饿感、胃肠不适等交感神经兴奋的症状。后期则出现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如烦躁不安、定向失常、语无伦次、哭笑无常等,严重者可发生惊厥、昏迷,甚至死亡。

诊断方法

糖尿病低血糖症的诊断方法如下:

1 诊断判断

如果糖尿病患者有下列症状,说明可能患有低血糖症:

(1)明显的疲劳虚弱。

(2)倦怠(进食前特别明显)。

(3)脾气变得暴躁。

(4)面色苍白、多汗或冒冷汗。

(4)体温低,心跳快速。

(5)呼吸浅促,晕眩。

(6)视力模糊。

(7)迅速或极度的饥饿感。

(8)经常头痛。

如果糖尿病患者,10天之内出现数次低血糖症状时,应尽快去看压生,尤其是1型糖尿病患者,如果不予治疗甚至会造成脑损伤。

2 血糖检查

血糖较正常下限为低,低于2.8毫摩/升即可诊断低血糖。

3 糖化血红蛋白检查

糖化血红蛋白检测>7%,可能提示低血糖呈急性发作;<7%可能有持续较长时间慢性低血糖。

4 血、尿酮体检查

血中酮体增高,尿中酮体阳性提示脂肪分解代谢增强,出现饥饿性酮症。

预防措施

糖尿病患者发生低血糖反应的主要原因,是注射胰岛素过多或口服降糖药过量引起的。因此,患者必须掌握和熟悉这些药物的特性和使用方法,了解容易发生低血糖的原因。低血糖的发生是可以预防的,具体措施是:

(1)合理使用胰岛素,使用胰岛素剂量与时间最好请医生根据病情,食量协助合理调整。

(2)注射混合胰岛素的患者,要特别注意按时吃晚饭及在晚睡前少量加餐,防止夜间出现低血糖。容易在后半夜及清晨出现低血糖的患者,在晚睡前要多吃些主食或鸡蛋,豆腐干等吸收缓慢的含蛋白质多的食物。

(3)作好病情观察记录,尿糖连续几天阴性,要考虑酌情减少胰岛素用量,并在胰岛素作用最强时刻以前和活动多时及时加餐。

(4)劳动量增加或活动特别多时,要减少胰岛素的用量或及时加餐。口服降血糖药物的患者,也同样要减少用量或及时加餐。

(5)所有糖尿病患者都要经常随身携带一些水果糖、饼干,以便随时纠正低血糖反应。

(6)口服降糖药中,尤其优降糖引起低血糖机会较多,应注意预防。应从小剂量开始,每天服1次,最多两次,晚间药量宜小。

糖尿病非酮症高渗综合征

危害:可致神志模糊或昏迷

糖尿病非酮症高渗综合征是糖尿病的严重急性并发症,多见于老年糖尿病患者,男女发生率相仿,相当一部分患者在发病前可无明确的糖尿病史,或仅仅是轻度的2型糖尿病。但有一半的患者在发病前就已经患有糖尿病,当在某种诱因作用下,血糖显著升高,引起渗透性利尿,使水和电解质大量丢失。由于糖尿病患者多有不同程度的肾功能损害和没能及时补充水分,使高血糖、脱水及高血浆渗透压逐渐加重,最后导致发病。

糖尿病非酮症高渗综合症发病时除了有糖尿病的典型症状:多尿、多饮、多食、倦怠等外,还会随着机体失水量的增加病情进展,出现脱水和嗜睡、神志模糊、癫痫样抽搐、偏瘫等类似脑卒中的症状,甚至昏迷。

诊断方法

1 临床特点

病史:50岁~70岁老人好发,男女患病率相近。半数患者已有糖尿病,且2型糖尿病多见。

起病:发病前数日至数周,患者常有烦渴、多饮、多尿、乏力等糖尿病症状逐渐加重的表现,可出现头晕、食欲缺乏及呕吐等症状。

症状:患者有脱水表现,如皮肤干燥、弹性减退、眼球凹陷、舌干并可有纵行裂纹。重者可出现偏瘫、不自主抽动、失语、神志模糊或昏迷。

2 常规检查

(1)血糖常≥33毫摩/升(600毫克/分升)。

(2)血钠明显升高≥155毫摩/升。

(3)血浆有效渗透压≥320毫摩/升。

(4)尿糖强阳性,尿酮体阴性或弱阳性。

(5)血清[HCO3-]≥15毫摩/升、动脉血气pH≥7.30。

注意:当遇到有意识障碍或昏迷的患者只要检查血糖大于或等于33毫摩/升(600毫克/分升),血浆有效渗透压大于或等于320毫摩/升,血清[HCO3-]大于或等于15毫摩/升或动脉血气pH大于或等于7.30即可诊断为糖尿病非酮症高渗综合征。

预防措施

糖尿病非酮症高渗综合征的预防极为重要,因为患者一旦发病,将对其生命构成极大的威胁。一般来说,预防此病需采取以下措施:

(1)要及时发现和正确治疗糖尿病,平时要提高对糖尿病的警惕性,经常进行自我监测。一旦发现自己患了糖尿病,就应该积极地进行治疗。

(2)糖尿病患者平时要注意合理地安排生活起居,适当地进行运动,不要过度劳累。特别要注意饮水。不少糖尿病患者由于尿多而怕饮水,以为尿多是饮水多造成的,这其实是一种误解。糖尿病患者之所以尿多是因为其血糖过高,其尿糖的浓度和尿渗透压也随之上升,使肾小管的重吸收不能正常进行,而导致尿量增多,与饮水量并无直接关系。患者在尿液增多之后,其体内的水量会减少,血液也会变得浓缩,那么血糖就会相对升高。这时倘若不及时补充水分,必将出现恶性循环,从而造成糖尿病非酮症高渗综合征。所以,糖尿病患者千万不要刻意地控制饮水量(尤其是有多尿症状者),不管有无口渴感,每天的饮水量都不宜少于2500毫升。

(3)老年人患了感冒、泌尿道感染、心绞痛、心肌梗死等疾病时必须及时治疗,并避免使用某些可引起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的药物,如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噻嗪类利尿剂和β受体阻滞剂等。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危害:可引起昏迷,甚至死亡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也是糖尿病的一种急性并发症,是血糖急剧升高引起的胰岛素的严重不足激发的酸中毒。

酮症酸中毒后,血糖明显升高,代谢紊乱加重,病情迅速恶化,需要注射大量胰岛素和其他综合治疗才能纠正过来,并要经过很长时间才能恢复到原来的状况。

另外,血糖升高及血酮体增多,都有利尿作用。体内产生的大量酸性物质,随尿排出时带走不少水分和钠、钾等电解质,极易造成脱水和电解质紊乱。酸中毒、脱水和电解质紊乱,可使神经功能失调,重者昏迷、血压下降、休克,甚至死亡。

诊断方法

1 临床表现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病程一般从数天到数周,少数年轻人可在发病后几小时即发生昏迷。有下列表现时应该注意考虑酮症酸中毒的可能:

(1)患者原有的糖尿病症状如多饮、烦渴、多尿及乏力明显加重。

(2)伴厌食、恶心、呕吐、烦躁、头痛、呼吸深快、口中呼出丙酮味(烂苹果味)。

(3)随着病情加重患者严重脱水,尿少或无尿,皮肤弹性减弱,血压下降,晚期出现嗜睡,昏睡以至昏迷。

2 常规检查

(1)尿糖、尿酮强阳性。

(2)血糖多数为16.7~33.3毫摩/升,甚至更高。

(3)血酮体>4.8毫摩/升。

(4)二氧化碳结合力下降,碱剩余水平下降,阴离子间隙明显升高(正常12~16毫摩/升),血PH值<7.35。

预防措施

一般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病死率为5%~10%,而老年糖尿病患者患酮症酸中毒的病死率达50%以上。因此,应重视预防酮症酸中毒的发生,具体预防措施如下:

1 积极控制糖尿病

(1)注意饮食:糖尿病患者一定要注意控制饮食,少吃高糖、高脂肪、高热量的食物。

(2)按时服药:降糖药一定要带在身边,并准时按量应用。对于应用胰岛素的糖尿病患者,不能因其他疾病出现而随意减少或中止胰岛素的治疗,应尽快找医生处理,调整胰岛素用量。最好能购置一台血糖测量仪,经常自测血糖,可使降糖药应用得更准确、合理。

(3)注意休息:过度劳累或长期精神紧张,可引起血糖增高,因此,必须保障足够的睡眠,中午要有午休。

(4)适当运动:糖尿病患者再忙也要坚持每天锻炼20分钟,运动强度不宜过大,以散步、慢跑、打拳、羽毛球和乒乓球等项目为宜。

2 重视感染

即便是感冒、小疖肿、小外伤(特别是足部)也不放过,一定要认真治疗直到痊愈。因为糖尿病患者的感染比一般人不宜治愈,还会加重病情,甚至诱发酮症酸中毒。

第七章 你是哪种类型的糖尿病

原发性与继发性糖尿病

原发性糖尿病

原发性糖尿病可分为1型糖尿病(胰岛素分泌绝对不足)和2型糖尿病(胰岛素刚开始分泌正常,但葡萄糖刺激后,胰岛素释放反应降低引起胰岛素相对不足)。由于引起胰岛素绝对和相对不足的原因至今尚属研究的问题,所以原发性糖尿病的病因自然也没有一个明确的答案。不过,有多数学者经调查和临床研究发现,原发性糖尿病与遗传和后天因素如病毒感染、自身免疫、化学毒物以及肥胖、运动量减少、高热量饮食、老龄化等有关。

此外,原发性糖尿病又可按起病年龄分为幼年型、成年型两种。幼年型糖尿病多属1型糖尿病,其特点是:发病快,胰岛功能低下或衰竭,常发生酮症酸中毒,患者体形消瘦,体内有自身免疫抗体,单纯饮食疗法及口服降血糖药物治疗无效,必须应用胰岛素治疗。而成年型糖尿病多属2型糖尿病,特点是:发病缓慢,胰岛素水平相对减少,酮症少见,患者体形多肥胖,体内无自身免疫抗体。2型糖尿病较1型糖尿病好控制,只要控制饮食、加强运动及遵医嘱服药,多数可得到有效控制,不需采用胰岛素治疗。

继发性糖尿病

继发性糖尿病是由某些疾病引起的,病因多明确,但占糖尿病的少数。从病因分析有以下四类:

1 病源性糖尿病

由于胰腺切除、胰腺炎、胰腺癌等引起胰岛素分泌不足,诱发糖尿病。

2 内分泌性糖尿病

由于对抗胰岛素的各种内分泌激素增多所致,如垂体性糖尿病常见于肢端肥大症(生长激素分泌过多),类固醇性糖尿病见于柯兴氏综合征、甲状腺功能亢进症、胰岛α细胞瘤等。

3 孕期糖尿病

胎盘分泌生长激素过多,可引起糖尿病。

4 医源性糖尿病等

女性避孕药、雌激素及噻嗪类利尿药,也可引起糖代谢紊乱,诱发糖尿病。

注意:继发性糖尿病在去除引起糖尿病的原因后,一般能得到缓解或痊愈。例如,嗜铬细胞瘤引起的高血压、糖尿病,在手术切除肿瘤后,血压和血糖能恢复正常;药物引起的高血糖,停药后往往消失。

1型、2型糖尿病

1 型糖尿病

1型糖尿病是指由于胰岛β细胞破坏导致胰岛素绝对缺乏所引起的糖尿病,表现为血糖明显升高时,可出现多饮、多食、多尿、体重减轻,有时还可有视物模糊、乏力等。1型糖尿病发病时糖尿病症状较明显,容易发生酮症酸中毒,需依靠外源胰岛素存活,一旦中止胰岛素治疗则威胁生命。

另外,1型糖尿病的患者数远远低于2型糖尿病,占发病总人数的5%~10%左右。发患者群多为儿童及青壮年,半数1型糖尿病患者发病时年龄小于20岁。但也可发生于任何年龄,甚至80~90岁时也可患病。

注意:如果出现进食量明显增多,经常口渴,夜尿多,体重减轻等情况,请到糖尿病科或内分泌科就诊。若上述症状加重,且伴有烦渴多尿、乏力、食欲下降、恶心、呕吐、头痛、嗜睡、烦躁等症状,呼吸深快、呼出气体有“烂苹果”味道时,可能发生了酮症酸中毒(DKA),千万别大意,最好将患者送至医院急救,以免造成严重后果。

2 型糖尿病

2型糖尿病是指机体能产生胰岛素,但分泌不足或机体无法正常利用胰岛素,而发生胰岛素抵抗,胰岛素抵抗导致胰岛素不能正常发挥作用,血中葡萄糖堆积,产生高血糖。

2型糖尿病又称为“富贵病”,其发病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肥胖,肥胖时身体对胰岛素的利用显著下降(即所谓胰岛素抵抗),导致体内胰岛素大量分泌,这样体重在自身高胰岛素情况下显著增加,而体重增加后又对胰岛素产生更高的需求。当人体胰腺失去这种代偿能力后,胰岛素分泌模式开始出现异常,由于胰岛素分泌的这种异常在进餐后更加明显,因此使得葡萄糖在血液中蓄积,血糖水平超出正常范围,从而引起2型糖尿病发生。

在整个糖尿病患者群中,90%~95%的糖尿病患者为2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多发于成年人,尤其是中老年人居多。流行病学资料表明2型糖尿病发病的年龄多在40~60岁,从40岁开始糖尿病的患病率逐渐增高,在60岁老年人中达到高峰。

2型糖尿病病情一般比较缓和、隐蔽,病程较长,典型的糖尿病症状(三多一少等)较少出现。如果早期发现,只需控制饮食,注意规律生活,多做运动,并口服降糖药就使病情得到控制,并不需要依靠使用胰岛素来维持生命。但是如果使用口服降糖药血糖控制不满意,或者是因为急性或慢性并发症的出现,也是需要使用胰岛素的。

注意:2型糖尿病早期多无症状。一旦出现症状,常伴有并发症,已错过治疗的最佳时期。如果体形较肥胖,年龄在40岁以上,或家里有2型糖尿病患者,就需要定期接受检查。如果感觉口干、尿频、体重下降等,这很可能是2型糖尿病的早期症状,请到内分泌科就诊。

妊娠期糖尿病

妊娠期糖尿病是指在怀孕前糖代谢正常或有潜在糖耐量减退,在怀孕期间血糖水平升高。我国妊娠糖尿病在所有怀孕妇女中的发病率约为7%,可能成为又一种妊娠期多发病。

胎儿生长所需依靠胎盘不断供给营养成份。胎盘分泌激素帮助胎儿生长,但是这些激素也会降低母亲身体中胰岛素的作用。这种现象称为胰岛素抵抗。胰岛素抵抗使母亲的身体不能有效地利用胰岛素,与常人相比,可能会需要三倍的胰岛素用量。当母亲的身体不能产生和利用怀孕所需的胰岛素时,就会诱发妊娠糖尿病。

怀孕的妇女要注意以下几项危险因素:

(1)体重超重或肥胖妇女——体重指数(BMI)≥25。

(2)直系亲属(如父母,兄弟姐妹)中有糖尿病患者、糖尿病前期患者或妊娠糖尿病患者。

(3)年龄≥45岁者。

(4)曾有分娩巨大儿(出生体重≥4千克)者。

(5)出现糖尿(尿检出现葡萄糖,无论血糖是否正常)。

(6)患有多囊卵巢综合征者。

如果患者具有2项或2项以上的上述危险因素,妊娠糖尿病发病风险处于高水平,在得知怀孕后就要尽快进行检查,如果第一次检查是阴性,就在怀孕的第24周到第28周复查一次。

如果只具有其中1项危险因素,妊娠糖尿病发病风险处于中等水平,这时应在怀孕的第24周到第28周时检查一次。

如果没有这些危险因素,妊娠糖尿病风险处于低水平。这种情况,除非医生要求检查,否则不需要做检查。

注意:肥胖症不仅容易引起2型糖尿病,同样也可引起妊娠糖尿病。所以,孕妇在怀孕期间一定要注意控制体重,防止妊娠糖尿病的发生。

第八章 你处于糖尿病的哪一阶段

血糖、糖耐量正常,但属高危人群

高危人群阶段,指血糖正常但容易得糖尿病者。处于此阶段者血糖调节正常,即使进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血糖也低于正常高限,但具有以下特点:

(1)40岁以上。

(2)有家族糖尿病史。

(3)肥胖或者超重。

(4)血糖曾经高过,或者尿糖曾经阳性过。

(5)有巨大儿分娩史者。

(6)有代谢综合征(高体重、高血糖、高血压、高血脂、高血尿酸、高血黏稠度、高胰岛素血症)表现者。

未得糖尿病者,特别是具有高危因素或者血糖已经升高者,必须做到“多懂,少吃,勤动,放松,定查”。

(1)多懂:增加对糖尿病病因、症状、并发症、预防和治疗方法的了解。

(2)少吃:避免热量摄取过多,避免肥甘厚味,多吃粗粮和青菜,少喝酒,不吸烟。

(3)勤动:加强体育锻炼,避免超重或肥胖。

(4)放松:保持平常心态,避免心理应激。

(5)定查:预防糖尿病不鼓励药物预防措施,但应定期查血压、血脂、尿糖,不放弃健康体检的机会。

血糖调节受损

此阶段指个体由血糖调节正常发展为糖调节受损(IGR),血糖升高但尚未达到或超过诊断分割点的时期,表现为空腹血糖受损(IFG)或糖耐量受损(IGT)。

空腹血糖受损:指空腹血糖高于6.1毫摩/升(110毫克/分升),而又低于7.8毫摩/升(140毫克/分升)。空腹血糖受损反映患者自身胰岛素分泌缺陷较为明显。

糖耐量受损:指空腹血糖低于糖尿病诊断标准,而糖耐量试验中服糖后两小时血糖介于7.8毫摩/升(140毫克/分升)和11.1毫摩/升(200毫克/分升)之间。

餐后血糖受损:指空腹血糖低于糖尿病诊断标准,而餐后半小时或1小时超过11.1毫摩/升(200毫克/分升),或餐后两小时血糖介于7.8毫摩/升(140毫克/分升)和11.1毫摩/升(200毫克/分升)之间。

空腹血糖受损、糖耐量受损和餐后血糖受损是糖尿病的前期,如不采取必要的干预措施,将有1/3的糖调节受损者在两年之内进展为糖尿病。而且在这个阶段,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发生率已经增加。所以,一旦检查出血糖调节受损就要引起高度的重视,防止糖尿病的发生。

血糖调节受损阶段是唯一可以逆转的,一旦发展成糖尿病则需要终身治疗,现在提前行动为时不晚。那么要想恢复健康要注意哪些方面呢?

(1)应当平衡饮食结构,持之以恒地进行适度锻炼。

(2)肥胖者应当减轻体重,摄取低热低脂饮食,尤其要通过运动和饮食控制腹部脂肪的堆积。

(3)在生活方式干预难以坚持或者血糖控制不理想的情况下,药物的作用就不能忽视了,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降糖药物或者中药进行治疗。

糖尿病无并发症

糖调节受损者进一步发展,血糖升高至糖尿病诊断标准,即可诊断为糖尿病。在糖尿病早期,患者并无显著的糖尿病并发症。处于此阶段的糖尿病患者,首要问题就是控制好现症,不发生糖尿病并发症。

有句话叫做“糖尿病不可怕,并发症危害大”。糖尿病并发症可达百种以上,严重的直接引发心血管疾病,造成死亡。所以,一旦确认为糖尿病,就一定要注意预防其并发症。

1 走出单一降糖的误区

很多糖尿病患者都想通过控制血糖来预防并发症,然后只有长期稳定地把空腹血糖控制在3.9~6.1毫摩/升之间,才能达到预防作用。但是血糖却受很多因素(如饮食、药物、情绪、运动等)的影响而波动,很少有人能天天将血糖控制在绝对标准的范围。在血糖的波动过程中,血糖值一旦超出安全范围就会对血管、神经、代谢、免疫等系统产生损伤,当这种损伤累积到一定程度时,就会造成并发症的全面爆发。所以单纯通过降血糖来预防并发症并不行。

2 最佳预防手段:综合预防

糖尿病患者不仅要控制血糖,把高血糖对各系统的损伤减到最小,还应该对血管、神经、代谢等系列进行保护,这样才能有效的预防糖尿病并发症。比如说眼睛,这是一个最大的微血管病变,糖尿病发病一段时间以后会出现眼底的出血,在后天失明的患者中糖尿病占首位。所以,糖尿病患者在控制血糖的同时还应该保护好眼睛,多检查眼底,以防止糖尿病眼病。

糖尿病伴并发症

糖尿病病情进一步发展,患者已有不同的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就进入了伴有并发症的糖尿病阶段。在此阶段糖尿病治疗的目的就是有效地控制糖尿病,延缓或者降低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发生或发展。

要控制糖尿病并发症,首先要及时发现糖尿病并发症。因为糖尿病最初发病时,症状并不明显。比如说心肌梗塞,我们一般人的心肌梗塞会出现那种突发的胸闷、疼痛,而在糖尿病患者当中这种胸闷疼痛的症状会特别轻,甚至有一种叫无痛型心梗,这就特别可怕了。因为好多患者得了心肌梗塞并没有症状,直到发现这些患者突然的出现一些心脏的情况,再到医院也许就失去治疗的机会了。所以糖尿病患者一定要特别注意自己身体的细微变化,并注意定期体检,包括查查心电图、去量一量血压等,一旦发现血压、血脂、心电图有改变就要及时看医生,及时加上并发症治疗药物,这样才能及时控制病情的发展。

第九章 战胜糖尿病的秘密武器

明确糖尿病的控制目标

大多数的糖尿病患者都是在遗传基础上,受到不良生活习惯的刺激,最终发病的。但具体到每一个糖尿病患者,其发病细节又有各自不同。比如有的人是因为长期摄入高脂肪的食物,导致身体里糖分过高引起的,而有的人则是因为其他代谢疾病殃及至糖尿病的等。

正因为发病原因各自不同,糖尿病的治疗方法也各不相同。每个患者需要改善的生活习惯有所不同,使用的药物有所不同,需要治疗的并发症有所不同等。总之,糖尿病的治疗方法复杂多变,因人而异。

但不管采取什么样的治疗方法,控制糖尿病最终的目标就是要做到五项达标。

只有这五项得到控制,糖尿病才能得到控制,减少并发症危害,甚至被治愈。

从开始重视糖尿病

刚确诊糖尿病的患者,有的会满不在乎,毫不重视,甚至放任不管。这是为什么?

因为有些疾病的症状比较明显,看得见摸得着。但糖尿病则不同,大部分患者患病后没有什么明显的症状,所以也不会引起身体的不适。如果患者确诊为糖尿病后不重视,不及时采取治疗措施,血糖就越来越高,直至出现并发症,如失明、尿毒症、糖尿病足等。一旦发展到上述阶段,患者再开始重视已经晚了,治疗效果已经越来越不明显,治疗难度也越来越大。因此,得了糖尿病,首先必须重视它,要多了解它,然后积极的治疗它。

重视糖尿病,首先要了解自己是否属于糖尿病高发人群:

(1)空腹血糖异常(空腹血糖在5.6~7毫摩/升之间)或葡萄糖耐量减低者(糖耐量餐后2小时血糖在7.8~11.1毫摩/升之间)。

(2)有糖尿病家族史者,也就是父母一方、兄弟姐妹或其他亲属有糖尿病病史的,这些人患糖尿病的几率比一般没有家族史的人要高出2倍以上。

(3)体型肥胖者,尤其那些“大肚子细腿”的人,不仅易患糖尿病,而且常常同时合并高血压、血脂异常。

(4)已经患有高血压、血脂异常或早发冠心病者。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三种疾病统称为“三高症”,这三种疾病通常是同时存在或相继发生的。

(5)以往怀孕时曾有过血糖升高或生育巨大儿(体重4公斤以上)的女性。

(6)出生时体重低或婴儿期体重比一般小孩轻的人。

(7)年龄大于45岁者,糖尿病发病率随着年龄而增长,自45岁后明显上升,至60岁达高峰。

(8)吸烟、体力活动少、生活压力大和精神持续紧张者。

(9)长期使用一些影响糖代谢药物者,如糖皮质激素、利尿剂等。

除此以外,患者还要提高对糖尿病的认知水平,并从饮食、运动上做许多调整,以达到糖尿病诊疗的一些要求。

从心理藐视糖尿病

刚确诊糖尿病的患者,要么不重视,要么因得知此病是终生性疾病,就惶惶不可终日,吃不香睡不着,时刻高度紧张。其实,这种太过紧张的心理并不比满不在乎的心理好,它同样对病情的控制不利。长期保持过度紧张的心理容易引起血糖波动,不利于血糖的控制。

糖尿病患者得知自己患病后要重视它,但也不要想得太多,最好是保持一份积极平和的心态去应对它。其实临床上,糖尿病病史长达几十年的病人很多,有些人控制得很好,与正常人并没有什么太大的差别,患者完全可以像正常人一样,很好地工作、学习,甚至寿命也不会受影响,因此完全没有必要被糖尿病“吓倒”。

被诊断为糖尿病后要立即行动起来

古有扁鹊云:“疾在腠理,汤熨之所及也;在肌肤,针石只所及也;在肠胃,火齐之所及也,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糖尿病的治疗也是如此,越早开始治疗越容易控制病情。随着病情的发展、并发症的发生,治疗也日益变得复杂和困难。建议糖尿病患者在闻知自己病情的第一时间,就着手计划治疗。

强化健康的生活方式

被确诊为糖尿病后首先要看看自己平时的生活习惯是否健康,控制糖尿病最关键因素是生活方式的健康化。为什么如今我国糖尿病患病率越来越高,追究到底还是缘于我们生活方式的改变。

现在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了,常常大鱼大肉,出门开汽车,上班坐办公室,下班后回家看看电视,磕磕瓜子,晚上很晚还不睡觉等,这样的生活方式势必导致人体脂肪含量高,新陈代谢缓慢,长此以往便诱发了糖尿病。

所以,要治疗糖尿病必须做到作息规律,要戒烟,避免酗酒,饮食全面均衡,每天做适量的运动,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避免过度紧张等。

控制饮食,控制体重

一旦被确诊为糖尿病,在饮食方面就要特别注意,尤其是较肥胖的糖尿病患者,在得知自己患糖尿病后,要开始控制饮食,控制热量摄入,降低饮食中脂肪的含量,增加维生素和矿物质的含量,以控制体重和控制血糖升高。

当然,糖尿病患者也不能因为害怕病情发展就盲目的控制饮食,担心食物里含糖高,这也不敢吃,那也不敢碰,连大米饭也吃得少,这种“饥饿疗法”使身体处于营养不良状态,降低机体抗病能力,无法达到控制糖尿病的效果。

总而言之,糖尿病人不能像正常人一样大吃大喝,也不能吃得过少,最好是将每天的饮食量控制在适量范围之类,并注意选择低脂肪、低糖分、适量优质蛋白质的食物,避免煎炸食物、西式快餐。

用运动消耗过剩的能量

运动疗法对糖尿病患者来说有三个非常重要的作用,其一是可以消耗多余的能量;其二是,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提高身体体质,利于抗病;其三是,可以缓解紧张情绪,使人心旷神怡。

为什么如今我国糖尿病的患病率越来越高,因为我们“进”得多,“出”得少,多出的能量会给身体里有关的器官带来负担,负担过重时,就会损坏器官,导致器官不能正常运转,自然会患病。以前的人吃进去的食物一部分转化成了身体必须的营养素,多余的热量都经过运动消耗掉了,所以患这种“富贵病”的人较少,而现在的人们每天大多数时间都在坐着,吃得比以前好了,动得却比以前少了,“出”“入”严重不平衡。我们之所以提倡运动疗法,就是希望糖尿病患者回归自然、健康的生活方式,调节好能量平衡。

在本书第12章中,我们将详细介绍糖尿病的运动疗法,包括糖尿病患者适合什么样的运动,在运动前、中、后分别要注意什么等。

视病情需要使用药物

近年来国内外许多研究证实,在饮食疗法和运动疗法基础上,采用药物干预的方法能更有效地对付糖尿病前期。特别是对于部分糖耐量减低者,通过改变生活方式还不能有效降低血糖;或者一时难以改变多年习惯的生活方式,不能长期坚持健康生活方式的,就要考虑药物干预。

糖尿病患者一旦确诊,因视病情需要使用药物,1型糖尿病的病因是胰岛素分泌绝对不足,因此在治疗开始时,就毫无疑问需要补充胰岛素。2型糖尿病患者,如果饮食疗法和运动疗法均不能控制好血糖,需要使用到口服降糖药或注射胰岛素。

认真听从医生的建议

现在有越来越多的人喜欢自主作张的去对待自己的疾病,完全不听从医生的建议,甚至觉得自己的病根本不用看医生,自己就能解决。这种想法是非常可怕的。你可以不盲目的相信医生的话,但你必须相信医生的帮助是必不可少的,至少只有医生最清楚患者的病情发展到什么程度了,患者需要注意改正哪些影响疾病的不良生活习惯,患者是否需要使用药物等。这些问题,光靠患者自己是万万不行的。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疾病,不是像感冒发烧一样,可以自己对症买药吃完就好,而是需要终生治疗的疾病,所以糖尿病患者应该选择一位专业医生,与医生制定适合你的生活方式、饮食疗法和运动疗法,及开一些药物帮助你控制血糖。

医生往往给患者的建议都不是凭空想像的,是综合患者当前的化验结果,评估了疾病状态后认真考虑的结果,患者应该认真听从医生的建议。而且在以后诊治的过程中,医生可以根据患者病情的变化进一步改良治疗方案,使患者的治疗保持了连贯性。

治疗过程中定期随诊

随着治疗的开展,患者最关心的就是“病治得怎么样了?”因此,对糖尿病患者而言,定期随诊也是必不可少的,这有助于监控病情的发展,为药物的使用提供依据,增加药物的疗效,减少不良反应(低血糖等)。如果检查发现并发症就可及时治疗。

以下是糖尿病患者定期随诊的项目和随诊间隔时间:

(1)血压、脉搏、体重及腰臀围情况,应至少每周测定一次。

(2)血糖及尿常规,尿常规中尤其应注意尿糖、尿蛋白、尿酮体的情况,应至少每个月检查一次。

(3)糖化血红蛋白情况,每二至三个月检查一次。

(4)尿微量白蛋白,每半年至一年检查一次。

(5)眼部情况(应包括眼底检查),每半年至一年检查一次。

(6)肝功能、肾功能、血脂情况,每半年检查一次。 M+LuMqfBEUlDcrXcZMrhAncJhdYiNeC679/x3B5UT0pa2NCnj9ASCx1YSeop5EjD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