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养生食材,
纯天然健康补给站


食物是最好的医药

食物的“四气”

食物的“四气”,又称四性,指食物具有寒、热、温、凉四种不同的性质。寒与凉、热与温仅是程度有所不同,食物的寒凉性和温热性是相对而言的,还有一类食物在四气上介于寒凉与温热之间,即寒热之性不明显,则称之为平性。我们日常食用的食物中,以平性食物居多,温热者次之,寒凉者最少。正常状况下,我们的身体处于“阴平阳秘”状态,寒热之性不明显,因此我们选择摄入的日常食物也多属性质比较平和的,例如玉米、花生、猪肉、牛肉等。

在机体处于阴阳寒热失衡状态时,可通过食物不同的性味进行调理。《神农本草经》曰:“疗寒以热药,疗热以寒药。”根据中医理论,凡是能够治疗寒证的食物,大多数属于温性或热性,但是温热性的食物却有助热生火、耗伤人体阴液的弊端。例如羊肉、辣椒、干姜、葱、酒等食物多有温中散寒、补阳暖胃等功效,寒性病证或虚寒怕冷的人宜多吃,但是热性病证或阴虚火旺体质的人则应忌食。相反,凡是能够治疗热证的食物,大多数属于寒性或凉性,但寒凉性的食物却有抑制、损伤人体阳气的副作用,例如绿豆、西瓜、冬瓜、苦瓜等食物多具有清热生津、泻火止渴等功效,对于热证或火气偏重的人宜多食,但是阳气不足或虚寒体质的人则应忌食。

食物的“五味”

食物的“五味”就是指食物的辛、甘、酸、苦、咸五种味道,另外还有淡味、涩味,不过一般习惯上把淡附于甘味,把涩附于咸味。中医对五味的认识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指食物的具体口感味道,即滋味;二是食物性质的抽象概念,即食物的作用。不同味的食物有不同的作用和功效。食物五味之中以甘味最多,咸味与酸味次之,辛味少,苦味最少。

辛味食物: 具有发散行气、通血脉等作用,多用于外感表证、气血运行不畅或风寒湿邪症等。如外感风寒感冒者,宜吃具有辛辣味的生姜、葱白、紫苏等食品,以宣散外寒;寒凝气滞的胃痛、腹痛、痛经之人,宜吃辣椒、茴香、荜拨、砂仁等辛辣食品,以行气散寒止痛;风寒湿痹患者宜饮用辛辣的白酒或药酒,以辛散风寒、温通血脉。

甘味食物: 具有滋养补脾、缓急润燥等作用,凡气虚、血虚、阴虚、阳虚以及五脏虚羸者,适宜多吃味甘之品。如山药、红枣等用于脾胃虚弱;饴糖、甘草用于拘急腹疼等。但若过食甜食易发胖,同时甜食也是很多心血管疾病如动脉硬化症的诱因,故这类患者及糖尿病人,当忌吃甜物。

酸味食物: 具有收敛、固涩止泻的作用,多用于虚汗久泻、尿频遗精等病证,如乌梅酸敛固涩以涩肠止泻。酸味还能增进食欲,健脾开胃,增强肝脏功能,提高营养成分的吸收率。但过食酸物,又会导致消化功能紊乱。

苦味食物: 具有清热泄降、燥湿健脾等作用,多用于热证、湿证,如黄芩用于湿热的病证;苦瓜味苦性寒,取其苦能清泄之力,达到清热明目、解毒泻火的效果,适宜热病烦渴中暑、目赤疮疡者服食。再如茶叶,苦甘而凉,也具有清泄的功效,适宜夏日饮用,有清利头目、除烦止渴、消食化痰的作用。

咸味食物: 具有软坚散结、润下、补肾等作用,多用于瘰疬、痰核、痞块等病证。具有咸味的食物,多为海产品及某些肉类。如海蜇味咸,有清热化痰、消积润肠的作用,对痰热咳嗽、痞积胀满、小儿积滞、大便燥结者,食之最宜;海带味咸,有软坚化痰作用,适宜瘿瘤瘰疬、痰火结核者服食。生活中人们常食的猪肉,味咸,除能滋阴外,也能润燥,同样适宜热病津伤、燥咳便秘之人食用。

此外,还有些淡味药物和食物具有渗湿利尿的作用,多用于水肿和小便不利等症,如茯苓、薏苡仁、冬瓜等;涩味药物或食物具有收敛固涩的作用,与酸味药物或食物作用大致相同。各种药物或食物所具有的味可以是一种,也可以兼有几种。


怎样吃最养生

家常食材通常是指我们身边最常见的食材。比如,我们每天吃的蔬菜、水果、蛋奶、肉类等,都属于家常食材。切不可小看了这些你吃了十几年、几十年的东西,它们才是使你保持健康的秘密所在。只要选对了食材,不仅身体无忧,而且即使有点小毛病,吃些家常食材也能达到调养、辅助治疗的目的。

饮食平衡是基本

食材养生的关键在于,我们平时吃食物的时候,要做到营养均衡,不可因为个人喜好而总是吃某一类自己爱吃的东西,而对自己不是很爱吃的东西却一点也不碰。有的女性为了保持身材苗条,只吃水果和粗纤维蔬菜,不吃肉类,结果导致贫血、缺钙以及各种疾病。

黄金搭档促吸收

人体内的不同营养素之间是可以互相促进的,联合补充比单一补充一种营养素效果要好得多。比如在补蛋白质的时候,单补一种必需氨基酸,其吸收利用率远远低于同时进补几种必需氨基酸,B族维生素更是一个协同作战的群体,叶酸和维生素B12不但在功能上互相辅佐,在吸收利用上更是互相促进;钙和维生素D也是一对好搭档,老年人如只单纯补钙而不补维生素D,那么补钙效果将大打折扣。

补充营养要兼顾

人体中各种营养素都是通过互相配合,从而起到维护人体新陈代谢的作用。当因缺乏某一元素而导致某种疾病的时候,还有可能会导致另外一种或几种营养素的缺乏。而某种营养素进补过多,也同样会造成另外一种或几种营养素缺乏,因而需要共同进补。比如缺维生素D的人往往会缺钙;吃纤维素过多的人会缺锌、缺钙等;维生素C补充过多会造成维生素A、叶酸缺乏。

调整烹调促吸收

我们日常做菜做饭大多随意而为,按照自己喜好的口味来做,这是常见的。但是若想进补某一种或几种特定的营养素时,烹调方法对营养素的吸收和利用起着很重要的作用。比如用骨头煮汤补钙,如果放点醋,汤内钙质要丰富得多;用铁锅烹饪,也能起到补铁作用;米面发酵后烹饪食用,可促进锌的吸收;补充维生素A、维生素C等脂溶性维生素,要同一定量的油脂一起食用,才利于人体吸收;B族维生素等水溶性维生素如果长时间泡在水里,维生素就有可能流失掉。

家常食材是个宝,懂得食材的妙用,知晓食材养生的智慧,既可以让我们在吃吃喝喝中享受口腹之欲,又可以养生保健。 wLjIaQUDTVQkYQG1sWAKL5Ujlohl9enVgnUSu3zfKBT6RFLMis7wAUETQu+tiTx6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