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爱财成命,屠夫天子——东昏侯萧宝卷的“职业病”

萧宝卷是南朝史上有名的昏君。他16岁登基,19岁被杀,在位短短三年,却做了不少荒唐事,以至于死后被追贬为“东昏侯”。且不说他如何残暴地滥杀大臣,如何肆意掠夺民财,单说堂堂一国之君竟然在宫中设立市场,让太监杀猪宰羊,宫女沽酒卖肉,自己的宠妃充当市令,就足以令人瞠目结舌,足见其昏庸至极。

●北齐高帝萧道成像

荒唐无德

东昏侯萧宝卷自幼丧母,性格比较孤僻,因为哥哥身有残疾,不便继承大统,才被父亲立为太子。可是他自幼就不爱学习,耽于逸乐。《南齐书第七·东昏侯》记载,萧宝卷在“帝在东宫便好弄,不喜书学”。对于这个不爱学习的淘气包,父亲齐明帝却不以为忧,反而发诏将太子原先的一日一朝改为三日一朝,萧宝卷便更加肆无忌惮地玩乐去了。史书记载,他常常通宵达旦地领着太监们捉老鼠玩,或者在后堂戏马,丝毫不顾太子的身份和尊严。

这样一个不通政务的孩子继承大统,自然不知道该如何理政治国,反而是将国家权力变成了满足一己私欲的工具,更加肆无忌惮地寻欢作乐。因为个性内向自闭,萧宝卷继位之后也不善于和大臣交流,只是一味地宠信太监。在宠臣茹法珍和梅虫儿的蛊惑下,萧宝卷在继位之初便展开选美大赛,从各地甄选美女供他淫乐。其中有一个叫潘玉儿的美女俘获了少年皇帝的心,被封为贵妃,顿时集万千宠爱于一身。

这个潘玉儿不仅有沉鱼落雁之貌,而且能歌善舞。她的一双“三寸金莲”更是让萧宝卷爱不释手。萧宝卷特意为她修建了一座金碧辉煌的“玉寿殿”,壁嵌金珠,地铺白玉,还让工匠用黄金打造了一朵朵莲花,贴在地上,让潘玉儿赤脚走在上面。看着潘玉儿在金莲花上面婀娜而行,萧宝卷恍惚看到一位风姿绰约的仙子,香风过处,遍地莲花绽放,因而大发感叹。

步步生莲

为了讨好潘玉儿,萧宝卷在内廷之中时常以奴仆自居,端茶倒水,捏脚捶背,毕恭毕敬地侍候他的“太上皇妃”。每当出宫时,潘玉儿坐在轿中,萧宝卷则骑马相随。朝臣们见了,以为不成体统,萧宝卷却不以为然。

当潘玉儿生下的小公主不幸夭折后,萧宝卷不惜花费重金修建了“神仙”“永寿”“玉寿”三座宫殿,耗费大量财力,只是为了安抚美人的芳心。南朝的皇帝多奢靡,可像萧宝卷这样一味地宠信奸小,不务正业,只知道搜刮民财,满足私欲的皇帝也算极品了。

屠夫为业

萧宝卷为了讨潘玉儿的欢心,可以说绞尽脑汁,无所不用其极。据史书记载,潘玉儿出身贫贱,她的父亲本是个商贩。潘玉儿做了贵妃之后,潘家便鸡犬升天,她的父亲也被赐第都中,连皇帝都呼他为“阿丈”。这个唯利是图的商人便利用权势,到处构陷有钱的官员,赤裸裸地侵夺他人的财产。他将别人的家财洗劫一空,为了防止其家人日后报复,还网罗各种莫须有的罪名,将其家中男丁统统杀死,以绝后患。如此恶行,萧宝卷一贯姑息纵容,朝野上下敢怒而不敢言。

面对昏暗危险的政治形势,萧宝卷丝毫感觉不到一股无形的势力已经扼住咽喉,反而每天唯潘玉儿马首是瞻,来讨美人的欢心。在这个精于买卖的潘玉儿的影响下,萧宝卷也渐渐对做买卖上了瘾。按理说,在重农抑商的封建社会,商人的地位是很低下的,士子和大夫们都不屑为之。可是这个萧宝卷身为九五至尊,却对贩夫走卒之事充满了浓厚的兴趣。

●玉龙凤形佩 南北朝

虽然他无法走上街头去当个小商贩,却可以利用皇帝的无上权力,直接在宫中复制一个小型的市井社会。他先是在宫中花园里设立了一个市场,市场中林立着各种大小商铺,规模形式都和真实的商铺差不多。有了商铺之后,他就命令宫中的宦官、宫女打扮成各色商贩。他自己每日游走其间,仿佛走上了市井街头,玩得不亦乐乎。有了市场,有了商贩,还缺一个统管全局的“市令”。萧宝卷便让自己的宠妃潘玉儿担任其职,专门管理市场交易,受理各种纠纷案件。他甚至挽起袖子来亲自持刀卖肉,还让潘玉儿在一旁当垆买酒,俨然一个“天字第一号夫妻店”。这一荒唐事传到民间,老百姓便编了首讽刺他的歌谣,“阅武堂,种杨柳,至尊屠肉,潘妃沽酒”。

皇帝当屠夫,可谓滑天下之大稽,足见其心智的不成熟,让这样一位顽童当皇帝,江山社稷自然难保。

天怒人怨

从萧宝卷对做买卖这种过家家式游戏的热衷来看,他似乎还是一个童心未泯的孩子,其实不然,他虽然年少,却心狠手辣,是一位不折不扣的暴君。据史书记载,高宗在临崩之际,特意嘱咐萧宝卷“做事不可在人后”,生怕这个不懂权谋的小儿子继位之后遭人算计。萧宝卷将此话铭记在心,生杀大权一到手,便立显冷漠无情的本色。

●青瓷莲花尊 南北朝

一般皇帝即便视百姓生命为草芥,也不会随意滥杀大臣,自毁城墙。可是萧宝卷在这件事情上却是“一视同仁”。萧宝卷的两个表叔,因为经常进言劝谏他少耽于逸乐,多管理朝政,便被他狠心地杀害了。如此六亲不认,忠奸不辨,自然弄得朝野人人自危。于是始安王萧遥光起兵造反,可惜因为事起仓促,不久就被镇压了。萧遥光造反丝毫没有唤醒萧宝卷的反省意识,他反而更加暴虐地诛杀老臣。在身边一群宵小的怂恿蛊惑下,他将朝中一些老臣纷纷召入宫中,赐酒毒死,这其中包括大臣萧遥光、萧坦之、徐孝嗣等,甚至连他的亲娘舅也未能幸免。如此草菅人命,大开杀戒,让大小官员人人自危,噤若寒蝉,对他的胡作非为是敢怒不敢言。不过矛盾正在不断积聚,萧宝卷的皇位也岌岌可危了。

●青瓷双流鸡首壶 南朝

一个不理朝政的荒唐少年,本来就不足以令群臣信服。可是他不但不思进取,反而变本加厉地迫害群臣,令朝野上下怨声载道。昏君无道,臣子们只有推翻他,另谋新君。永元元年(499)十一月,齐太尉陈显达在浔阳(江西九江)起兵,进军采石(安徽马鞍山长江东岸);次年三月,平西将军崔景慧叛变,与江夏王萧宝玄联合起兵围建康。虽然这两次起义都被扑灭了,但是这种势头确实越来越旺,无可阻挡。

同年十一月,雍州刺史萧衍与吕僧珍等率领万人在襄阳(湖北襄樊)起兵;十二月,中郎将长史肖颖胄在江陵(湖北江陵)起兵。梁王萧衍的军队很快攻打到城外,太监茹法珍请求赏赐将士,极其吝啬的萧宝卷却不肯,还说:“反贼难道只捉我一个人?为什么偏偏向我要赏赐?”一个寒冬腊月的夜晚,萧宝卷还在含德殿悠然自得地吹笙。梁王的军队已经包围了大殿。听到军队闯进来的声音,萧宝卷慌忙从北门溜出。太监黄泰平举刀砍伤了他的膝盖,他摔倒在地,呵斥道:“奴才要造反吗?”另一名太监张齐不由分说,一刀砍下了他的头。中兴元年(501)三月,萧衍等人拥立南康王萧宝融在江陵称帝,是为齐和帝,改年号为中兴,并宣布废萧宝卷为涪陵王。而这个昏聩无道的萧宝卷在死后被剥夺了帝号,贬为“东昏侯”。 5zghVQ2NeJICy7/Ow81+cASmdWzzrP6At/9cluZNyD+Glz4uLC8x7CwGYsgCx1z1



爱皇权,更爱出家——佛法皇帝萧衍的佛门路

南朝梁武帝是个很矛盾的人物:若论他的文才和武功,在帝王中算是一流人物,但若说其晚年的糊涂政治以及对佛教的佞信,他又能跻身昏君之列。

●《数朝帖》梁武帝萧衍

开国之主

梁武帝萧衍(464~549)是梁朝的开国皇帝。他的祖上兰陵萧氏本来是北方庶族,家世比较低微。可他的伯父萧道成是一个很有谋略的政治家,他趁着宋朝内乱之际,夺取政权,建立了齐朝。萧衍继承了叔父的胆识和谋略,在南齐担任军职,曾和北魏军多次交手,声名远播。

齐建武二年(495),北魏军进攻南齐司州刺史萧诞,萧衍跟随江州刺史王广之前往救援。两军阵前,其他将领见魏军势大,畏惧不前。萧衍亲自率领敢死队为先锋,奋勇拼杀,将士们紧随其后,大破10万魏军。战后搜检敌营,从一名魏将留下的巾箱中找到了北魏孝文帝的敕书,上面写道:“听说萧衍善于用兵,不要轻易交锋,等我到达再商议对策。如果能俘获此人,则江南为我所有。”足见萧衍当时在敌军中威名远播。

萧衍早年还是一位社会名流。南齐竟陵王萧子良开西邸,广招文学之士,萧衍与名士沈约、谢朓、王融、萧琛、范云、任昉、陆倕并游于西邸,吟诗赋文,号称“竟陵八友”。到后来萧衍做了皇帝,虽然政务繁忙,但仍然每天灯下读书直至深夜,曾撰写《通史》600余卷。他还常常亲自起草朝廷的诏告、赞、序等公文,合起来竟然有120卷。萧衍还善于弈棋。其他方面如阴阳、卜筮、书法等无不擅长,堪称多才多艺。

如此文武全才自然不肯久居人下,于是趁着齐武帝病逝,宫廷内乱之际,萧衍便辅佐萧昭业夺取了政权。当时的他羽翼还未丰满,可是萧昭业非常倚重他,致使他的势力一步步壮大。等到积蓄足够力量之后,他毅然于雍州发动起义,夺取政权,建立了梁朝,改元天监。

从此,梁武帝萧衍不再为他人做智囊,开始在政治上充分施展自己的才能。梁武帝是中国历史上罕见的长寿皇帝,他活了85岁,在位近50年,可以说在他迷信佛教之前,还是非常励精图治的,堪称一位文武兼修的明君。

皇帝菩萨

“皇帝菩萨”是梁朝百姓送给梁武帝的称号,当然,其中不乏嘲讽之意。首先,贵为天子,却整日不理朝政,以“菩萨”自居,甚为荒唐。退一步讲,既然已经受戒,就应该让出皇位,不理红尘俗事才是,可他却霸占帝位近50年,所以也算不得真正虔诚。

关于梁武帝皈依佛教的时间,据《南史·梁本纪》记载,应该是天监十八年(519)。自此之后,他对佛教的信仰越发坚定,对于佛法的弘扬越发投入,逐渐走上了佞佛亡国的不归路。据史书记载,梁武帝为了提高自己的佛学修养,整日潜心研读佛经。一有心得便召开佛经读书会,和他手下那一帮高僧一起切磋谈玄,直说得舌灿莲花,欲罢不能。而且他不满足于设坛讲经,还极具创作热情,自己亲手撰写了长达50卷的《大品经注》,可谓对佛教在中国的发展和传播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可是这样一来,梁武帝根本无暇管理朝政,也渐渐对那些案牍劳形之事厌烦起来。好在皇帝身边总有一个智囊团替他操持国务,使他可以脱身投入私人的爱好之中。可是,这样做的弊端就是使得大权旁落,此时智囊团的素质和职业道德就成为国家机器顺利运转的决定因素。很不幸的是,梁武帝手下的智囊团已经是一批贪污腐败的奸佞小人,所以梁朝的国运日渐衰微。

●梁武帝萧衍像

除了谈玄论道,钻研佛教义理之外,梁武帝还在生活中严格恪守佛教教规。比如坚决不吃肉、不近女色。莫说皇帝,对于普通善男信女来说,这一点也很难落实。所以广大信众常说“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以此为自己寻找一个摆脱教规束缚的冠冕理由。从这一点的对比中,我们足以看到梁武帝以身事佛的决心和意志。梁武帝不但自己恪守清规戒律,也希望能够推己及人,为大臣们树立一个简朴节制的好榜样。可是“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梁武帝的生活模式很难得到贵族们的认可。所以,虽说长期的素食和禁欲给他带来了长寿和健康,却难以改变南朝沿袭已久的浮华奢靡风气。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道出了梁朝佛教立寺造像的蔚然盛况。立寺造像是每个诚心向佛之人的夙愿,只不过普通百姓经济上很难担负,只能以微薄的善款略表心意。而对于手握天下财政的梁武帝来说,钱不是问题,国库里有的是。梁武帝对于自己的生活支出尽量俭省,可是立寺造像却挥金如土,毫不手软。据《释迦方志》记载,从普通三年(522)到梁亡这二十多年间,建康城的佛寺净增二百余座,这一兴建速度是史无前例的。兴建这些佛寺,耗费了大量的人力、财力。而朝廷通过各种苛捐杂税把财政危机转嫁到百姓身上,百姓不堪盘剥,民怨载道。寺院建成之后必然要豢养大批僧尼,进一步侵夺国家财政收入,导致寺院经济膨胀,而国家财力衰减,这无疑严重动摇了梁朝的国本,加速了梁朝的衰落。天监初年励精图治辛苦建立的欣欣向荣之气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则是日趋混乱的朝纲和动荡不安的社会局势。而此时忙于事佛的“菩萨皇帝”却没有感觉到亡国的危机正步步逼近。

死于非命

由于梁武帝全身心地投入到佛教事业中去,所以朝廷的实权便落入一些奸佞之徒手中。但是日渐年迈的梁武帝已经不再像年轻之时那样执着于治国安邦。对于动荡的政局,他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据《通鉴》记载,每逢有宗亲谋逆,梁武帝总是苦口婆心地用佛教经义来教化他们,可见其昏聩的程度。

在梁武帝“无为而治”的政策下,梁朝的国运急转而下。到了梁武帝统治后期,国库日渐空虚,通货膨胀严重;朝臣不务实业,玄谈成风;地方宗亲势力膨胀,北方政权虎视眈眈;百姓不堪盘剥,农民起义不断……而面对此情此景,昏庸的梁武帝只知手持念珠,虔诚祈祷菩萨保佑。

在此内忧外患之际,东魏的叛将侯景乘虚而入。他先是用重金收买了梁武帝身边的佞臣朱异,然后假装归降梁朝。老迈昏庸的梁武帝在奸臣蛊惑下,接受了侯景的假降,引狼入室。其后,侯景不断用钱财收买人心,扩张势力。此时的梁武帝早已身在空门,不在乎家国天下了。太清三年(549),当叛军攻破都城建康,梁武帝被囚于台城之际,也只是漠然地说了一句“自我得之,自我失之,亦复何恨”,完全无视黎民百姓的生死去向。同年五月,梁武帝被饿死于台城,直奔西天去实现自己的“涅成佛梦”了。

●石雕观音菩萨像 南朝

由一代开国英主沦为昏聩无能的亡国之君,梁武帝的转变之大简直可以说是判若两人,而造成这一变化的根本原因在于他过度地迷信佛教,最终迷失了自我,以致“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5zghVQ2NeJICy7/Ow81+cASmdWzzrP6At/9cluZNyD+Glz4uLC8x7CwGYsgCx1z1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