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辛温解表药

麻黄

别名

龙沙、卑相、卑盐、狗骨

《本草纲目》记载麻黄:“散赤目肿痛,水肿,风肿,产后血滞。”《神农本草经》记载麻黄:“主治中风、伤寒头痛、温疟。发表出汗,去邪热气,止咳逆上气,除寒热,破 坚积聚。”

【性味归经】

辛、微苦,温。归肺、膀胱经。

【传统功用】

①发汗解表:用于外感风寒、恶寒无汗、发热头痛、脉浮而紧的感冒重证。

②宣肺平喘:用于肺气壅遏的喘咳实证。

③利水消肿:用于水肿、小便不利兼有表证的风水证。

【用量用法】

煎服,2~9克。

【注意事项】

本品辛温,发汗力强,凡表虚自汗、阴虚盗汗及肺肾虚喘患者当慎用。

【来源】

为麻黄科植物草麻黄或中麻黄的干燥草质茎。

【药材性状】

草麻黄:茎细长圆柱形,略扁,少分枝,直径0.1~0.2厘米,带少量棕色木质茎。表面浅绿或黄绿色,有细纵棱线,节上有膜质鳞叶,长0.3~0.4厘米,下部约1/2合生成鞘状,上部2裂,裂片锐三角状披针形,先端灰白色,反曲。

【药理作用】

促进汗腺分泌;解热,抗炎;镇咳,平喘;增强心肌收缩力;升压;抗病原微生物;抗变态反应;兴奋中枢神经等。

①治疗流感初起:麻黄2份,甘草1份,共为细末。成人每次6克,小儿酌减,温开水送下。一服汗出热退,勿再服。

②治小儿腹泻:麻黄2~4克,前胡4~8克,水煎后稍加白糖频服,每日一剂。

③治疗冻疮:麻黄、附子、细辛各25克,大黄、生姜各15克,桂枝10克,制成酊剂,用棉签蘸药小心涂在患处。

桂枝

别名

柳桂、肉桂枝

《医学启源》记载桂枝:“主伤风头痛,开腠理,解表,去皮风湿。”

【性味归经】

辛、甘,温。归心、肺、膀胱经。

【传统功用】

①发汗解肌:用于外感风寒、表实无汗,或表虚有汗及阳虚受寒。

②温通经脉:用于胸痹心痛、肩背肢节酸痛等。寒凝血滞诸痛均可应用。

③助阳化气:用于痰饮、蓄水证、心悸等症。

【用量用法】

煎服,3~9克。

【注意事项】

本品辛温助热,容易伤阴动血,凡外感热病、阴虚火旺、血热妄行等证均当忌用。孕妇及月经过多者慎用。

【来源】

为樟科植物肉桂的干燥嫩枝。

【药材性状】

枝长圆柱形,多分枝,长30~70厘米,粗端直径0.3~1厘米。表面棕红色或红棕色,有细皱纹及小疙瘩状叶痕、枝痕和芽痕,皮孔点状或点状椭圆形。质硬而脆,易折断,断面皮部红棕色,可见一淡黄色石细胞环带,木部黄白色至浅黄棕色,髓部略呈方形。有特异香气,味甜、微辛,皮部味较浓。

【药理作用】

解热,镇痛;抗炎,抗菌,抗病毒;镇静,抗惊厥等。

①治疗子宫外脱症:补中益气汤加桂枝、白芍药、黄芩,适用于阴挺而寒冷、发热汗出、小便黄者。

②治疗奔豚气:桂枝、白芍药各12克,炙甘草9克,肉桂1.5克,生姜6克,大枣10枚,用于体虚受寒、阵阵酸痛、气由少腹上冲、手足发冷。

③治疗原发性低血压:以桂枝20克、炙甘草10克为基本方,血虚者加当归,阴虚者加五味子、麦冬。

紫苏叶

别名

苏叶

《本草纲目》记载紫苏叶:“解肌发表,散风寒,行气宽中,消痰利肺,和血,温中,止痛,定喘,安胎,解鱼蟹毒,治蛇犬伤。”《名医别录》记载紫苏叶:“主下气,除寒中。”

【性味归经】

辛,温。归肺、脾经。

【传统功用】

①发汗解表:用于外感风寒、恶寒无汗等表证,还可用于咳嗽痰多。

②行气宽中:用于脾胃气滞、胸闷呕吐,还可安胎。此外,能解鱼蟹中毒引起的腹痛吐泻。

【用量用法】

煎服,5~9克。不宜久煎。

【来源】

为唇形科植物紫苏的干燥叶片。

【药材性状】

叶片多皱缩卷曲、破碎,完整者展平后呈卵圆形,长4~11厘米,宽2.5~9厘米。先端长尖或急尖,基部圆形或宽楔形,边缘有圆锯齿。两面紫色,或上表面绿色,下表面紫色,疏生灰白色毛,下表面有多个凹点状的腺鳞。叶柄长2~5厘米,紫色或紫绿色,质脆。带嫩枝者,枝的直径0.2~0.5厘米,紫绿色,断面中部有髓。气清香,味微辛。

【药理作用】

解热,镇静;促进消化液分泌,增强胃肠蠕动;祛痰,止咳,平喘;抗凝血。

①治疗妊娠呕吐:紫苏叶3克,黄连1.8克,开水泡,当茶饮。

②治疗寻常疣:以鲜紫苏叶外擦患处,每日一次,每次擦10~15分钟,一般2~6次可愈。

③治疗支气管炎:用紫苏叶、生姜按10∶1的比例制成25%紫苏叶煎液,每日早晚各服一次,每次100毫升, 10天为一个疗程,每两个疗程间隔3天。

④治疗带状疱疹:将新鲜紫苏叶捣烂,取汁外擦患处,每日6次,每2小时一次。

【附药】

紫苏梗:为紫苏的茎。味辛,性微温。归肺、脾、胃经。功能宽胸利膈,顺气安胎。适用于胸腹气滞、胎动不安等症。

香薷

别名

香薷草、香茸、石香薷、香菜

《本草纲目》记载香薷:“主脚气寒热。”《名医别录》记载香薷:“主霍乱,腹痛吐下,散水肿。”《食物本草》记载香薷:“夏月煮饮代茶,可无热病,调中温胃。含汁漱口,去臭气。”

【性味归经】

辛,微温。归肺、脾、胃经。

【传统功用】

①发汗解表,化湿和中:用于夏月乘凉饮冷、外感风寒、内伤暑湿、恶寒发热、头痛无汗、呕吐腹泻的阴暑证。

②利水消肿:用于小便不利及脚气水肿等。

【用量用法】

煎服,3~9克。用于水肿脚气,量稍大且须浓煎。

【注意事项】

本品辛温发汗之力较强,表虚有汗及阳暑证当忌用。

【来源】

为唇形科植物石香薷的干燥地上部分。

【药材性状】

全体长30~50厘米,基部紫红色,上部黄绿色或淡黄色,全体密被白色茸毛。茎方柱形,基部类圆形,直径0.1~0.2厘米,节明显,节间长4~7厘米,质脆,易折断。叶对生,多皱缩或脱落,叶片展平后呈长卵形或披针形,暗绿色或黄绿色,边缘有3~5锐浅锯齿。穗状花序顶生及腋生,苞片圆卵形或倒卵形,脱落或残存,花萼宿存,钟状,淡紫红色或灰绿色,先端5裂,密被茸毛。小坚果直径0.07~0.11厘米,近球形,具网纹。气清香而浓,味微辛而凉。

【药理作用】

解热,镇痛,镇静;抗菌,抗病毒;抑制肠蠕动;增强免疫功能等。

①治疗水肿:用香薷叶480克,水10升,熬煮极烂后去渣,再熬成膏状,加白术末210克,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次用米汤送服10丸,每天日服5次,夜服1次。

②治疗心烦胁痛:用香薷捣汁1~2升饮服。

③治疗鼻衄不止:用香薷研末,白开水送服,每服5克。

④治疗口臭:用香薷一把,水煎取汁含漱。

⑤治疗小儿头发稀少:用陈香薷60克、水200毫升,煎汁至12克,加猪油15克和匀,每日涂擦头上。

⑥治疗霍乱腹痛吐痢:生香薷、小蒜、生姜各500克,厚朴300克(炙)。上四味切,以水10升,煮取3升,分3次服用,得吐痢止,每服皆须温。

⑦治疗恶寒发热等症状:香薷10克,白扁豆、厚朴各5克,水煎服,每日一剂。可解表散寒,化湿和中,适用于外感于寒、内伤于湿所致的恶寒发热、头重头痛、无汗胸闷,或四肢倦怠、腹痛吐泻等。

香薷

生姜

别名

姜根、黄姜、姜、百辣云

《本草纲目》记载生姜:“生用发散,熟用和中。解食野禽中毒成喉痹。浸汁点赤眼。捣汁和黄明胶熬,贴风湿痛甚妙。”《神农本草经》记载生姜:“久服去臭气,通神明。”《名医别录》记载生姜:“归五脏,除风邪寒热,伤寒头痛鼻塞,咳逆上气,止呕吐,去痰下气。”

【性味归经】

辛,微温。归肺、脾、胃经。

【传统功用】

①发汗解表:用于风寒感冒的轻证。在遭受冰雪、水湿、寒冷侵袭后,急以姜汤饮之,可增进血行,驱散寒邪。

②温中止呕:用于胃寒呕吐。适当配伍,可用于多种呕吐。

③温肺止咳:用于风寒客肺、咳嗽痰多。此外,对生半夏、生天南星等药及鱼蟹食物中毒,有一定的解毒功效。

【用量用法】

煎服,3~9克,或捣汁。外用,捣敷,擦患处,或炒热熨。

【注意事项】

本品阴虚火旺及热盛之证忌用。

【来源】

为姜科植物姜的新鲜根茎。

【药材性状】

根茎呈不规则块状,略扁,具指状分枝,长4~18厘米,厚1~3厘米。表面黄褐色或灰棕色,有环节,分枝顶端有茎痕或芽。质脆,易折断,断面浅黄色,内皮层环纹明显,维管束散在。气香特异,味辛、辣。

【药理作用】

解热,镇痛,抗炎;抗惊厥;止吐,保护胃黏膜;抗肝损伤;增强心肌收缩力;抑制血小板聚集;抗氧化等。

①治疗胃及十二指肠溃疡:鲜生姜50克,洗净切碎,加水300毫升,煎30分钟,每日3次, 2天服完。

②治疗妊娠呕吐:茯苓9克,半夏4.5克,陈皮、黄芩各3克,甘草1.5克,生姜3片,水煎服。

③治疗白癜风:以生姜片擦患处,至局部皮肤知热为度,每日3~4次,一般连续2~3个月。

【附药】

生姜皮:为生姜根茎切下的外皮。味辛性凉。功能和脾行水消肿,主要用于水肿,小便不利。煎服,3 ~10 克。

生姜汁:用生姜捣汁入药。功同生姜,但偏于开痰止呕,便于临床应急服用。如遇生天南星、生半夏中毒的喉舌麻木肿痛,或呕吐不止难以下食者,可取汁冲服;也可配竹沥,冲服或鼻饲给药,治中风猝然昏厥者。用量3 ~10 滴,冲服。

防风

别名

铜芸、茴芸、茴草、百枝、百蜚、屏风

《神农本草经》记载防风:“主大风头眩痛,恶风,风邪,目盲无所见,风行周身,骨节疼痹,烦满。”

【性味归经】

辛、甘,微温。归膀胱、肝、脾经。

【传统功用】

①发表散风:用于感冒头痛、风疹瘙痒等症。

②胜湿止痛:用于风寒湿痹、肢节疼痛、筋脉挛急等症。

③止痉止泻:用于破伤风及腹痛泄泻、肠风下血。

【用量用法】

煎服,4.5~9克;或入丸、散剂。外用,研末调敷。

【注意事项】

阴虚火旺、血虚发痉者慎用。

【来源】

为伞形科植物防风的干燥根。

【药材性状】

根呈长圆锥形或长圆柱形,下部渐细,有的略弯曲。表面灰棕色,粗糙,有纵纹、多数横长皮孔及点状突起的细根痕。根头部有明显密集的环纹,有的环纹上残存棕褐色毛状叶基。体轻,质松,易折断,断面不平坦,皮部浅棕色,有裂隙,散生黄棕色油点,木部浅黄色。气特异,味微甘。

【药理作用】

解热,降温;抗炎,镇痛,镇静;抗惊厥;抑制迟发性超敏反应;抗菌等。

①预防流感:防风、荆芥、川芎、白芷、薄荷(后下)、羌活、广藿香各9克,细辛、辛夷、冰片各3克,雄黄1.5克,共研为细末,由早晨开始,每隔3小时闻一次,至睡前止,用2日即可见效。

②治疗眩晕:以苍术、白术、茯苓、白芍药各10克,防风6克,组成升阳除湿防风汤,临证加减。

白芷

别名

芷、芳香、苻篱、泽芬、香白芷

《本草纲目》记载白芷:“治鼻渊,鼻衄,齿痛,眉棱骨痛,大肠风秘,小便出血,妇女血风眩晕,翻胃吐食,解砒毒,蛇伤,刀箭金疮。”《滇南本草》记载白芷:“祛皮肤游走之风,止胃冷腹痛寒痛,周身寒湿疼痛。”

【性味归经】

辛,温。归胃、大肠、肺经。

【传统功用】

①解表散风:用于外感风寒、头痛、鼻塞等。

②通窍止痛:用于阳明头痛、齿痛、鼻渊、风湿痹痛。尤以散阳明经风湿之邪而止头额疼痛见长,且芳香上达,善通鼻窍。

③燥湿止带:用于带下过多。除阳明经湿邪而燥湿止带。

④消肿排脓:用于疮痈肿毒及痈疽初起、红肿热痛等病症。

【用量用法】

煎服,3~9克;或入丸、散剂。外用,适量研末撒或调敷。

【注意事项】

阴虚血热者忌服。

【来源】

为伞形科植物白芷或杭白芷的干燥根。

【药材性状】

根圆锥形,长7~24厘米,直径1.5~2厘米。表面灰黄或黄棕,皮孔样横向突起散生,有支根痕。质硬,皮部有棕色油点,形成层环圆形,棕色。气芳香,味辛、微苦。

【药理作用】

解热,镇痛,抗炎;祛斑;抑制肠平滑肌蠕动;兴奋子宫平滑肌;有光敏作用;抗病原微生物等。

①治疗功能性头痛:每日以白芷30克,水煎后分2次服。

②治疗白癜风:以杭白芷总香豆素制成0.5%及1%的酊剂和软膏,每日中午在患处涂药后,立即或隔10~20分钟加日光照射5~10分钟。

③治疗跟骨骨刺:用白芷、白芥子、川芎以3∶1∶1的比例,研末,用醋调成稠膏,外敷患处。

细辛

别名

少辛、小辛、细草、金盆草

《本草纲目》记载细辛:“治口舌生疮、大便秘结,起目中倒睫,散浮热。”《神农本草经》记载细辛:“主咳逆上气,头痛脑动,百节拘挛,风湿痹痛,死肌。久服明目利九窍,轻身长年。”

【性味归经】

辛,温;有心毒。归心、肺、肾经。

【传统功用】

①祛风散寒:用于风寒感冒、恶寒发热、头痛及阳虚外感、发热无汗、脉反沉者。

②通窍止痛:用于外感风寒、偏正头痛、鼻塞不通、风寒牙痛、牙龈肿烂、风湿痹痛等症。

③温肺化饮:用于外感风寒、水饮内停之肺寒咳喘、痰多清稀者。

【用量用法】

煎服,1~3克。作散每次0.5~1克。外用适量。

【注意事项】

肺燥干咳、阴虚阳亢头痛患者禁用。反藜芦。

【来源】

为马兜铃科植物辽细辛、汉城细辛或华细辛的干燥全草。

【药材性状】

①辽细辛:常卷曲成团。根茎呈不规则圆柱形,长3~10厘米,直径0.2~0.4厘米,表面灰棕色,有环形的节,节间长0.2~0.3厘米,分枝顶端有碗状的茎痕。根细长,密生节上,长10~20厘米,直径约0.1厘米,表面灰黄色,质脆,易折断。基生叶,叶柄长,光滑,完整叶展平后呈卵状心形或肾状心形,先端急尖或钝,基部深心形,长4~9厘米,宽5~13厘米,表面深绿色,上面脉上有毛,下面毛密。偶见花,紫褐色,半球状,花被裂片由基部反折,气辛香,味辛辣,麻舌。

②华细辛:与辽细辛相似,但根茎细长,长5~15厘米,直径0.1~0.3厘米,节间长0.2~1厘米,叶片较薄,心形。

③汉城细辛:与华细辛相似,但通常叶背的毛较密,叶柄有毛。

【药理作用】

解热,镇痛,抗炎;抗惊厥;抑制机体免疫力;松弛支气管平滑肌;局部麻醉。

①治疗小儿口疮:取细辛1.5克,研为细末,分成5包,每用一包,以醋调如糊状,敷于脐眼,外用布包,每日一换,连用4~5天。

②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用细辛10克,加水1升,煎煮5~10分钟,取液60毫升,分3次口含、漱口,每次10~15分钟,漱后吐出,不可吞咽入胃。溃疡面愈合后即可停药,最多用药2周。

苍耳子

别名

苍子、棉螳螂、胡苍子、苍棵子、苍耳蒺藜

《神农本草经》记载苍耳子:“主治风头寒痛,风湿周痹,四肢拘挛痛,恶肉死肌,膝痛。久服益气。”《本草纲目》记载苍耳子:“炒香浸酒服,去风补益。”

【性味归经】

辛、苦,温;有小毒。归肺经。

【传统功用】

①散风寒,通鼻窍:用于风寒头痛、鼻渊流涕。

②祛风湿,止痹痛:用于风疹瘙痒、湿痹拘挛、关节疼痛。

【用量用法】

煎服,3~9克;或入丸、散剂。

【注意事项】

本品有毒,不宜过量久服。忌猪肉、马肉、米泔。

【来源】

为菊科植物苍耳的干燥成熟带总苞的果实。

【药材性状】

果实包在总苞内,呈纺锤形或卵球形,长1~1.5厘米,直径0.4~0.7厘米。表面黄棕色或黄绿色,全体有钩刺,顶端有较粗的刺2枚,分离或连生,基部有梗痕。质硬而韧,横切面中间有一隔膜,2室,各有1枚瘦果。瘦果略呈纺锤形,一面较平坦,顶端具一突起的花柱基,果皮薄,灰黑色,具纵纹。种皮膜质,浅灰色,有纵纹;子叶2片,有油性。

【药理作用】

抗炎,镇痛;抑制脊髓反射;抗凝血酶;兴奋或抑制(大量使用)呼吸系统;镇咳;降血糖;抗病原微生物;抗氧化;抑制宫颈癌细胞。

①治疗麻疹:苍耳子15克,石菖蒲6克,红花9克,水煎服。

②治疗急性菌痢:每天以苍耳子10~15克,水煎,分3~4次服。

③治疗慢性鼻炎:取苍耳子30~40个,轻轻捶破,放入杯中,加麻油30克,文火煎开,去苍耳子,冷却后以棉签蘸油少许,涂于鼻腔,每日2~3次, 2周一疗程。

④治疗局部急性炎症:将苍耳子水煎2次,滤液浓缩成膏,加醋敷患处, 1~2天换药一次。

【附药】

苍耳草:为苍耳的茎叶。味苦、辛,性微寒,有小毒。功能祛风,清热,解毒。主要用于治疗风湿痹痛、四肢拘急等症。也用于麻风、疔毒、皮肤瘙痒诸症。

辛夷

别名

房木、新雉、迎春、木笔花、毛辛夷、姜朴花

《神农本草经》记载辛夷:“主治五脏身体寒风,头脑痛,面。久服,下气轻身,明目,增年耐老。”

【性味归经】

辛,温。归肺、胃经。

【传统功用】

①发散风寒:用于外感风寒、恶寒发热、头痛鼻塞。

②宣通鼻窍:用于鼻渊头痛。有散风邪、通鼻窍之功,为治鼻渊头痛的要药。

【用量用法】

纱布包煎,3~9克。外用适量。

【注意事项】

阴虚火旺者忌服。

【来源】

为木兰科植物望春花、玉兰的干燥花蕾。

【药材性状】

①望春花:花蕾长卵形,似毛笔头,基部常具木质短梗,梗上有类白色点状皮孔。苞片2~3层,每层2片,2层苞片间有小鳞芽,苞片外表面密被灰白色或灰绿色长茸毛,内表面棕褐色,无毛。花被片9枚,棕褐色,外轮花被呈片条形,呈萼片状;雄蕊多枚,螺旋状着生于花托下部,花丝扁平,花药线形。

②玉兰:花蕾长1.5~3厘米,直径1~1.5厘米,基部枝梗较粗壮,皮孔浅棕色。苞片外表面密被灰白色或灰绿色茸毛。花被片9枚,内外轮无显著差异。

【药理作用】

镇痛,抗过敏,抗炎,改善微循环,对局部有收敛、刺激和麻醉作用,降压,抗血小板聚集,兴奋子宫平滑肌,抗病原微生物。

①急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石胡荽、苍耳茎草、辛夷花(包)各3克,薄荷叶(后下) 1.5克,冰片0.3克,前4药共研末,再入冰片,研至无声为度,吹入鼻内,每日3~4次。

②治疗鼻炎及鼻窦炎:以辛夷花(包) 3克,偏风寒犯肺者加广藿香10克,偏风热壅盛者加槐花10克,用开水冲泡后频饮,每日1~2剂。

荆芥

别名

假苏、姜芥

《本草纲目》记载荆芥:“散风热,清头目,利咽喉,消疮肿。治项强,目中黑花及生疮,阴,吐血,衄血,下血,血痢,崩中,痔漏。”《滇南本草》记载荆芥:“治跌打损伤,并敷毒疮。治吐血。荆芥穗,上清头目诸风,止头痛,明目,解肺、肝、咽喉热痛,消肿,除诸毒,发散疮痈。治便血,止女子暴崩,消风热,通肺气鼻窍塞闭。”

【性味归经】

辛,微温。归肺、肝经。

【传统功用】

①发表散风:用于外感风寒、恶寒无汗、发热头痛等症。

②透疹消疮:用于麻疹不透、风疹瘙痒及疮疡初起兼有表证者。

③炒炭止血:用于多种出血症,如吐血、衄血、便血、痔血、妇女崩漏下血等。

【用量用法】

煎服,4.5~9克,不宜久煎。或入丸、散剂。外用,取适量捣敷、研末调敷或煎水洗。

【来源】

为唇形科植物荆芥的干燥地上部分。

【药材性状】

茎方柱形,上部有分枝,长50~80厘米,直径0.2~0.4厘米,表面黄绿或紫棕色,折断面纤维状,黄白色,中心有白色疏松的髓。叶片3~5羽状分裂。顶生穗状轮伞花序,长3~13厘米,直径约0.7厘米,宿萼黄绿,钟形,内有棕黑色小坚果。气芳香,味微涩而辛,性凉。

【药理作用】

解热,降温,抗炎;镇静,镇痛;止血;兴奋子宫平滑肌;祛痰平喘;抗病原微生物;抗氧化等。

①治疗皮肤瘙痒:取荆芥30克,碾为细面,过筛后装入纱布袋内,均匀撒布患处,用手掌反复揉搓至发热为止。

②治疗产后血晕:取荆芥31克,炒至焦黄,研细过筛,每次6克,加童小便50毫升服。

③治疗局限性湿疹:荆芥、防风、细辛、白芷各等份,研细末,用时取花椒适量,煎水熏洗患处,用醋调药末外敷,每日2次。

荆芥 K1FtfwvY6pNQCOI05e+iWs/GOgUddt9twtOI0BJb0luF/JMwgAtqsE6ODcV1PeTY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