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沧州市中考作文阅卷组组长 刘梦琳
异质对比就是面对一个写作话题,我们手中只有一个素材,这个素材单独论证中心很单薄。这时我们就可以尝试进行反向联系,找到与素材内容相反的素材进行对比,通过不同特质的素材进行组合对比,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异质素材对比使用,需要我们抓住对比点进行组合,注意对应性。对比双方应该互相对比,互为映衬。其次在素材的使用上,要将对比引向深入,运用正反两方面的素材,不能只摆出事实,必须在此基础上对截然相反的态度、方法、效果等进行深入分析,解释素材中蕴涵的深刻道理。
方法1:人物自身异质对比
每则人物素材,其实都是来自活生生的人物,而每个人都有七情六欲,都有喜怒哀乐,因而他们的实际生活就不会只是伟大、高尚、美好的一面,还有另外一个侧面。因此我们可以根据某则人物素材,尝试对其自身的反向联系,找到与这一素材内容相反的素材进行对比组合,以便增加文章的魅力。
范例:
曾经博得欧阳修“老夫当避此人,放出一头地”的赞美,享誉文坛。曾经赢得仁宗“朕今日为子孙得两宰相矣”的称许,前程万里。然而此刻,只能住在破旧的定惠院感叹“拣尽寒枝不肯栖”。于是,他彷徨了,悲伤了,迷茫了。他自己的心灵囚禁在昏暗的小屋里,不见天日。
而当那天,当他推开了那陋室的敝窗,那一刹,他发现自己的周围不仅只是茅椽蓬牖,瓦灶绳床,在那窗外,是“晓夕有变,江南堵峰在几席,此幸未如有也”的盛景。
那一刻,他醒悟了。那一刻,他为自己的心灵打开了一扇窗。
于是,我们看见了在白日,与渔樵为伍,泛舟赤壁的苏轼。我们看见在夜晚睡听晚街无一事,徐徐读尽床头几卷书的东坡。他亲手建起一间东坡小屋,开垦几畦菜园,吃着“富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的东坡肉,乐享人生。
有道是,“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然而,让我们对此报以一个淡然的微笑。试着学学东坡,为自己的心灵打开一扇窗子。做缥缈的孤鸿横渡人世悲欢;做飘然的智者笑对蜗角虚名;做世外高人斜睨人生浮沉;做红尘过客,留下千古风流。
(节选自中考满分作文《打开一扇窗》)
根据苏轼这一人物素材“出人头地”,运用异质对比,在灾难面前醒悟过来,别出心裁,表达其“为自己的心灵打开一扇窗子”的做法,独具一格,蕴涵时代色彩。作者在以语言勾勒线条、把握节奏上也是清晰而干练的。在叙写苏轼经历时,他以几个时间名词与副词为坐标,简洁有序地勾勒轮廓,推进节奏;在叙写苏轼醒悟的时候,又通过词语的重复与单词成句的方式来降低表达的速度,有意让情感在此低吟浅唱一回。
方法2:由此及彼异质对比
辩证法告诉我们,世界是普遍联系的,事物之间是普遍联系的,任何一则人物素材都可以联系到相关的社会现象,这样,我们的思路就可以得以拓展。因此我们可以根据某个人物素材,通过反向联系,找到与之相反的现实生活中的人物素材进行组合对比,获得泾渭分明的效果。
范例: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中,钢铁战士保尔 · 柯察金曾对生命有这样的定义与看法:“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生命属于人只有一次。一个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耻,这样在临死的时候,他就能够说:我整个的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献给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
其实,一个有人格、有尊严的人,必定懂得尊重一切有尊严的人格。那么,是否一个懂得善待、爱惜自己生命的人也同样善待、爱惜他人生命呢?
在当今社会,就有许多人对生命抱以冷漠无情的态度。他们有意无意地苛待、残害生命。例如,有些医院认钱不认人,见死不救,恶性医疗事故屡有发生,直接威胁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和生命;矿难频繁,贪官与不法矿主互相勾结,为牟取暴利而置工人的生命于不顾;假药、伪劣食品泛滥,非法美容业猖獗,不断损害消费者的利益;某些执法者乃至非执法者滥用私刑,草菅人命;交通肇事者不顾受害者逃之夭夭,甚至故意碾轧受害人至死……试问连善待生命都不会的人,又怎能懂得去珍惜他人的生命呢!
(节选自中考满分作文《善待一切生命》)
本段运用异质素材对比的手法 , 文章由保尔 · 柯察金的一句 “ 善待一切生命 ” 的名 言,联系社会缺乏“善待一切生命”理念的种种现实,引发了对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思考,针对生活实际,从而发出“善待一切生命”的呼吁,振聋发聩,现实意义极强。
河南省中学语文特级教师 杨红霞
作文失去了联想,就失去了生机与活力。当同学们见到题目而情思凝滞之时,不妨根据这些素材,展开联想的翅膀,在广袤的时空中游目骋怀,同时也要让自己多方思考。那么,观察所得,读书所识,偶然领悟就会汇聚心头,集结笔端,材料就会汩汩而来。
当然联想要合理,要抓住素材之间的关联点,是相似、相关还是相反,在行文时有明确的中心意识,有了这些,我们作文时就会思维敏捷,思路开阔,如虎添翼,锦上添花。
方法1:合理拓展
人物素材本身往往比较简单、平淡,或只是一个轮廓、梗概,可以此为基本框架,展开想象,合理拓展,使人物形象变得血肉丰满,使事情变得具体、曲折、生动,这就要求我们在原有材料基础上展开想象,结合自身生活体验去填补素材本身的“空白”之处。
范例:
想起霍金,眼前就浮现出这位科学大师那永远深邃的目光和宁静的笑容,世人推崇霍金并不仅因为他是智慧的英雄,更因为他还是一位人生的斗士。
在一次学术报告结束之际,一位女记者捷足跃上讲坛,面对这位已在轮椅上生活了三十余年的科学巨匠,深深景仰之余,又不无悲悯地问:“霍金先生,卢伽雷病已将您永远固定在轮椅上,您不认为命运让您失去太多了吗?”这个问题显然有些尖锐和突兀,顿时报告厅内鸦雀无声,但霍金的脸上仍然充满着笑容,他用还能活动的手指,艰难地叩击着键盘,于是宽大的投影屏上显示出如下一段文字:
我的手指还能活动,我的大脑还能思维,有我爱和爱我的亲人和朋友……对了,我还有一颗感恩的心。
(节选自中考满分作文《一颗感恩的心》)
合理拓展这一技法的特点是什么呢?从一事物想到与之相关的其他事物,由此及彼。如由“绿”会想到植物、春天、希望、春风又绿江南岸、青春等。本段根据“霍金:精神巨人”这一人物素材,增加其回答女记者的提问,体现其感恩的文章主题。
方法2:编创故事
编创故事,就是根据人物素材来编制故事的情节。一般记叙文要求写真人真事,不需要编故事。如果写童话、小说、科幻故事或者写看图作文、想象作文等就得编故事了。编述故事情节不受真人真事的限制,不受时间、空间的约束。尤其是童话、科幻故事、想象作文,作者可上天入地、探奥搜奇;和草木交往,与鸟兽倾谈,可以历洪荒远古、访古人来者。真可谓无所不能有,无所不可有。但是,无论想象的内容多么奥妙神奇,都不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这个“源”和“本”便是生活。
范例:
公元1200年1 1月4日 雷雨夜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如今,身已垂老,心却依旧在北方的天空,久久不愿收回。眼见北方告急,而我却不能上阵杀敌。唯有“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我用诗滋养生命和思念,每当思念故乡时,只能抓一把诗解馋,我只能用诗歌守望心中的夙愿,只能让诗歌随金戈铁马驰骋于硝烟弥漫的搏杀间,用豪迈填补内心的空白。
公元1210年12月1日 暴风雪
此刻,我已是气息奄奄,儿子急为我请郎中,我坦然拒绝。山外青山楼外楼,如今的南宋还是歌舞升平,丝竹乱耳。人们沉醉在醺醺的酒意之中,整个城池被泡得酥软软的,早已经不起风雨之敲打,这种漫溢的腥味无异于在我孱弱多病的身躯上又砍上几刀。国人早已不读诗,不问国事,他们麻木得想与世隔绝。唯有我,依然要用犀利的诗歌化作锋锐的长戟,用讽刺的语调化作飞驰的利箭,用警戒的话语化作坚硬的盾牌,一齐抛向北方的天空!我要用满腔热血,化一道彩虹,坚守国疆故土。我深知我气数将尽,但希望吾儿切记:“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节选自中考满分作文《陆游日记》)
作者敞开心扉,思接千载,根据人物素材来编创故事的情节,用日记形式巧妙地浓缩了诗人不同时期的同一种心境,展现了诗人坚守爱国信念、期盼国家统一的高尚情怀。文章笔墨含情,诗词典故信手拈来,处处闪烁着诱人的文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