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素材攻略一
直接引用

全国优秀语文教师 安徽省蚌埠市中考作文阅卷组组长 邵林永

“直接引用”是指所引的文字与原文毫无差异,是“引用”这种修辞方法的一种。在使用此方法时,可以直接引用学过的课文句子,也可以直接引用素材里的小故事。用蕴涵真知灼见的句子来组织和布局作文的结构,用小故事来表达自己的见解和感受。由于大家对这些素材早已耳熟能详,所以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使得文章极有说服力和感染力。

方法1:依样画葫芦

生活中,我们的经历往往和前人的经历有着这样那样的相似之处。在作文里借用人物素材中的小故事,“依样画葫芦”,通过复述他们的言谈举止,或者揣摩他们的判断与抉择,往往能够使文章意蕴倍增。

范例:

在小学里,我们就学过你的故事——千里拜师。曲阜和洛阳相距上千里,你风餐露宿,日夜兼程,几个月后,终于走到了洛阳。在洛阳城外,你看见一辆马车,车旁站着一位七十多岁的老人,穿着长袍,头发胡子全白了,看上去很有学问。你想:这位老人大概就是我要拜访的老师吧!于是上前行礼,问道:“老人家,您就是老聃先生吧?”“你是——”老人见这位风尘仆仆的年轻人一眼就认出了自己,有些纳闷。你连忙说:“学生孔丘,特地来拜见老师,请收下我这个学生。”老子说:“你就是仲尼啊,听说你要来,我就在这儿迎候。研究学问你不比我差,为什么还要拜我为师呢?”你听了再次行礼,说:“多谢老师等候。学习是没有止境的。您的学问渊博,跟您学习,一定会大有长进的。”

(节选自中考满分作文《总想为你唱支歌》)

此语段用第二人称来写孔子,直接唱出对孔子的无限敬仰和钦佩之情。开篇直接引用“千里拜师”的小故事,保留了故事中两个人物的肖像、语言、动作、心理、神态等多方面的细致描写,仿佛又把我们引入了那时那地,亲眼目睹了孔子的无限谦卑、老子的无限热诚一般。

方法2:添枝加叶

从小学到中学,我们学了很多课文,每一篇课文都是人类文化的精华,这一篇篇课文就是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写作源泉。可以直接引用课文中的人物素材,适当地“添枝加叶”,用来组织和布局作文的结构。直接引用课文中的人物素材,会让人觉得作者既有厚重的文学底蕴,又有他为己用的灵气,会让阅卷者有笔下生辉、文中流金之感。

范例:

我小学毕业时已经看了多个版本的《三国演义》《水浒传》和《红楼梦》了,不过我最喜爱看的还是《山海经》杂志和《寓言故事》,而记忆尤为深刻的有个寓言,叫做“愚公移山”。说的是古代有一位老人,住在华北,名叫北山愚公。他的家门南面有两座大山挡住他家的出路,一座叫做太行山,一座叫做王屋山。愚公下决心率领他的儿子们要用锄头挖去这两座大山。有个名叫河曲智叟的老头子看了发笑,说你们这样干未免太愚蠢了,你们父子数人要挖掉这样两座大山是完全不可能的。愚公回答说:我死了以后有我的儿子,儿子死了,又有孙子,子子孙孙是没有穷尽的。这两座山虽然很高,却是不会再增高了,挖一点就会少一点,为什么挖不平呢?愚公批驳了智叟的错误思想,毫不动摇,每天挖山不止。这件事感动了上帝,他就派了两个神仙下凡,把两座山背走了。故事通过愚公移山成功的事情,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惊人毅力,多读之后悟出了一个道理:要克服困难就必须下定决心,坚持不懈地努力。

(节选自中考满分作文《书香做伴》)

本段运用“添枝加叶”的方法,对“愚公移山”这一人物素材基本照搬不误,适当地增加一些“枝叶”,使其内容比较丰满,并且指出其意义:滴水之所以能够穿石,愚公之所以能够移走大山,一切皆源于他们的毅力。 roHCnDs8oej0qAO4/1txdoiOG0zCQmlkQYKEHSY0BlfeKt9kamX/P8YC7NLAh3eo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