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素材攻略一
直接引用

全国优秀语文教师 安徽省蚌埠市中考作文阅卷组组长 邵林永

“直接引用”是指所引的文字与原文毫无差异,是“引用”这种修辞方法的一种。在使用此方法时,可以直接引用学过的课文句子,也可以直接引用素材里的小故事。用蕴涵真知灼见的句子来组织和布局作文的结构,用小故事来表达自己的见解和感受。由于大家对这些素材早已耳熟能详,所以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使得文章极有说服力和感染力。

方法1:依样画葫芦

生活中,我们的经历往往和前人的经历有着这样那样的相似之处。在作文里借用人物素材中的小故事,“依样画葫芦”,通过复述他们的言谈举止,或者揣摩他们的判断与抉择,往往能够使文章意蕴倍增。

范例:

在小学里,我们就学过你的故事——千里拜师。曲阜和洛阳相距上千里,你风餐露宿,日夜兼程,几个月后,终于走到了洛阳。在洛阳城外,你看见一辆马车,车旁站着一位七十多岁的老人,穿着长袍,头发胡子全白了,看上去很有学问。你想:这位老人大概就是我要拜访的老师吧!于是上前行礼,问道:“老人家,您就是老聃先生吧?”“你是——”老人见这位风尘仆仆的年轻人一眼就认出了自己,有些纳闷。你连忙说:“学生孔丘,特地来拜见老师,请收下我这个学生。”老子说:“你就是仲尼啊,听说你要来,我就在这儿迎候。研究学问你不比我差,为什么还要拜我为师呢?”你听了再次行礼,说:“多谢老师等候。学习是没有止境的。您的学问渊博,跟您学习,一定会大有长进的。”

(节选自中考满分作文《总想为你唱支歌》)

此语段用第二人称来写孔子,直接唱出对孔子的无限敬仰和钦佩之情。开篇直接引用“千里拜师”的小故事,保留了故事中两个人物的肖像、语言、动作、心理、神态等多方面的细致描写,仿佛又把我们引入了那时那地,亲眼目睹了孔子的无限谦卑、老子的无限热诚一般。

方法2:添枝加叶

从小学到中学,我们学了很多课文,每一篇课文都是人类文化的精华,这一篇篇课文就是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写作源泉。可以直接引用课文中的人物素材,适当地“添枝加叶”,用来组织和布局作文的结构。直接引用课文中的人物素材,会让人觉得作者既有厚重的文学底蕴,又有他为己用的灵气,会让阅卷者有笔下生辉、文中流金之感。

范例:

我小学毕业时已经看了多个版本的《三国演义》《水浒传》和《红楼梦》了,不过我最喜爱看的还是《山海经》杂志和《寓言故事》,而记忆尤为深刻的有个寓言,叫做“愚公移山”。说的是古代有一位老人,住在华北,名叫北山愚公。他的家门南面有两座大山挡住他家的出路,一座叫做太行山,一座叫做王屋山。愚公下决心率领他的儿子们要用锄头挖去这两座大山。有个名叫河曲智叟的老头子看了发笑,说你们这样干未免太愚蠢了,你们父子数人要挖掉这样两座大山是完全不可能的。愚公回答说:我死了以后有我的儿子,儿子死了,又有孙子,子子孙孙是没有穷尽的。这两座山虽然很高,却是不会再增高了,挖一点就会少一点,为什么挖不平呢?愚公批驳了智叟的错误思想,毫不动摇,每天挖山不止。这件事感动了上帝,他就派了两个神仙下凡,把两座山背走了。故事通过愚公移山成功的事情,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惊人毅力,多读之后悟出了一个道理:要克服困难就必须下定决心,坚持不懈地努力。

(节选自中考满分作文《书香做伴》)

本段运用“添枝加叶”的方法,对“愚公移山”这一人物素材基本照搬不误,适当地增加一些“枝叶”,使其内容比较丰满,并且指出其意义:滴水之所以能够穿石,愚公之所以能够移走大山,一切皆源于他们的毅力。 qTNSGGP44RfRnKb8gfX18qKueBXr2y1JTCLxS0oKNGzJikU8qN+bR1ENr2qmbQBc



素材攻略二
同质叠加

语文教研专家 山东省莱州市作家协会理事 于伟伟

同质叠加就是面对一个话题,我们积累了许多人物素材,这些素材单独运用还不能有效地表达主题,这时我们就可以筛选一些相同或相似的素材,按照时空关系或者材料内涵的相似性进行组合,通过相同的素材特质,来起到表达主题、增加文章气势的作用。

方法1:同一类别人物同质叠加

同质素材叠加使用,需要我们善于根据写作题目要求,围绕文章的中心,将平时积累起来的同类别的人物素材巧妙组合在一起,把不同的人物身上的相同点,挖掘出来,论证同一个中心,同质叠加后的写作素材会变得更加具有感染力。

范例:

面对高山的阻挡,我并不感怀忧伤,埋怨命运的不公。相反,我微笑着,弹奏出激情昂扬的乐章。生命总会有起伏,你听,是屈原在引吭高歌,写出了流芳百世的《离骚》;“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在历史的长河边唱出了自己不屈的精神;李白抛弃功名利禄,将“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壮志铭刻在历史的长河中。那些困难高山只能挡住我前进的道路,却无法阻止我前进的脚步,我不灰心不失望,一路凯歌迈向远方……

“落花有意,流水无情”,落花在我耳畔轻轻低吟。我说:“请跟随我流淌的轨迹,你会明白——流水并非无情,而是带你迈向更广阔的天地。夜空中划过的流星,只是一瞬,但是它经过了炙热的大气层,将自己的生命熊熊燃烧,将光明无私地奉献给大地,于是便筑就了永恒。”落花不信,我开心地笑了,“哗啦啦——”地继续向前流淌。

(节选自中考满分作文《聆听流水的歌唱》)

本段把屈原、李白、文天祥这些古代人物同质叠加,通过聆听流水的歌唱,来寻找生命的天堂。作者从流水声中听出了哲理,听出了真谛,见解睿智而独到。更难能可贵的是这篇文章构思的大气,基于对流水精神的细腻体察,作者信笔写来,引经据典,浑然天成。文章始终洋溢着一种昂扬向上的热情,有着强烈的感染力。

方法2:不同类型人物同质叠加

面对一个写作话题,我们可以筛选不同类别中一些相同或相似的人物素材,按照时空关系或者材料内涵的相似性进行组合,如把古代人物与现代人物同质叠加,把外国人物与名著人物同质叠加,效果往往不同凡响。

范例:

瞧!那一江浑浊的水从天边奔涌而来,散发着坚强与野性的气味,滔滔地撞击着高高的堤坝,带一身豪气,集一腹倔犟,汹涌地,澎湃地。勃勃的流水激昂的士气是勇士的勇气,雄浑地撼动天地,叫人思念屈原江畔对那风雪电的呼喊,李白“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凌云壮志,鲁迅那“勇于直面惨淡人生”的狂傲。啊,豪情的旋律在昂扬!汹汹流水迸溅的水浪是斗士的坚韧,深深地震撼人心,使人感悟海明威笔下桑提亚哥的顽强与不屈;北大登山队向巅峰发起冲击的勇敢与决心;三毛放弃都市,向往大漠的坚定。噢!坚韧的大浪在翻滚!

流水,这阳刚之水。流水啊流水,不失细腻与温存,又极富壮阔与雄浑。奔腾吧,流水!长存天地间。升华吧,感悟!伴着这悠悠水韵闪耀史册!

(节选自中考满分作文《水韵悠悠》)

本段把古代人物屈原、李白,现代人物鲁迅,名著人物桑提亚哥同质叠加,令这些文人的名句如花绽放,为文章增光添彩,“豪情的旋律在昂扬”与“坚韧的大浪在翻滚”,此唱彼和。行文对称照应,音韵和谐,收放自如,在聆听“水韵悠悠”这花开声音的同时,令人感叹其娴熟的写作技巧。 qTNSGGP44RfRnKb8gfX18qKueBXr2y1JTCLxS0oKNGzJikU8qN+bR1ENr2qmbQBc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