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开心的事

名篇引路

打水漂儿

柳萌

导读

儿时的游戏,往往到成年后都还会记得。像北方孩子喜欢的打雪仗、堆雪人,南方孩子喜欢的游泳、打水漂。这些种类繁多的游戏,让孩子们的童年时光充满乐趣。

水乡孩子的玩耍,总也离不开水——打水仗、赛长泳,这是对水性的锻炼;划船、掏蟹、捕鱼,这是对技能的培养。还有一种玩耍,则是玩灵巧、玩机智,这就是打水漂儿。水乡的男孩子女孩子大都会玩打水漂儿,玩得好却不那么容易,得有一定的巧劲儿。(开篇点出打水漂儿这种游戏的特点。)

打水漂儿,就是找几块瓦片儿,顺着水皮儿撇向远处,瓦片儿就会像蛇一样蹿走,河面上立刻出现一长缕的波纹儿,非常好看。玩打水漂儿的高手,可以撇出十几米远,有的还带着嗡儿嗡儿的响声。如果有几个人同时在玩,无形之中就要比试一番高低,那一阵阵的笑声、喧闹声,伴随着水漂儿的响声,在河岸上悠悠地回荡。(具体介绍儿时打水漂的快乐。“像蛇一样蹿走”生动、形象。)

我喜欢玩打水漂儿,只是没有别人玩得好。瓦片儿到了我的手里,不是蹿得不远,就是“扎猛子”(钻进水里),常常惹得小伙伴们笑。尤其是在比赛打水漂儿时,越是想打得好越出乱子,倒数头几名总有我的份儿,所以让人讥笑为“老疙瘩”。好像只有那么一次,我手中的瓦片儿,不知怎么使对了劲儿,一下子蹿出十来米远,我这个“老疙瘩”总算威风一回,从此以后,我也越发想玩玩,不过像这么好的成绩,后来再也未出现过。(介绍自己拙劣的打水漂儿技术,以及偶尔的成功。说明这种游戏的吸引力。)

长大成人之后,常听人说打水漂,开始以为,就是说的这种玩耍,渐渐明白,原来是做事情马虎、不怎么沉实叫打水漂儿。仔细想想也蛮有道理。这时我不禁暗笑起来,心想,按这样的说法,我当初当“老疙瘩”,打不好水漂儿,瓦片儿净往河里钻,岂不是“表现”得很好吗?(引申出打水漂儿的现实含义,引起自己对童年美好时光的回忆。)

可惜玩耍毕竟不是生活,时光更不会倒流回去,这些童年的往事,如今还留在记忆中,总还会有些益处吧。我这样想。(结尾的议论,强调童年往事在人生中的意义。)

跟名家学写作

1、形象的比喻:作者把打水漂儿时瓦片的状态用生动的比喻表现出来,如“瓦片儿就会像蛇一样蹿走”形象、具体。

2、议论深化主题:作者在结尾的议论中,用“玩耍毕竟不是生活,时光更不会倒流回去”,既表达出“我”对童年的留恋,也说明了童年往事对一个人的影响。

学生习作

挖荠菜

荠菜是一种野菜,它的根、茎、叶都可以食用,味道清香鲜美。我国南方民间有“到了三月三,荠菜当灵丹”的谚语,就是说它有很高的营养价值。我奶奶就经常给我烧荠菜咸糊糊,包荠菜猪肉馅的饺子给我吃,那味道,真是好极了!

刚过完年没几天,天气还比较寒冷,我们就迫不及待地来到野外的空地里挖荠菜。我拿着小铲子,不管三七二十一就要挖那些叶子肥大的野菜,妈妈却一把拦住了我。我好奇地问为什么,妈妈说:“不是什么野菜都能吃的,你得先认准荠菜的样子再挖。你瞧,荠菜的叶子带花边,就像跳舞穿的绿裙子,它还有长长的白根,就像在跳芭蕾舞的小姑娘一样。”说着,妈妈给我看了看她挖的荠菜,可不是嘛,就是一群穿着绿裙子在跳芭蕾舞的小姑娘嘛!闻着还有一股沁人心脾的清香味呢!我们不停地挖着,越挖越多。累了,我就抬头看看瓦蓝瓦蓝的天空,那不时从天空飞过唧唧喳喳欢叫着的小鸟,还有那搭在高高树杈上的大鸟窝。春风柔柔地吹着,真是惬意啊!不一会儿,我们就带着一大袋战利品回家了。

晚上,爸爸烧了荠菜玉米汤,我拿起筷子夹了一口荠菜细细品尝,真是唇齿留香,回味无穷啊!

点评

作者生动地讲述了和妈妈挖荠菜的事;同时文中融入了关于荠菜的一些知识,增强了科学性;比喻句的使用,也为文章增加了文采。

学生习作

厨房变奏曲

郭春叶

今天放学之后,我觉得肚子有点饿了,就问:“妈妈,今天晚上吃什么?”妈妈说:“做你最爱吃的炸酱面,行吗?”我高兴地跳了起来,又咽了几下口水。

到了家,妈妈开始准备做饭。她把菜放到盆里,先“哗啦”一声打开水龙头,把盆里接满了水,关上水龙头。“哗啦啦”搓呀搓,这是正在给黄瓜洗澡。洗干净以后,她把黄瓜捞出来,“啪嗒嗒”,妈妈把黄瓜切成了丝。我听见这个声音,心想:妈妈切得那么快,真是熟练啊!

突然,我听见“啪”的一声,走近一看,原来鸡蛋和碗在亲吻呀!妈妈把鸡蛋放在碗里“嗒嗒”地搅碎,然后开始做炸酱:先把油倒入锅里,响起了“噼里啪啦”声;她又“啪啦”一声,这是把切好的葱花姜末放到锅里的声音;然后,“哗啦”一声,这是妈妈把鸡蛋液倒入锅里的声音;又响起了“噼里啪啦”的声音,这是鸡蛋和酱打招呼呢!妈妈拿起铲子,炒酱和鸡蛋。我听到“啪啪”的声音,这是鸡蛋和酱在说话。五分钟以后,酱熟了。

最后开始煮面了,她拿起锅,“哗啦啦”接了半锅水,“啪”的一声,把锅放到灶台上,“嗒”的一声开了火。等水“咕噜噜”冒泡了,又把面条“哧溜”一声放到锅里,面条就像滑滑梯一样。十分钟后,面熟了。妈妈捞出面盛好端到桌上,她喊了一声:“吃饭了!”我马上跑过来,心想:这是一顿多么美味的饭呀!

点评

作者描写妈妈做炸酱面的情景,用不同的拟声词形容各个步骤,同时将物品拟人化,使得文章的表达更加生动。FV6J/eiivS26QMqr2TeuDqUZkXj48hiHd4SBQF/uutP0UaWdS32vpXQqPqDWDoim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