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淘气的事

名篇引路

捅马蜂窝

冯骥才

导读

每个人小时候都或多或少做过淘气的事儿。这些事有的伤害了别人的利益,有的伤害了自己。也有的人在淘气后得到了许多经验和教训,让自己在今后的成长中获益匪浅。下面,让我们看看一个捅马蜂窝的事例吧!

爷爷的后院虽小,却是鸟儿、蝶儿、虫儿们生存和嬉戏的一片乐土,也是我儿时的乐园。这里,最壮观的要数爷爷窗檐下的马蜂窝了,好像倒垂的一只大莲蓬,无数金黄色的马蜂爬进爬出,飞来飞去,不知忙些什么,大概有百十只之多,以致爷爷不敢开窗子,怕它们中间哪个冒失鬼一头闯进屋来。(具体写爷爷的后院的景象,写那里是“我”儿时的乐园。引出马蜂窝。对马蜂窝的描写很生动,“壮观”一词形象地表现蜂窝之大,为后面的捅马蜂窝张本。)

“真该死,屋子连透透气儿也不能,哪天请人来把这马蜂窝捅下来。”奶奶总为这个马蜂窝生气。

“不行,要蜇死人的!”爷爷说。

“怎么不行?头上蒙块布,拿竹竿一捅就下来。”奶奶反驳道。

“捅不得,捅不得。”爷爷连连摇手。(用爷爷奶奶的对话,引出下面“我”捅马蜂窝的想法和行为,铺垫巧妙。)

我站在一旁,心里却涌出一种捅马蜂窝的强烈渴望。那多有趣!当我给这个淘气的欲望鼓动得难以抑制时,就找来妹妹,趁着爷爷午睡的当儿,悄悄溜到从走廊通往后院的小门口。我脱下褂子蒙住头顶,用扣上衣扣儿的前襟遮盖下半张脸,只露一双眼,又把两根竹竿接绑起来,作为捣毁马蜂窝的武器。我和妹妹约定好,她躲在门里,把住关口,待我捅下马蜂窝,赶紧开门放我进来,然后把门关住。(一连串的动词描写,表现了“我”为捅马蜂窝而作的各项准备。生动具体。)

妹妹躲在门缝后边,眼瞧我这非凡而冒险的行动。我开始有些迟疑,最后还是好奇战胜了胆怯。当我的竿头触到蜂窝的一刹那,好像听到爷爷在屋内呼叫,但我已经顾不得别的,一些受惊的马蜂“轰”地飞起来。我赶紧用竿头顶住蜂窝使劲摇撼两下,只听“嗵”一声,一个沉甸甸的东西掉下来,跟着一团黄色的飞虫腾空而起。我扔掉竿子往小门那边跑,谁料到妹妹害怕,把门在里边插上,她跑了,将我关在门外。我一回头,只见一只马蜂径直而凶猛地朝我扑来,好像一架燃料耗尽、决心相撞的战斗机。这复仇者不顾一切而拼死的气势使我惊呆了。我抬手想挡住脸,只觉眉心像被针扎似的剧烈地一疼,挨蜇了!我捂着脸大叫。不知道谁开门把我拖进屋。(形象的描写,强调马蜂的气势之强,也体现了“我”被蜇的伤害之深,也更加突出淘气给“我”造成的后果。)

当夜,我发了高烧。眉头处肿起一个枣大的疙瘩,自己都能用眼瞧见。家里人轮番用了醋、酒、黄酱、万金油和凉手巾把儿,也没能使我那肿包迅速消下去。转天请来医生,打针吃药,七八天后才渐渐复愈。这一下不轻呢!我生病也没有过这么长时间,以致消肿后的几天里不敢到那通向后院的小走廊上去,生怕那些马蜂还守在小门口等着我。(行为描写表现了“我”被蜇后的恐惧心理。)

过了些天,惊恐稍定,我去爷爷的屋子,他不在,隔窗看见他站在院里,摆手召唤我去,我大着胆子去了。爷爷手指窗根处叫我看,原来是我捅掉的那个蜂窝,却一只马蜂也不见了,好像一只被丢弃的干枯的大莲蓬头。爷爷又指了指我的脚下,一只马蜂!我惊吓得差点叫起来,慌忙跳开。

“怕什么,它早死了!”爷爷说。

仔细瞧,噢,原来是死的。仰面朝天躺在地上,几只黑蚂蚁在它身上爬来爬去。

爷爷说:“这就是蜇你的那只马蜂。马蜂就是这样,你不惹它,它不蜇你。它要是蜇了你,自己也就死了。”

“那它干吗还要蜇我呢,它不就完了吗?”

“你毁了它的家,它当然不肯饶你。它要拼命的!”爷爷说。

我听了心里暗暗吃惊,一只小虫竟有这样的激情和勇气。低头再瞧瞧这只马蜂,微风吹着它,轻轻颤动,好似活了一般。我不禁想起那天它朝我猛扑过来时那副视死如归的架势,与毁坏它们生活的人拼出一死,真像一个英雄⋯⋯我面对这壮烈牺牲的小飞虫的尸体,似乎有种罪孽感沉重地压在我心上。

那一窝马蜂呢,无家可归的一群呢,它们还会不会回来重建家园?我甚至想用胶水把这只空空的蜂窝黏上去。

这一年,我经常站在爷爷的后院里,始终没有等来一只马蜂。

转年开春,有两只马蜂飞到爷爷的窗檐下,落到被晒暖了的木窗框上,然后还在去年的旧窝的残迹上爬了一阵子,跟着飞去而不再来。

空空又是一年。(心理描写,表现“我”对马蜂的敬佩和沉重的负疚感。)

第三年,风和日丽之时,爷爷忽叫我抬头看,隔着窗玻璃看见窗檐下几只赤黄色的马蜂忙来忙去。在这中间,我忽然看到,一个小巧的、银灰色的第一间蜂窝已经筑成了。

于是,我和爷爷面对面开颜而笑,笑得十分舒心。我不由得暗暗告诉自己:再不做一件伤害旁人的事。(神态描写,表现“我”的愉快心情,这是因为自己的负疚心理得到缓解。)

跟名家学写作

1、心理描写生动:作者在写自己捅马蜂窝前后的心理时,语言形象,对心理刻画很具体、生动,把微妙的心理感受描写出来。

2、巧妙铺垫:作者在写自己决定捅马蜂窝前,用奶奶和爷爷的话加以铺垫,结构自然,也符合孩子的心理。

学生习作

我真淘气

小时候,我可淘气了,看着我长大的外婆常说:“你这个小丫头,带你比带两个男孩还麻烦!”

在我7岁时,我和玲玲、云云、小恒、丁丁一起去滑梯那儿玩。我、玲玲、云云一起玩滑梯,小恒、丁丁他俩爬树。忽然,小恒得意扬扬地说:“瞧!我们男生多厉害,能爬树。你们女生可不敢!”丁丁立马说:“胆小鬼!”我听了,顿时火冒三丈,说:“谁说我们女生不敢?”丁丁又说:“那你来试试呀!”我昂起头说:“本小姐就来试试!你们两个小鬼快给我让开!”

于是,小恒和丁丁让开了。我一个箭步冲了上去,手撑在树枝上,双脚紧紧夹着树,生怕一个不小心便摔了下来。我保持这个动作慢慢地爬,眼看就要爬了上去,但手边根本没有一点可以支撑身体的地方。我咬紧牙关往上爬,终于爬上了树顶。我刚爬下树,玲玲和云云便向我竖起了大拇指,说:“迎迎,你真棒!”我自豪地对两个男生说:“怎么样?女孩子不比男孩子差吧?”丁丁和小恒羞愧地低下了头。

我心里想:虽然我很淘气,但也为我们女孩子挣足了面子哪!

学生习作

我和妈妈玩游戏

柴弘历

今天,我和妈妈两个人在家里玩了一个“贴鼻子”的游戏。

游戏玩法是先画一个没鼻子的脸,然后轮流把手中的鼻子贴到没有鼻子的脸上去。当然,去贴鼻子的时候要用纱巾蒙住眼睛,谁贴得准,谁就是赢家。

游戏开始了,我让妈妈先贴,只见妈妈按规则一丝不苟地蒙上眼睛,慢慢地摸索着走到“人脸”前,右手摸着“人脸”,好一会儿,她才把左手握着的鼻子贴了上去。之后,她赶紧拉下纱巾,只见鼻子贴在了左眼睛上。我笑得前仰后合,妈妈却怒发冲冠。

第二次轮到我了,我拿起纱巾,像妈妈一样蒙住眼睛。我的眼前一片漆黑,只能慢慢挪动脚步走到“人脸”前面。这时,我连方向都找不准了,看来我还不如妈妈呢!没办法,我只能碰运气了。咬了咬牙,我胡乱地将鼻子往上一贴,拿下纱巾一看,嘿,我贴得真准!妈妈无奈地说:“这次是你运气好,瞎猫碰上死耗子,你乱贴一通反而贴对了。”

我说:“如果你不服气,咱们就再比试一次。”妈妈当然同意了,她想一雪前耻。结果还真是妈妈赢了,我把鼻子贴到了头顶上了,真滑稽啊!

今天,我们玩得真开心。更让我开心的是,游戏增进了我和妈妈之间的感情。D9fh1XT7wzDJuseG+OtYVCpV/ARNUGk3S/SQXo+IWdTPf9gBjzQVEsTEVV/hpaBF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