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七彩童年

名篇引路

泡泡

冰心

导读

童年是快乐的,无忧的;于是,童年的回忆中总有许多快乐的事情:荡秋千,吹叶笛,吹泡泡......于是七彩童年的快乐,在泡泡中闪光,永远闪耀在心中。

小时候,我玩儿过很多游戏,其中最爱玩儿的是吹肥皂泡。(开篇点题。)

阴雨时节,不能到山上海边去玩儿,母亲就教我们在廊子上吹肥皂泡。她说阴雨时节,天气潮湿,肥皂泡不容易破裂。

我们把用剩的肥皂头儿,放在一只小木碗里,加上点儿水,和弄和弄,使它溶化。然后用一根细竹管,蘸上那黏稠的肥皂水,慢慢地吹起来,吹成一个又轻又圆的泡儿。再轻轻地一提,那轻圆的球儿,便从竹管上落了下来,慢悠悠地在空中飘游。如果用扇子在下面轻轻地扇,它们有时能飞得很高很高。(写吹泡泡的过程。准确地用动词加以说明,条理清晰。)

这肥皂泡很美丽,五色的浮光,在那清澈透明的球面上乱转。若是扇得好,一个大球,还会裂成两三个玲珑的小球,四散纷飞。有时吹得太大了,扇得太急了,这脆弱的球儿,会扯得又长又圆,颤巍巍的,光影零乱。这时,大家都悬着心,仰着头,屏住呼吸⋯⋯不久,这五彩的薄球,就无声地散裂了,又变成肥皂水落了下来,水珠洒到我们眼睛里。大家都赶忙低下头揉眼睛,揉出了眼泪。(描写泡泡的美丽形象,正面和侧面描写相结合。)

那一个个球儿,是我们自己小心地轻轻地吹出来的。它们轻轻地飞起,是那么圆润,那么自由,那么透明,那么美丽。借着扇子的轻风,它们一个个飞到天上,轻轻地挨着明月,渡过天河,跟着夕阳西去;或者轻悠悠地飘过大海,飞越山巅⋯⋯目送着它们,我们心里充满了快乐、骄傲与希望。(排比修辞,优美的描写让人难忘,更强调了对泡泡的喜爱之情,以及童年的无限乐趣。)

跟名家学写作

1、抓住动词表现玩的过程:在写儿时吹泡泡的过程时,作者用准确的动词,具体地写出游戏的过程,如“放”“加”“和弄”“蘸”“吹”,把游戏的过程具体化。

2、形象生动的语言:对于游戏给自己带来的快乐,作者除用形象的语言外,还用恰当的排比修辞加以表现,如“那么圆润,那么自由,那么透明,那么美丽”,把泡泡写得灵动,富有生命力。

我的“小脚儿娘”

林海音

导读

童年的快乐中,最难忘的是那些玩具。正是这些玩具为我们七彩的童年留下了无限的乐趣,也留下了美好的回忆。

老九霞的鞋盒里,住着我心爱的“小脚儿娘”,正在静静地等着她的游伴——李莲芳的“小脚儿娘”。(拟人化的手法,把“小脚儿娘”引出全文。)

夏日午后,院子里的榆树上,卿鸟儿(蝉)拉长了一声声“唧——唧——”的长鸣。虽然声音很响亮,但是因为单调,并不吵人,反而是妈妈带着小弟弟、小妹妹在这有韵律声音中,安然地睡着午觉。只有我一个人,兴奋地在等着李莲芳的到来——我们要玩小脚儿娘。(对比的手法,表现“我”对游戏的无限热爱,“兴奋”一词点出了这种热爱。)

一放暑假,我就又做了几个新的小脚儿娘。一根洋火棍,几块小小的碎花布做成的小脚儿娘,不知道为什么给我那么大的快乐。(简单的一句话,点出小脚儿娘的构成。)

老九霞的鞋盒,是小脚儿娘的家;鞋盒里的隔间、家具,也都是我用丹凤牌的洋火盒堆隔成的。如果是床,上面就有我自己做的枕和被;如果是桌子,上面也有我剪的一块白布钩了花边的桌巾。总之,这个小脚儿娘的家,一切都是照我的理想和兴趣,最要紧的,这是以我艺术的眼光做成的。(介绍小脚儿娘的家,再次强调对小脚儿娘的喜欢。)

最让人兴奋的是,中午吃饭的时候,我准备了一个用厚纸折成的菜盒,放在坐凳上我屁股旁边。等爸爸一吃完饭放下筷子离开饭桌时,我的菜盒就上了桌。我挟了炒豆芽儿、肉丝炒榨菜、白切肉等等,装满一盒子。当然,宋妈会在旁边瞪着我。不管那些了,牙签也带上几根,好当筷子用。

李莲芳抱着她的鞋盒来了。我们在阴凉的北屋套间里,展开了我们两家的来往。掀开了两个鞋盒,各拿出自己的小脚儿娘来。我用手捏着只有一条裤管脚和露出鞋尖的小脚儿娘,哆哆哆的走向李莲芳的鞋盒去,然后就是开门、让座、喝茶、吃东西、聊闲天儿。事实上,这一切都是我俩在说话、在喝茶、在吃中午留下来的菜。说的都是大人说的话,趣味无穷。因为在这一时刻,我们变成了家庭主妇,一个家的主妇,可以主动、可以发挥,最重要的是不受制于大人。

跟名家学写作

1、拟人化的手法:作者用形象的语言介绍小脚儿娘,字里行间洋溢着对玩具的喜爱。

2、侧面描写的运用:对于小脚儿娘的喜爱,作者没有直接用语言表达,而是把这种喜爱通过描写小脚儿娘的家、玩小脚儿娘的过程表现出来。

学生习作

煮“鱼蛋”

庞钰滨

童年的傻事让我怀想。童年,就像五彩缤纷的梦,醒来还是那样清晰,让人回味无穷。

小时候的我,看见什么都觉得很好奇,都想去试验。记得六岁那年,我看见妈妈在做鱼蛋,就觉得又好奇又新鲜,便让妈妈也教我做鱼蛋。

妈妈笑着说:“你不给我捣乱就行啦,我还教你做鱼蛋,不行!”“妈妈,你就教我嘛!我不小啦,都上小学了,还会帮你做家务呢,妈妈。”我撒娇地说。“好,好,好。既然你那么想学,我就教你吧!但是你不许半途而废,只有三分钟热度哦!”妈妈和蔼地说。“警官,我绝不半途而废,我会坚持不懈地做下去!相信我!”我信心十足地回答。

于是,妈妈就开始跟我讲:“仔细听好了!先拿面粉、鱼肉、勺子、盘子⋯⋯先把鱼的骨头给挑出来,不能留一点儿刺;然后把鱼肉剁得像肉馅那样碎,接着把鱼肉调上鲜美的味道,再放进适量的面粉里搓,搓好后,用勺子弄得圆圆的,再放进冷水里,就大功告成啦!”话音刚落,妈妈就出去了。

我翻来覆去地找,却没看见面粉的踪影。我灵机一动,心想:妈妈给鱼蛋“整容”时都是用的黄色的面粉,楼下不就有一大堆面粉嘛?哈哈!我找到“面粉”了。我拿着盆子飞快地跑向一楼,又气喘吁吁地跑上来,手里端着一盆泥沙。之后,我按照妈妈所说的过程依次做好了。妈妈曾说过,鱼蛋炸一下会更美味的。于是我拿起锅,一开火,一放油,把形状大小不同的“鱼蛋”放进锅里炸了起来。没想到,我做的“鱼蛋”全部粉身碎骨了。这时妈妈回来了,立刻跑进厨房,瞄了瞄厨房里的锅,哭笑不得。

当时我还不明白妈妈为什么笑,现在回想起来觉得自己真是太幼稚了。

童年是一道彩虹,彩虹炫耀着我们五彩缤纷的生活。

点评

作者把自己小时候学做鱼蛋的事描述得十分具体,语言和动作描写都十分出色,表现出了小孩子的童真童趣。fcUTne6FVXTw3i0ILg7rm9NFwhwPS7B/1PYiDk7uWXrV0KeEYiQ05aqsUvw9HQ3c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