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学习故事

名篇引路

从调皮鬼变成小书迷

叶辛

导读

书的魅力有多大?能胜过爬树、掏鸟、踢足球、恶作剧吗?答案是肯定的。读完这篇文章,你就能明白书的魅力,明白书对一个人的影响。

今天看到我的人,都会说我是一个不喜活动、文静寡言的青年。好多人甚至还说,我从小就是个不爱唱歌、不爱体育活动的孩子。连报纸上都还这么写呢!

其实,我小时候,是个爱耍小聪明、爱逞强的调皮鬼。别人不敢往楠竹竿的顶上爬,我能爬上去,还往下做鬼脸;别人不敢从丈来高的围墙上往下跳,我敢跳下来,明明脚板心好痛,我还嘻嘻笑;下一节课的时候,我经常在偷偷地做上一节课老师布置的家庭作业,等到放了学,我把家庭作业做完了,于是就拉着没做作业的同学一起去玩儿,等到那些同学想到做作业时,我就把自己的本子拿出来,给他去抄⋯⋯

我认为这一切都很对劲儿。(由现在的自己谈到过去的自己,交代小时候自己的调皮行为,扣住“调皮鬼”一词。)

我也挺讲义气,在周围的小同学中,我还有点儿威信哩!(以下具体介绍自己的调皮行为,突出“调皮”的特点。)

童年时代!我跟好多在上海弄堂里长大的孩子一样,打弹子,飞香烟牌子,打康乐球,抽转轴儿,滚铁环⋯⋯哪样不玩儿啊!

光是这样玩儿玩儿也不够味,我就经常想新花样,不是到绍兴路上不出钱的小花园去玩儿“官兵捉强盗”,就是穿过襄阳南路或岳阳路,到肇加浜去摸螃蟹,捉小鱼。

我小时候的肇加浜,不是现在绿荫成林、平整光洁的花园马路,而是一个臭水浜。

有一次,妈妈刚给我换上了一身新衣服,一双新布鞋,我到肇加浜去捉小鱼,半个身子陷进了稀烂的污泥中,怎么挣扎也起不来,吓得我哇啦哇啦直哭。同去的小伙伴们也吓得尖声怪叫。幸好有个过路的叔叔跑了过来,使劲把我从污泥坑中拔了出来。我一身衣服糊满了泥巴不说,第一天刚上脚的新布鞋,陷在污泥中,再也无法拿回来了。

我光着脚,穿着一身臭气熏鼻子的新衣服,直到黄昏也不敢回家里去⋯⋯

贪玩、爱耍、好逞强、好出鬼点子,这么发展下去的话,长大了会变成个什么样子⋯⋯(由此自然过渡到写自己的变化原因。)

一个偶然的机会,我看到了一本《儿童时代》。这本有字有画的书,很快吸引了我,里面的小故事、寓言、猜谜语、小游戏,还有念起来朗朗上口的小诗,比我那调皮捣蛋的生活有趣多了。比我们那条长长的弄堂,比弄堂外灰白色的柏油马路,也有趣多了。我读了一本又一本,还津津有味地学着做《儿童时代》上刊登的小游戏,挖空心思猜着那上面的谜语,从这本薄薄的书上,我知道了世界上有高山、大海、冰川。

后来,老师每个星期的周会课,给我们讲《我的一家》的故事。每次她讲的时候,都拿着书,我以为她那本书里一定有许多的彩色画和插图,可仰着脸瞅了半天,我发现那书上光是一行行的字。

老师每个星期讲一节课的速度,我忍受不了,就省下零用钱,也去买了一本《我的一家》,放学回到家,不管能不能把字认完全,连读带猜,把一本书全翻完了。嗬,原来书里面有这么多吸引人的东西呢!读了这一本书,我又开始寻找另外一本。(记叙自己转变的过程,突出“书迷”的特点。)

就这样,书籍给我打开了通向生活的门户。每读到一本书,我总是又惊喜、又震动,读完了,还兴致勃勃地给小伙伴们讲呢!

书本以它壮丽绚烂的境界给我描绘了一幅又一幅图画,给我叙述了一个又一个扣人心弦的故事。它逐渐深深地吸引了我,我的空余时间,差不多都扑到书本上去了。(议论性的语句,表现自己对书的热爱,达到了痴迷的地步,并由此展开书籍让“我”改变的具体记叙。)

爱上了书,弄堂里小伙伴们的喧哗声我听不见了,滚铁环、踢足球的声响也不会惹得我心痒了。

随着日子的过去,书越读越多,差不多已经脱离了顽童行列的我,开始变得好幻想起来了。

书已经成了我儿童时代最好的朋友。这么一来,岂止是我的小伙伴们,连我家里的人,我的班主任老师,他们都说:“调皮蛋变成了个小书迷,书呆子!”

今天,我小时候的“梦”成了现实,我也变成了一个写书的人。这可不是孙悟空眨眨眼那么快就能变个老婆婆出来的。只有我最清楚,小时候读了那么多书,对我的帮助有多大。

是书,给了我这么大的精神力量,努力摆脱环境的影响,不怕困难,不畏挫折,百折不挠地学习着创作,争取做一个写书的人。(结尾的议论,强调书籍对自己一生的影响,表达出“我”对书籍的热爱之情。)

跟名家学写作

1、对比手法:作者将自己是个“调皮鬼”和“书迷”时的行为进行了对比,突出了读书对自己的影响。

2、强烈的抒情语言:作者在表现书籍对自己的影响的时候,运用了抒情性的语言,写出了书籍对自己的影响。如“书本以它壮丽绚烂的境界给我描绘了一幅又一幅图画,给我叙述了一个又一个扣人心弦的故事。它逐渐深深地吸引了我,我的空余时间,差不多都扑到书本上去了”。

学生习作

我的读书故事

我们班有很多作文写得很好的同学,我想他们的作文写得那么好可能是因为十个字,那就是“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我还在读幼儿园的时候,读的书都是一些少儿百科全书和启蒙书。那时的我会让妈妈或爸爸把知识记录下来,然后我再去背,背完在同学面前炫耀。那时的我只知道读书是为了炫耀自己的知识。

当我在读一年级时,读的书是一些看图说话等类型的书,同时看一些关于古诗的书。那时的我,也会把好词好句记录下来,背下来。一年级的我开始明白了读书是为了学到新的知识。

三年级的我开始接触一些名言名句、限字作文、童话等类型的书,同样,我也会把好词好句连同好段一起抄下来运用到作文里面去。三年级的我才明白读书是为了学到人生的道理。

四年级的我开始尝试阅读小说、600字作文、散文、诗歌等书籍。我会把这些书籍读了一次又一次,把每次的收获写下来,同时练练写读后感、学学写诗歌。这时我才明白读书就是让人按照道理去实践。

如今,我上五年级了,我也尝试着阅读长篇小说、千字作文等,同时也尝试着写写千字作文。现在再翻开我的记录本,里面记录了满满的一本好词、好句、体会、读后感等。这时的我才终于明白,读了多少书,关系到你的未来。

同学们,书籍才是最宽广的知识海洋,让我们一起遨游吧!

点评

文章层次分明,将“我”与书籍在不同阶段的故事都写了出来,并讲了“我”对读书意义的理解不断深入,确实是一篇好文章。o5LsnxI0WnCdLPfWORuR7BhaKu8V7lEtRkL2+4JPqlQB5qjLrGjrCQlRaFJY5pJt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