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巡视陆地

我国陆地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约占世界陆地面积的6.4%,仅次于俄罗斯(1707.5万平方千米)和加拿大(995万平方千米),居世界第三位。领海由渤海(内海)和黄海、东海、南海三大边海组成,东部和南部大陆海岸线1.8万千米。内海和边海的水域面积约470万平方千米。(数据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网站公布的数据为准)

我国位于北半球,处于北半球的东部,是世界上跨纬度最广的国家之一,最北端在黑龙江省漠河附近的黑龙江江心,即53°31′N;最南端在南海的曾母暗沙,即3°52′N;二者之间跨越50个纬度,相距5500多千米。南北之间,太阳入射角大小和昼夜差别很大,海南岛南部一年内最短白昼为11时2分,最长为13时14分,差值约2小时;漠河一年内最短白昼约7 小时,最长达17小时,差值约10小时。由于太阳入射角不同,气温随纬度有较大差异。北回归线横穿中国南部,约98%的陆地位于20°N~50°N;亚热带和温带所占国土面积较大,分别占全国陆地面积的26.1%和45.1%。我国南北跨度大,跨越了温带、亚热带和热带,大部分地区热量充足,自然景观和农业带以及生产和生活方式丰富多样。

我国最东端位于黑龙江省抚远县以东乌苏里江与黑龙江的交汇处,即135°5′E附近;最西端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帕米尔高原东缘的乌孜别里山口,即73°40′E;两者之间相差约60个经度,相距5200多千米。从东到西,共跨了5个时区,东西时差达4个多小时,当最东端的乌苏里江迎来一天中的第一缕阳光之时,最西端的帕米尔高原还是繁星满天。

我国位于亚欧大陆东部,太平洋西岸,西南临近印度洋,西部和北部深入内陆,远离海洋。位于全球最大的大陆和最大的大洋之间,海陆热力对比强烈,东部地区盛行东南风,加上青藏高原季风和来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风,使我国成为世界上最典型的季风国家。与世界同纬度地区相比,我国北回归线附近并没有出现荒漠景观,而成为世界上亚热带生态环境最优越的地区之一;西部深入内陆,且高山盘踞,受海洋影响微弱,降水自东南至西北,由湿润、半湿润向半干旱、干旱气候逐渐更替,自然景观呈现出明显的海陆分布地带性差异,为多样的生存环境和经济发展类型以及文化差异提供了自然基础。海陆位置与西高东低的地势配合,使许多大河东流注入太平洋,沟通了东、中、西部地区,同时形成丰富的水力资源,流域经济成为我国重要的经济生态现象。

航拍中国北京 En0Vsa3/MoAHZuAAcEn6BENyod7HWlMFJigqmrzuCA8V1eDOIdRrs6er+fK1bsM6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