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青海的地貌和气候

地球第三极的多面性

地势高,地貌类型多样,并且有世界上最年轻的高原——青藏高原,是青海在地貌上的主要特征。由此,青海才形成了高原大陆性气候,即冬寒漫长,夏凉短促,春秋相似,日温差大。

>>青海的地貌特征

关于青海的地貌,首先要讲的是青藏高原。因为,青海省处于青藏高原的东北部。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最年轻的高原,它的形成与地球上最近一次大规模的强烈地壳变化——喜马拉雅造山运动有关。印度板块和亚洲大陆板块的相互顶撞造成了喜马拉雅山造山运动,从而导致了青藏高原的强烈隆起。隆起开始于晚第三纪的上新世末,并且还一直延续到现在。最初的青藏地区海拔也就在1000米左右,但是在经过300万至 400万年的时间之后,青藏高原大面积、大幅度地抬升到了今日的海拔高度。在这一过程中,青藏高原的自然地理环境,除受全球性冰期——间冰期气候波动的影响外,海拔高度的剧增也起到了主导作用。现代青海省的地理特征,受到青藏高原隆起的影响,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从地势上看,青海省不仅地势高峻,并且自西向东倾斜。从海拔变化上看,青海省的最高点阿尔格山的主峰布喀达坂峰,海拔6860米;最低点位于湟水在民和县下川口的出省处,海拔1650米。可以说,青海省的最低海拔比我国东部地区的许多山峰都高。除了地势高峻外,青海省地域辽阔,复杂的内外营力又造就了青海的地貌复杂性。这里有山脉、高原、盆地、丘陵,还有一些特殊的地貌,如流水地貌、风成地貌、冰川地貌、冻土地貌、黄土地貌和丹霞地貌。青海的地貌从北向南大致可以分为三部分:即北部的祁连山—阿尔金山系,中部的柴达木盆地、茶卡—共和盆地与西秦岭山地、南部的青南高原。

祁连山景观

在人们的观念中,祁连山被放在了甘肃境内。实际上,祁连山对于青海来说同等重要。因为有了祁连山的存在,才有了青海湖,才有了青海河湟谷地的美景。

祁连山—阿尔金山系,包含了祁连山系和阿尔金山系两部分。祁连山系是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的边缘山系,北靠河西走廊,南邻柴达木盆地和黄南山系,由一系列北西—南东平行走向的皱褶—断块山脉和谷地、盆地组成。此山系由于东部流水作用强,东部河谷地带黄土地貌、丹霞地貌和河流地貌最为典型;中部和西部由于寒冻风化和干燥剥蚀作用强,典型地貌主要有广泛分布的冰川地貌、冻土地貌和冰缘地貌。阿尔金山系呈北东—南西走向,是柴达木盆地和塔里木盆地的界山,由一系列雁行状山脉和谷地组成。中部的盆地主要是柴达木盆地和茶卡—共和盆地。柴达木盆地呈三角形,位于青海省的西北部,是封闭的中新生代断陷盆地,四周围绕着昆仑山、阿尔金山和祁连山;茶卡—共和盆地位于青海省中东部,是新生代断陷盆地。青南高原是青藏高原腹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地势高而起伏小,西北高而东南低。长江、黄河、澜沧江皆发源于此,三条河流发源地海拔高,河流切割微弱,山体落差相对较小,形成了江河源宽谷盆地。近东西走向的宽谷盆地、和缓的高海拔丘陵以及小起伏的高山组成了波状的高原面,是青藏高原面保存最完整的地区之一。东部由于河流切割逐渐加剧,形成了峡谷和峻岭,相对落差大,构成了江河上游高原谷地地貌区。

阿尔金山

阿尔金山山脉蒙语意为“有柏树的山”。山脉地处藏北高原北缘,南北界于柴达木盆地和塔里木盆地之间,东西与祁连山和昆仑山两大山系相连。山脉东西长约730千米,南北宽60~100千米,近似东西走向。山脉东西部两端高,中部较低(海拔为4000~4200米)。海拔5000米以上的区段发育着现代冰川。

>>高原大陆性气候

青海省气候以高寒干旱为特征。这里太阳辐射强、光照充足,年日照时数在2500小时以上,是中国日照时数多、总辐射量大的省份之一,仅次于西藏,居全国第二位。青海平均气温低,境内年平均气温为-5~8℃,全省各地最热月份平均气温为5~21℃,最冷月份平均气温为-18.2~-7℃。

青海降水量少,地域差异大。受地势和地貌形态的影响,青海年降水量总的分布趋势是由东南部向西北部递减。东南部的班玛、囊谦、久治等地年降水量在500毫米以上。其中,久治达760毫米,是青海省降水量最大的地区。西北部的柴达木盆地年降水量在100毫米以下,盆地的西北部不足20毫米,是省内降水量最小的地区。

青海的风是出了名得大,年平均风速分布趋势是西北部大、东南部小,即柴达木盆地中、西部,青南高原西部及祁连山地中、西段年平均风速均在4米/秒以上。其中茫崖达5.1米/秒,是全省年平均风速最大的地方。因此,风能资源极其丰富。青南高原东南部的河谷地带及东部河湟谷地,年平均风速大多在2米/秒以下。青南高原中、西部,柴达木盆地以及青海湖周围和海南台地南部地区,全年风能可用时间在5000小时以上。其中察尔汗风能可用时间达6131小时,是全省风能可用时间最多的地区。

格尔木戈壁滩的国投格尔木光伏发电站

青海省年太阳辐射量高达5.88×10~7.56×10千焦/米2,比同纬度的东部季风区高出1/3左右,仅低于西藏自治区,居全国第二位。故而,在青海光伏电站的发展潜力巨大。照片显示的就是格尔木戈壁滩上的光伏发电站。

由于当地的植物稀少,地表几乎没有遮盖,增温散热都快。因此,青海省也是全国日气温变化最大的地区之一。由于青海属于我国西部内陆地区,远离海洋,又受地形影响,大部分地区属非季风区,因此降水量较同纬度的东部地区稀少。

青藏高原高峻的地势,大大地改变了受地理纬度所制约的气候特性。它在温带干旱气候的背景上,又重重地抹上了一层鲜明的高原气候色彩。例如,全省年平均气温比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低8~12℃,同内蒙古和东北三省差不多,气温在水平分布上向北推移了10个纬度。

青海的气温也是随地势逐渐升高而递减的,无论是冬天还是夏天,最低气温总在青南高原和祁连山区等地势较高的地区,最高气温则出现在地势较低的柴达木盆地和河湟谷地。等温线呈封闭环状结构,大致与等高线相一致;气温的垂直变化明显。青海省幅员辽阔,境内地形复杂多样,地势高低悬殊,在气候变化上又有“八方各异气,千里殊风雨”的地方气候和小气候。

气温的垂直变化给人们带来了更多的美景和生活乐趣。每当百花吐艳、风和日丽的春夏季节,人们踏青郊游,观赏高原风光、放眼远望:低处炊烟缕缕,麦苗油菜花黄;山坡芳草如茵,牛羊成群;山顶却是白雪皑皑,冰峰峻峭。在辽阔的牧区,呈现在人们面前的则是“马放滩,羊放湾,牦牛上高山”的画图。

青海互助北山森林公园

照片显示的是青海互助北山森林公园。在青海,小气候对于地域环境影响很大。青海电视台曾经制作过纪录片《脑山》,实际上反映的就是青海湟中、大通、互助等地在小气候影响下的百姓生存状态。 wfzK1x3KYqziyUzcjLGljXCCkj7OTrW6+KuB4BLlM3JQCzUYPWf3qT5lQVs1gBtd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