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宁夏自然风貌

粗犷与秀丽的融合

如果说烟雨江南代表了婉约之美,那么塞北大漠则充满阳刚粗犷。在宁夏,这两种美被和谐地放到了一处,而这又是一种怎样的造化,如此神奇!

小容量有大乾坤

宁夏总面积为6.64万平方千米,是中国面积较小的省区之一。如果把宁夏与周边相邻的新疆、内蒙古、甘肃或青海相比,其面积可以称得上“袖珍”二字。宁夏疆域南北狭长,南北相距逾456千米,东西相距仅约250千米。但假如你真的在宁夏走上一圈,便会发现,它虽小,却有着复杂的地貌特质,有山有河,平原大漠,湖泊湿地,粗犷奔放中却带着精致秀丽。这一切,与宁夏特殊的地质构造、地理位置等,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人们常说,独特就是性格。宁夏就是这样一个有性格的地方。

宁夏地处北纬35°14′~39°23′,东经104°17′~107°39′,这片位于草原与荒漠、黄土高原与内蒙古高原的交会、过渡地带,有着复杂多样的自然条件,地貌差异很大。高山、盆地、平原、台地、黄土荒漠等,都是受制于大自然万千载的地质构造运动。在数万年的地质变化中,北部地块因受到挤压而发生断裂和拉张,银川盆地强烈凹陷,而其两侧的贺兰山地和鄂尔多斯高原相对隆升。贺兰山与银川平原,高差达2400余米,其间既发育有河流阶地,也有平原和湖沼,形成了在地貌上典型的“拉张型结构”。宁夏的南部地块则在地质构造运动的挤压下,形成了北东—南西展布的、以六盘山为代表的一系列弧形山地,和断陷盆地相间排列,构成典型的挤压型地貌结构。

黄河日落

黄河出青铜峡之后,变得平缓而温柔起来。河水水势顺着从西南向东北逐渐倾斜的平原地势斜贯于宁夏平原之上,美丽富饶的宁夏平原正是在它的哺育下得以养成的。

宁夏的整个地势南高北低,并呈阶梯状下降,山地迭起,平原错落,丘陵连绵,沙丘、沙地散布。南部以流水侵蚀的黄土地貌为主,中部和北部是内蒙古高原的一部分,以干旱剥蚀、风蚀地貌为主,境内有较为高峻的山地和广泛分布的丘陵。复杂多样的地貌类型,为经济的多样化发展提供了便利条件。也因为如此,宁夏才得以同时兼有发达的农耕业和畜牧业,在今天,更是难得的多元化旅游经济资源。

宁夏平原

宁夏地势南高北低,古老的黄河穿越中北部向北流淌,两岸沿河的地带,地势平坦,土地肥沃,适合灌溉垦殖,是一片富饶的土地。

贺兰山脉群山远眺

宁夏中卫的沙坡头,黄河大拐弯景观

宁夏境内腾格里沙漠

沙漠里的绿洲

在宁夏的西面、北面至东面,分布着腾格里沙漠、乌兰布和沙漠和毛乌素沙漠,南面则与黄土高原相连。然而,就是这么一个貌似被沙漠和黄土包围的地方,竟然因为大自然的造化而成了一片“绿洲”。这片“绿洲”,是在何等的际遇下形成的呢?这得缘于“两山一河”的护卫与哺育。

在银川平原的西侧,有一座大山拔地而起,直指苍穹。这座被古人称为“朔方之保障,沙漠之咽喉”的大山,就是大西北著名的贺兰山。古人对它有如此评价,可见其地理位置的重要性。整座山绵亘于宁夏西北部,南北长200多千米,东西宽15~60千米。山地海拔多在1600~3000米,主峰达3556米。其巍峨雄伟的山势,既削弱了西北寒风的侵袭,又阻挡了腾格里沙漠流沙的东移,成为银川平原的天然屏障。在山岭中间,有一些较低矮的山口,是连接东西的交通要道。其中的三关口是银川通往内蒙古阿拉善盟的重要通道。

再看位于宁夏的南部、与贺兰山齐名的六盘山。六盘山海拔3000米左右,长度逶迤200余千米,横贯陕、甘、宁三省区。它因山路曲折、须经六重盘道才能到达顶峰而得名。古时,人们称六盘山为“陇上”,耸立于黄土高原之上,是一条近似南北走向的狭长山脉。它与北部的月亮山、南华山、西华山等断续相连,把黄土高原分隔为二,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巨大的生态功能对贫瘠干旱的宁夏南部山区的广阔地域环境起着十分重要的湿润调节作用。黄河水系的泾河、清水河、葫芦河发源于此山,它们流向干旱的固原、吴忠等地,成为这方土地上人们的重要水资源。六盘山山势高峻,山腰地带降雨较多,宜于林木生长,有较繁茂的天然次生阔叶林,成为突起于黄土高原之上的一个“绿岛”。

美丽富饶的宁夏平原以青铜峡为界,分为南北两部分。青铜峡口以南叫卫宁平原,比较狭长,东西宽2~10千米。略显倾斜的地势,不仅有利于灌溉,排水也比较方便。地面径流及地下水均可顺利排入黄河。地下水位较低,土壤盐渍化现象较少。青铜峡口以北的银川平原,包括黄河冲积平原和贺兰山山前洪积平原。平原面积约8000平方千米,由西南向东北倾斜,坡降约1/4000,地形开阔平坦,土地肥沃,沟渠纵横,可谓“沃野千里”。自秦汉以来,先辈们就在这里修渠灌田,发展了灌溉农业。两千多年来经劳动人民的辛勤开发,形成了渠道纵横、阡陌相连的“塞上江南”。

气候造就这方水土

宁夏深居内陆,冬寒长、夏热短、春暖快、秋凉早,四季分明,是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如果你想欣赏宁夏的江南秀色,须等到5月,一般来说,南方在3~4月间就已经春意融融,而宁夏在这个时候最常见的天气却是小到中雪或骇人的沙尘暴。至5~6月,宁夏的气候才相对温和,人们能见到大片大片的绿色,是欣赏“塞上江南”的最佳时期。7月是宁夏最炎热的时节,且伴有干旱。至8月底,当江南仍是热火朝天的时候,宁夏已颇有塞北秋凉之感,气温下降,随处可见金黄一片,是宜于赏景的季节。在9月之后,宁夏气温更趋寒冷,风沙天气增多,而最寒冷的时候一般在1~2月。

在气候干旱、土地贫瘠的大西北,宁夏在一年之中的大多数时候并没有像其他西北省区所具有的荒凉之感。宁夏的大部分区域位于河套平原,由东北至西南走向的贺兰山挡住了由内蒙古西部吹来的滚滚黄沙和寒流侵袭,加上黄河上游水的灌溉,宁夏的基本气候由此而来。在南北相距仅456千米的范围内,宁夏的气候并不十分统一。最南面的固原南部地区属于南温带半干旱区,中部同心县至固原北部区域属于中温带半干旱区。

宁夏有着媲美江南的秀色,但在宁夏中部、北部以及南部地区则尽显黄土沙漠的辽阔与苍凉。干旱少雨,日照充足,是宁夏的又一气候特点。一年之中降水集中于6~9月间,降水量为680~180毫米,依地势由南向北递减。由于日照充足,又蒸发强烈,各地雨水年蒸发量为1214.3~2803.4毫米。在同心县韦州镇,年蒸发量竟为2803.4毫米。因气候原因,西海固地区被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确定为最不适宜人类生存的地方。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宁夏对西海固地区贫困人口先后实施了一系列生态移民工程,让他们陆续搬迁出西海固地区。近年来,在宁夏南部,清水河、苦水河向北流入黄河,但水量小、矿化度高、泥沙多、径流量变化大等,均不利于开发利用。在东北部的灵盐台地区,是一大片广阔的温带荒漠草原,其间遍布的是沙地与盐湖,由于缺水而导致风沙剥蚀严重,沙荒多,农田稀少。治理干旱,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仍是宁夏今后的一大历史任务。

与贺兰山的雄奇伟岸相比,六盘山显得颇为秀丽,呈现出一刚一柔的特质来。

固原的党家岔堰塞湖,是宁夏最大的地震堰塞湖。

沟渠纵横的黄河冲积平原


台地

台地是一种由平原向丘陵、低山过渡的地貌形态。表现为:四周有陡崖,直立于邻近低地,顶面似台状,基本平坦。台地产生于地质构造的间歇性抬升,多分布于山地边缘或山间。作为一种凸起面积较大且海拔较低的平面地形,台地中央的坡度平缓,四周较陡。一般而言,人们把海拔较低的大片平地称为平原,把海拔较高的大片平地称为高原,而台地则介于两者之间。 XOPyk3eo+m0xOf28peFTJzEtX/NGGQ2yFSe0PO6TDSlzTxgqx0qx3gK0gbUQo+rj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