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回族自治区简称宁。地处我国西北地区的东部,黄河中游。与陕西、甘肃、内蒙古等省区为邻。全区面积约6.6万平方千米。有回、汉、满等民族,其中回族人口约占全区的1/3。现辖5个地级市、2个县级市、11个县、9个市辖区。首府银川市。
秦代属北地郡。春秋战国时为羌、戎和匈奴的聚集地。汉属朔方刺史部。宋主要为西夏地。元置宁夏府路。明置陕西布政使司属宁夏卫、宁夏中卫等。清置甘肃省宁夏府等。1929年置宁夏省。1958年成立宁夏回族自治区。
以山地、高原为主,地跨黄土高原和内蒙古高原,平均在海拔1000米以上。地势南高北低,按自然地理分为西北部沙漠区、东部黄灌区、南部黄土丘陵区。主要山脉有六盘山、贺兰山、牛首山。贺兰山脉是银川平原的天然屏障,海拔3556米的主峰为本区最高点。山地、丘陵占全区面积的54%,平原、沙漠占46%。有银川平原、卫宁平原、清水河河谷平原、黄土丘陵,其中银川平原农业发达,为我国西北地区的重要粮食基地,向有“塞外江南”和“塞上谷仓”的美称。主要河流有黄河、清水河、苦水河、泾河、茹河、葫芦河。
地处温带大陆性气候区,属半湿润、干旱气候。年平均气温5~10℃,1月-10~-7℃,7月17~24℃。年无霜期125~195天。年日照时数大部分地区在2250小时以上。年降水量在200~600毫米之间。
已发现有用矿产资源近50种。煤储量大、品种全、质量优、开采条件好。“太西煤”有“煤王”之称。石油、天然气储量丰富。非金属矿产主要有石膏、石灰岩、大理石、石英砂。金属矿产资源较少。
水资源总量相对较少,地表水资源总量(黄河干流除外)为8.89亿立方米,黄河年均径流量为325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总量为25亿多立方米,按人口、土地平均占有的水资源量明显低于全国。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为200多万千瓦。
大部分地区日照充足,太阳辐射强,是我国光能资源的高值区。气温日差较大,全区活动积温都大于10℃。
生物资源种类少,有林地557.8万亩,园地12万亩,草地4522万亩。
是我国西北地区的重要农业区。银川平原引黄灌溉已有两千多年历史,有“天下黄河富宁夏”之说。
以粮食生产为主,主要粮食作物有春小麦、水稻、玉米、高粱等,经济作物有胡麻、甜菜、油菜、枸杞、瓜果等。
畜牧业独具特色,是我国裘皮羊的重要产区,滩羊皮、中卫山羊皮享有盛誉。
建有煤炭、机械、冶金、电力、化工、轻工、石油、电子等工业。地摊、制毡、制革工业富有地方和民族特色。银川栽绒毯、贺兰石刻为传统手工艺品。
2013年度本区国内生产总值2565.06亿元,其中第一产业222.98亿元,从业人员166.2万人;第二产业1264.96亿元,从业人员55.4万人;第三产业1077.12亿元,从业人员118.1万人。进出口商品总值26.08亿美元,其中出口17.98亿美元,进口8.1亿美元。
以铁路、公路、航空为主要交通运输线。
铁路:包兰线在区内长361千米,由西南方向出境与兰新、兰青、陇海等铁路相连;宝中铁路与陇海线相接,连通陕、甘、宁三省区。铁路支线有平汝、甘武、银新及大古线。铁路营业里程1266千米。
公路:由京藏、青银、福银、青兰、定武高速联络线等高速公路和国道、省道构成本区公路主干网络。公路里程24506千米,其中高速公路1306千米。
水运:内河航运里程130千米。
民航:有银川至西安、太原、北京、兰州、包头等航线。
全区共有高等院校15所,普通高中93所、初中284所。
共有卫生机构1629个,其中医院148个,病床2.1万张。
西夏王陵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海宝塔、一百零八塔、须弥山石窟、中卫高庙等为知名景点,全区清真寺1800多座。
西夏王陵:位于贺兰山东麓,银川西30千米处。在50平方千米的地域内,有西夏历代帝王陵9座,陪葬墓200余座,规模宏伟,被称为“中国的金字塔”。
海宝塔:位于银川市区,始建年代不详,据记载5世纪初重建。塔高54米,为楼阁式9层11级砖砌方塔,而侧面呈“亚”字形,造型挺拔,棱角分明,为全国所少见。旧为“宁夏八景”之一。
一百零八塔:位于黄河青铜峡口西岸山坡。一百零八座白塔,依山势自上而下按1、3、3、5、5、7、9、11、13、15、17、19奇数排列为12行,形成等边三角形,为中国现存唯一的大型古塔群。塔形类尼泊尔式,塔基下曾出土西夏文题记,据此推断为西夏所建。
须弥山石窟:位于固原市须弥山东麓,始建于北魏,历代增建。原有百余石窟,分布于五个山崖上,现存20余窟。从中可探寻中国佛教艺术的发展线索。
贺兰砚、鼻烟壶、银川栽绒毯、贺兰石刻,为地方优秀旅游产品。有枸杞、甘草、贺兰石、滩羊皮、黄河鲤鱼、鸽子鱼、暖泉西瓜、芦花台苹果、玉皂李等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