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经济特色

曾经的辉煌与今日新生

辽宁省是我国东北地区通往关内的交通要道,是东北地区和内蒙古自治区通向世界、连接亚欧大陆桥的重要门户和前沿地带,也是我国东北地区进行对外贸易和国际交往的重要通道。作为我国东部沿海地带工业较集中的省份,辽宁省曾经被誉为“新中国工业的长子”,现在却面临着振兴老工业基地的机遇和挑战。2013年,辽宁省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7077.65亿元。

老工业基地的曾经的辉煌

辽宁省是有着近百年工业历史的工业大省。特别是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建立了以重工业为主体,工业门类比较齐全,基础比较雄厚的工业体系,成为中国主要的工业和原材料基地。

在新中国最需要工业支撑的时候,辽宁站在了历史的前端,为新中国扛起了发展的大旗。在20世纪“一五”、“二五”时期,辽宁就有“辽老大”之称。在我国工业化 初期的计划经济时期,曾经是新中国工业“长子”的辽宁向全国输出60%的钢材、40%的煤炭,代表国家经济实力的重装备制造业也聚集辽宁。从重工业的万吨巨轮、喷气式飞机到轻工业的手表、照相机,无不展示着“辽老大”的地位。有数据显示,在20世纪80年代初,辽宁的工业总产值曾是广东的两倍。

一阵温暖的春风从中国的南端吹进来,为中国吹进了花红柳绿,吹进了万紫千红。当改革开放的号角吹响,市场经济撼动了计划经济的根基,传统的国有企业由于一时不适应市场经济的规则和节奏,开始大量亏损,职工下岗。“辽老大”变成了“老大难”,此时的辽宁与广东地位调换,广东的GDP是辽宁的两倍。

鞍钢高炉

鞍钢集团公司(简称鞍钢集团或鞍钢)成立于2010年5月,由鞍山钢铁集团公司(简称鞍山钢铁)和攀钢集团有限公司(简称攀钢)联合重组而成。鞍山钢铁始建于1916年,是新中国第一个恢复建设的大型钢铁联合企业和最早建成的钢铁生产基地,被誉为“中国钢铁工业的摇篮”、“共和国钢铁工业的长子”;攀钢是我国最大、世界第二的产钒企业,是我国最大的钛原料和重要的钛白粉生产基地以及重要的铁路用钢、无缝钢管、特殊钢生产基地。

老工业基地的今日新生

进入21世纪,辽宁人认识到,“改革难,不改革更难”。在改革的驱动下,辽宁的经济发展开始大有起色。2003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若干意见》),明确了实施振兴战略的指导思想、方针任务和政策措施。随着振兴战略 的实施,东北地区加快了发展步伐。

到2013年,辽宁经济止住下滑、逐步回升,进而持续增长,地区生产总值从2003年的6002.54亿元增加到27077.65亿元。

振兴伊始,辽宁实施了大规模国有企业公司制股份制改造,创新体制机制,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股权结构多元化格局初步形成。90%以上的国有工业企业完成了产权制度改革,实现了“脱胎换骨”;通过政策性破产、核销呆坏账、豁免历史欠税、处置不良贷款等政策,多数企业卸下了沉重的历史包袱。一批大型骨干企业实现了战略性重组,国有资本进一步向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集中。

振兴以来,辽宁省传统产业和重点企业开展大规模技术改造,工艺流程不断优化,装备水平明显提升。装备制造、石化、冶金和农产品加工四大支柱产业不断壮大,占全省工业比重的80%以上。其中装备制造业比重达到31%,成为名副其实的第一支柱。辽宁正在向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装备制造业基地迈进。

辽宁坚持继承与创新相结合,全面实施了沿海经济带开发开放、沈阳经济区一体化和突破辽西北三大区域发展战略,有效拓展了经济增长空间。特别是沿海经济带和沈阳经济区先后上升为国家战略,进一步提升了辽宁在全国的地位。以大连为龙头的辽宁沿海经济带,以42个重点园区为载体,以重大项目为支撑,进一步优化产业布局,建设沿海产业基地,成为辽宁省产业发展的新亮点。

沈飞Q400飞机首架机身连接成功

大连造船厂

长兴岛经济技术开发区

“五点一线”经济布局

2006年3月,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批准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正式将海洋经济开发问题列为专章,并且要求把开发海洋资源、发展海洋经济提升到战略高度来加以操作。正是在这一大的背景下,国家海洋局与辽宁省政府在2006年6月共同签订了《关于共同推进辽宁沿海经济带“五点一线”发展战略的实施意见》,应时做出了实施“五点一线”开发战略,建设沿海经济带,促进辽宁省海洋经济全面协调快速发展的区域部署。其中的“五点”即大连 长兴岛临港工业区、营口沿海产业基地、锦州湾沿海经济区、丹东产业园区和庄河花园口工业园区。“一线”是指将要建成的一条西起葫芦岛市绥中县,东至丹东市东港市,贯穿全省沿海地区的滨海公路。

辽宁作为海洋经济大省,地处黄、渤二海北部,海岸线总长2920千米,其中大陆岸线2292.4千米,岛屿岸线627.6千米;全省有岛、坨、礁506个,面积在500平方米以上的海岛有266个,总面积达191.5平方千米;全省管辖海域面积6.8万平方千米,滩涂面积310万亩;渔业资源特别丰富,有海水鱼200多种,虾、蟹、贝30多种,藻类100多种;优良港址44处,渔港77处;沿海旅游资源也比较丰富,共有4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2个省级风景名胜区。

实施“五点一线”开发的推进战略,进一步加强辽宁海洋经济基础。“十二五”海洋专项规划中更是提出:“坚持陆海统筹,充分发挥海洋资源优势,发展渔业、交通运输、滨海旅游和海洋新兴产业,合理开发利用海洋资源,保护海岛、海岸带和海洋生态环境,建设海洋经济强省。”

从地理位置来看,“五点一线”开发战略所涉及的相关地区,具有带动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良好区位优势。其中,营口沿海产业基地、锦州湾沿海经济区和大连长兴岛工业区属于中国北方经济发展引擎的环渤海经济区,这一经济区被视为继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之后的中国经济第三大增长极,其强大的辐射功能必然会促进这些工业区经济的迅猛发展,进而推动它们所依托的腹地经济迅速崛起,并且大力拉动整个东北内陆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 sLOCMzepOxK5rEYZSDYi309HEqDsNt9ib2S6faLhzl/kZNOARTQijtEFIb5CaRE/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