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自然概况

半陆半海,六山一水三分田

辽宁省位于我国东北地区南部,南隔黄海、渤海与山东省相望;西南陆地部分与河北唐山、承德交界;西北与内蒙古自治区昭乌达盟、哲里木盟毗邻,东北与吉林四平、辽源、通化相接;东南以鸭绿江为界,与朝鲜相邻。全省陆地面积为14.8万平方千米,其中,山地和丘陵面积占59.5%,平原面积占32.4%,水域面积占8.1%。因此,辽宁是一个“半陆半海,六山一水三分田”的北方沿海省份。

六山一水三分田

辽宁省地势北高南低,自东西两侧向中部倾斜。山地丘陵大部分列于东西两侧,约占全省陆地面积的六成;中部为辽河平原,面积约占全省面积的三成。东西部山地丘陵一般海拔在500米左右,少数山峰在千米上下。辽河平原南部低洼,北部为起伏平缓的漫岗。按地貌类型可以将全省的地形分为辽东低山丘陵区、辽西低山丘陵区和辽河下游平原区三个大区。

辽东低山丘陵区。西部大体以长大铁路为界,为长白山脉的延伸部分,东北—西南走向,东北部海拔1000米左右,向西南逐渐降到200米以下。区内气候湿润,山多林密,是辽宁主要林业基地。沈丹铁路西南为辽东半岛丘陵。千山山脉北宽南窄,中高两端低,东南坡较平缓,西北坡稍陡峻。辽东半岛的西北和东北海涂广布,是 辽宁重要盐场、苇滩和稻田所在,而复州湾至英那河一线以南的基岩海岸形成了许多优良港湾,为交通、渔业和国防建设提供了有利条件。

辽西低山丘陵区。东部大体是以彰武—新立屯—北镇—小凌河口一线为界,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倾斜,海拔自1000米左右逐渐下降至300~500米的丘陵。东侧和辽河平原断层相接,相对高度很大,向西经锦西和山海关山地相接,为500米以下的丘陵。东南坡到渤海逐渐降到50米以下,形成山海关到锦州长185千米、宽10~15千米的辽西走廊,是东北地区通往关内的交通要道。

辽河平原区。位于上述两个低山丘陵之间的长期下降地区。这里沉积了中生代以来的深厚地层,地面广泛分布沙质黏土状和黄土型松散物,土质比较肥沃。河道变迁频繁,平原上遗留了很多废河道和牛轭湖,有的已演变成沼泽和盐碱地。随着辽河的不断变迁,三角洲在逐渐扩大,海岸线正在继续向海域伸展,辽东湾日益缩小。辽河平原地势低平,水源丰富,土质肥厚,是辽宁主要的水稻产区和商品粮基地。

辽宁地貌航拍图

从这张航拍照片上可以清晰地看出辽宁低山丘陵的分布情况,连绵起伏的低山丘陵间分布着河谷,这就是辽宁低山丘陵地貌的基本特征。

辽宁的山脉、丘陵和平原,总的地势趋势是西高东低,北高南低,呈东北—西南走向,这是和辽宁省的北部靠近亚洲大陆,南部面向太平洋有直接关系。辽宁的地形地势、山脉河流,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陆地和海洋过渡类型的自然地理特征。

辽宁水系比较发达,水域面积约占全省陆地面积的8.1%,境内有大小河流360多条,其中有名可查的河流共有221条。 按水系特点可分为辽河流域、鸭绿江流域和沿海河流三大部分。主要河流有辽河、鸭绿江、太子河、浑河和大凌河等。

辽东地区河流较短,河谷较窄,壁岸陡峭,沿河无大的冲积平原;辽西的河流多为干谷,平时无水,河谷的特点是浅和平坦,浅谷地被岩屑充填;辽河平原区河床比降小,沙洲、河曲发育,泥沙堆积多。

花脖山

花脖山位于宽甸满族自治县东北部,距县城70千米。地处本、宽、桓三县交界,属长白山系龙岗支脉花脖山山脉的核心和精华部分,是鸭绿江水系和太子河水系的分水岭。平均海拔800米,最高峰花脖山海拔1336.1米,堪称“辽宁屋脊”。

宽甸白石砬子

辽河畔的向日葵

辽西山野风光

辽夏热多雨,冬冷漫长

辽宁省地处暖温带,以湿润和半湿润的季风气候为主,春季干而多风,夏季炎热而多雨,秋季短而晴朗,冬季漫长而寒冷,气温和降水都有明显的季节性。但是,由于全省各地的纬度不同,距离大陆和海洋的远近不同,尤其是受辽东半岛低山丘陵和辽西低山丘陵的影响,全省的气温、降水等气候条件在各地都有明显的差异。东部山地迎风坡降水超过1200毫米,是辽宁最湿润的地区。辽西山地与内蒙古高原相连,呈现半干旱特征。辽宁东西 高、中部低的马鞍形地势对气流起着重要作用。辽河平原北接松嫩平原,南通渤海,是气流的通道,有明显的狭管效应。总的来说,辽宁的气候有如下几个特点。

日照时间长,积温较高。太阳年辐射量最大的地区大都超过了130×4.1868×103J/cm 2 ,日照时数可以达到2400小时以上,最长的为3300小时。年日照百分率也很大,均在50%以上,西北地区最高达到65%。活动积温为2700~3700℃,属于温带和暖温带。

气温适宜,略有变化。辽宁省全年平均气温在5~10℃之间,全年平均气温自西南向东北,从平原至山区递减,南北温差最大可以达到5.6℃。除辽东半岛南端外,9℃等温线走向大体同黄渤海的海岸线一致。凌河流域比辽东、辽西山地丘陵气温高,在8~9℃之间。东部山区温度较低,在5~8℃之间。辽西山地气温较高,温度为7~9℃。

极端气温相差悬殊。辽宁全省夏季虽无酷热,但偶尔也会出现40℃以上的高温,高于同纬度的其他省区。冬季严寒漫长,除辽东半岛南端以外,气温均低于-25℃。全省寒暑极端气温变化在正负40℃以上,充分表现出大陆性气候特点。

雨量较丰富,分布不均匀。辽宁年平均降水量约为690毫米,从东南向西北逐渐减少。辽东半岛丘陵迎风坡为多雨中心,宽甸年降水量为1136毫米,沈阳降到734毫米,阜新不足500毫米,建平以北不到400毫米,为辽宁降水量最少的地区。降水均集中在夏季,6~8月占全年降水量的60%以上,秋雨占21%,春雨约占15%,冬季降水最多不到4%,越到西北部,夏雨越集中。

辽宁的气候类型较为复杂,大体为辽东、辽西山地春晚而秋早,辽河平原和辽西丘陵春秋都早,辽南和沿海地带春早而秋晚,近海岛屿春秋都晚。

丰富的自然资源

辽宁共有耕地面积409万公顷,占全国土地面积的27.65%,人均耕地约1.44 亩,80%的耕地分布于中部辽河平原和辽西北低山丘陵的河谷地带。

辽宁省森林资源比较丰富,2012年国家统计局资料显示,全省森林面积为511.98万公顷,森林覆盖率为35.1%,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森林蓄积量为2.02亿立方米。

辽宁省植物种类达2200余种,有较丰富的野生食用植物、酿酒类植物、野生纤维植物、造纸类植物、野生油脂植物、橡胶类植物、野生药材类植物等,多分布在东部山地丘陵地区,其他地区较少。动物种类共有827种,其中鸟类400余种,占全国鸟类种类的31%。

辽宁省海洋生物资源也比较丰富,近海水域共有520多种海洋生物,脊椎动物鱼类100多种,虾蟹类5种和众多的参类、贝类和藻类。

辽宁省矿产资源丰富,种类繁多,地区分布广泛,在全国具有重要地位已探明的矿产资源有69种,黑色金属矿以铁、锰为主,铁矿和锰矿保有储量均占全国第一位;有色金属矿有铜、铅、锌、铝土、钼、金、钨、镍、铬、汞等;非金属矿有菱镁矿、金刚石、滑石矿、大理石、石灰石、白云石、膨润土、耐火黏土、石棉、萤石、钾长石、石英岩、黄铁矿、云母、玉石、砷、磷、重晶石等;燃料动力矿有煤、石油、天然气、油母页岩、草炭等,其中,菱镁矿和硼矿储量占全国80%以上。硫、石棉、金刚石、滑石等非金属储量在全国也名列前茅。这些储量丰富、分布集中、质量优异的矿藏,为辽宁重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资源条件。

此外,辽宁还拥有丰富的地热资源和海盐资源。

暴雨中的大连

沈阳国际冰雪节上的雪雕作品

俯瞰辽河油田

辽东湾内的采油平台 l9NMH7KuOnyZoFLEvgt1MTOI6k13mUXSfzP4Hi5CCtQtSUAhBAQ3f4sOwDY7ylVP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