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文化特色

地理与历史孕育的多元文化

吉林地域文化的形成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多样的自然地理环境、生产方式变革相对滞缓的历史、不同民族文化主导地位的更迭变迁,为这里人们的文化创造提供了特殊的历史舞台,成就了一方具有魅力的地域特色文化。

在吉林历史上精英文化占有重要位置,在吉林生活时间或长或短的一些文化名人如洪皓、吴兆骞、吴禄贞、刘建封、沈兆禔和号称“吉林三杰”的成多禄、宋小濂、徐鼐霖等,曾对吉林地域文化的发展作出重要贡献。但是,从可以构成吉林地域文化传统特色的角度来说,更为突出的是平民文化,其特色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拓荒创业锻造了自强不息的文化精神

吉林地域文化始终是在开疆、拓荒、创业历史过程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从而锻造了自强不息、崇尚英雄的精神。各部落、民族之间的角逐、征伐,契丹人、女真人、满族人的挥戈南下,问鼎中原,在这块苍茫肥沃的土地上演出了一幕幕历史的话剧。吉林地域开发较晚,生产方式相对落后而进步缓慢。在莽莽山林、江河湖泊、黑土地和草原拓荒创业极为艰难。狩猎由石砮到铁镞,由步射到骑射;捕鱼由水中捕鱼到冰上捕鱼,由凿冰窟叉鱼到冰下设网捕鱼;耕稼由石犁到铁犁,由单纯种植谷麦到试种玉米成功,由单纯旱作到在高寒地区稻作,每一步都是一种艰难开拓,率先的开拓者自然受到崇敬。在这样的自然与人文环境和历史演进过程中,生活在吉林大地的各族人民锻造了世代相传的自强不息、崇尚英雄、开拓进取、守土护边、骁勇尚武、彪悍无畏的坚毅顽强精神。

公园里的二人转(左页图)和满族放鹰人

二人转,这个最能体现吉林文化特色的剧种,在吉林省广大地区内都有热情的戏迷,任何一个地方拉起胡琴都能演唱。而放鹰则代表了满族文化的一个方面,不同的文化融合在一起,形成了吉林的文化特色。

宁古塔石碑

宁古塔是满语,指的是中国清代统治东北边疆地区的重镇,清代宁古塔将军治所和驻地,后来宁古塔将军移驻吉林乌拉(今吉林市)。宁古塔是清政府流放中原文化人士的重要流放地,而这些文化人来到东北的同时,也促进了当地的文化发展。

查干湖捕鱼

2014年1月11日,吉林松原查干湖冰封雪域的湖面上人欢鱼跃,呈现出一派丰收景象,进入冬捕以来,共捕捞鲜鱼200多万斤。据了解,每年12月末至春节前的一段时间,是渔民进行大规模冬捕的黄金时间,这种渔猎文化源于史前,盛于辽金,一直延续至今千年不变,被称为“最后的渔猎部落”。

艰险环境磨砺了坚韧刚健的文化个性

在生产力低下的情况下,人们仅靠一种生产方式难以维持生活,往往是采集、游牧、渔猎、农耕方式并存。尤其是满族及其先民女真人“皆依森林以居住,恃射猎为生”,这便与长白山结下了不解之缘。人们在莽莽山林从事挖参、采药、狩猎、伐木、放排以及农耕等活动,产生了独特多彩的文化,并为历代文人雅士讴歌。有些学者认为“长白山文化”是吉林地域文化的主体,不无道理。长白山的环境极其艰险,毒虫猛兽出没其间,冰雪严寒令人难以承受。英国探险家扬·哈斯本在《帕米尔探险记》中记述了进入长白山时,其驮给养的马被蚊虻叮咬得“发疯般窜林跳进山崖”。有的探险者、采参者被蚊虫叮咬,死于老林,只剩一副白骨。清高士奇在《扈从东巡日 录》中写道:“在乌拉南600里,深潭无底,禽兽皆白,人不敢入。”

清朝著名诗人吴兆骞在《长白山赋》中写道:“自山麓至半山,皆黑松林,亘三百余里,不见日月,树根相纠如网,地皆深淖,马行七日乃毕。”在这里谋生不仅需要敢于同大自然搏斗的勇气,甚至要甘冒生命的危险。进山伐木的人,要在冰天雪地生活整个冬季,经历各种险恶。在江河上漂流放排随时都有险情,沿岸多处留有放排人的孤坟。歌谣说“伐大树,放大排,哪里死了哪里埋”,就是这种豁达而又艰险生活的真实写照。狩猎者不仅捕猎大动物有危险,即使捕貂也要在冰天雪地的山里忍饥耐寒数日不归,谣曰“今日离了家,何日能得还?一张貂皮十吊半,要拿命来换”。

处于中西部平原草原的人们,劳作同样艰苦。以采东珠为例,江河一解冻,“珠轩丁”将船驶入江心,裸体抱杆沉入水底,得则口衔缘杆而上,不复生还者亦有之。冰川捕鱼要冒零下二三十摄氏度的严寒,湖水溅到身上立刻成冰,无处取暖。生活在吉林大地上的人们,在同大自然的搏斗中,不惜赌命从事危险劳作,演绎出许多可歌可泣的动人故事。这样的艰苦环境磨砺了人们坚忍不拔、勇敢刚健、吃苦耐劳、克难履险、朴素节俭的文化品格。许多歌谣谚语、劳动号子、民间故事以及文人雅士的诗文,真实而生动地记录了这种文化个性,并且哺育了一代又一代吉林各族人民,成为他们的生活教科书。

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汪清县汪清林业局储木场

民间行为文化张扬着宽厚质朴的民风

在吉林,民间行为文化土壤深厚,特色鲜明。由于长期处于生产方式比较落后、人烟稀少、环境严酷的状况,人与人之间只有靠互助才能更好地谋生,如在深山老林遇到个陌生人也立即成为亲密同伴;待到抛家闯关的汉族人拥入,一方面,得到原居民热情接纳很快消除了孤单感,旧的家族观念淡化,新结下的乡情日浓,另一方面,带来了儒家“仁义”、“忠恕”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在吉林地域文化形成的这一历史过程中,积淀了深厚的民间行为文化,其特点是宽厚质朴、团结互助。这种行为文化深入人心,植根于吉林这片沃土。“前行柳条边外者,率不裹粮。遇人居,直入其室。主者则尽其所有享。或日暮,让南炕宿客,而自卧西北炕。马则煮豆麦莝草饲之,客去,不受一钱……盖是时俗固厚。”“民风朴厚,勤俭守信,义重宗法。乡民平素往来均系口头契约,恒数世不爽,贫民到处游食无拒者”,“邻里戚旧则互相访问,遇有吉凶事故,则互相庆吊……有无通共,守望相助,敦笃之风诚为气象焉。”既已形成民风,它便成为民间的普遍价值观念和传之久远的习俗。

吉林地域文化,有史以来一直接受着中原文化的影响和滋养,与整个中华文化一脉相承,以至发展到以中原汉族文化为主导,吉林地域文化史是多民族交融共进的文化史;文化交融是双向的,世居吉林的少数民族以他们与中原文化相异的文化个性丰富了中华文化的内涵,展现了中华文化的多样性。人创造了文化,文化也塑造了人。各民族共同创造的文化是中华民族凝聚在一起的精神纽带,既不能把中原文化在吉林的传播看成是移民文化,也不能因为有的民族其个性已经弱化而忽略他们在历史上对地域文化的贡献。

吉林蒙古族民俗表演

朝鲜族象帽舞

象帽舞是朝鲜族农乐舞中的一种重要形式,种类繁复,舞技多样,分“长象帽”、“中象帽”、“短象帽”、“火花象帽”等种类。

在吉林省吉林市世纪广场上秧歌队员在表演独具特色的满族秧歌 SC6XEX4aqoPHro05bFZiSMLE14gXyZ/ijEg00K2UKsCisELXkw5xV6WgKvOTEvin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