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历史沿革

从远古人类到闯关东的昨天

吉林省人类活动历史悠久。从“榆树人”和“安图人”的远古遗存,到原始氏族公社聚落的形成;从春秋时期“四大支系”的角逐,到高句丽王朝与渤海国的兴衰;从辽、金、元、明朝代的更迭,到满清王朝的兴起与覆灭;从奉系军阀的统治到东北沦陷;从新中国成立,到现代吉林行政区划的定型。吉林省经历了漫长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演变过程。

吉林境内的远古人类文化

松花江是吉林省境内远古人类文化的摇篮,两岸有许多远古人类活动文化遗址。1951年,在松花江北岸的榆树县周家油坊村,发现了距今四万年到七万年、被称为“榆树人”的原始文化遗存,为松花江沿岸旧石器时代晚期人类活动遗存,榆树人也成为吉林省发现的最早居民。1963年,在二道江畔的安图县明月镇石门山村,发现了距今二万六千年的“安图人”洞穴居址。考古研究推测认为原始社会时期,在吉林西部草原、松花江流域、图们江流域、鸭绿江和浑江流域等,均有原始居民活动和原始氏族公社聚落分布。

好太王碑碑亭

好太王碑,又称广开土王碑,全称国冈上广开土境平安好太王碑。碑址现在中国吉林省集安市集安镇好太王陵东。此碑为高句丽第二十代长寿王为纪念其父好太王的功绩,于414年立于好太王陵东侧。它由一块巨大的天然角砾凝灰岩石柱略加修琢而成,碑体呈方柱形,四面环刻碑文,字体介于汉字隶书与楷书之间,上面共有文字1775个,其中141字已脱落无法辨识。

大金得胜陀颂碑

大金得胜陀颂碑位于中国吉林省扶余市得胜镇石碑崴子村东2千米处,为金大定二十五年(1185)金世宗为纪念其祖父完颜阿骨打在此誓师起义的功绩,下诏树碑建字。石碑为青石雕成,由碑首、碑身和龟跌(碑座)三部分组成。通高为320厘米,碑首高79厘米,宽100厘米,厚38厘米。正面刻有大字篆书“大金得胜陀颂”六字,为金代书法家党怀英手笔。正面为汉文,背面为女真文。

周以后的吉林历史演变

3000年前,活动在长白山区、松花江下游的古老民族肃慎,就和中原地区的周王朝有相应的经济社会往来关系。

春秋战国之前,吉林省主要是肃慎、扶余和东胡三大族系的部族活动地区。春秋战国以后的几百年里,吉林省经历了汉族的北上、北扶余的兴起和衰亡、勿吉(靺鞨)的南征北讨、鲜卑族的迅速发展等四大支系的角逐,聚落随着部族的兴衰而更替。东汉、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吉林中东部山地、丘陵地区为高句丽与沃沮属地西部平原区为扶余族活动区域。

唐代中叶,肃慎的后裔粟末靺鞨兴起,曾在吉林省的中、东部及黑龙江省东部建立了渤海国,它的早期都城为敖东城,称为“旧国”,位于今敦化东南部。后来又迁到上京龙泉府,即东京城。渤海国范围囊括了后来吉林省的大部分地域。

926年,契丹灭渤海国,统一了东北,称辽国。吉林省东部属东京道,辖有黄龙府(今农安)、信州(今怀德秦家屯古城)、通州(今四平)、宁江州(今扶余市东石头城子)、渌州(今临江附近)等地;西部属上京道,辖有长春州(治今吉林省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八郎乡北上台子村的塔虎城)、泰州(今洮安县东城四家子古城)。1115年,金国建立,1117年,金灭辽。吉林省范围分属上京路(辖今白城、长春、吉林、延边等地)、东京路(辖今通化、白山两市)、咸平路(辖今四平市)。1234年,蒙古灭金,1271年,蒙古改国号为元,今日吉林省农安县以东地方,属辽阳省的开元路,以东属中书省的泰宁路。

1368年,明灭元,最初在东北南部辽东设都指挥使司,1409年,明政府在东北的中北部增设奴儿干都指挥使司,下设卫、所。

清代是吉林省域形成的重要时期。康熙十五年(1676),清政府将原来的镇守宁古塔将军移居吉林城,设吉林将军,吉林省大部分由吉林将军管辖。光绪三十三年(1907),清政府废除将军,正式改建为吉林省,辖区包括今吉林省的中东部和黑龙江省牡丹江、三江,省会设在吉林。

辛亥革命之后,吉林省仍沿用清代旧制,辖区为今日黑龙江省的牡丹江和三江,吉林省的吉林市、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和长春市的大部,以及白城市的东部。1931年,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东北,后成立伪满洲国。为了便于统治,省级行政区划缩小并多次改划,将原东三省和热河省划分为19省,吉林省辖区缩小为今日吉林市和长春市的全部,白城市的东部以及敦化市、伊通满族自治县和梨树县的一部分。东北光复后,国民政府对东北地区的行政区划进行了省并,将间岛省和松江省的五常、双城并入吉林省,仍称吉林省。

1948年东北全境解放后,吉林省辖区包括吉林、长春2市和22个县,省会设在吉林市。1954年,吉林省行政区划又有扩大,原属黑龙江的白城、洮南、安广、大赉、瞻榆、开通、镇赉7县,原属辽东省的通化市、辽源市和通化、海龙、临江、集安、长白、抚松、靖宇、柳河、辉南、西安、东丰11县,原属辽西省的四平市和双辽、梨树2县划入吉林省管辖。1969年,又将内蒙古自治区的哲里木盟的通辽市、通辽县、开鲁县、科左中旗、科左后旗、科右中旗、奈曼旗、库伦旗、扎鲁特 旗和呼伦贝尔盟的突泉县、科右前旗划归吉林省管辖。到1979年,又将上述两盟的各旗县,划回内蒙古自治区,使吉林省行政区划范围恢复到1954年划定的区域,至今再未改变。

清代柳条边遗址

清代为了限制内地居民迁徙东北,在起于威远堡到吉林的北法特建立了柳条边。柳条边培土为堤,堤上每隔5尺种3棵柳树,树间用绳子连接,堤外挖深宽各8尺的壕沟,以此来限制关内流民的通行。柳条边设置了21个边门,有士兵把守,凡是没有清廷所发的准入证,一律不得入内。

闯关东的昨天与移民大潮

关东泛指今辽宁、吉林和黑龙江三省及内蒙古东部构成的东北地区,明朝称“辽东”。清人入关后,这一地区被称为“关东”,是因位于山海关以东而得名。“闯关东”是一种约定俗成的说法,指清朝时,尤其是清末至新中国成立前这一时期,关内山东、河北、河南等省向关东地区的移民活动。当时,迁入吉林的山东籍人最多,据统计,在清入关至新中国建立的300多年时间里,先后迁入吉林的关内人口超过1000万人,主要分布在吉林中部、南部和北部地区。他们从事农耕或放牧,小部分以经商为主。大量人口迁入,使吉林的社会和经济面貌发生了重要变化。

从清入关至1861年的二百多年的时间里,清政府基本上禁止关内向关外移民,史称封禁时代。这一时期,吉林的经济及农业生产还非常落后。关内移民的到来,为农业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加速了荒地的开垦。移民们通过种种形式的垦 荒,使生产力水平得到提高,生产关系也有所变化。

移民垦种的荒地主要分为“旗地”、“官荒”和“蒙荒”三种。移民刚来到的时候,大多都是一贫如洗,往往被旗人雇为佣工,小有积蓄之后,开始向旗人佃种地亩,随后便借旗田之名额外开荒。在广大移民的辛勤劳作下,吉林省耕地面积有了较大幅度的增长,1887~1927年的40年间,全省耕地由1497900亩增加到66218000亩,增长了44倍。旗人为了获利,开始出租典卖旗地,原先的农奴依附关系逐渐瓦解,旗地制开始向封建租佃制转变。此外,移民带来的先进农业生产技术,使粮食产量不断提高,吉林省不仅成为关外重要的农产品供应地,还发展为当时全国最重要的农产品生产基地,所产粮食除自给和消费外,还大量销往关内。因此,从一定意义上说,关内移民的到来是当时东北成为全国最重要的粮仓和商品粮基地的根本保证。

吉林省吉林市松花江畔五家山下圣鑫葡萄酒庄的闯关东铸铜雕塑

闯关东,中国近代史上最大的移民潮,大规模的移民使得吉林达到了空前的发展。正如雕塑里所反映的,大量来自关内的移民徒步跋涉千里,推着独轮车,挑着家什,来到东北。

由于吉林省地处东北地区中部,中西部地势平坦,交通便利,随着粮食产量的增加,关内的移民很快就发现这里是重要的经商之地和物资集散地。因此,以经营粮食转运或买卖、加工为主的关内商人,通过商业资本或高利贷资本与吉林省农产品进行交流。早在清雍正年间就有一些关内的居民到吉林省贩 运毛皮、牛羊及各种山货,销往内地。嘉庆以后,更多的移民商人就是寻着省境内垦荒者的“窝棚”而流动经营,后来才设立固定商号。吉林市是吉林省境内近代工商业的主要分布城市。省内最早的百货店兴顺号、天和昶、怡合恒等,都是山东掖县、黄县来的商人在吉林市开设的固定商号。吉林市的面粉加工厂开办较早,手工业织布机坊多数是山东昌邑人所建,其中规模最大的裕华纺织厂是山东平度县昭凤庄许华利创立的。后来,裕华工厂又在长春设立织布分厂,在沈阳设立织染分厂。到1930年,吉林裕华工厂已成为吉林省最大的民营纺织企业。吉林市四周木材资源丰富,早在20世纪20年代,山东人在这里经营的火柴厂就有3家,占吉林市火柴生产的半壁江山。

电视剧《闯关东》剧照

由李幼斌、濮存昕等著名演员主演的电视剧《闯关东》以曲折的故事情节表现了发生在东北大地上一段已被人逐渐忘却的历史,使得更多的人开始关注这一大规模的移民活动。

东北宽广肥沃的农田

大量的闯关东的移民都是农民,东北最吸引他们的应该就是这肥沃的土地。移民的到来,首先改变了东北农作物单一、生产力低下的农业现状。关内先进的农具被带来了,大豆、小麦、玉米、高粱、水稻被带来了,东北的农业在移民的辛勤劳作下,迅速步入了一个全新阶段。

闯关东的移民和吉林市的金融业发展也有着密切关系。道光十五年(1889),山东昌邑县柳疃镇姜家泊的姜德信以资本40万吊成立功成玉银号,聘用吉林天锡公银号的祖郁周任主事掌柜。初期只经营汇 兑业务,后逐渐增加货币兑换、代理买卖货币、存放款贴现、储蓄等业务。民国初年,功成玉在吉林市东关、西关开设两个分号,后又在长春、哈尔滨设立分号。东北沦陷时期,功成玉发展壮大,改为功成银行,直到伪满垮台倒闭。

闯关东的关内移民对吉林省城镇的发展还起到了促进作用。1860年之前,吉林省的城镇多是在军事驻防基础上逐渐形成的,1861年起关东实行开禁,特别是1904年全面开禁之后,移民浪潮迅速扩大,关内商人迅速增多并定居下来,商业愈益兴旺,带动了大小城镇的迅速出现,工业重镇也开始出现。在招民垦荒、移民实边与铁路、港口兴建过程中,相继兴起了一大批新城镇,特别是由于繁忙的水陆运输、商品的集散、贸易的中转和人口的流动,在辽河沿岸的码头、铁路沿线的车站兴起了一批工商业城镇,有的还发展成为区域中心城市。这种城镇发展模式,基本上先由闯关东移民进行农业开发并奠定城市繁荣基础,然后随着大规模关内移民的到来,为工商业城镇的发展提供充足的商贸力量和劳动力资源。

新中国成立之初,山东因为人口压力较大,移民东北的惯性仍在持续着。20世纪60年代,“进军北大荒”成为新一波也是最后一波移往东北地区的移民浪潮。

闯关东的关内移民千千万万,是在较长时期内形成的一支规模庞大的移民大军。上千万移民的到来,不仅为吉林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还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繁荣了城乡市场。在社会文化领域,大量移民进入东北后,加速了民族融合,提高了当地人口素质,形成新的地方文化。在抵抗外国侵略的斗争中,移民也作出了巨大贡献。时至今日,进取、拼搏、勤劳勇敢、艰苦奋斗的“闯关东”精神,不但是千百万移民的人生写照,也是我们今日积极进取、团结奋斗、振兴东北的精神财富。如果没有广大移民披荆斩棘、含辛茹苦的艰苦创业,就没有吉林由荒凉沉寂到后来人烟稠密、经济发展局面的形成。 c2uvDLp8K+fv5rs98IBi72TxlEENVbSJ6vcoGE7q7QOQsqgTWSlSmHpS+Nsjqt4C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