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吉林省行政区划图

概况

吉林省简称吉,因省会初设于吉林市而得名。地处我国东北地区中部,为东北平原腹地。南界辽宁省,北接黑龙江省,西连内蒙古自治区,东与俄罗斯毗邻,东南以图们江、鸭绿江为界和朝鲜隔江相望。全省面积约19万平方千米。人口2727万,有汉、朝鲜、满、回、蒙古、锡伯等民族。省辖8个地级市、1个自治州、21个县级市、16个县、3个自治县、20个市辖区。省会长春市。

吉林省历史上长期是满、蒙古、朝鲜等少数民族活动和聚居之地。商、周和秦时活动在长白山北部一带的肃慎部族,是本区原始居民。唐代曾建渤海国于东部山区。宋代又建金国。省境西部,古代居民有鲜卑、契丹、鞑靼,均为蒙古族同系。五代建辽国,灭渤海国,势力扩至省境东部。元代属辽阳行省。明代属奴儿干都指挥使司。清代为宁古塔将军,后改吉林将军辖区,光绪三十三年(1907)设吉林省。

地形

地势东南高,西北低,形成山地、丘陵和台地、平原三大地貌类型。平原占全省面积的30%,山地36%、丘陵和台地占34%。主要山脉有长白山、吉林哈达岭、张广才岭、老岭、大黑山等。东部山地最高峰海拔2691米,是东北地区和本省的最高峰。主要平原与盆地有松嫩平原、松辽平原、延吉盆地、珲春盆地和敦化盆地等。主要河流有松花江、鸭绿江、图们江、牡丹江、绥芬河。湖泊以松花江上的松花湖(丰满水库)为最大,还有月亮泡、查干湖、大布苏湖等。长白山主峰附近的长白山天池是中朝界湖,湖面海拔2194米,面积9平方千米多,是著名的火山口湖。

气候

属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雨热同季。冬季长而寒冷,夏季短促温暖,春秋风大,天气多变。全省平均气温-3~7℃,1月-20~-14℃,7月16~24℃。山区气温偏低,长白山天池年平均气温仅-7.4℃,1月-23.8℃,7月也只有8.5℃。年无霜期120~150天,山区不足100天。年平均降水量350~1000毫米,自东而西有明显的湿润、半湿润和半干旱的差异。

自然资源

耕地面积554万公顷,占全省土地面积的29.56%,人均约3亩。土地肥沃,表层有机质高达3%~6%,甚至高达15%。矿产资源种类多达165种,分布广,已探明89种,储量居全国前十位的有40多种,石油、铁、金、镍、钼、硅灰石、膨润土、火山渣、硅藻土、浮石、油页岩等11种矿产储量居全国首位。省内30千米以上的河川有221条,其中流域面积在5000平方千米以上的有16条,分别属于松花江、鸭绿江、图们江、辽河、绥芬河5大水系。年平均径流总量320亿立方米,地下水总储量98亿立方米。空间分布不均衡,东部水多地少,中部地多水量不足,西部干旱,严重缺水。吉林省中低湿地热资源丰富,以长白山天池温泉地热田、抚松县仙人桥镇地热田、临江市花山镇温泉群及长春市城区地热田为主,其中,长白山温泉多集中在长白瀑布脚下约900米的地方,水温约为60~80℃,泉中含有多种矿物质。年日照时数约1600~2800小时,年总辐射量110~130千卡/平方厘米。森林资源丰富,是全国重点林区之一,林业用地面积848.73万公顷,占全国森林面积的2%稍多,居全国第十二位;林地活立木总蓄积量为8.82亿立方米,居全国第六位。野生植物达5284种,资源丰富,经济价值较高的有天麻、贝母、桔梗、党参、细辛、五味子、人参等。野生动物达437种,紫貂、东北虎、金钱豹、丹顶鹤、梅花鹿等为国家级保护珍稀动物。是“东北三宝”——人参、貂皮、鹿茸的主产区。

农业

农作物一年一熟,以粮食生产为主,主要有玉米、水稻、大豆、高粱和谷子,有“黄金玉米带”和“大豆之乡”之称。此外还有小麦、糜子、豆类、旱稻等。玉米主要分布于松嫩平原的长春、四平、松原、辽原、白城和吉林。水稻主要分布于东部地区,延边朝鲜族自治州为我国北方历史悠久的著名水稻产地。经济作物以甜菜、烟叶为主,还有亚麻、青麻、线麻、向日葵、芝麻、蓖麻等。长白山林区是我国主要林区之一,生产优质红松、落叶松、鱼鳞松等。园参和养鹿业居全国重要地位。白城市为本省重要牧区,以绵羊为多,并且是马匹繁殖和改良品种的基地。渔业以淡水鱼为主,松花江,黑、吉两省边境的嫩江,以及松花湖、月亮泡、查干湖等水域为主要鱼产区。 JpApTYthER/WlbVDrNgF6doorLCzCeE2jYmkGTBuU0zfb2ESx1DXZJ+IjeSRjM7H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