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中部崛起的支点

湖北处于长江经济带、京广沿线经济带的交会点上,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今天湖北正全面发挥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以及“其志大兮,其慧远兮”的天然禀赋,形成中部核心和中部增长极点的强劲驱动力。工业方面,湖北始终高扬创新的旗帜,正从传统的“工业摇篮”走向新时代的“创新基地”;交通方面,湖北以辐射优势引领新的格局,正从过去的“九省通衢”演变为今日的“九州通衢”;农业方面,湖北充分发挥江汉平原的地理优势,“鱼米之乡”必将建设成“中部粮仓”;科教方面,湖北秉承古楚文化的传统,倾力发挥“惟楚有才,科教兴鄂”的文化软实力。

工业摇篮,创新基地

湖北是近代工业的发祥地之一,有“工业摇篮”之称。

湖北的工业之路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春秋战国时期,湖北大冶已有采铜冶炼的历史记载,这是现代工业的最初萌芽。至秦汉时期,荆州南阳太守杜诗发明了水排,利用水流动的力量鼓风冶铁,铸造出质地优良的铁农具。在同一历史阶段,新型的船舶推进工具——橹,被聪明的江陵人民发明使用,这被英国人沃塞斯特称赞为“中国发明中最科学的一个”。

清末,湖北的民间资本也开始投入到 工业生产领域中。1895年,汉口新昶机器厂引进国外先进动力机械设备,建造了一条23米长的小轮船。这条依靠自己力量建造的动力船只,标志着湖北制造业的开端。

在湖北近代工业建立和发展的过程中,汉阳钢铁厂、湖北枪炮厂、大冶铁矿等一批企业崭露头角。其中,汉阳钢铁厂是当时亚洲最大的钢铁联合企业,形成了以重工业为龙头的湖北工业内部结构;湖北枪炮厂(即汉阳兵工厂)是我国首家系统完备的军工厂,“汉阳造”三个字从此响彻天下;大冶铁矿则是中国第一个用近代技术开采的露天铁矿。这些企业的建成,标志着湖北乃至中国近代钢铁工业的兴起,为我国重工业的发展开创了先河。

重工业发展独占鳌头,轻工业也竞相建厂。以武昌纺、织、丝、麻四局为代表,湖北的面粉业、榨油业、卷烟业、造纸业等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发展起来,在国民生活中占据重要位置。自此,轻工业与重工业相辅相成,初步奠定了湖北近代工业体系。湖北经济由此跨入现代化发展的新阶段。

回望过去,展望未来。不论是过去、现在还是将来,工业都是湖北经济增长的重要手段,更是文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新时期湖北工业立足沉淀深厚的摇篮,在自身基础上更加充实,推进自主创新战略,实现了现代工业产业群的集中发展。

武广高铁

湖北的水路交通

武汉天河机场

九省通衢,交通枢纽

在地理位置上,湖北处于中原地区,横贯东西、纵贯南北,四通八达,是重要的交通枢纽。省会武汉历来号称“九省通衢”之地,被誉为中国经济地理的“心脏”。

湖北号称“千湖之省”,省内通航河流229条,通航里程达8385千米,是名副其实的水运大省。湖北内河航运极其发达,全省以长江、汉江为两大水运干线,一半以上的县、市均处在航运线上。

湖北铁路干线四通八达。其中著名的有纵贯全省东部的京广铁路,这也是全国铁路运输中最繁忙的线路之一,过境物资运输量远大于省内物资装卸量。

湖北具备一个相对完整的公路网。省内公路四通八达,以武汉等主要城市为中心,甚至延伸到陡峭的大山中,同时水路和铁路连接起来,形成一张严密的交通运输网。

湖北更是中国航空运输中心之一。省内拥有武汉天河机 场、宜昌三峡机场、襄阳刘集机场等诸多机场。开通了107条空中航线,省内航线通往沙市、宜昌和恩施,省外航线通往北京、上海、广州、成都等地。

随着武广高铁、合武高铁的相继开通,湖北率先进入了高铁时代。一个以武汉为中心、辐射国内东西南北、行车时间在4小时内的运输网正在形成;一个全国性交通辐射新中心,铁路、水路、公路、空航协调组成的 “立体综合交通体系”正在形成。

武汉长江大桥

武汉长江大桥是我国在长江上修建的第一座复线铁路、公路两用桥。大桥横跨于武昌蛇山和汉阳龟山之间,于1957年10月15日建成通车。桥身为三联连续桥梁,每联3孔,共有8墩9孔。每个孔跨度为128米,巨型油轮可以在桥下畅行无阻。大桥建成后,将武汉三镇连为一体,打通了我国京汉和粤汉两铁路,形成完整的京广线大动脉。可谓“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

鱼米之乡,中部农谷

湖北地处江汉平原,土壤肥沃,湖泊纵横。粮食作物以水稻为主,其次为小麦。农作物一年三熟,冬小麦夏季收、稻谷秋季收、杂粮冬季收,是全国闻名的粮、棉、油和鱼、肉、蛋生产基地,素有“鱼米之乡”之称。

天赐沃土,泽被苍生。正是在湖北这片神奇的土地上,诞育出中华最古老的农耕活动。炎帝神农氏是华夏农耕文化的创始者,他行走于长江汉水,遍尝百草,教化稼樯,推动了蛮荒的原始文明向农耕文明进化。

楚天烟波,湖山壮阔;江汉平原,物产丰饶。早在唐代,湖北地区就已经普遍种植稻、麦、麻、茶和蚕丝等农作物,江陵成为中国南方的经济中心。宋代,江汉平原广泛挽堤围垸,江汉平原在汛期河水涨退中形成了肥沃的农业区,故元明时有“湖广熟,天下足”的说法。

“湖广熟,天下足”,天下粮仓,重在湖北。湖北作为我国重要的粮食产区,是中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之一。经过多年建设,湖北的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定提高,主要农产品产量位居全国前列,淡水水产品产量位居全国第一,粮、棉、油、猪、禽、食用菌等农产品,在全国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 岸。”湖北农业从神农时代走来,历经千年传承,正从传统走向现代。在户户农庄、在亩亩稻田、在座座茶山,在荆楚充满活力的土地上,呈现出衣食丰盈的千里沃野。鱼米之乡,不仅是湖北的“粮仓”,更是中部的“农谷”。

惟楚有才,科教兴鄂

自古就有“惟楚有才,于斯为盛”的说法,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楚国人才济济,楚文化博大精深。楚文化的核心在湖北,这里自古就充满了地理与人文的灵秀,洋溢着开拓与创新的激情。

湖北素有重教兴学、培养人才的优良传统。湖北省现有普通本科高校41所,在校学生116万多人,在校研究生7.76万人,高等教育入学率达25%以上。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武汉理工大学等是全国著名的重点大学。

十年前,湖北率先在全国提出了“科教兴省”的战略思想。今天的湖北大地,高校密集,形成了浓郁的学术氛围,培养了一代代的学子才者。目前,全省拥有各类科研开发机构两千多家,普通高等院校76所。各类专业技术人员已达120多万人,拥有两院院士48人。

一批又一批的荆楚学子在这里学习、成长,他们是思想家、政治家、军事家,他们是科学家、艺术家,他们是文人、学者……他们是灿烂的楚文化的继承者和建设者,湖北的文化底蕴因他们而愈加厚重,愈加辉煌。

江出三峡,浩浩荡荡,势不可当。支点建设,湖北开始了新的征程。中部崛起,湖北必将作出更大贡献!

恩施州茶园茶农采茶

武汉大学老图书馆

武汉大学校园内

武汉大学樱园 beTHTGmsGOInIxu9Y0WhzanazhDDO/4DxfXOycxrTlj+9t1sBC4LfkjGi6Q9j6ih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