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千湖之省,水乡泽国

湖北,踞长江中游,东邻安徽,南邻湖南,西靠重庆,北接河南。因地处洞庭湖以北,故得名“湖北”,简称鄂或楚。

武当山天柱峰

湖北省总面积18.74万平方千米,全境三面环山而中间低平,北有缺口而南门大开,属不完整的盆地地形。长江自西向东,横贯湖北全省1067千米,与其最大支流汉江一起润泽楚天,让秦岭以南的湖北大地水网纵横、湖泊密布,“九省通衢”之美名便从此而来。虽贵为“千湖之省”,但因地处中国地势第二阶梯向第三阶梯过渡的地带,又处在亚热带季风区内,所以湖北全省地貌类型多样,既能领略到重峦叠嶂的山川美景,又能欣赏到一马平川的平原景象;既能感受到迷人的南国风情,又能体验到西北原野的苍莽。

“七山一水二分田”

湖北常年多雨,江河密布,与秦岭以北的陕西截然不同。一线之隔便地貌迥异,究其根源,就得从远古时期的地质运动说起了。远在震旦纪时期,湖北全境沉没于海底,到太古末期,大别山所在地区造山运动频繁,不断出现褶皱和断裂。中生代时期,造山运动继续扩大,使这里成为中国地质板块的南北过渡地带,鄂西武当山和大别山地区慢慢上升为陆地,整个湖北的山地都在这一时期形成,随后的第三纪初到第四纪,湖北中部逐渐下 沉,周边地区慢慢上升,形成了今天的江汉平原。此后,在河流的不断冲刷下,巫山被切断,长江三峡谷地逐渐形成。于是,湖北的地理构造呈现出山地与丘陵占优,平原较小的局面,在丰沛雨水的滋润下,山地与平原间逐渐形成数之不尽的湖泊与河流。据统计,湖北全省山地与丘陵约占总面积的70%,平原约占总面积的20%,水面面积约占总面积的10%,形成“七山一水二分田”的独特地貌构造。按照这个特殊的地貌构造进行划分,湖北可自西向东分为鄂西北山地、鄂西南山原、鄂北岗地、鄂东北低山丘陵、鄂东南丘陵和江汉平原六大板块。

鄂西北由武当山、荆山山脉和部分大巴山组成,造山运动在这里形成许多山间盆地和谷地,汉江则蜿蜒盘旋于这些盆地与山谷之中,乃鄂西北的“母亲河”。因为土 地开发较落后,这里的原始植被保存完好,特别是神农架林区,乃举世闻名的自然保护区。鄂西南山原是云贵高原的东延部分,因石灰岩分布广泛,雨水冲击和侵蚀使这里成为溶洞和地下河流的天堂。这里山清水秀、四季分明,是不可多得的“天然氧吧”,八百里清江之水,穿山越谷,更是造就了“神州第一漂”的举世威名。夹在鄂西北和鄂西南中间的三峡谷区,因为两侧峭壁高陡,挡住了冷空气,所以这一地区气候湿润,冬季气温很高,非常适合亚热带植物生长。

鄂北岗地地势较高,南连江汉平原,北接南阳盆地,地底岩层深厚,以红色砂岩和页岩为主,岩层中富含石膏和岩盐,较适合小麦、玉米、棉花等旱作物生长。鄂东北地处鄂、豫、皖三省交界处,以海拔低于1000米的丘陵为主,森林覆盖率较高,河流众多。鄂东南属低山丘陵区,与湖南和江西交界,平均海拔达到1000米,其中海拔1566米的九宫山和海拔1596米的幕阜山是这一地区海拔最高的山峰。这一地区历史悠久,文化多元,自古便是“鱼米之乡”。其灿烂的三国文化、独特的江文化和湖文化更是闻名于世,年复一年地吸引着各方游客。江汉平原地处湖北腹地,平均海拔低于200米,地势从四周向中间降低。从第四纪开始,这里就是沉积带,积累了深厚的冲积层,土壤非常肥沃。自数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晚期,有人类在这一地区活动,到了新石器时期,这里成为南方古老文化的发祥之地,乃中国原始文化发展水平最高的地区之一。

这就是“七山一水二分田”的湖北,在时间老人的精心打磨下,各具特色的六大板块慢慢融会贯通,孕育出物产丰饶、风景旖旎、人杰地灵的荆楚故地——湖北!

神农架高原草甸湿地

湖北田园风光

巴东山色

“千湖之省,鱼米之乡”

若能飞跃天际,俯瞰湖北,你就会发现“千 湖之省”绝非浪得虚名,星罗棋布的湖泊就像散落在绿色玉盘上的珍珠,被纵横交错的江河连接在一起,构成中国最为庞大的水纹脉络。数据显示,1962年以前,湖北全境面积超过3平方千米的湖泊有1066个,因围湖垦田,到20世纪80年代,这一数据降至350个。如今,保护水资源得到政府的重视,湖北境内的大部分湖泊和湿地都已成为自然保护区,面积超过1平方千米的湖泊保持在217个。

长江三峡

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是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三段峡谷的总称。

三峡风光

洪湖荷花

歌舞剧《洪湖赤卫队》剧照

在湖北的众多湖泊中,洪湖是当之无愧的湖北第一湖,它横亘于湖北省南部,东西与长江相连,面积逾413平方千米,湖底平坦,湖岸平直,是闻名全国的鱼禽类繁殖场所。湖中生长着90多种水生植物,尤其是蜚声海内外的洪湖莲藕及莲子,每到夏天,置身洪湖岸边你便能亲眼看见何为“洪湖水浪打浪”,何为“接天莲叶无穷碧”!

洪湖自然是“千湖之省”的湖泊楷模,孕育于此的经典 篇章《洪湖赤卫队》,更是将湖北独有的湖文化与荆楚儿女的革命情怀紧紧联系在了一起。但是我们不要忘记,湖北亦是一个大江之省,各级河流长度超过5千米以上的有4000多条,首当其冲的便是贯穿全省的万里长江及其最大支流汉江。长江源起青藏高原,于西边的巴东县进入湖北境内,贯流全省26个县市之后,从东边的黄梅流出湖北,流程1041千米。汉江发源于秦岭南麓,于陕西白河县进入湖北境内,流经13个县市之后在武汉汇入长江,流程858千米。这两条大江都把最完美的“身段”留在了湖北,一个横贯湖北、连接东西,一个扼守西北、开山辟谷,构建成一个四通八达的水运网络,使湖北省会武汉成为“九省通衢”的中部枢纽。江与湖孕育了灵秀湖北,湖北人民自然懂得“靠水吃水”的道理,葛洲坝、三峡大坝、南水北调工程等闻名于世的大型水利工程,无一不是湖北知水、治水、用水的最佳佐证。

远在1918年,孙中山便在《建国方略》中提到建造三峡水利工程的原始设想。新中国成立后,周恩来、李先念等国家领导人亲临湖北,从武汉溯江而上,视察了长江三峡,为三峡水利枢纽工程的诞生埋下了伏笔。然而,华中地区的电力供应远跟不上工业的迅猛发展,葛洲坝水利工程率先提上日程,成为长江上第一座大型水利枢纽工程。该工程位于长江三峡,于1988年12月全部竣工,建成后大坝顶长 2561米,最大坝高47米,总库容达15.8亿立方米,总装机容量为271.5万千瓦,控制着大坝上游100万平方千米的流域面积,不仅改善了川江航运条件,还顺利解决了华中地区用电紧急的情况。从此以后,李白诗中“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便照进了现实。

就在葛洲坝竣工6年之后,位于其上游38千米处的三峡大坝也破土动工,这一天是1994年12月14日。经过十几年时间的磨砺,大坝终于在2006年5月20日全线竣工,一条长达3035米,高达185米的钢筋混凝土之躯横卧三峡天堑,完成了“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的人类壮举。三期工程完工后,三峡大坝上游水位上升到175米,库区蓄水量达393亿立方米,不仅明显改善了上游660千米的航道,还能抵御百年一遇的特大洪水。大坝内部安装有三十多台水力发电机组,总装机容量达2250万千瓦。从此以后,三峡大坝肩负起防洪、发电、航运、养殖、旅游、保护生态、净化环境、开发性移民、南水北调、供水灌溉十大重要作用,成为世界上最庞大,最繁忙,最不可比拟的水利枢纽工程。

葛洲坝、三峡大坝的巨大成功推动了“南水北调”的进程,这个旨在连接南北,缓解华北、西北水源短缺的国家战略性工程在2012年年初提上日程。作为“南水北调”的水源区,湖北丹江口成为万众瞩目的焦点,丹江口水利枢纽 工程更是成为这个庞大工程的重中之重。为了保证充足的水源供应,丹江口大坝复建加高工程早在2005年9月26日便正式开工,至2013年年底,近33万库区移民得到妥善安置,丹江口大坝加高工程也进入尾声,原高157米的大坝提高到176.6米,丹江口水库容量从原来的116亿立方米提升到290亿立方米,水域面积达1022平方千米。此后,丹江口水库之水经由“南水北调”中线输水主渠穿越河南南阳进入中原地区,又经河南西部穿过黄河,抵达北京、天津,顺利解决了华北水源短缺的问题。

三峡大坝

“中部花园,特殊的气候构造”

湖北地处亚热带季风区,北靠“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的洞庭湖,除高山地区之外,大部分为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自古便是卧龙之地,龙行云雨,常年润泽,每至6月中旬到7月中旬更是细雨绵绵而不可绝。降雨量由南及北慢慢减少,鄂西南年降雨量达1400~1600毫米,鄂西北偏少,也有 800~100毫米,但部分高山地区降雨量比较特殊,如鄂西北大神农架南部年降雨量则多达1400~1600毫米。

此外,湖北日照充足,热量丰富,年均日照时数为1100~2150小时。特别是每年夏秋两季,太阳长时间炙烤荆楚大地,使这里成为全国闻名的炎热之地,夏季平均气温达27~29℃,局部地区的最高气温甚至超过40℃。但因季风影响,全省冬季气温较低,特别是每年的1月份,平均气温维持在2~4℃之间,局部地区会降至冰点以下,且能维持较长时间。受此影响最为明显的便是湖北腹地江汉平原,特别是省会 武汉,常被戏称为“只有夏天和冬天”的城市。

银杏树林

“中华药库,天然的动物乐园”

湖北自然资源极为丰富,截至2012年,全省境内已发现的木本植物达1300多种,且多为古老的原始树种,如国家一级保护树种水杉、珙桐、秃杉等;国家二级保护树种水青树、连香树、银杏、杜仲、鹅掌楸等;国家三级保护树种秦岭冷杉、穗花杉、红豆树等。此外,全省境内还分布有数千种藤本植物和草本植物,其中已被采用制作药材的超过500种。正因如此,湖北亦被称作“中华药库”。

丰茂的植被和众多的江河湖泊使这里成为动物的天堂,据统计,湖北省拥有562种陆生脊椎动物和176种鱼类,共有一百多种动物被列为国家重点保护动物。其中的白鳍豚和中华鲟更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红色名录》列为CR(极危,可能灭绝)级别。白鳍豚体型较小,是中国特有的淡水鲸类,成年身长1.5~2.5米,体型呈纺锤状,皮肤光滑。原广泛分布于葛洲坝上游35千米处一直到上海的长江下游,所以也被称作扬子江豚或长江河豚。但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白鳍豚的数量急剧下降,截至2002年,白鳍豚的数量可能不足50头。2007年8月8日,在一次重新评估中,白鳍豚被正式贴上了“功能性灭绝”的标签。

相较于白鳍豚来说,中华鲟的命运可能稍微好一些,但也不容乐观。这种世界上最古老的溯河洄游性鱼类主要分布在中国的长江,已经在地球上生活了1.4亿年,是体型最大的淡水鱼。20世纪70年代统计的数据显示,长江拥有约1万尾野生中华鲟,至80年代,这一数字下降到2176尾。此后虽经全力保护,中华鲟的数量仍然急剧下降,并且仅分布在葛洲坝下游的部分江段里。2014年9月,研究专家首次没能监测到野生中华鲟自然产卵,这预示着不久的将来,我们也有可能要永远地跟中华鲟说再见了。 a95xY88KiGPVChzaQOMuYtefzbrjla/PIDCsE7keZwi4EfCe/x5xjKFR1JgQBoWs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