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南北荟萃,中西交融

兼容并蓄、皆为我用的多元开放文化

广东不仅历史悠久,更富含独具特色的文化。这里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是中国最早对外交流的窗口。这里有南越文化的结晶,有客家文化的魅力。这里还是中国最大的侨乡,是中国侨乡文化的典型代表。在这片土地之上,南北民俗荟萃,中西文化交融,各种语言交汇,迥然不同的风土人情互相影响,互相渗透。这种民族与文化的长期融合,让广东充满了和谐而独特的文化韵味。

>>历久弥新的“海上丝路”文化

“海上丝绸之路”是我国古代对外海上贸易的通道,发轫于秦汉时期,拓展于三国隋朝时期,繁荣于唐宋时期,转变于明清时期,是已知的最古老海上交通航线。“海上丝绸之路”不仅运输丝绸,还运输瓷器、五金、糖等出口货物,以及宝石、药材、香料等进口货物,是我国古代海道交通的大动脉。追源溯流,“海上丝绸之路”的始发港,便是我国外贸名城——广州。

海上丝绸之路线路图

广州在秦汉时期被称为“番禺”,地处珠江口北缘,是西、北、东三江出海的汇合处;南濒南海,往南行可以直达东南亚,往西行可到印度洋,通西亚、北非和南欧,往东行可通过太平洋与美洲交往,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所以,一直以来,广州都是岭南与中原及域外交往的货物聚散地,形成了以广州为中心和枢纽的古代陆海运输网络系统。

《淮南子·人间训》记载,秦始皇统一六国进军南岭时,番禺就已经成为“犀角、象牙、翡翠、珠玑”等奇珍异宝的集散地。司马迁在《史记·货殖列传》一文中也有同样的说法:“番禺亦其一都会也。珠玑、犀、欢婿、果、布之 凑。”《汉书·地理志》则说:“粤地……处近海,多犀、象、玳瑁、珠玑、银、铜、果、布之凑,中国往商贾者,多取富焉。……自日南障塞、徐闻、合浦船行可五月,有都元国;又船行可四月,有邑卢没国;又船行可二十余日,有谌离国;步行可十余日,有夫甘都卢国;自夫甘都卢国船行可二月余,有黄支国……” 文中所提到的日南、徐闻、合浦,都是汉代番禺的外港,始发点则是集散地内港番禺。

在广州南越王墓出土的文物中,有四个方形炉身并连在一起的四连体熏炉,这是一种燃熏香料的器具,而香料主要产自南洋地区。另外,南越王墓墓主的棺木中放置有一个扁球形的银盒,高12.1厘米,腹径14.8厘米,重272.6克。盒盖与盒身均有一排锤揲成交错凸瓣式样的对称花纹,这种造型与纹饰均与中国器物的传统风格完全不同,却与伊朗古苏撒城(今舒什特尔)出土的刻有波斯薛西王(前486~前463)的银器风格类同。可见,这个银盒是来自西亚的“舶来品”。

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

“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位于阳江市海陵岛十里银滩风景区西面,是一个以“南海Ⅰ号”宋代沉船及船上文物为主的大型博物馆,对推动“海上丝绸之路学”的研究有着十分重大的作用。

相关文献、文物进一步表明,早在公元前3世纪,广州就已经为海上丝绸之路的形成奠定了牢固的基础,随后,广州逐步与东南亚、西亚、印度、阿拉伯等地区建立了经济上的联系,进而延伸至世界五大洲。唐宋时期,广州成为世界著名的 贸易大港,清乾隆年间又是我国唯一的对外贸易港口。时至今日,从广州出口的丝绸,仍然驰名海内外。可以说,广州是我国历史上最早且长盛不衰的“海上丝绸之路”的始发港。

南越国食水砖井

位于南越王宫博物馆内的南越国食水砖井,井口呈圆形,内径1.04米,深14.3米,是目前我国考古发现最深的汉代砖井。井壁用孤扇形砖错缝叠砌而成,井底铺砂岩石板。井壁与井坑壁之间用纯净的山冈土夯实,以阻隔地表污水渗入井内,确保井水清洁。

铜承盘高足玉杯

广州南越王博物馆藏。由高足青玉杯、托架及铜承盘三部分组成,以金、银、铜、木、玉五种材质制作,为南越国制玉工艺与金属细工相结合的杰作。这可能是南越王用来承聚甘露及服用长生不老药的器具。

>>光辉灿烂的南越文化

说起中国文化和东方文明,人们常常会想到黄河中下游地区的农耕文化与粟黍文明。其实,生长在岭南这片沃土上的土著居民——古南越族,也同样创造了光辉灿烂的远古文化,并汇入中华文化这条汹涌澎湃的大河之中。

广东地处亚热带的南岭之南,依山傍海,河汊纵横。生活在这里的古南越人是一个海洋民族,他们以捕鱼和猎取海生物品为主要生活来源。他们的生活离不开江河湖海,也离不开在水上“行走”,因此形成了喜流动、不保守的个性,这便是区别于内陆文明或河谷文明的南越文化本色。

南越王墓出土了动物遗骨20多种,其中以海生动物为多。该墓还出土了620件南越人用来捕鱼和采掘、捕捉、加工其他海生动物的工具,其中有凿、镊、削刀等。这些出土文物说明古代南越人在长期采集、捕捞海产品中积累了丰富的生产经验,掌握了渔业生产的娴熟技能,并对动物的生态、习惯以及潮汐规律、气候变化等,都有了一定的了解。

古代南越人最先居住在天然洞穴里,可以遮风雨、挡烈日、防兽害,满 足了安全的基本需要。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古越人从洞穴中走了出来,开始修建一种“干栏式”建筑,也就是用木头、竹子等构建房屋,并将楼板垫高,以楼梯上下住所的建筑。这种居室具有干燥、通风、避暑、防潮、防兽害等优点,比洞穴大为改进。1978年发现的高要茂岗新石器遗址,是珠江流域首次发现的一处水上干栏式木结构建筑遗址,距今约4000年。

现代的广东人以“会吃”而名扬四海,天上飞的、水里游的、地上跑的,到了广东人手里都会变成美味佳肴。其实,广东人的“会吃”可以追溯到古越人身上,这虽然有文化上的原因,但从更深层次上来说是环境使然。发现于东莞虎门镇的贝丘遗址,是南越人遗存中最有特色的遗址之一,所谓“贝丘”就是积贝成丘,古越人吃剩下的贝壳竟然能堆成小山,可见其数量之巨。当强劲的中原文化翻山越岭来到岭南时,这些饮食文化仍然能保存至今,并形成了“八大菜系”之一的粤菜,可见其生命力有多么强大。

赛龙舟

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一项重要活动,在广东十分流行。其起源可追溯到原始社会末期,最早是古越族人祭祀水神或龙神的一种祭祀活动,后来演变成纪念爱国诗人屈原的活动。

和中原汉人“身体发肤受之父母”的观念不同,南越人喜欢把头发剪得很短,并喜欢在身上刺上各种颜色和花纹的文身。文身除了装饰作用外,更深层次的作用是隐藏自己。在世界上其他比较炎热地区的人也都有文身的习俗。在一片丛林中,身上绘有和周围环境相似颜色的花纹,可以有效地保护自己。

>>魅力无穷的客家文化

从西晋至唐宋时期,由于战乱、饥荒等原因,居住在黄河流域的汉人数次从北方南迁,抵达闽、粤、赣三地交界处。在数千年与当地居民的交流、融合中,逐渐形成了我国一支既不同于中原汉人,又区别于当地土著居民的特殊群体——客家人。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受当地环境条件的影响,在客家人居住的广大地域,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客家文化。广东省是我国客家人最多的省份,相对集中于粤东、粤北地区,梅州、韶关一带最多。处于一个相对独立的地理区域,广东客家文化既具有典型性又具有独特性。

从中原而来的汉人南迁至闽粤赣交界处的山区后,为了防止盗贼打劫和猛兽的袭击,建造了独具特色的可以御外凝内的客家民居。这些客家民居结构别致,造型奇特,集建筑结构的严谨性、建筑功能的实用性、建筑艺术的审美性和家族思想与宗教信仰的特殊性于一体,在我国乃至全世界民居建筑中都占有重要的地位。常见的传统客家民居有土楼、围龙屋、走马楼、五凤楼、四角楼、一字形屋、中西合璧式大屋、上下堂方形屋等,其中以土楼、围龙屋最为典型。

客家土楼堪称世界民居中的一朵奇葩。土楼是以土作墙而建造起来的集体建筑,有圆形、方形、八角形和椭圆形等形状,规模宏大,造型精美。小的土楼可容纳三四十户人家,大的甚至可容纳七八百人,充分体现了客家人聚族而居的民俗风情。

围龙屋是一种富有中原特色的典型客家民居建筑,与北京的“四合院”、 陕西的“窑洞”、广西的“干栏式”和云南的“一颗印”合称为我国最具乡土风情的五大传统住宅建筑形式,被中外建筑学界称为中国民居建筑的五大特色之一。围龙屋前半部为半月形池塘,用来放养鱼虾、浇灌菜地和蓄水防旱、防火等;后半部为用来居住的房舍建筑,前低后高,有利于采光、通风、排水、排污。在饮食习惯方面,客家人既保留了中原饮食特色,又根据当地自然条件,在长期的历史演变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客家菜系和风味小吃,梅菜扣肉、盐焗鸡、糯米饭、烧卖等都是久负盛名的客家美食。客家菜取料以家禽、家畜和山珍为主,刀工粗狂质朴,形粗块大,烹制重焖煮,少作烧烤,以鲜香脆嫩和原汁原味为主要特色。这种烹饪方法,既体现了粤菜制作的讲究,又包含了北方人追求经济、实惠的精神。

客家土楼——花萼楼

花萼楼位于梅州市大埔县大东镇联丰村,建于明万历三十六年(1608),距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是粤东地区历史最久、规模最大、最具有开发价值的客家土围楼。

梅州兴宁围龙屋

在整个梅州地区,兴宁的围龙屋数量最多、最密集,种类较为齐全,被称为“中国围龙屋之乡”。

围龙屋内部景观

在漫长的迁徙过程中,客家人坚持讲“阿娓语”(中原母语),并吸收、融合当地土语,形成了保存中原音韵而又相对独立、自成体系的客家方言,即客家话。客家话是客家人区别于闽粤地区其他居民文化的根本特征,是客家人保存古汉语文化的最明显标志,也是研究古代汉语的活化石。

开平立园

立园位于开平市塘口镇赓华村,是1926年由当地旅美华侨谢维立先生历时10年兴建而成的私人园林。立园集传统园艺、西洋建筑、江南水乡特色于一体,其融汇中西的独特艺术风格在中国园林建筑中独树一帜。

>>开放进取的侨乡文化

海外华侨华人,足迹遍布世界各地。在目前的3000多万华侨华人中,祖籍广东的有2000多万人,占总数的2/3,广东也就成了中国最大的侨乡,是中国侨乡文化的典型代表。

中国人移居海外的历史可以追溯到秦汉时期,那时,中国已有“丝绸之路”通往西域,有船舶东航日本。一些人就此离开家乡,留居他乡。从唐代到南宋时,中国封建社会商品经济的发达和东南亚地区的落后,使得不少广东、福建等沿海地区的商人到东南亚从事贸易。其中有一部分人便在当地定居下来,成为第一代华侨。明朝时期,东南亚部分国家已变成西方国家的殖民地或贸易中继地,廉价劳动力需求增加。明朝海禁开放后,大量中国商人和破产的农民、渔民和手工艺人出国谋生。加上郑和率两万多人下西洋,增加了中国同亚非国家的友谊,为中国人出国经商和移居国外创造了更好的条件。

鸦片战争后,一些不法商人到中国南方沿海地区诱骗华人出洋做工,名为“契约华工”,实为被贩卖的苦力,被称为“猪仔”。在广东地区,这种在各城乡掳拐“猪仔”的活动十分猖獗。直到20世纪初,这种活动才趋于衰落。在这100多年里,中国约有700万人被贩卖到世界各地,从而造成了今天华侨遍布世界各地的格局。

流落海外的华侨,满怀对故土家园的思念。无力返乡的他们,只能用对故土家园习俗的坚持,作为对家乡唯一的纪念。华侨们既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坚守者,又是西方先进文化的引入者。中西交融是侨乡文化的最大特点,涉及语言、观念、行为方式、建筑、服饰、民俗风情等各方面。

广州城随处可见的“骑楼”原是地中海沿岸的建筑样式。广东五邑是中国著名的侨乡,其辖区内有数千座碉楼,风格各异,有罗马式、英国古堡式、德国哥特式、伊斯兰式等,呈现出浓郁的 异国风情。由于接触西方资本主义较早,侨乡具有开放性、包容性、创新性、与时俱进等较鲜明的特点,与非侨乡地区相比,这些地区的人们具有强烈的商品意识和竞争意识,形成了敢于冒险的侨乡创业文化。

改革开放的春风吹到广东后,西方文化顺势而来,渗透其中。兼容并包的广东人,生活习惯和方式正在发生着微妙的变化。在这里,人们可以看到广东人一边享受着烹狗食蛇的传统美食,一边喝着咖啡和鸡尾酒;他们绝不会错过“醒狮烧龙”的传统民俗文化活动,也不会错过探戈和街舞;他们一边烧香拜佛虔诚地供奉着财神,一边说着流利的英语与外国人做着生意……于是,在这看似矛盾、反差很大的生活方式中,广东人找到了自己的定位。正是由于古今民俗文化的交融,中西文化的碰撞,才形成了如今多姿多彩,又颇有特色的岭南民俗。

而这“兼容并包,中西皆为我用”的特色,都是由广东的地理位置决定的。因为广东没有太多忧国伤怀的压抑之情,没有太多历史给予的重担。在这里,有秀丽多姿的自然风光,有浩瀚无垠的大海,有人们乐观向上的性格。这一切,都让这里的人眼界广阔,富有创新精神。

广东这片百越之地的迷人之处就在于它的色彩缤纷。这里是外乡人的聚集地。不管你从何方而来,只要踏上这块土地,就不会有“独在异乡为异客”的孤独感。因为这是广东,它兼容并包,勇于接纳,蓬勃向上。

平安大戏院

平安大戏院是广州市剧场的老字号,1953年创建,是典型的骑楼式建筑,以演出经营为主体,包含粤剧、曲艺等多剧种演出。 2eJlOuI2FBm/8xdlEkDFMmhHz0jYLhPsAxsvkx8/LUoGfFgxaPeK2wIdl5nxdOzI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