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山海闽文化

福建的历史源远流长,在这片土地上留下了许多特色文化。福建众多的民族,都保留了自己独特的民族文化和民俗风情,如闽南话、福州话、客家话等多种方言。福建依山面海,这种独特的自然环境对福建文化的形成过程产生了特殊的影响。福建虽与中原腹地相距遥远,但自晋唐以来,渐渐南传的中原文化和闽越文化相融衍生。当地的古越文化加上中原文化、荆楚文化的浸淘及由海洋来的外来文化不断融入,由此形成了独特的闽文化。

>>双重封闭 碎状割据

福建三面环山,一面临海,境内山地、丘陵起伏,河谷和盆地错综交杂。这种地理环境使得福建在古代与浙江、江西以至北方中原等地阻隔开来,从而形成一个相对封闭、自成体系的社会区域。

在秦汉以前,福建地区人口稀少。当时生活在这里的闽越人与外界联系非常少,这种状态至少存在了约1500年。地理上的相对隔绝,使闽越土著文化保持着相对独立的状态,这给福建在文化发展的历程上烙上了鲜明的印痕。

昙石山文化遗址,因福建闽侯昙石山遗址而得名。距今4000~5500年,昙石山文化是福建古文化的摇篮和先秦闽族的发源地,它的出现,将不为人知的先秦闽族古文化大大推进了一步。

福州白塔寺,也称定光塔寺,坐落在于山西麓,为宫殿式建筑,始建于五代时期。

汉代以后,福建闽越文化独占的局面逐渐被打破。汉朝中原汉族人大规模迁徙入闽,汉文化在福建加速传播并逐渐取代闽越文化而占据了主导地位。这些汉族人选择了较好的生存环境,如福建境内较大的河流如闽江、九龙江、晋江、木兰溪、汀江等沿岸,成为中原汉族人入闽后定居繁衍的主要栖居地。入闽的汉族人把汉文化在这些地方进行传播并对外进行拓展,大大加强和深化了汉族文化与当地闽越文化的融合。

由于不同的北方汉族人在不同时间迁入福建不同的地点,再加上福建境内山峦的阻隔,这些散落在不同江河流域的汉族人便各自形成了相对独立的小经济文化生 活区域,致使福建文化形成一种呈碎状割据的文化形态。这种文化形态上的碎状割据状态清晰地反映在福建民系的划分、方言及民俗上。

福建民系大致可分福州人、莆仙人、闽南人、闽北人、客家人、龙岩人。各民系都有各自的地理区域作为生息之地,而且都有特殊的方言作为民系的特征。各民系之间的经济发展水平和人文性格特征都有明显的差异。各大民系在不同程度上吸收了闽越土著或海外民族的血缘与文化因素,加上地理环境的特殊性,如被山脉阻隔,因此使福建各民系之间容易产生相互排斥的地域心理,这样就培植了不同民系的不同风格。

福建南溟书院,位于东山县古城铜陵岵嵝山顶,又名朱文公祠,书院奉祀宋理学家朱熹。

福建的方言及民俗也明显呈现割据状态。福建有七大方言区:闽东方言区、莆仙方言区、闽南方言区、闽北方言区、闽赣方言区、闽中方言区、闽西客家方言区。福建方言的纷繁复杂在中国首屈一指。即便在同一方言区内,有的方言内部的复杂性、特殊性在全国方言中也是罕见的。

“十里不同风,一乡有一俗”形象地说明了福建省内民俗的多样和它们之间的差异,即便是对同一个活动,也有着不同的表达方式。多源性和融合性是福建民俗的特征。福建民俗主要有四个来源:秦汉以前的原始土著民俗、汉族民俗、少数民族习俗、外国民俗。福建民俗的融合性,是指它是不同民族民俗的融合、不同地区汉民俗的融合、中外民俗的融合。

泉州中国闽台缘博物馆

>>传承历史 兼容并包

福建文化呈现出多元性的特点,它以中原文化为主体,土著文化和外来文化相兼容,有着丰厚的积淀。从历史传承的角度来看,福建文化具有包容性的特点。

秦汉以前,福建处于闽越文化阶段。由于福建境内交通闭塞,又远离中原地区,秦和汉初政权虽然先后在福建设立过闽中郡和闽越国,但不是很重视也不进行过多的干预。在这种政策下,使得福建的闽越土著文化保持着相当独立的状态,地域特色鲜明且自成体系,受汉文化的影响不大。

汉至五代时期,是闽越文化与南传汉文化漫长的整合交融时期。汉代以后,中央政权加强了对福建的治理和开发,中原士民开始大规模迁徙入闽,中原文化开始向东南沿海扩展。汉文化的加入,对闽越土著文化造成了较大的冲击,北方汉族的汉文化与闽越文化相互交汇、碰撞。

厦门民居具有明显外来文化痕迹的雕饰

宋元明清时期,是闽学文化为主流的时期。这个时期,闽越土著文化成为文化“底层”,呈现出“隐形化”的特点,而以宋儒理学为核心的社会文化模式逐渐占据了统治地位。在这一时期,南宋朱熹创立的朱子理学发展成为元明清时代控制整个国家社会意识形态的官方哲学,对福建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与此同时,福建的海洋文化特征凸显出来。福建山海相随的地理环境迫使人们靠山吃山、靠海吃海。自宋以后,福建人口迅速增长,人稠地少的矛盾使许多人无可耕之田,只能转向大海谋求发展。在沿海一带,人们发展捕捞渔业和造船 航运,并逐渐形成了开放的商业文化意识和坚韧的冒险拼搏精神。在漫长的历史洗礼中,逐渐形成了以商业经济意识为核心的海洋文化。与此同时,宋元时期的泉州成为世界著名的贸易大港。商人、旅行家、僧侣以及各行各业的外国人云集于此。同时,他们也带来了多种外来文化,使福建文化受到西方文化较大的冲击和影响。

近代是福建中西文化的交融阶段。这个时期,福建成为中西文化交流的重要桥梁。鸦片战争《南京条约》后,西方国家通过福州、厦门打开了中国的大门,对福建本土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冲击。福建文化由此经历了与近代西方文化的交融和激荡。同时,一大批对中国思想文化界产生巨大影响的杰出人物涌现了,如林则徐、严复、沈葆桢、林纾、辜鸿铭、萨镇冰等人,他们站在时代前列,引领中国文化先潮,对福建的文化也产生了非常深厚的影响。

闽西闽王庙,又称蛤蝴庙,始建于明朝万历九年,是祀奉功盖八闽的唐闽王王审知的公庙,人们尊称为“蛤蝴公太庙”。

闽西民间艺术节

>>兼容并蓄 多元融合

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福建文化铸就了兼容并蓄的文化生态环境。福建文化生态具有多元融合与不平衡性、开放性与封闭性共存、沿海与山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性、冒险与守成并存的文化性格等特征。由于历史文化传承上的多元性,因此福建文化生态处于一个多层次的社会文化体系相交织叠压和互动的状态中。

福建文化在源流上具有多元性,闽越文化的遗风、中原文化的传入、宗教文化的传播、海外文化的冲击、台湾文化的融入、邻域文化的渗透等诸因素共同成就了福建文化。从现状上,福建文化在布局上呈碎状割据的状态,如莆仙文化、闽西客家文化、闽南海洋文化等,它们彼此之间呈平行并存的状 态,彼此的地域文化距离十分明显。这些不同层次的文化成分在福建文化这个动态系统中共同构造了多角度的文化。

福建文化生态在态势上呈既开放又封闭的状态,这种状态表现为陆地农业文化与海洋商业文化两者并存又相互交融的状态。福建境内山岭耸立,90%以上的土地都被大山占据,人被挤到海边,大海就这样成了闽人的土地。同时,福建海岸线漫长,居全国第二位。这样的地理条件,促使居民转向大海谋生。传统农业文化的一个基本特点是固守家园,与土地结下不解之缘,它往往比较封闭、褊狭。汉人入闽的同时,带来了中原的陆地农业文化,对福建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福建海洋文化冒险与开放的独特性也是福建文化浓墨重彩的一笔。在远古时代,沿海闽越先民更多选择了“以海为田,经舟为车”的生存方式。宋元时期,福建航海业由以沿海贸易为主转向以远洋贸易为主。明清时期,私人海上贸易蓬勃而兴,成为当时福建海洋经济社会性的重要体现。在历史的洗礼中,福建逐渐形成了以商业经济意识为核心的海洋文化。这种海洋文化具有迥然不同的文化特征,如重利的价值观、冒险进取的拼搏精神和宽容的开放意识。这种非常强烈的海洋性格,在很多领域已突破了大陆传统文化的桎梏。福建之所以成为近代中国新思潮的重要策源地之一,正与其开拓求新的海洋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福建宁化客家祖宗神坛

宁化石壁客家祖地,地处闽赣交界的武夷山东麓,宁化城西22公里处的石壁镇内。在石壁村祭祀广场,正面居中的怀祖殿是祭祀广场建筑中最重要的建筑,里面供奉着客家始祖神坛碑。 cGBl3ZshXqhkfgftqJLbZ3oqU3Ze/1n0v2snJhdb24AaUNk74i/PRm7dIHQp2Rq5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