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八公山

中州咽喉,江南屏障

说起八公山可能鲜有人知,可要说起“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与“风声鹤唳,草木皆兵”两个成语典故,估计知者不少。八公山,便是这两大成语典故的生发地。在历史上,它曾被称作淮山、楚山、淝陵、北山、寿春山与紫金山。由于地处安徽腹地、淮河中游,属楚汉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八公山一带战事频繁,遗存丰富,故而又有“中州咽喉,江南屏障”之称。

>>山水览胜,化石频出

八公山位于安徽淮南市八公山区境内,距离2千米远,是连接淮南市八公山区与寿县八公山的一段低缓山脉,也是一片闻名遐迩的风景区。它由大大小小40多座小山峰叠起,主峰海拔仅241.2米,方圆约为200平方千米。152种树木排成的天然次生林,纷繁茂盛,春季绿意盎然,秋季漫山红遍。

八公山腹地的忘情谷是一处景观绝佳地,此谷地全长2.3千米,谷涧落差160多米。据说,清代著名学者孙蟠曾经在此读书习画寄情山水,见此谷清幽迷人,于是挑一巨石书刻“忘情”二字。虽然目前石迹已无处可考,但忘情谷的名字却从此流传下来。几百年来,这里一向古木参天,石柱群生,草长莺飞,鸟鸣蝶舞,历来被视作一处避暑胜地。

隐藏在山林间的清泉也是当地有名的景观,此地密布着珍珠泉、玛瑙泉、碧沙泉、岚秀泉、浣泉、云宾泉、无女泉等24泉。最出名的就是处于马山山口的那眼珍珠泉,曾是我国古代十大名泉之一。近观此泉,可见几十股泉水从池底涌出,喷涌鼓突,粒粒如珠,于是得名珍珠泉。

八公山的地质结构特殊,分布有寒武纪的沉积地层,总厚度至少1000多米。20世纪60年代初期,这里发现了一批“淮南生物群”化石,主要包括一些藻类、蠕虫类及造迹生物的遗迹化石等。其中一枚形成于8亿年前的“淮南虫”化石,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最早的古生物化石,被国际地质学界誉为“蓝色星球上的生命之源”。2000年,此地又出土了距今300多万年的古猿化石。

>>古庙老馆,历史旧迹

若说神奇瑰丽的山水景观是八公山的天然妆容,那么源远流长的古迹建筑便是这位美女佩戴的珠玉翡翠。这些古迹和建筑有汉淮南王宫、升仙台、淮王丹井、淝水之战遗址、青琅馆、白塔寺、碧霞元君庙等。

江淮名园青琅馆也叫孙家花园,即前面提到的清代学者孙蟠的故居,孙蟠官场失意后在这里度过了后半生。他的后代中出了一位知名人物孙家鼐,孙家鼐先任光绪皇帝的老师,后又担任工部尚书,接着主办了京师大学堂,是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的先驱人物。据说,孙家鼐每次回乡都会来此小住一段时间,当时许多官员皆会前来拜见。后来孙家没落,再加上几经战乱,青琅馆破败了,种植在周围的数百亩林木却郁郁葱葱地生长起来。几十年后,青琅馆得以重建,馆内附有孙蟠、孙家鼐的生平介绍,并保存着他们的一些遗留之物。

八公山森林公园大门

白塔寺是八公山中一座掩映在青山绿树间的历史古刹,占地面积约为3000平方米,这座寺古朴庄严,气势雄浑,寺庙回廊内嵌贴金砖,雕有五百罗汉图。每年农历四月初六至初八,白塔寺会举行隆重的浴佛节庙会活动。

八公山主峰之一的四顶山上,建有一座碧霞元君庙,此庙也被称作四顶山奶奶庙。这座庙宇建筑从坡下至山顶次第而起,设有戏台、大门、中天门、配殿、主祠等几十间屋宇,显得极为雄伟壮观。每年的农历三月十五,奶奶庙都会举办隆重的庙会活动,四方香客接踵而至。此时登至顶处,四面开遍梨花与桃花,恰是一番良辰美景。

依托如此绝妙的自然山水、婆娑摇曳的古木风姿,再加 上历史悠久的古迹景观与难得一见的地质状况,八公山被辟为八公山景区后,很快又被评定为国家地质公园、国家森林公园、国家4a级旅游景区。

八公山风景

>>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其实令八公山名留青史的并非是这里的诸多景观,而是因为两则耳熟能详的成语,其中一则是“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西汉时期,八公山归于淮南国境内,汉高祖刘邦的孙子、汉武帝刘彻的皇叔刘安被封为淮南王。刘安是一位尚文重才之君,他喜欢贤达饱学之士,当时召集了3000多位学者,编写了一部古代论文集《淮南子》,并首次整理编定了二十四节气。其中,有八位门客深得刘安赏识,分别是左吴、李尚、苏飞、田由、毛被、雷被、伍被与晋昌。他们常常会聚在现今八公山一带,或著书立说,或研究天象,或编制历法,或冶丹炼沙。据说一天,刘安与八公终于炼成仙丹,服食后一起得道成仙。史料中记载:“昔淮南王与八公登山埋金于此,白日升天。余药在器,鸡犬舔之,皆仙。其处后皆现人马之迹,犹在,故山以八公为名。”——这就是成语典故“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由来。

八公山上的淮南王宫即为纪念刘安所建。这座古建筑大约占地1800平方米,里面设有淮南王宫殿,立有刘安和八公的石像,宫殿回廊里镶嵌着60幅记载淮南国逸事的砖雕壁画。在后方山峰上, 还修有一座反映“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升仙台。

>>风声鹤唳,草木皆兵

另一则成语“风声鹤唳,草木皆兵”也出自这里。东晋时期前秦皇帝苻坚亲率大军八十万进攻东晋,东晋任命谢安之弟谢石为征讨大都督、谢安之侄谢玄为先锋统率八万兵马迎战。苻坚听到对方只有八万兵力,于是态度十分傲慢,根本没把晋军放在眼里,他想以多胜少,抓住机会,速战速决。

谁料,双方一交锋,苻坚便领教了对方的厉害:二十五万先锋部队在寿春一带被晋军打得大败而逃。前秦锐气被挫,人心惶惶,军心动摇。他慌了手脚,再不敢掉以轻心,赶紧与弟弟苻融趁着夜色登上寿阳城头,亲自视察敌情。当晚阴雾蒙蒙,双方军队相隔淝水,苻坚远远望去,只见对岸晋军队伍严整,士气高昂。再向北望至八公山,那里是驻扎着晋军的大本营,阵阵夜风呼啸而过,山上随风而舞的一草一木,俱像是漫山遍野的晋军。苻坚转回头,面有惧色地对弟弟苻融说道:“这是多么强大的敌人呀,怎么能说晋军兵力不足呢?”

出师不利给苻坚心头造成了巨大压力,他令部队靠淝水北岸布阵,企图凭借地理优势扭转战局。这时晋军将领谢玄要求秦军稍往后退让出一点地方,以便渡河作战,苻坚想趁对方渡河之时发起进攻,于是答应了这一要求。然而,事实并非如他所想,后退军令一下,秦军便如潮水般后退,难以迅速整顿,晋军则趁势渡过淝水,将秦军杀得丢盔弃甲,尸横遍野。许多士兵惊慌无措,四散奔逃时听到风声与鹤鸣也误以为是追兵又到,互相踩踏又死伤无数。主将苻融在战斗中阵亡,连苻坚也受伤败逃,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淝水之战”。后人根据这段史实,概括出“风声鹤唳,草木皆兵”的成语。

八公山景区已将淝水之战的遗址加以保护。这一遗址的主体建筑是一道长100米、高6米的花岗岩雕塑墙,上面模拟刻绘着当年淝水之战的壮烈场景。

从连绵的山峰到古木清泉,从特殊地质到珍贵化石,从古迹建筑到成语典故,八公山融汇了几亿年地质变迁与千年以前的战事风云。它是大自然赐予淮南的一方宝地,即便以整个安徽为背景,都难以掩去它的夺目光彩。 k05nYVDY+h0SiU36OScd36WnGMU6nEWlnmGB2N7CK7JFkFFcdvNuQryR83sOTHe1

八公山石林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