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太极洞

中国东南第一洞

明代大文学家冯梦龙在《警世通言》中将“雷州换鼓”、“登州海市”、“广德埋藏”、“钱塘江潮”并称为“天下四绝”。其中“广德埋藏”就是指享有“东南第一洞”之誉的太极洞。太极洞古称长乐洞、太极真境,位于安徽省宣城市广德县新杭镇,距离广德县城14千米,正处于苏浙皖三省交界之地。这处洞穴因“洞面有纹,类太极图”而得名。

>>石洞遍布

早在两汉时期,太极洞就被发现,成为一大景观,历代以来,其声名更著,一度被视作人间奇景。现在这座洞天福地为国家4a级景区,是中国有名的道教道场。

太极洞是一处典型的石灰岩溶洞,全长5.4千米,分为上洞、下洞、水洞与旱洞。目前已开辟出19个大厅,包括160多个景点,最出名的要数其中的“十大景观”,即太上老君、滴水穿石、槐荫古树、仙舟覆挂、双塔凌霄、金龙盘柱、洞中黄山、万象览胜、太极壁画与壶天极目。

太极洞洞碑“太极洞”三字乃明进士广德刺史汝南胡同春字迹
太极洞的空中水母

十大景观大多因形似而命名,乍闻其名便可知其形。比如太上老君像一位白发苍苍的暮年老者,槐荫古树像一株枝繁叶茂的千年古树,仙舟覆挂像一叶倒扣朝上的尖瘦小船,双塔凌霄像两座上下颠倒的并列宝塔,金龙盘柱像一根长龙缠裹的笔直玉柱,洞中黄山像峰峦迭出的伟岸黄山。

这六景属于独立景观。万象览胜、太极壁画与壶天极目三景都属于群体景观。太极洞里面积最大的洞厅是万象宫,洞中熔岩多样,姿态各异,像是一幅气象万千的立体画作,从四面看去均有不同景致。太极壁画是绘于太极洞两侧岩壁上的图案,有的像众仙聚会,有的像沙场征战,有的像困兽争斗,形形色色,不一而足。壶天极目则是一具名为“壶天宫”的钟乳石奇观。

“倒挂灵芝”
太极洞中朱鳞诗,当代书家赖少其笔迹。
太极洞中的仙人像

>>水洞别样

太极洞虽以石洞著称,其中的水洞却也别具一格。十大景观中的“滴水穿石”曾被写入教科书中:“在安徽广德的太极洞内,有一块状如卧兔的石头,石头正中有一个光滑圆润的小洞。这个小洞是怎么形成的呢?原来在这块石头的上方,有水滴接连不断地从岩缝中滴落下来,而且总是滴在一个地方。几百年过去了,几千年、几万年过去了……水滴锲 而不舍,日滴月琢,终于滴穿了这块石头,成为今天太极洞内的一大奇观。”

这里的水洞面积较大,大到可以乘着小船自在划行。如果继续深入洞中,可以看到洞壁上的大小奇石,在人造光的映射之下灿然生辉,那些著名景观“擎天玉柱”、“蝙蝠神蚕”、“悬关隘口”更是让人叹为观止。

集聚了多样景观的石洞与水洞形成一条地下山水画廊,令太极洞成为名副其实的“东南第一洞”。其实,这一带的地面景观也很有名,远处重峦叠嶂,近处竹林丛生,附近还有卧龙桥、将军台、涤砚池、剑峡石等古迹。正是由于地下地上景观具备,太极洞这处洞天福地才得以构建起一组完整的立体景观。 J1NBLXhDKKfBQQnjOkzF4uaLJPK9+F1Te0YOQY2n5ptRHu+Oux33r1Zuf/7qYRBO

太极洞的龙头石
跫然岩,大中祥符九年(1016年)冬,范仲淹游览广德的太极洞,亲手题写了“跫然岩”,署名为“宋进士朱说”,此遗迹至今保存完好。下图为石刻真迹。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