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爱的智慧
由于成人不知道儿童身体运动的重要性,他们就会在这方面加以阻挠,导致儿童的失调。
甚至科学家和教育家也没能注意到运动在人的发展中的重大作用。我们要问的是,如果“动物”这个词里包含了“活力”,或更简单地说,包含了“活动”的意思,如果植物和动物的区别在于前者扎根于土地上而后者可以到处活动的话,那么我们为什么想去制止儿童的活动呢?
成人对儿童缺乏理解
成年人轻率地说:“儿童是植物,是花朵。”这意味着儿童应该“保持安静”,或者说儿童是“天使”。也就是说,如果他确实在到处活动的话,那么他并不在人世间存在。
所有这些想法,揭示了人们心里不可思议的盲目性。这比心理分析学家所认为的、存在于人们潜意识中的盲目性更可怕。这种盲目的程度之深,也许可以从这个事实中看出,即科学虽然能探索到潜意识的层面,但还不能揭示它。
所有人都承认感觉器官对智力发展的重要性。很明显,盲聋人在达到智力成熟方面将遇到极大困难,因为看和听实际上是心灵的窗口。虽然盲和聋能带来障碍,但与身体其他部分的健康完好并不发生冲突。然而,如果认为有意剥夺儿童的视听仍能使他获得高水准的文化和道德,就是荒谬可笑的。
尽管如此,要让人们接受身体活动与人的道德、智力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这个思想,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如果一个正在发育中的儿童,不运用他的运动器官,他的发展就会受阻,与那些丧失了视力或听觉的人比起来,他更加举步维艰。
一个“失去肉体自由”的人将比盲人和聋哑人遭受更多、更深的痛苦。虽然盲聋人被剥夺了与环境沟通的手段,但经过一个适应的过程,他们其他感官的敏锐,至少可以弥补一些不足。另一方面,身体的活动与一个人的个性是密切相关的,没有一样东西可以代替它。一个人如果没有认识到这一点,就会对自己产生不利的影响。他还会背离生活,把自己逼进一个没有出路的深渊。他就会像亚当和夏娃那样永远成为一个流浪者。当亚当和夏娃被从天国逐出去之后,他们不得不满怀耻辱和悲哀地走进一个陌生的世界,经受数不清的困苦。
当我们讲到“肌肉”时,我们通常把它描述成人体器官。这种概念与我们所说的精神概念是对立的。精神无需物质成分,因而也没有任何机制。
当我们说,运动或身体的活动对心理的发展,要比视觉和听觉更重要时,大多数人都会觉得有些不可思议。然而,即使是我们的眼睛和耳朵也是根据物理的甚至是机械的规律来发挥作用的。眼睛一直被描绘成“充满活力的照相机”,当然,它的结构奇妙无比。耳朵也像一支乐队,拥有能振动的鼓和弦。
但是,当我们提到这些伟大的器官在心理发展中所起到的作用时,我们并不把它们看做是机械的装置,而是看做获得知识的工具。一个人通过这些奇妙和有活力的工具与世界相接触,并用这些工具来满足自己的心理需要。心灵需要不断地得到滋养,需要看到冉冉升起的红日或令人喜悦的艺术品,需要聆听悦耳的嗓音和乐器。每个人也将会对各种不同感官印象进行审美和判断。
如果没有人去欣赏这些各种各样的景色和声音,那么这些复杂的感觉器官还有什么用呢?看和听本身并不重要,但是它们却有更高的目的,那就是通过看和听,使一个人得到塑造和发展。
运动,即身体的活动也能产生同样的效果。这需要各种各样的器官,即使它们不像耳鼓或眼睛的晶体那样高度的专门化。教育和生活本身的目的就是一个理性的人能够支配自己的行动,使得他的行动不仅仅因为感官的刺激而本能地应用,而是受理性本身的控制。如果一个人无法达到这个目的,他就不能获得理性的人所渴望的那种人物角色的统一。
让孩子感受爱的气息
当人们按照自然规律完成各项工作并在生活中营造出和谐的氛围时,就会获得一种爱的感觉。也许我们可以说,这一定就是一个人的状况基本良好和身体健康的标志。
爱并不是原因,而是结果。它像一颗行星,得到了太阳的光芒。爱的动力就是本能,是生命的创造力,并在创造的过程中产生爱。儿童的心中充满了爱,并且他的自我实现也受到爱的影响。
儿童在敏感期中那种对周围物体不可抑制的冲动,实际上就是他对所处环境的爱。这种爱不仅仅是情感的反应,还是智力发展的需求,它能促使儿童去看和听,进而不断地成长。儿童必须服从这种自然的需求,但丁称这种需求为“爱的智慧”。
正是爱使得儿童能以一种敏锐和热情的方式去观察环境中的特征。这一点对成人来说也相当重要,何况他们还缺乏儿童的活力。爱难道没有使我们对别人没有注意到的事物敏感吗?爱难道没有向我们提示一些别人尚未认识的细节和特性吗?正因为儿童热爱他的环境,而不是对它漠不关心,才使他们能看到成人视而不见的东西。
儿童热爱他的环境,这在成人看来,似乎是因为儿童天生的兴趣和活力,但是成人没有认识到,这种热爱是一种精神上的能力,它能够创造美丽的心灵。
儿童的爱,从本质上说是单纯的。他之所以爱,也许是因为他想获得感官印象,并借助这些印象不断成长。
儿童热爱的一个特别对象是成年人。他从成人那里得到他的需要和物质帮助,并向成人热切地索求他自我发展所需要的东西。对儿童来说,成人是令人尊敬的。在儿童看来,成人的嘴唇仿佛是一个喷泉,儿童不断地从中学习用来说话的词汇。
成人用他的行动向儿童展示了人类的举止行为。儿童正是通过模仿他所接触的成人而学会该如何生活的。成人的一言一行都深深地吸引着儿童,并使他们着迷。儿童对成人是那么敏感,以至于成人在某种程度上支配着儿童的生活和行为。我们可以回忆一下儿童把他的鞋子放在床单上的过程,他的行动既体现了他天真的服从性,也表明了暗示对儿童的作用。一个成人对儿童所讲的话,就像用刀刻在大理石上的字一样,深深地印在儿童的脑海中。我们还能记起那位母亲接到装有手帕和喇叭的邮包时,她的小女儿所做出的反应。既然儿童如此渴求学习,并且热爱他周围的一切,成人就应该仔细斟酌他在儿童面前所讲的每一句话。
儿童乐于听成人的话,但是,当成人让他放弃那些对他成长有利的本能时,他就会反抗。成人为了自己的利益而让儿童做出牺牲,这种情况就像儿童长乳牙的时候,阻止乳牙长出来一样。儿童发脾气或反抗 ,只是因为儿童想发挥创造的欲望,而他所热爱的成年人却置之不理,由此儿童与成人之间产生了严重的冲突。当儿童不听话或发脾气时,成人应该想到这种冲突,把它看做是儿童成长中的必然,是儿童所做的一种无意识的自我保护。
我们应该记住,儿童爱我们并想服从我们,儿童爱我们胜过其他的一切。然而反过来,我们也经常听到这样的话:“那些父母是多么爱他们的孩子呀?”或者“那些老师是多么爱他们的学生呀?”
据说我们也在教孩子爱他们的父母、老师和有作为的人,甚至爱植物和动物。但是,究竟是谁教给他们爱所有一切的呢?谁在教一个人怎样去爱呢?难道是那些把他子女的所有表现都称作发脾气,并且只想他自己和他的财产免遭儿童侵犯的成年人吗?这样的成人无法教人如何去爱,因为他不具备我们所称的“爱的智慧”的敏感性。
相反,实际上是儿童在爱着成人。他感到需要成人在他身边,而且很高兴地引起人们对他的注意:“看着我!和我呆在一起!”
晚上,当成人想去睡觉时,儿童就会向他呼喊,因为儿童爱他,不愿看到他离开。当我们去吃饭时,一个正被喂奶的孩子也要一起去,这并不是因为他想吃东西,而只是因为他想留在我们身边,看着我们。成人却没意识到儿童对我们的深深的爱。但是我们应该记住,儿童在幼年时期对我们如此深沉的爱,当他长大后就会消失。到那时谁还会像现在的这个孩子那样爱我们呢?谁还会在睡觉前呼喊我们,并充满深情地说:“和我呆在一起!”相反那时他只会向我们不痛不痒地道声“晚安”。当我们吃饭时,谁还会仅仅为了看着我们而如此热切地希望和我们呆在一起呢?然而我们却因为不想接受这些爱而处处设防,我们应意识到我们将永远也无法找到另一种同样的爱了。我们甚至喋喋不休地说:“我没时间!我不能!我忙!”然而在我们的意识深处却是:“我必须改变儿童,不然的话,我终将成为他们的奴隶。”我们想摆脱儿童的纠缠,这样就可以做我们喜欢的事,如果摆脱了他们,我们就没什么不方便的了。
早晨,儿童进去唤醒他的父母,这对大人来说极为讨厌。但如果不是爱,还会有什么力量能促使儿童刚一醒来就去寻找他的父母呢?黎明的时候,当儿童早早地从床上爬起来,来到他还在熟睡的父母面前时,他似乎是想说:“勤快一些吧,天已经亮了,是早晨了!”但是,儿童走到他父母跟前,并不是想说这些话来教育他的父母,而只是为了看一看他所爱的人。
也许父母的卧室仍然是暗的,门紧关着,以便黎明的阳光不会打扰他们的酣睡。儿童走过来并触摸他的父母,父母却抱怨说:“我们已经跟你讲过多少次了,不要一大清早就来叫醒我们!”儿童是这样回答的:“我没有叫醒你们,我只是想吻你们一下。”实际上他想说:“我并不是想把你们从睡梦中叫醒,我只是想看看你们。”
是的,儿童的爱极为重要。父母对一切都麻木了,需要一个新人去唤醒他们,用他们不再拥有的生机和活力再次激励他们。父母需要一个与他们行动不一致的人,每天早晨对他们说:“开始新的生活!学会更好的生活吧!”是的,更好的生活!感受爱的气息!
没有儿童对他们的帮助,成人将会颓废。如果成人不努力超越自我,他的心理就会慢慢生出硬茧,最终变得麻木冷漠。我们想起了上帝最后的审判,当耶稣基督转向那些可恶的人,那些在人间从来没有用任何方法改变自我的人时,就责备他们说:“离我远一些,你们这些可恶的人,因为我生病的时候,你们却不来照顾我。”
而他们会说:“但是,主啊!我们并没看到你生病啊!”
“无论何时,你们所看到的贫困或患病的人就是我。给我走开,你们这些可恶的人,因为当我身陷囹圄的时候,你们却不来看我。”
“但是,主啊!你什么时候进过监狱呢?”
“每一个身陷囹圄的人都是我。”
《福音书》上这富有戏剧性的一幕证明了这样一个事实:成人应该安慰耶稣的化身,即那些贫穷、被非难的和正在受苦的人。如果我们把这个激动人心的场面用在儿童身上,就会发现,耶稣基督似乎也是儿童的化身。
“我爱你们。早晨我来唤醒你们,你们却拒绝我!”
“但是,主啊!什么时候你在早晨来唤醒我们,而我们又拒绝了你呢?”
“当你的小孩来叫你们时,他就是我。当他恳求你们不要离开他时,他就是我!”
愚蠢的人!是耶稣基督来唤醒我们,并教我们爱!但我们却认为,这仅仅是儿童的任性,从而失掉了我们的爱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