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4
不好意思与自尊的渊源

不好意思的动因其一是面子问题,准确地说是人们常常误将面子当做自尊,事实上面子和自尊并不是一回事,面子是虚的名称,你在乎它就存在,你不在乎它就不存在。然而自尊是人人都存在的特定心理,没有人真的能够放弃自尊。当人们将面子和自尊混淆,会导致盲目地将维护面子的行为当做维护自尊,从而被错误的目的误导了。

面子和自尊有一定的关系,适当地维护面子对保持自尊有一定的作用。而导致人不好意思是对面子过于看重,特别是充满炫耀权力的欲望时,人们会更多地感到不好意思,但并不一定会感到自尊受伤。只有当过于弱小的对手打败了自己,人们才会感到自尊受到伤害,而非仅仅丢了面子。所以,自尊事大,而面子事小。

人人喜欢别人夸自己有本事,这种炫耀的心理很明显并不是在维护自尊,而是维护表面的虚荣,即面子。可见,二者没有必然的联系,但是对于那些虚荣的人,总是把面子当做自尊的人,就很容易受伤。

历史上有名澶渊之盟,使宋真宗深切地感到他的自尊心受到了极大的伤害,他在对手面前感到自卑。于是,他一口气把“五岳”都封禅了,以此来维护他的面子。当我们的自尊受到巨大的伤害时,我们才会产生强烈的维护自尊的行为。而我们常常把这种维护自尊的行为等同于维护面子。因为在内在人们是看不到的,只能看到外在。

《阿Q正传》中阿Q乃屁民的一个典型,他在赵老爷面前唯唯诺诺、自卑得很,但是他被打之后,总是用“老子打儿子”来努力维持可怜的自尊。

人人都是有自尊的,无论如何都放不下自尊。而被老爷打是可以的,虽然丢面子毕竟身份摆在那里。

在心理学上著名的“羊群效应”正是导致好面子的一个重要因素。羊群效应是一种从众的盲目心理,人们追求什么,自己也要有,否则就是落伍,就会丢人。现代职场上流行的“名校效应”正是羊群效应的一个典型案例。而人们却打着:“为了孩子好”的旗号,大张旗鼓地为孩子张罗。其实羊群效应正是家长为了挤入大流,以至自己不被其他家长笑话所为。

维护面子,维护自尊要有一定的辨识能力,任何时候不能放弃自己的原则,否则很容易随大流。所谓的原则如何掌握呢?心理学上有个简单的归一方式,就是:你需要的就做,不需要的就不做。能产生愉悦的有余力就做,没有余力就不做。人人有自己的需求,根据自己的需求来进行定制是最理智的行为,可以避免盲目。并且,有了一定的目的,在行为时也很难被其他人误导。

我们的行为常常会受到地缘环境的影响,很难真正地控制自己的欲望,毕竟羊群效应是群体存在即存在的,任何人都难免犯错。如何艺术地维护自尊就成了问题。

艺术地维护自尊

一个能退能进的人,不容易陷入僵局,对待自尊和面子,也是如此。“死要面子活受罪”,我们早已认识到太好面子的危害,小到家庭婚丧嫁娶大操大办,事后生活拮据,甚至举债度日;大到一个企业,如香港的八佰伴,为了给企业脸上贴金,不顾现实盲目扩张,最后陷入困境。但我们也不能全盘否定面子的作用,毕竟适度地讲些面子还是有好处的。适当给别人留面子是尊重他人的表现,也是人际关系的润滑剂。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来解释,他最初将人的需要分为五个层次,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爱和归属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分别从下到上呈金字塔式排列,后来他又增加了审美的需要等。但是可以看出面子可以对应需要中的安全的需要,一些人的爱面子,讲究面子的行为,归根是为了让别人不那么容易摸清自己的情况,起到保护自己的目的。另外,还是一种尊重的需要,这是人际交往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原则,讲究面子的行为,无非就是希望得到别人的尊重。

艺术地讲面子,坚持自己的原则,不被大众牵着鼻子走。我们看那些被牵着鼻子走的人,自己不想走,又不得不走。为什么会这样?他们的主要理由就是“要争一口气!”为了这口气,为了这个面子,人们可能会迷失人生的方向,卷入了痛苦的漩涡,那要这个面子又有何用?万一被面子所俘虏,人们的心智就麻木了。不知道自己忙忙碌碌一辈子,到底想要的是什么?

面子是随时可以放下的道具,而尊严却是永不磨灭的精神,面子是皮,尊严却是骨头,有尊严的人一定有面子,有面子的人未必有尊严。理性看待面子,保持自尊,不要把两者搅合到一起,该捍卫尊严的时候一定要坚持到底,在过度的虚荣面前敢于SAY NO。 vAD/kF3lT6dHafCAVsF0nGBtlJSrpKNLCLbm0AAS5oNqQAlVbLAd5iGqiY8K3e/C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