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好意思的背后,很大程度上是心理在作怪,且这种心理通常来自于我们的父辈。在代代相传的过程中,我们不仅从父辈那里传承了物质,同时也传承了精神层面的东西,包括心理。
作为人生中的老前辈,父辈总喜欢拿自己的人生经验来教育和劝诫子女。当然,他们的出发点是毋庸置疑的,都是为了子女好,想帮助子女避开弯路,不犯当年他们犯过的错误。客观地说,父辈的许多经验,对子女来说,都有其重要的意义,也的确在不同程度上帮助子女避免或解决了很多问题。不过,同时我们应该看到,并非所有来自父辈的经验都值得借鉴,有一些经验,如果不仔细分辨、客观地看待,而是盲目遵从的话,很可能反而会因此绕弯子。
一些在心理上的不好意思感,便是其中之一。比如,人情往来方面的面子问题,为人处世的过度恭谦,意识不到也不懂得如何拒绝他人,等等。这些已经过时的却并没有被摒除掉的“人生经验”,会在无形中通过心理传导由父辈传导给子女。由于父辈对于子女具有绝对的或很大程度的权威性,许多子女几乎会不加辨别地从心理上悉数接受了这些“人生经验”,甚至将糟粕当作精华,将错误的经验奉为“圣旨”。
心理传导是一种无形的、却不容忽视的力量,并且常常与舆论并行,对人的观念进行内外夹击,令人防不胜防。在这样的传导模式下,某些行为或观念对于父辈来说是不好意思的,他们在与我们相处的过程中,将这种心理直接或间接地传给了我们,于是我们未经判断,便接受了这种不好意思的心理,就像我们别无选择地遗传了来自父辈的缺点一样。
有这样一个寓言故事:一对好朋友,一个叫谦让,一个叫贪欲。他们约好一起去天堂,但路途比较远,于是他们带了足量的干粮在路上吃。开始的时候,为了体现无私的友情,谦让和贪欲你推我让,都不吃干粮。这样很耽误时间,贪欲开始想,既然你不吃,那我吃吧!于是,他不客气地吃掉了谦让的干粮。没想到,贪欲一吃不可收拾,顿时胃口大开,收不住了;而谦让为了体现他的肚量,即使饿得走不动了,还是将自己的食物让给贪欲吃。结构,谦让饥肠辘辘,贪欲却撑得弯不下腰。
两个人终于到了天堂,却同时被拦在了天堂门外。贪欲问道:为什么不让我们进去?天使回答他说:因为你太贪,把朋友的干粮都吃了。贪欲争辩道:那是他自愿给我的呀!天使坚守原则,说:就算是人家自愿给你,你还是没有从对方的角度考虑,这样的人是不能进天堂的!
轮到谦让了,他问:那么我呢?为了让贪欲吃饱,我都快饿死了。没想到天使说:你比贪欲更没资格进天堂。谦让一脸疑惑。天使解释道:一味地谦让,把自己饿得半死,绝不是美德。你把天堂当成剧场,把上帝当成观众了。
毫无疑问,这则寓言批判的是过度谦让的行为。在很多人的身上,都不乏这种行为,尤其是以谦虚为传统美德的我国人民。
我们从小接受的就是谦虚教育,这种谦虚教育不仅仅体现在口头的叮嘱和书面的教化上,更重要的是,它从心理上影响着我们,进而影响到我们的行为模式。比如,父辈们认为承认自己的优点是不谦虚的行为,他们将这种心理传导给子女,从而令子女也认为承认自己的优点是不谦虚的行为,于是拼命去否定、去掩盖,恨不得把自己身上的优点扔得远远的才好。就算有些不那么谦虚的人,也会受这种心理压力而不得不装出谦虚的样子来。
可是,现代社会竞争何其大,加上西方思维模式的融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表现出积极展现自己的“不谦虚”行为,如果还受到传统思维模式的影响,继续保持不好意思展现自我的心理,那么就只有慢慢排队了,等别人都将机会拿走了,你再去捡些残羹冷炙,就着不好意思的扭扭捏捏,打发饥肠辘辘的人生。如果,如果你甘愿接受这样的人生的话。
当然,大部分人肯定是不愿意眼睁睁看着机会被别人抢走的。但是,让他们像别人那样去争夺机会,他们又会觉得不好意思。多难看哪,多尴尬哪,多违背父辈的教诲哪!
这种心理真的十分可怕,以至于让人们忘记了毛遂自荐其实也是一种美德。
早在战国时期,秦赵交战,秦胜而赵败。赵国都城邯郸被秦军主将白起率军包围,赵国形势危急。赵王派平原君赵胜去楚国求兵解围。平原君要用门客中挑选20个文武全才同去,无奈挑来挑去差一人。平原君犯愁之际,一个叫毛遂的人前来自我推荐:“听说先生将要带二十个人去楚国求援,现在还少一个人,希望先生把我算上,凑足人数出发吧!”平原君问道:“先生来到我门下几年了?”毛遂答:“三年。”平原君有些犹豫地说:“贤能的人处在世界上,就好比锥子处在囊中,它的尖梢立即就要显现出来。如今,处在我门下已经三年了,我却没有听到旁人对你的称赞,是因为你没有什么才能。所以你不能跟我一起去,还是留下吧!”被平原君拒绝,毛遂却并不气馁,接着说:“我不过今天才请求进到囊中罢了。要是我早就处在囊中的话,就会像锥子那样,整个锋芒都会露出来,而不仅是尖梢露出来。”平原君无话可答,只好带着毛遂一道前往楚国,心想,反正有其他十九个门客在了,这一个有没有才能倒也问题不大。
到了楚国,楚王磨磨唧唧地跟平原君谈了半天,既不答应,也不拒绝。平原君心里万分焦急,却是奈何不得,怕得罪了楚王导致求援无望,只好硬着头皮陪着笑脸。这时,等在殿下的毛遂突然大步跨走上台阶,远远地冲着楚王大叫起来:“出兵的事,非利即害,非害即利,简单明了,为何谈了半天都没有结果?”楚王当即大怒,心想,你区区一个门客,敢对我一国之君大喊大叫,于是大声喝道:“赶紧退下!我和你主人说话,有你说话的份吗?”谁知道这个毛遂根本不害怕,反而凭借他的勇猛令楚王听他分析了出兵援赵给楚国带来的利益。毛遂的一番话让楚王心悦诚服,楚王当即答应出兵援赵。就这样,秦军不得已从邯郸城外撤退了。从此毛遂不但被平原君奉为上宾,还名载中华史册,“毛遂自荐”由此诞生,用来比喻不经别人介绍,自我推荐担任某一项工作。
毛遂自荐是突破心理束缚、打破心理常规的一个典型案例。在平原君的众多门客当中,毛遂不见得就是最有才能的一位,在去楚国之前,他甚至是名不见经传的无名小卒。假如没有那一次邯郸被困的危机,假如没有他勇敢地走上前自我推荐,我们不难想象,在门客众多的平原君心中,他是多么微不足道的一个角色,甚至不被平原君所知晓。在平原君的门下,这样身有所长又默默无闻的角色肯定不止毛遂一人,在他们当中,肯定也不乏渴望被平原君选中同去楚国展示自己才能的人。但是,却恰恰只有毛遂克服了不好意思的心理,从众生中走了出来,让自己的才能得以展现。
可见,仅仅具备才能是远远不够的,最重要的是,当机会来临时,善于克服心理上的不好意思,大大方方地伸手抓住机会,否则,很可能与稍纵即逝的机会失之交臂。到那时候,兀自叹息悔恨又有什么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