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章 药食同源——日常饮食中的药材活用

什么是药食两用材料?如何采购?

如何在家中保存中药材?

在日常饮食中怎么添加中药材?

如何烹调才能发挥中药材最大的食疗作用?

体质如何与药材速配?

本章解答您对中药的疑惑

让我们一起揭开中药的神秘面纱

药食同源不分家

药膳食疗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广泛的群众基础,是中医学重要的组成部分,尤其适合慢性病的调养恢复和日常生活中的预防保健。药膳食疗具有食、治、养结合的作用,是“慢调养”和“治未病”的最好方法。人不可能天天吃药,但一日三餐是少不了的。利用三餐与疗养结合,是我国历代医家和普通百姓养生健体的有效途径。

中医认为“药食同源”。中药多属天然药物,包括植物、动物和矿物,而人类的日常饮食,同样来源于自然界的动物和植物,因此,中药和食物的来源是相同的。中药所具备的“四性”“五味”,食物同样具备,而且食物也具备一定的防病治病作用。但中药的偏性往往较食物大,疗效也比食物明显,所以,中药不能随意吃、当饭吃,在普通饮食中添加中药时,要格外注意对症、宜忌、用量等方面的要求。

有不少种类的材料在药、食之间没有严格的区分,如大枣、山药、枸杞子、百合、山楂、莲子、陈皮、桂圆肉、杏仁、核桃仁、蜂蜜等,都是日常生活中的常见食材,这些材料安全性较高,直接入口也很美味,是药膳的主力阵容。

还有一些材料虽不是日常食物,但也是人们非常熟悉的药材,如阿胶、当归、黄芪、人参、西洋参、冬虫夏草、何首乌、麦冬、灵芝、鸡内金等。这些材料药性更强,而且不宜直接食用,需要经过一定的加工,再与其他食物搭配。这类药材也是药膳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日常饮食中适当添加对症的中药是很有讲究的,例如,多使用一些药食两用的种类、没有不良反应或不良反应较小、口感较好、可食性强的中药材制作。这些药膳既有药物的功效,又有食物的美味,二者相辅相成,可以起到“食借药力,药助食威”的双重作用。在本书附录中,我们列出了原卫生部公布的《药食两用的中药名单》和《可用于保健食品的中药名单》,名单中的材料就可以放心用于家庭药膳。

不论选用哪种中药入膳,都应根据不同药物的特性、个人体质、疾病类型、季节气候的变化等因素,选用相应的食物及加工方法,对症下药。只有掌握好了这些要点,才能取得理想的食疗效果。

认识中药的药性

药物与疗效有关的性质和性能统称为药性。中药的药性理论是以阴阳、脏腑、经络学说为依据,根据药物的各种性质及所表现出来的治疗作用总结出来的用药规律。药物之所以能针对病情,达到扶正祛邪、调和阴阳、消除病因等作用,是由于药物具有若干特性和作用,也叫偏性,药物正是通过自身的偏性来纠正疾病所表现出来的阴阳偏盛或偏衰。

《神农本草经》说“药有酸咸甘苦辛五味,又有寒热温凉四气”,这是关于药性的最早概括。现在所说的药性包括四气五味、升降沉浮、归经、毒性等。在家常药膳中,重点需要了解的就是药材的性、味、归经,这样才能真正认识一味中药,在使用时才能对症、合理。

四气

“四气”是指寒、热、温、凉四种药性,亦称“四性”。它反映了药物对人体阴阳盛衰、寒热变化的作用倾向。寒凉属阴,温热属阳。寒凉与温热是相对立的两种药性,而寒与凉、温与热之间仅是程度上的不同,即“凉次于寒”“温次于热”。

《神农本草经》提出“疗寒以热药,疗热以寒药”。《黄帝内经》说“寒者热之,热者寒之”。即阳证、热证使用寒凉性的药物,阴证、寒证使用温热性的药物,这既是中医临床用药的一般原则,也是配制食疗药膳的基本原则。

温热寒凉

温热药分别具有温里散寒、暖肝散结、补火助阳、温阳利水、温经通络、引火归原、回阳救逆等作用,多用于中寒腹痛、寒疝作痛、阳痿不举、宫冷不孕、阴寒水肿、风寒痹证、血寒经闭、虚阳上越、亡阳虚脱等一系列阴寒证。热性:使身体生热,促进血液循环,具有扶助阳气、祛除寒邪等功能。又细分为性热、性大热。

温性:比热性温和,具有发散表寒、温中散寒、温通气血等功能。又细分为性温、性微温。

寒凉药分别具有清热泻火、凉血解毒、滋阴除蒸、泻热通便、清热利尿、清化热痰、清心开窍、凉肝息风等作用,主要用于实热烦渴、温毒发斑、血热吐衄、火毒疮疡、热结便秘、热淋涩痛、黄疸水肿、痰热喘咳等一系列阳热证。

寒性:具有清热泻火、清热解毒、清热燥湿、清热凉血等功能。又细分为性寒、性微寒、性大寒。

凉性:比寒性温和,具有清热养阴、益阴除蒸等功能。又细分为性凉、性微凉。

不在这四性范围之内的,一般寒热界限不很明显,药性平和,作用较和缓,我们称为“平性”,如党参、山药、甘草等。这类药材的适用人群较广。

五味

“五味”是指药物有辛、甘、酸、苦、咸五种味道,作用于人体有不同的反应和治疗效果。它既代表了药物真实味道的“味”,又包含了药物作用的“味”。五味分别入五脏:酸味属木入肝,苦味属火入心,甘味属土入脾,辛味属金入肺,咸味属水入肾。在日常饮食中,可以通过药食材料不同的“味”来补益五脏。

归经

归经是指药物对于机体某部分的选择性作用,即某药对某些脏腑、经络有特殊的亲和作用,因而对这些部位的病变起着主要或特殊的治疗作用。简单地理解,药物的归经就是某药善治某经络引发的常见疾病,指明了其治疗作用的大致范围。如心经病变常见心悸失眠,入心经的药多有治疗心悸失眠的效果;而肺经病变常见咳嗽气喘,入肺经的药多有不同程度止咳平喘疗效。

从中医角度看,人体分布有十二条经络,即肺经、大肠经、胃经、脾经、心经、小肠经、膀胱经、肾经、心包经、三焦经、胆经、肝经。中医的经络并非指单一的器官,一般代表某个系统,如肺经代表呼吸系统,心经代表血液循环系统及神经系统,肾经代表生殖系统,脾经、胃经、大肠经、小肠经等代表消化系统等。

根据药食材料所注明的归经,就可以大致判断,某些药有益于哪些脏腑或人体的系统,再把性、味等综合因素考虑进去,才能准确地判断药物的药性。

分清体质选对药

不少人听说吃人参可以养生,自己也买来吃,结果燥热心烦不好受。还有人看到别人喝凉茶,自己喝了却肚子疼甚至拉稀。这些都是没考虑“因人而异”的体质因素,才导致“火上浇油”或“雪上加霜”的后果。中药本身没有好坏,只有适合或不适合某个人,“甲之蜜糖,乙之砒霜”就是这个道理。所以,要想找到适合自己的药材,就必须了解自己的身体特点,对症下药,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切忌盲从他人,别人说好我就吃,价钱贵的一定好,这都不是理性的态度。那么,人的体质有哪些区别?应该怎样判断?不同体质又适合选择什么药材呢?

体质是指人体在生命过程中,在先天禀赋和后天获得的基础上所形成的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和心理状态方面综合的、相对稳定的固有特质。每个人的体质都是不同的,它受遗传、生活环境、饮食习惯、生理阶段等很多因素的影响。

体质的分类方法很多,最简单的就是按照寒、热、虚、实、燥、湿来分类。大多数人都会表现出某一方面的偏向,从而容易引发相应的疾病。所以,我们平时要学会观察自己的身体状况,如形体、神色、眼睛、舌头、口气、食欲、体味、情绪、大便、小便、排汗、经带、肿痛等,这些细节都是判断体质及身体变化的重要因素。

寒热分类

体质最简单、最基本的分类法就是分为寒性体质和热性体质。您可根据下面的自我检测表来进行检测,哪边打勾多就是哪种体质。单边勾选的越多,体质偏颇程度也就越严重。若是寒性与热性体质的项目都有打勾,则要根据哪类被勾选的症状较常出现来判断。如果寒性与热性体质的项目打勾都不多,说明体质寒热倾向并不明显,就属于平性体质,是比较健康的。检测后是热性体质者,应选择寒凉的药材,而寒性体质者则应选择温热的药材,即“寒者热之,热者寒之”。在选择药材时,可参照本书文前索引3“按药性寒热查询”。

虚实分类

还有一种常用的体质分类方法,就是按虚实分类。

虚性体质又分为气虚、血虚、阳虚、阴虚4种,均为人体气血、津液、阴阳不足或亏损,一般表现为言语行动无力、体力较差、自汗、心悸、瘦弱、面色苍白等。虚性体质者要注重“扶正补虚,平衡阴阳”,以“补益”为主。

实性体质者正好相反,表现为实火大、邪实盛,饮食应以“泻实祛邪”为主要目标,即以“清泻”为主。

实性体质

实性体质是指体内实火较大,邪气过盛。实盛容易引起阳、热、滞、闭等现象,易生积食、痰热、湿毒、瘀血等证。实性体质者一般表现为身体强壮、气粗力足、声音洪亮、体力充沛而无汗、抗病力强、内脏有积热、口苦、排泄功能较差(排便、排尿、排汗均有障碍)、脾气较差、容易烦躁和失眠、舌苔厚腻。

实性体质者日常调理应以清热泻火、解毒散瘀、利尿通便为主,可选择有清泻作用、味苦、性寒凉的药材,来清泻实热,帮助身体大扫除,把多余的废物排出体外。不宜多吃温热滋补的食物和药材,忌食辛辣油腻的食物,以免加重实证。

实性体质宜选择的药食有:金银花、穿心莲、蒲公英、野菊花、淡竹叶、鱼腥草、夏枯草、马齿苋、山楂、鸡内金、陈皮、玫瑰花、藕节、芦荟、薄荷、桑叶、桑椹、菊花、葛根、桔梗、昆布、百合、薏苡仁、荷叶等。

虚性体质

虚性体质是指体内阴、阳、气、血虚弱不足,“虚则正气虚”。一般表现为言语行动无力,体力较差,自汗,心悸,瘦弱,面色苍白。正气不足为虚,人体正气包括气、精、血、津液等,这些物质的亏损、虚弱都会导致虚证。虚性体质又有气虚、血虚、阴虚、阳虚之分,可根据不同类型进行相应的补虚调理。

燥湿分类

燥湿

燥性体质

燥性体质是指体内水分不足,一般表现为:干咳无痰、口渴咽干、眼睛干涩、便秘、尿少赤黄、皮肤干燥、月经量少、脾气暴躁等。

燥性体质应以“燥者润之”为调养原则,宜选择功效以养阴滋润为主的药材,如杏仁、昆布、藕节、桔梗、白果、罗汉果、当归、阿胶、核桃仁、百合、沙参、枸杞子、莲子、鳖、石斛、玉竹、麦冬、蜂蜜等。

湿性体质

湿性体质具体又包括寒湿、痰湿、湿热等,是由于多种原因引起体内水液代谢障碍,导致水湿积聚在体内,日久引起瘀滞、化痰、化热,易出现水肿、腹鸣、多痰、胸闷憋气、腹胀腹痛、腹泻、肥胖、倦怠、痹痛、皮肤疮癣等症状以及高血压、高脂血症等疾病。

湿性体质应以“湿者燥之”为调养原则,宜选择有燥湿、芳香化湿、利水消肿、化痰等功效的药材,如砂仁、草豆蔻、草果、木瓜、茯苓、薏苡仁、白扁豆等。

体质不是单一的,需要将以上3种分类方法结合起来,才能判断出自己的体质类型,制定相应的调养和用药原则。

四季药膳大不同

中国传统文化崇尚“天人合一”,认为人类的生命活动具有与自然变化规律相适应、和谐共生的能力。大自然有“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特点,人体应适应四季气候、阴阳变化的规律,从精神、起居、饮食、运动诸方面调节自己的养生方法,特别是在药膳的选择上要有所变化,体现出饮食养生“因时而异”的理念。

不同季节应重点补养不同的脏腑,即春养肝、夏养心、秋养肺、冬养肾。由于脾胃是人体的后天之本,因此,一年四季都应养护脾胃。

在食材选择上,还要注意“夏凉冬温”的原则,即春夏季节,人体偏热,可适当选择性偏寒凉的药食材料,而秋冬季节,人体偏寒,温热食材比较适合。

春季宜养肝

春季为四季之首,此时阳气初升,天气由寒转暖,万物萌发生机,人体阳气得以升发,肝气得以疏泄,气血趋向于体表,积了一冬天的内热也将散发出来。人体的肠胃经过冬季的长期进补和正月的肥甘美食,积滞较重,且易酿生痰热。此外,由于春季风邪较盛,有旧病宿疾,特别是肝阳偏亢的人,此时易发目疾、眩晕、头痛、心血管疾病等。同时,春季也是传染病流行的时期,如各类流感、肺炎、皮肤病、过敏症等,要特别做好防疫工作。

春季宜养肝补血、疏肝排毒、通利肠胃,调养得当,能改善全身气血运行,促进代谢,提高免疫力。

春季常用的药食有:荠菜、菊花、枸杞子、昆布、薏苡仁、山药、绿豆、马齿苋、薄荷、玫瑰花、麦芽、藕节、蒲公英等。

夏季宜调心

夏季是万物繁茂的季节,气候炎热,暑湿逼人。此时人体阳热偏盛,腠理开泄,汗出过多,易耗气伤津,为暑邪、湿邪所伤而患暑湿病证。人体脾胃功能此时也趋于减弱,食欲偏低。若贪凉饮冷,又易导致脾阳损伤,出现腹痛、腹泻等脾胃病证。若饮食不洁,易导致泄泻、痢疾等肠道疾病。夏季出汗多,毛孔易堵塞,加上蚊虫叮咬,也是各种皮肤疾患的高发季节。

夏季宜养心清热、解暑祛湿、泻火解毒,可选择一些性偏寒凉及苦味的药食,能清心火、利水湿、消水肿、生津液、止烦渴。有糖尿病、肥胖、高脂血症等代谢方面疾病者不妨利用夏季调养,达到降脂减肥、提高代谢功能、缓解病情的目的。

夏季常用的药食有:藕节、绿豆、薏苡仁、赤小豆、昆布、乌梅、浮小麦、百合、穿心莲、茯苓等。

秋季宜润肺

秋季是万物成熟的季节,此时气温逐渐下降,阳气开始收敛,阴气渐长,秋高气爽。但同时气候干燥,燥邪较盛最易伤肺,加上夏季余热未清,一个夏天津液的大量损耗还没有恢复,人体偏于津亏体燥,容易出现干咳少痰、咽干口渴、皮肤干燥、大便干结、鼻出血等症状,肺部较弱者会引发久咳、多痰、痰中带血等症状。脾胃较弱者及婴幼儿还易发生秋季腹泻等疾病。

秋季调养宜生津润燥、滋阴润肺,保护好呼吸系统,预防感冒咳嗽,提高人体免疫力及抗寒能力。

秋季常用的药食有:薏苡仁、藕节、莲子、百合、山药、杏仁、蜂蜜、大枣、芡实、桔梗、鱼腥草、茯苓、灵芝等。

随着气温降低,此时可以进食热量稍高的食物,但要注意不可大量进补,不要过食肉类及人参、鹿茸、肉桂等温热大补药材,否则极易加重秋燥。

冬季宜补肾

冬季万物收藏,阳气闭藏,外部寒邪较盛,易伤阳气,造成寒湿凝滞、血瘀疼痛,心血管疾病、肠胃疾病、支气管炎、哮喘、关节炎、抑郁症等疾病都易被寒邪引发或加重。

冬季宜温补助阳、补肾益精、暖身御寒。此时人体的脾胃运化功能较强,为一年四季中最有利于通过进补治愈衰弱、虚弱诸证的季节,冬季调养得当,来年体质会明显增强。

冬季常用的药食有:生姜、人参、西洋参、山药、核桃仁、甲鱼、冬虫夏草、大枣、龙眼肉、当归、枸杞子、杜仲、黄芪、芡实、灵芝、黑芝麻等,以性偏温热或平性的药材为主。

应注意的是,冬季进补因人而异,体虚者和老人最宜适当进补,而没有虚弱症状的人切不可滋补过度。

中药材的选购和保存

如何选购中药材

在选择购买中药材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高质量

用于药膳的中药材首先要保证清洁卫生,颜色、质地正常,不变质,无污染。

产地纯正

很多中药材各地都产,但品质有高下之分。如果想要保证最好的疗效,还是应尽量选择产地纯正的材料,如浙江产的杭菊、山东产的金银花和阿胶、河南产的山药、长白山产的人参等。

药味轻,偏性小

吃药膳毕竟不是服用中药,要保证口感适宜、兼有疗效,而不是单纯靠它来治疗某种疾病。所以,在搭配上应以食材为主、药材为辅,药材的选择要做到:药材性味比较平和、作用比较缓和、无毒副作用、具有一定的可食性、味道不是很浓烈、无异味、口感易于被人接受。以药食两用材料为首选,可用于保健食品的中药为辅助(详见本书附录),如黄连、黄芩、大黄等药功效虽好,但不宜入药膳。

如何保存中药材

中药材的保存关系到药材的损耗,还会影响药物的性能和疗效,应引起高度重视。中药材一般在药膳中用量不大,最好每次少量购买,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防潮

买回家的中药材应放置在阴凉干燥处,避免受潮,室温环境即可。如果打算放置较长的时间,可将药材放在密闭的容器中或防水的袋子里。环境太过潮湿时,也可以放在冰箱的冷藏室中保存。而一些芳香辛散的药物,如肉桂、薄荷等,应密闭于瓷瓶中,以免气味走散,降低药效。中药材虽然往往为干制品,也还是有保存期限的。所有的药材都不宜存放时间过长。

如果发现药材已经受潮了,可以赶紧放在太阳下将水分晒干,或者用干炒的方法去除多余水分。这些方法操作不便时,也可以把药材放在干净的纸上铺平,利用灯光照射,一样能起到去除水分、防止受潮的作用。

防虫、防霉

中药材存放过久,容易出现长虫、发霉的现象,所以在存贮过程中应经常打开检查。

如果长期不用,隔一段时间最好放在太阳下晾晒。一旦发现药材已经长虫和出现霉斑,一定要毫不犹豫地丢弃,千万别拿自己的健康开玩笑。

贮存小窍门

我们平时购买的一些小食品中往往配有干燥剂,你不妨把它保留下来,放在贮存中药材的密闭容器中,可以起到防潮、防虫、防霉变的作用。此外,利用口香糖的包装容器分类贮存药材,大小适中,密封良好,还配有干燥剂,在瓶外贴个写有药材名称的标签,非常方便易行,省钱又实用。

在饮食中添加中药的方法

药材用量

在确定药物的用量时,应根据用膳者的年龄、体质、病情及药物的性质来确定。一般来说,花、叶类质地轻的药物用量宜轻;质地重的药物及鲜品用量宜重;药性较弱、作用温和、药味较淡的药物用量可稍重;药性较强、作用猛烈、药味较浓的药物,用量则宜轻。

烹调预处理

质地坚硬、性沉降的药物,加热时间可以较长;亦可先浸润使其软化,如“天麻鱼头”中的天麻可事先用淘米水浸泡使其软化,也可先煎熬过滤取汁备用。质地松软、性升浮的药物,加热时间不宜过长。

由于不少药物直接来自动植物的某一部分,干燥后即入药,含泥沙、杂质较多,要事先清洗处理干净。

有些药物在配制药膳前还需作简单的炮制处理,从而有利于其有效成分充分溶出,使疗效更好。如川芎、白术等药材应先煎煮至少20分钟后再取汁进行烹调。葛根、人参等药材可以事先打成粉,拌入汤粥或冲服。大枣需去核、掰开果肉,龙眼肉需去外壳,桃仁、豆蔻、茯苓等应事先捣碎或用手捏碎后再烹调。

菊花、薄荷等含有大量挥发性成分的药材不宜久煮,以免其中的有效成分被破坏,泡茶饮用是最佳方法。

常用烹调法

药膳的制作除了要掌握药食配伍,烹调方法和技巧也至关重要。药食都有各自的性味,不同的烹饪方法会使这些性质有所改变。适当的烹饪方法才能起到“药借食力,食助药威”的最佳效果。

中药在煎煮时要注意火候。要根据药物的性质具体处理。如使用芳香性的药物,煎制烹调的时间宜短;补益滋腻的药物煎制烹调时间可较长。汤剂宜温服,发散风寒药宜热服,滋补药宜饭前服,健胃药宜饭后服等。

将药物经过必要的炮制加工后,与食物同时或先后下入砂锅(一般用砂锅,不用铁锅、铝锅等金属锅)中,加入适量水,先用大火煮开后,撇去浮沫,再用小火炖至食物熟烂。炖是制作滋补药膳最常用、最简单的一种方法,特别适合老年人。

在热锅内加入适量油,烧至六成热时,将药材和食物放入,炒至半熟后,再加姜、葱、盐等调料和少量汤汁,盖严锅盖,用小火焖熟即成。

将药材和食物放入砂锅中,加入适量水,用小火进行煨制。此方法与“炖”相似,只是火候不同。炖是先用大火、后改小火,煨则一直用小火。

将药材和食物拌好调料,装入碗、盆或小砂锅内,置于蒸笼或蒸锅上,用蒸汽将其蒸熟。

先将锅烧热,下油烧至六成熟,随即依次下食物或药材,一直用大火,用炒勺翻炒,动作要敏捷,断生即起锅,不宜久炒。

用卤水(用肉汤、绍酒、八角、桂皮等制成的汤汁)将药食卤制至熟。也可将药材放在卤包中卤制食物。

先将食物炒、煸后,进行调味调色,然后加入药材和清水,先用大火烧沸,再用小火焖至入味、熟烂即可。 kuvWBzFWngQIlYx3lCHyL17jqYdq9UesLrat6DzMYAHtZeFrMYlHoCiu6T7sa7Tx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