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章 九年的家乡教育

导读

胡适不厌其烦地叙述自己的早期经历,实际上不经意间透露了一个秘密,不仅是为人之道,还有为学之方,胡适的根柢,都在于中国传统文化。相比出国留学那段在国外的经历影响倒显得有些扯着虎皮做大旗了。大家都知道胡适主张“全盘西化论”,但是他一辈子写过多少实验主义的文章呢?后来的胡适不仅把中国的孔孟、老庄奉为自由主义的始祖,而且到了晚年竟然莫名其妙地考证起《水经注》来,这些现象,都要从胡适早年的国学启蒙教育来寻找根源了。

胡适出生在上海,籍贯安徽绩溪。胡适出生在上海,实为历史之机。在中国近现代,上海就是与西方世界交流的窗口,上海,本身就是中国近现代的时代风云所凝聚而成。相比之下,安徽绩溪,就是胡适成长的襁褓了。没有九年的家乡教育,胡适即使接受了国外最为先进的教育,也无法成为真正的中国人,后来的“整理国故,再造文明”也无从谈起。对于胡适来讲,最为幸运地不是赶上了当时方兴未艾的出国潮头,而是能够抓住中国传统文化最后的尾巴。没有这九年的家乡教育,后来的胡适,无论想怎样整理国故,也都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对于胡适一生的成长来说,相比之下,到了国外的学习,倒像是一剂催化剂。这种叙事逻辑的梳理,或许是笔者的牵强附会,也或许是胡适的有意为之,但中西文化在胡适身上产生的影响,其顺序是确定的,其比重实有商榷的余地。

最后,胡适的母亲证明了,对教育的投资是最为明智的投资。蒙学的重要性,在胡适身上又一次得到强有力的体现。在此,必须感谢胡适的母亲,正是这位伟大的中国式母亲,为胡适在最为需要精神营养的时代,提供了力所能及的国学教育。

在胡适的笔下,母亲,既是严师,更是慈母。伟大母亲养育了伟大的儿子,曾云“长于妇人之手”的胡适,从母亲的宽容中看到了民主的真谛,从母亲的和气中学会了待人接物。

在这儿,胡适的“容忍比自由还更重要”又可以找到根源。在母爱面前,胡适的雅量,与自由无关,与民主无关,更与科学无关,这实在是一位东方伟大母性德行流露所及的培育和熏陶啊。

我生在光绪十七年十一月十七日(一八九一年十二月十七),那时候我家寄住在上海大东门外。

此处胡适出生日期的表述,是中西合历的。正如当年胡适被宣统皇帝“召见”——我称他“皇上”,他称我“先生”。

我生后两个月,我父亲被台湾巡抚邵友濂奏调往台湾;江苏巡抚奏请免调,没有效果。我父亲于十八年二月底到台湾,我母亲和我搬到川沙住了一年。十九年(一八九三)二月二十六日我们一家(我母,四叔介如,二哥嗣秬,三哥嗣秠)也从上海到台湾。我们在台南住了十个月。十九年五月,我父亲做台东直隶州知州,兼统镇海后军各营。台东是新设的州,一切草创,故我父不带家眷去。到十九年底,我们才到台东。我们在台东住了整一年。

“我生后两个月,我父亲被台湾巡抚邵友濂调往台湾”;胡适,后来也离开大陆,老于宝岛。仔细品读,可爱的胡适先生,原来从父辈时就订下了跨海之缘,父子两代,恰成一圆。

甲午(一八九四)中日战争开始,台湾也在备战的区域,恰好介如四叔来台湾,我父亲便托他把家眷送回徽州故乡,只留二哥嗣秬跟着他在台东。我们于乙未年(一八九五)正月离开台湾,二月初十日从上海起程回绩溪故乡。

在本书中,胡适主要讲了母亲的教育。在《胡适口述自传》,胡适用更多的篇幅讲述自己父亲。父亲的过世,这是胡适注定要“长于妇人之手”的开始。有担当有智慧的冯顺弟,从此开始了又当爹又当妈的生活。

那年四月,中日和议成,把台湾割让给日本。台湾绅民反对割台,要求巡抚唐景松坚守。唐景松请西洋各国出来干涉,各国不允。台人公请唐为台湾民主国大总统,帮办军务刘永福为主军大总统。我父亲在台东办后山的防务,电报已不通,饷源已断绝。那时他已得脚气病,左脚已不能行动。他守到闰五月初三日,始离开后山。到安平时,刘永福苦苦留他帮忙,不肯放行。到六月廿五日,他双脚都不能动了,刘永福始放他行。六月廿八日到厦门,手足俱不能动了。七月初三日他死在厦门,成为东亚第一个民主国的第一个牺牲者!

这时候我只有三岁零八个月。我仿佛记得我父亲死信到家时,我母亲正在家中老屋的前堂,她坐在房门口的椅子上。她听见读信人读到我父亲的死信,身子往后一倒,连椅子倒在房门槛上。东边房门口坐的珍伯母也放声大哭起来,一时满屋都是哭声,我只觉得天地都翻覆了!我只仿佛记得这一点悽惨的情状,其余都不记得了。

这位中国伟大的母亲,46岁就离开了人世,在人间没有享受过多少的福气,却给中国人民送了一个好儿子。终其一生,胡适对于妇女问题极其关注,如果没有母亲的博爱,很难想象胡适的生命会如此圆满。有趣的是,胡适不仅关注妇女解放与家庭重组、女子教育、妇女贞操问题,而且将怕老婆现象与民主精神的密切联系,自诩ptt(怕太太)协会的成员。

我父亲死时,我母亲只有二十三岁。我父初娶冯氏,结婚不久便遭太平天国之乱,同治二年(一八六三)死在兵乱里。次娶曹氏,生了三个儿子,三个女儿,死于光绪四年(一八七八)。我父亲因家贫,又有志远游,故久不续娶。到光绪十五年(一八八九),他在江苏候补,生活稍稍安定,才续娶我的母亲。我母亲结婚后三天,我的大哥嗣稼也娶亲了。那时我的大姊已出嫁生了儿子。大姊比我母亲大七岁。大哥比她大两岁。二姊是从小抱给人家的。三姊比我母亲小三岁,二哥三哥(孪生的)比她小四岁。这样一个家庭里忽然来了一个十七岁的后母,她的地位自然十分困难,她的生活自然免不了苦痛。

结婚后不久,我父亲把她接到了上海同住。她脱离了大家庭的痛苦,我父又很爱她,每日在百忙中教她认字读书,这几年的生活是很快乐的。我小时也很得我父亲钟爱,不满三岁时,他就把教我母亲的红纸方字教我认。父亲作教师,母亲便在旁作助教。我认的是生字,她便借此温她的熟字。他太忙时,她就是代理教师。我们离开台湾时,她认得了近千字,我也认得了七百多字。这些方字都是我父亲亲手写的楷字,我母亲终身保存着,因为这些方块红笺上都是我们三个人的最神圣的团居生活的记念。

我母亲二十三岁就做了寡妇,从此以后,又过了二十三年。这二十三年的生活真是十分苦痛的生活,只因为还有我这一点骨血,她含辛茹苦,把全副希望寄托在我的渺茫不可知的将来,这一点希望居然使她挣扎着活了二十三年。

在对胡适教育的投资上,冯顺弟,这位乡下的妇女总是慷慨的,即使胡适出国远在地球另一边,也没有隔断母亲的关爱。在胡适1914年3月12日的日记中,曾经以“母之爱”为题,记载了这样一件事情:“得家书,叙贫状,老母至以首饰抵借过年。不独此也,宋焕家有《图书集成》一部,今以家贫,愿减价出售,至减至八十元。吾母知余欲得此书,遂借贷为儿子购之。吾母遭此窘状,犹处处为儿子设想如此。”

我父亲在临死之前两个多月,写了几张遗嘱,我母亲和四个儿子每人各有一张,每张只有几句话。给我母亲的遗嘱上说穈儿(我的名字叫嗣穈,穈字音门)天资颇聪明,应该令他读书。给我的遗嘱也教我努力读书上进。这寥寥几句话在我的一生很有重大的影响。我十一岁的时候,二哥和三哥都在家,有一天我母亲问他们道:“穈今年十一岁了。你老子叫他念书。你们看看他念书念得出吗?”二哥不曾开口,三哥冷笑道:“哼,念书!”二哥始终没有说什么。我母亲忍气坐了一会,回到了房里才敢掉眼泪。她不敢得罪他们,因为一家的财政权全在二哥的手里,我若出门求学是要靠他供给学费的。所以她只能掉眼泪,终年不敢哭。

但父亲的遗嘱究竟是父亲的遗嘱,我是应该念书的。况且我小时候很聪明,四乡的人都知道三先生的小儿子是能够念书的。所以隔了两年,三哥往上海医肺病,我就跟他出门求学了。

我在台湾时,大病了半年,故身体很弱。回家乡时,我号称五岁了,还不能跨一个七八寸高的门槛。但我母亲望我念书的心很切,故到家的时候,我才满三岁零几个月,就在我四叔父介如先生(名玠)的学堂里读书了。我的身体太小,他们抱我坐在一只高凳子上面。我坐上了就爬不下来,还要别人抱下来。但我在学堂并不算最低级的学生,因为我进学堂之前已认得近一千字了。

掌握五千汉字,即不为文盲,胡适初入学堂伊始即有了将近一千字的储备,可谓捷足先登了。

因为我的程度不算“破蒙”的学生,故我不须念《三字经》、《千字文》、《百家姓》、《神童诗》一类的书。我念的第一部书是我父亲自己编的一部四言韵文,叫做《学为人诗》,他亲笔钞写了给我的。这部书说的是做人的道理。

胡适的父亲虽然走了,但是这《学为人诗》却是法身常住,传递给小胡适以文化的基因。

我把开头几行钞在这里:

这些话出自《周易》、《论语》、《中庸》以及《通书》,这是胡适最早的人生价值哲学的启蒙了,这是不是为后来的胡适立志“他日为国人导师”播下了“以学为人,以期作圣”的种子?

以下分说五伦。

为人之道,在率其性。

子臣弟友,循理之正;

谨乎庸言,勉乎庸行;

以学为人,以期作圣。

……

最后三节,因为可以代表我父亲的思想,我也钞在这里:

五常之中,不幸有变,

名分攸关,不容稍紊。

义之所在,身可以殉。

求仁得仁,无所尤怨。

古之学者,察于人伦,

因亲及亲,九族克敦;

因爱推爱,万物同仁。

能尽其性,斯为圣人。

经籍所载,师儒所述,

为人之道,非有他术:

穷理致知,返躬践实,

黾勉于学,守道勿失。

我念的第二部书也是我父亲编的一部四言韵文,名叫《原学》,是一部略述哲理的书。这两部书虽是韵文,先生仍讲不了,我也懂不了。

在风雨飘摇的时代,胡适终于赶上了中国传统教育的末班车。

我念的第三部书叫做《律诗六钞》,我不记是谁选的了。三十多年来,我不曾重见这部书,故没有机会考出此书的编者;依我的猜测,似是姚鼐的选本,但我不敢坚持此说。这一册诗全是律诗,我读了虽不懂得,却背的很熟。至今回忆,却完全不记得了。

我虽不曾读《三字经》等书,却因为听惯了别的小孩子高声诵读,我也能背这些书的一部分,尤其是那五七言的《神童诗》,我差不多能从头背到底。这本书后面的七言句子,如:

懂乎?不懂乎?既是“人民公敌”,又是“我的朋友”的胡适之,毁誉遍满寰中,对于人性的体验和洞察,自是别有况味。“人心曲曲湾湾水,世事重重叠叠山”,这句胡适先生熟读而不知的句子,难道不是胡适先生命运的谶语吗?有趣的是,20世纪50年代,大陆批判胡适进入高潮,这两句诗也被人反复引用,借以论证胡适封建买办兼资产阶级腐朽人生价值取向的根源。

人心曲曲湾湾水,世事重重叠叠山。

我当时虽不懂得其中的意义,却常常嘴上爱念着玩,大概也是因为喜欢那些重字双声的缘故。

我念的第四部书以下,除了《诗经》,就都是散文的了。我依诵读的次序,把这些书名写在下面:

(4)《孝经》。

(5)朱子的《小学》,江永集注本。

(6)《论语》。以下四书皆用朱子注本。

(7)《孟子》。

(8)《大学》与《中庸》(《四书》皆连注文读)。

(9)《诗经》,朱子集传本(注文读一部分)。

(10)《书经》,蔡沈注本(以下三书不读注文)。

(11)《易经》,朱子《本义》本。

(12)《礼记》,陈澔注本。

这应该是胡适先生最早开出的“一个最低限度的国学书目”了吧。或者更为确切地说,胡适“最低限度的国学书目”萌芽于此。

读到了《论语》的下半部,我的四叔父选了颍州府阜阳县的训导,要上任去了,就把家塾移交给族兄禹臣先生(名观象)。四叔是个绅董,常常被本族或外村请出去议事或和案子;他又喜欢打纸牌(徽州纸牌,每副一百五十五张),常常被明达叔公,映基叔,祝封叔,茂张叔等人邀出去打牌。所以我们的功课很松,四叔往往在出门之前,给我们“上一进书”,叫我们自己念;他到天将黑时,回来一趟,把我们的习字纸加了圈,放了学,才又出门去。

绅董,这个称呼对于现在的年轻人应该很少耳闻了吧。读了费孝通先生《皇权与绅权》大概会明白,绅董,泛指地方上有势力有地位的人。在农村这类人有时候也称为“大老知”,往往是那些德高望重的人担任,一个地方上出了家庭不和,邻里不睦的事情,就会找大老知来处理,这些绅董有定纷止争的社会功能,实关乎一个风俗之移易。现在有的社区大妈,也可以看成是绅董。这种运用道德教化的方式处理社会纠纷的方式,是中国礼治的典型反映。现在,有多少住在城市里的人知道自己楼上楼下左邻右舍是谁呢?这真是到了鸡犬之声相闻,人至老死不相往来的时代。相比西方,中国的礼治,也可以看成是法治,这里的法是情理法。

四叔的学堂里只有两个学生,一个是我,一个是四叔的儿子嗣秫,比我大几岁。嗣秫承继给瑜婶(星五伯公的二子,珍伯瑜叔,皆无子,我家三哥承继珍伯,秫哥承继瑜婶)她很溺爱他,不肯管束他,故四叔一走开,秫哥就溜到灶下或后堂去玩了(他们和四叔住一屋,学堂在这屋的东边小屋内)。我的母亲管的严厉,我又不大觉得念书是苦事,故我一个人坐在学堂里温书念书,到天黑才回家。

禹臣先生接收家塾后,学生就增多了。先是五个,后来添到十多个,四叔家的小屋不够用了,就移到一所大屋——名叫来新书屋——里去。最初添的三个学生,有两个是守瓒叔的儿子,嗣昭,嗣逵。嗣昭比我大两三岁,天资不算笨,却不爱读书,最爱“逃学”,我们土话叫做“赖学”。他逃出去,往往躲在麦田或稻田里,宁可睡在田里挨饿,却不愿念书。先生往往差嗣秫去捉;有时候,嗣昭被捉回来了,总得挨一顿毒打;有时候,连嗣秫也不回来了,——乐得不回来了,因为这是“奉命差遣”,不算是逃学!

我常觉得奇怪,为什么嗣昭要逃学?为什么一个人情愿挨饿,挨打,挨大家笑骂,而不情愿念书?后来我稍懂得世事,才明白了。瓒叔自小在江西做生意,后来在九江开布店,才娶妻生子;一家人都说江西话,回家乡时,嗣昭弟兄都不容易改口音;说话改了,而嗣昭念书常带江西音,常常因此吃戒方或吃“作瘤栗”。(钩起五指,打在头上,常打起瘤子,故叫做“作瘤栗”。)这是先生不原谅,难怪他不愿念书。

还有一个原因。我们家乡的蒙馆学金太轻,每个学生每年只送两块银元。先生对于这一类学生,自然不肯耐心教书,每天只教他们念死书,背死书,从来不肯为他们“讲书”。小学生初念有韵的书,也还不十分叫苦。后来念《幼学琼林》,《四书》一类的散文,他们自然毫不觉得有趣味,因为全不懂得书中说的是什么。因为这个缘故,许多学生常常赖学;先有嗣昭,后来有个士祥,都是有名的“赖学胚”。他们都属于这每年两元钱的阶级。因为逃学,先生生了气,打的更利害。越打的利害,他们越要逃学。

古代的小学,从音韵入手。所谓的读书,即是要用声音读出来,现在人说读书,往往是看书。所谓的语文二字,语就是口头语言的意思。失去了声音的语文,是奄奄一息的了。

我一个人不属于这“两元”的阶级。我母亲渴望我读书,故学金特别优厚,第一年就送六块钱,以后每年增加,最后一年加到十二元。这样的学金,在家乡要算“打破纪录”的了。我母亲大概是受了我父亲的叮嘱,她嘱托四叔和禹臣先生为我“讲书”:每读一字,须讲一字的意思;每读一句,须讲一句的意思。我先已认得了近千个“方字”,每个字都经过父母的讲解,故进学堂之后,不觉得很苦。念的几本书虽然有许多是乡里先生讲不明白的,但每天总遇着几句可懂的话。

阶级一词,胡适用在这儿颇有趣味。阶级一词本非共产主义者所独用,而为共产主义者所特加发扬。在安徽的乡下,胡适在教育资源的享受上是远超贫下中农,而进入了特权阶级了。

我最喜欢朱子《小学》里的记述古人行事的部分,因为那些部分最容易懂得,所以比较最有趣味。同学之中有念《幼学琼林》的,我常常帮他们的忙,教他们不认得的生字,因此常常借这些书看;他们念大字,我却最爱看《幼学琼林》的小注,因为注文中有许多神话和故事,比《四书》、《五经》有趣味多了。

学习的可爱与可信,是教育的亘古难题,怎么才能够寻找到有意义与有意思的真正平衡呢?《四书》、《五经》,也就是当时的“马哲”,似乎天生不喜欢玄妙说理方式的胡适在这儿明说,小时候学习中最为喜欢的是朱子小学里的记述古人行事的部分。胡适的古君子之风,与这种启蒙教育不无关系。

有一天,一件小事使我忽然明白我母亲增加学金的大恩惠。一个同学的母亲来请禹臣先生代写家信给她的丈夫;信写成了,先生交她的儿子带回家去。一会儿,先生出门去了,这位同学把家信抽出来偷看。他忽然过来问我道:“穈,这信上第一句‘父亲大人膝下’是什么意思?”他比我只小一岁,也念过《四书》,却不懂“父亲大人膝下”是什么!这时候,我才明白我是一个受特别待遇的人,因为别人每年出两块线,我去年却送十块线。我一生最得力的是讲书:父亲母亲为我讲方字,两位先生为我讲书。念古文而不讲解,等于念“揭谛揭谛,波罗揭谛”,全无用处。

“揭谛揭谛,波罗揭谛”,与僧道无缘的胡适又开了佛教的一次冷幽默。

当我九岁时,有一天我在四叔家东边小屋里玩耍。这小屋前面是我们的学堂,后边有一间卧房,有客来便住在这里。这一天没有课,我偶然走进那卧房里去,偶然看见桌子下一只美孚煤油板箱里的废纸堆中露出一本破书。我偶然捡起了这本书,两头都被老鼠咬坏了,书面也扯破了。但这一本破书忽然为我开辟了一个新天地,忽然在我的儿童生活史上打开了一个新鲜的世界!

真实的历史往往就是这样,中国文化的力量也在于此。在古代,穷秀才赵普可以靠着半部论语治天下;当今社会,齐白石凭着几本常见的《芥子园画谱》成就了一代宗师。胡适先生何尝不是如此?有谁能够想到一本破书忽然能够为一个熟读四书五经的少年开辟一个新天地,又有谁能想到这样一位少年竟然发起了白话文运动,重新调整了一个千年文明的表达方式。

这本破书原来是一本小字木板的《第五才子》,我记得很清楚,开始便是“李逵打死殷天锡”一回。我在戏台上早已认得李逵是谁了,便站在那只美孚破板箱边,把这本《水浒传》残本一口气看完了。不看尚可,看了之后,我的心里很不好过:这一本的前面是些什么?后面是些什么?这两个问题,我都不能回答,却最急要一个回答。

我拿了这本书去寻我的五叔,因为他最会“说笑话”(“说笑话”就是“讲故事”,小说书叫做“笑话书”),应该有这种笑话书。不料五叔竟没有这书,他叫我去寻宋焕哥。宋焕哥说,“我没有《第五才子》,我替你去借一部;我家中有部《第一才子》,你先拿去看,好吧?”《第一才子》便是《三国演义》,他很郑重的捧出来,我很高兴的捧回去。

一个“捧”字,尽显胡适的珍爱欣喜之情!

后来我居然得着《水浒传》全部。《三国演义》也看完了。从此以后,我到处去借小说看。五叔,宋焕哥,都帮了我不少的忙。三姊夫(周绍瑾)在上海乡间周浦开店,他吸鸦片烟,最爱看小说书,带了不少回家乡;他每到我家来,总带些《正德皇帝下江南》,《七剑十三侠》一类的书来送给我。这是我自己收藏小说的起点。我的大哥(嗣稼)最不长进,也是吃鸦片烟的,但鸦片烟灯是和小说书常作伴的,——五叔,宋焕哥,三姊夫都是吸鸦片烟的,——所以他也有一些小说书。大嫂认得一些字,嫁妆里带来了好几种弹词小说,如《双珠凤》之类。这些书不久都成了我的藏书的一部分。

三哥在家乡时多;他同二哥都进过梅溪书院,都做过南洋公学的师范生,旧学都有根柢,故三哥看小说很有选择。我在他书架上只寻得三部小说:一部《红楼梦》,一部《儒林外史》,一部《聊斋志异》。二哥有一次回家,带了一部新译出的《经国美谈》,讲的是希腊的爱国志士的故事,是日本人做的。这是我读外国小说的第一步。

《经国美谈》为日本明治时期著名自由民权运动领导人物之一矢野龙溪的作品。《经国美谈》这本政治小说被翻译成汉语之后,在中国青年知识分子中得到强烈反响,当时的孙宝瑄在《忘山庐日记》曾经这样记载阅读的感受,“是书写希腊齐武国(即底比斯)中巴比陀、威波能等一时豪杰,能歼除奸党,修内政,振国威,声震九州,名播青史,可敬可服可羡,为我国小说中所无。”实际上,中国的近代化,在一定程度是经过日本了解西方文化的。《经国美谈》可以说是,胡适1904年刚到上海时,读的第一本译书。

帮助我借小说最出力的是族叔近仁,就是民国十二年和顾颉刚先生讨论古史的胡堇人。他比我大几岁,已“开笔”做文章了,十几岁就考取了秀才。我同他不同学堂,但常常相见,成了最要好的朋友。他天才很高,也肯用功,读书比我多,家中也颇有藏书。他看过的小说,常借给我看。我借到的小说,也常借给他看。我们两人各有一个小手折,把看过的小说都记在上面,时时交换比较,看谁看的书多。这两个折子后来都不见了,但我记得离开家乡时,我的折子上好像已有了30多部小说了。

这里所谓“小说”,包括弹词,传奇,以及笔记小说在内。《双珠凤》在内,《琵琶记》也在内;《聊斋》,《夜雨秋灯录》,《夜谭随笔》,《兰苕馆外史》,《寄园寄所寄》,《虞初新志》等等也在内。从《薛仁贵征东》,《薛丁山征西》,《五虎平西》,《粉妆楼》一类最无意义的小说,到《红楼梦》和《儒林外史》一类的第一流作品,这里面的程度已是天悬地隔了。我到离开家乡时,还不能了解《红楼梦》和《儒林外史》的好处。但这一大类都是白话小说,我在不知不觉之中得了不少的白话散文的训练,在十几年后于我很有用处。

小说书者,如果追溯历史,应为先秦小说家流。古老的中华文明延续千年,到了胡适小朋友这儿,小说家流即将迎来鲤鱼跳龙门的扬眉吐气日子。

看小说还有一桩绝大的好处,就是帮助我把文字弄通顺了。那时正是废八股时文的时代,科举制度本身也动摇了。二哥三哥在上海受了时代思潮的影响,所以不要我“开笔”做八股文,也不要我学做策论经义。他们只要先生给我讲书,教我读书。但学堂里念的书,越到后来,越不好懂了。

只要仔细阅读《四十自述》,胡适先生有意无意间已经暗示了自己的种种行为其实都是根于中国古代的良好传统,而且这中国古代的良好传统对自己的积极影响早就天造地设般地熏陶了自己,滋养了自己。出国留学,对于胡适来讲,似为一必要而非充分的条件。

《诗经》起初还好懂,读到《大雅》,就难懂了;读到《周颂》,更不可懂了。《书经》有几篇,如《五子之歌》,我读的很起劲;但《盘庚》三篇,我总读不熟。我在学堂九年,只有《盘庚》害我挨了一次打。后来隔了十多年,我才知道《尚书》有今文和古文两大类,向来学者都说古文诸篇是假的,今文是真的;《盘庚》属于今文一类,应该是真的。但我研究《盘庚》用的代名词最杂乱不成条理,故我总疑心这三篇书是后人假造的。有时候,我自己想,我的怀疑《盘庚》,也许暗中含有报那一个“作瘤栗”的仇恨的意味罢?

怀疑之于胡适,可以说是思维的起点。但是胡适疑之有度,请看此君的名言:做学问要在不疑处有疑,待人要在有疑处不疑。

《周颂》,《尚书》,《周易》等书都是不能帮助我作通顺文字的。但小说书却给了我绝大的帮助。

胡适对《诗经》、《尚书》的态度,使我们想起了胡适《中国哲学史大纲》的体例,这部书在叙述中国哲学史时破天荒地“截断众流”,撇开三皇五帝到如今的传说,径直“从孔子、老子”讲起。

从《三国演义》读到《聊斋志异》和《虞初新志》,这一跳虽然跳的太远,但因为书中的故事实在有趣味,所以我能细细读下去。石印本的《聊斋志异》有圈点,所以更容易读。到我十二三岁时,已能对本家姊妹们讲说《聊斋》故事了。那时候,四叔的女儿巧菊,禹臣先生的妹子广菊,多菊,祝封叔的女儿杏仙,和本家侄女翠苹定娇等,都在十五六岁之间;她们常常邀我去,请我讲故事。我们平常请五叔讲故事时,忙着替他点火,装旱烟,替他捶背。现在轮到我受人巴结了。我不用人装烟捶背,她们听我说完故事,总去泡炒米,或做蛋炒饭来请我吃。她们绣花做鞋,我讲《凤仙》,《莲香》,《张鸿渐》,《江城》。这样的讲书,逼我把古文的故事翻译成绩溪土话,使我更了解古文的文理。所以我到十四岁来上海开始作古文时,就能做很像样的文字了。

这真是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啊。上文讲故事的权威还是五叔,现在“小胡适”是后来居上了。此时的小胡适犹如大观园里面的贾宝玉!

我小时身体弱,不能跟着野蛮的孩子们一块儿玩。我母亲也不准我和他们乱跑乱跳。小时不曾养成活泼游戏的习惯,无论在什么地方,我总是文绉绉地。所以家乡老辈都说我“像个先生样子”,遂叫我做“穈先生”。这个绰号叫出去之后,人都知道三先生的小儿子叫做穈先生了。既有“先生”之名,我不能不装出点“先生”样子,更不能跟着顽童们“野”了。有一天,我在我家八字门口和一班孩子“掷铜钱”,一位老辈走过,见了我,笑道:“穈先生也掷铜钱吗?”我听了羞愧的面红耳热,觉得大失了“先生”的身分!

一个少年儿童,一副先生样子。这个“装”字,用在这儿应如何解?是努力模仿,还是极力靠拢?这儿还可以分享一下胡适的著名对联——大胆的假设,小心的求证;认真的做事,严肃的做人。后面这句“认真的做事,严肃的做人”可以说是从穈先生时代就开始了吧。

大人们鼓励我装先生样子,我也没有嬉戏的能力和习惯,又因为我确是喜欢看书,所以我一生可算是不曾享过儿童游戏的生活。每年秋天,我的庶祖母同我到田里去“监割”(顶好的田,水旱无扰,收成最好,佃户每约田主来监割,打下谷子,两家平分),我总是坐在小树下看小说。

十一二岁时,我稍活泼一点,居然和一群同学组织了一个戏剧班,做了一些木刀竹枪,借得了几副假胡须,就在村田里做戏。我做的往往是诸葛亮、刘备一类的文角儿;只有一次我做史文恭,被花荣一箭从椅子上射倒下去,这算是我最活泼的玩艺儿了。

性格决定命运。戏里戏外,概莫能外。有时候,身体与思想之间存在着某种直接的联系。早年的胡适没有与“野蛮孩子”游戏的经历,这种“缺失”造成了胡适的某种“道德洁癖”。胡适与政治之间若即若离的关系,与幼年时期的这段经历若有关联。

我在这九年(一八九五—一九〇四)之中,只学得了读书写字两件事。在文字和思想(看下章)的方面,不能不算是打了一点底子。但别的方面都没有发展的机会。有一次我们村里“当朋”(八都凡五村,称为“五朋”,每年一村轮着做太子会,名为“当朋”)。筹备太子会,有人提议要派我加入前村的昆腔队里学习吹笙或吹笛。族里长辈反对,说我年纪太小,不能跟着太子会走遍五朋。于是我失掉了这学习音乐的唯一机会。三十年来,我不曾拿过乐器,也全不懂音乐;究竟我有没有一点学音乐的天资,我至今还不知道。至于学图画,更是不可能的事。我常常用竹纸蒙在小说书的石印绘像上,摹画书上的英雄美人。有一天,被先生看见了,挨了一顿大骂,抽屉里的图画都被搜出撕毁了。于是我又失掉了学做画家的机会。

所谓“不如意事常八九,可与语人无二三。”人生难免有点遗憾的,做不了画家,做不成音乐家的胡适,虽然没有机会拿画笔,拿指挥棒,但是却在文字方块的排列上开了一代风气之先,总应该算作一点补偿吧!如果人生还有选择,穿越过去的胡适会做出什么选择呢?

但这九年的生活,除了读书看书之外,究竟给了我一点做人的训练。在这一点上,我的恩师就是我的慈母。

每天天刚亮时,我母亲就把我喊醒,叫我披衣坐起。我从不知道她醒来坐了多久了。她看我清醒了,才对我说昨天我做错了什么事,说错了什么话,要我认错,要我用功读书。有时候她对我说父亲的种种好处,她说:“你总要踏上你老子的脚步。我一生只晓得这一个完全的人,你要学他,不要跌他的股。”(跌股便是丢脸,出丑)她说到伤心处,往往掉下泪来。到天大明时,她才把我的衣服穿好,催我去上早学。学堂门上的锁匙放在先生家里;我先到学堂门口一望,便跑到先生家里去敲门。先生家里有人把锁匙从门缝里递出来,我拿了跑回去,开了门,坐下念生书。十天之中,总有八九天我是第一个去开学堂门的。等到先生来了,我背了生书,才回家吃早饭。

胡适的早训。今天的孩子,有多少人能够承受这样的家教?但是,胡适的性格恰好能够听从母亲的管教。若是有叛逆子,即使费尽心血,也未必有出息。胡适之所以成为胡适,必经一番寒彻骨,始得梅花扑鼻香。

我母亲管束我最严,她是慈母兼任严父。但她从来不在别人面前骂我一句,打我一下。我做错了事,她只对我一望,我看见了她的严厉眼光,就吓住了。犯的事小,她等到第二天早晨我眼醒时才教训我。犯的事大,她等到晚上人静时,关了房门,先责备我,然后行罚,或跪罚,或拧我的肉。无论怎样重罚,总不许我哭出声音来。她教训儿子不是借此出气叫别人听的。

有一个初秋的傍晚,我吃了晚饭,在门口玩,身上只穿着一件单背心。这时候我母亲的妹子玉英姨母在我家住,她怕我冷了,拿了一件小衫出来叫我穿上。我不肯穿,她说:“穿上吧,凉了。”我随口回答:“娘(凉)什么!老子都不老子啊。”我刚说了这句话,一抬头,看见母亲从家里走出,我赶快把小衫穿上。但她已听见这句轻薄的话了。

胡适的脏话。人心的恶念,有时候疏导是来不及的,只有防患于未然。所谓从善如登,从恶如崩。一点恶念的扩散,有时候也会造成千里之堤毁于蚁穴的人生灾难。按照胡适这种性格,如果没有既严且慈的母亲管教,人世间或许就多了一位混世儿郎吧。

晚上人静后,她罚我跪下,重重的责罚了一顿。她说:“你没了老子,是多么得意的事!好用来说嘴!”她气的坐着发抖,也不许我上床去睡。我跪着哭,用手擦眼泪,不知擦进了什么微菌,后来足足害了一年多的眼翳病。医来医去,总医不好。我母亲心里又悔又急,听说眼翳可以用舌头舔去,有一夜她把我叫醒,她真用舌头舔我的病眼。这是我的严师,我的慈母。

胡适的《先母行述》还记载了另外一个故事:“先母爱弟妹最笃,尤恐弟疾不起,老母暮年更无以堪;闻俗传割股可疗病,一夜闭户焚香祷天,欲割臂肉疗弟病。先敦甫舅卧厢室中,闻檀香爆炸,问何声。母答是风吹窗纸,令静卧勿扰。俟舅既睡,乃割左臂上肉,和药煎之。次晨,奉药进舅,舅得肉不能咽,复吐出,不知其为姊臂上肉也。先母拾肉,持出炙之,复问舅欲吃油炸锅巴否,因以肉杂锅巴中同进。然病终不愈,乃舁舅归家。先母随往看护。妗氏抚幼子,奉老亲;先母则日侍病人,不离床侧。已而先敦甫舅腹胀益甚,竟于己酉九月二十七日死,距先玉英姨死时,仅七阅月耳。”

我母亲二十三岁做了寡妇,又是当家的后母。这种生活的痛苦,我的笨笔写不出一万分之一二。家中财政本不宽裕,全靠二哥在上海经营调度。大哥从小就是败子,吸鸦片烟,赌博,钱到手就光,光了就回家打主意,见了香炉就拿出去卖,捞着锡茶壶就拿出去押。我母亲几次邀了本家长辈来,给他定下每月用费的数目。但他总不够用,到处都欠下烟债赌债。每年除夕我家中总有一大群讨债的,每人一盏灯笼,坐在大厅上不肯去。大哥早已避出去了。大厅的两排椅子上满满的都是灯笼和债主。我母亲走进走出,料理年夜饭,谢灶神,压岁钱等事,只当做不曾看见这一群人。到了近半夜,快要“封门”了,我母亲才走后门出去,央一位邻舍本家到我家来,每一家债户开发一点钱。做好做歹的,这一群讨债的才一个一个提着灯笼走出去。一会儿,大哥敲门回来了。我母亲从不骂他一句。并且因为是新年,她脸上从不露出一点怒色。这样的过年,我过了六七次。

大嫂是个最无能而又最不懂事的人,二嫂是个很能干而气量很窄小的人。她们常常闹意见,只因为我母亲的和气榜样,她们还不曾有公然相骂相打的事。她们闹气时,只是不说话,不答话,把脸放下来,叫人难看;二嫂生气时,脸色变青,更是怕人。她们对我母亲闹气时,也是如此。我起初全不懂得这一套,后来也渐渐懂得看人的脸色了。我渐渐明白,世间最可厌恶的事莫如一张生气的脸;世间最下流的事莫如把生气的脸摆给旁人看。这比打骂还难受。

胡适母亲的行为,就是二十四孝故事中“割肉侍亲”的翻版。按理来说,胡适对于行为会定义成愚昧吧。但是,这只和道德感有关,是无关乎智力的。

我母亲的气量大,性子好,又因为做了后母后婆,她更事事留心,事事格外容忍。大哥的女儿比我只小一岁,她的饮食衣料总是和我的一样。我和她有小争执,总是我吃亏,母亲总是责备我,要我事事让她。后来大嫂二嫂都生了儿子了,她们生气时便打骂孩子来出气,一面打,一面用尖刻有刺的话骂给别人听。我母亲只装做不听见。有时候,她实在忍不住了,便悄悄走出门去,或到左邻立大嫚家去坐一会,或走后门到后邻度嫂家去闲谈。她从不和两个嫂子吵一句嘴。

每个嫂子一生气,往往十天半个月不歇,天天走进走出,板着脸,咬着嘴,打骂小孩子出气。我母亲只忍耐着,忍到实在不可再忍的一天,她也有她的法子。这一天的天明时,她就不起床,轻轻的哭一场。她不骂一个人,只哭她的丈夫,哭她自己苦命,留不住她丈夫来照管她。她先哭时,声音很低,渐渐哭出声来。我醒了起来劝她,她不肯住。这时候,我总听见前堂(二嫂住前堂东房)或后堂(大嫂住后堂西房)有一扇房门开了,一个嫂子走出房向厨房走去。不多一会,那位嫂子来敲我们的房门了。我开了房门,她走进来,捧着一碗热茶,送到我母亲床前,劝她止哭,请她喝口热茶。我母亲慢慢停住哭声,伸手接了茶碗。那位嫂子站着劝一会,才退出去。没有一句话提到什么人,也没有一个字提到这十天半个月来的气脸,然而各人心里明白,泡茶进来的嫂子总是那十天半个月来闹气的人。奇怪的很,这一哭之后,至少有一两个月的太平清静日子。

我母亲待人最仁慈,最温和,从来没有一句伤人感情的话。但她有时候也很有刚气,不受一点人格上的侮辱。我家五叔是个无正业的浪人,有一天在烟馆里发牢骚,说我母亲家中有事总请某人帮忙,大概总有什么好处给他。这句话传到了我母亲耳朵里,她气的大哭,请了几位本家来,把五叔喊来,她当面质问他她给了某人什么好处。直到五叔当众认错赔罪,她才罢休。

“我母亲待人最仁慈,最温和,从来没有一句伤人感情的话。但她有时候也很有刚气,不受一点人格上的侮辱。”这真可作人生的格言了。

我在我母亲的教训之下住了九年,受了她的极大深刻的影响。我十四岁(其实只有十二岁零两三个月)就离开她了,在这广漠的人海里独自混了二十多年,没有一个人管束过我。如果我学得了一丝一毫的好脾气,如果我学得了一点点待人接物的和气,如果我能宽恕人,体谅人,——我都得感谢我的慈母。

印光大师曾说“治国平天下之权,女人家操得一大半”,信夫。

一九二〇,十一,廿一夜。

做学问要在不疑处有疑,待人要在有疑处不疑——胡适。

背景钩沉

胡适的大使生涯

胡适,称呼胡铁花先生为“东亚第一个民主国的第一个牺牲者”。这是胡适对自己父亲的赞美,而胡适,在爱国上与其父相比何尝逊色。

1937年7月7日,发生卢沟桥事变,同年9月8日,胡适以国民政府特使的身份赴欧美游说演讲。胡适乘船西上汉口,途中,他给北大郑天挺等诸位同事写信。由于当时北京已为日军占领,所以,只得用隐喻的方式委婉地说:

……弟与端、缨两弟拟自汉南下,到港搭船,往国外经营商业。明知时势不利,故尽人事而已。……弟自愧不能有诸兄的清福,故半途出家,暂作买卖人,谋蝇头小利,定为诸兄所笑,然寒门人口众多,皆沦于困苦,亦实不忍坐视其冻馁,故不能不为一家糊口之计也。

到了美国,胡适施展全幅才华,发表巡美演说,为国人争取了舆论支持,甚至直言不讳地批评美国的绥靖主义,使犹豫徘徊的美国人深受震动,罗斯福总统也表示积极争取帮助中国。胡适的言说,应该说是取得了一定成效的,不久以后,就被蒋介石任命为驻美大使。

据说,日本闻讯胡适出使美国,大惊,遂亦派出三名外交人员:一为文学家,一为经济专家,一为雄辩家,可见胡适的地位和影响。直至1942年初,英国首相丘吉尔访美,还愤愤不平地埋怨道:“发现中国在相当多的美国人的心目中,有极其重要的地位,甚至在上层也是如此”,美国人竟然“把中国看作几乎同大英帝国相等的参战大国”了。

等待这位书生大使,归去来兮,胡适在美国四年间扫荡北美的演讲,也为他获得了空前的荣誉,总共获得二十七个荣誉博士学位。对此,也有人大加批判,认为胡适是假公济私。然而好多人不知道的是,胡适由于频繁演说,过度劳顿,竟使心脏病复发,生命有丧失之虞。胡适的夫人江冬秀,本来就反对胡适出任驻美大使,现在更是既担忧又害怕,甚至代替胡适主动要求辞去大使一职。胡适这个时候一封回信,颇能反映一介书生舍身报国的情愫:

我是为国家的事来的,吃点苦不要紧。我屡次对你说过:“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国家是青山,青山倒了,我们的子子孙孙都得做奴隶。

以学者身份出使美国的胡适,可以很好地降低美国人对华的抵触心情,事实证明,胡适是最受美国人欢迎的中国人之一,胡适确实是游说美国的最佳人选。

这个时期的胡适有一首广为人知的小诗,最能反映当时的处境和心情:

偶有几茎白发,心情微近中年。

做了过河卒子,只能拼命向前。

在这种情况下,作为学者大使,胡适最能够发挥力量的地方,就在文化上。事实证明,文化自有文化的魅力,书生报国自有书生报国的方式。 djrehUX+V5HN16j+OirazovQVd6ts0oIyS/or5XIavceTmcHu9m8ADKCDnnUAwsb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