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序幕 我的母亲的订婚

导读

胡适《四十自述》的叙述,饶有趣味地以“我的母亲的订婚”为序幕,并放在民间风俗礼节的背景下,这既是孝心的体现,也是怀乡的反映——落叶归根,几乎是每一个人内心自然的情愫。

当年天作之合,今天读起来,颇富历史价值,而一个小小的八字故事,竟然被胡适讲得有声有色,历历如在目前。有谁会知道这桩婚事的成功,将为“胡适”的诞生提供了前定的因缘呢?

无论是冯顺弟,还是三先生,他们都不知道自己的儿子就是未来大名鼎鼎,开一代风气之先的胡适吧。教科书上的历史并不会把这一场因缘归结为一场旧时代的婚礼,但是胡适的出生却分明与这一场天作之合有关。这历史的运作,何尝不是生命的谜面呢?

总之,事实证明,胡适的“自传”提议,是可行的,有效的,也是值得推广的,每个人都是历史舞台的剧中人和剧作者,这启示着我们每一个人的生活,每一个当下,都是独特的,都是神圣的,因此都值得记载和追忆。

太子会 2 是我们家乡秋天最热闹的神会,但这一年的太子会却使许多人失望。

神伞一队过去了。都不过是本村各家的绫伞,没有什么新鲜花样。去年大家都说,恒有绸缎庄预备了一顶珍珠伞。因为怕三先生说话,故今年他家不敢拿出来。

珍珠伞,它的样式,现在或许已经难以见到了吧!这对于研究民间宗教与民俗心理,是有所帮助的。事实证明,每一个时代最为司空见惯的事情,或许在另外一个时代,却有可能成为绝响。胡适保存历史的意识,确实值得赞叹,任何一个人都有可能一不小心成为某段特殊历史的记录者。

昆腔今年有四队,总算不寂寞。昆腔子弟都穿着“半截长衫”,上身是白竹布,下半是湖色杭绸。每人小手指上挂着湘妃竹柄的小纨扇,吹唱时纨扇垂在笙笛下面摇摆着。

扮戏今年有六出,都是“正戏”,没有一出花旦戏。这也是三先生的主意。后村的子弟本来要扮一出《翠屏山》,也因为怕三先生说话,改了《长坂坡》。其实七月的日光底下,甘、糜二夫人脸上的粉已被汗洗光了,就有潘巧云也不会怎样特别出色。不过看会的人的心里总觉得后村很漂亮的小棣没有扮潘巧云的机会,只扮作了糜夫人,未免太可惜了。

今年最扫兴的是没有扮戏的“抬阁”。后村的人早就练好了两架“抬阁”,一架是《龙虎斗》,一架是《小上坟》。不料三先生今年回家过会场,他说抬阁太高了,小孩子热天受不了暑气,万一跌下来,不是小事体。他极力阻止,抬阁就扮不成了。

粗乐和昆腔一队一队的过去了。扮戏一出一出的过去了。接着便是太子的神轿。路旁的观众带着小孩的,都喊道,“拜呵!拜呵!”许多穿着白地蓝花布褂的男女小孩都合掌拜揖。

神轿的后面便是拜香的人!有的穿着夏布长衫,捧着柱香;有的穿着短衣,拿着香炉挂,炉里烧着檀香。还有一些许愿更重的,今天来“吊香”还愿;他们上身穿着白布褂,扎着朱青布裙,远望去不容易分别男女。他们把香炉吊在铜钩上,把钩子钩在手腕肉里,涂上香灰,便可不流血。今年吊香的人很多,有的只吊在左手腕上,有的双手都吊;有的只吊一个小香炉,有的一只手腕上吊着两个香炉。他们都是虔诚还愿的人,悬着挂香炉的手腕,跟着神轿走多少里路,虽然有自家人跟着打扇,但也有半途中了暑热走不动的。

要在风俗上将淫乱之风扼杀在萌芽状态,这是宋明理学家常干的事情——这位三先生,可谓程朱的后身。

冯顺弟搀着她的兄弟,跟着她的姑妈,站在路边石磴上看会。她今年十四岁了,家在十里外的中屯,有个姑妈嫁在上庄,今年轮着上庄做会,故她的姑丈家接她姊弟来看会。

她是个农家女子,从贫苦的经验里得着不少的知识,故虽是十四岁的女孩儿,却很有成人的见识。她站在路旁听着旁人批评今年的神会,句句总带着三先生。“三先生今年在家过会,可把会弄糟了。”“可不是呢,抬阁也没有了。”“三先生还没有到家,八都的鸦片烟馆都关门了,赌场也都不敢开了。七月会场上没有赌场,又没有烟灯,这是多年没有的事。”

看会的人,你一句,他一句,顺弟都听在心里。她心想,三先生必是一个了不得的人,能叫赌场烟馆不敢开门。

张经甫代撰的《胡铁花先生家传》这样写三先生:幼而歧嶷,生三岁而不喜甘饵及衣履之红绿者。年十一,闻塾师为诸兄讲解,归辄能道其略。先伯祖星五公器异之,谓先大父曰:“吾家世业茶,然此儿慧,勿以服贾废读。”令从川沙庄砥廉先生游,学为诗文,闲犹佐先大父理世业,往来宣歙吴浙间。

会过完了,大家纷纷散了。忽然她听见有人低声说,“三先生来了!”她抬起头来,只见路上的人都纷纷让开一条路;只听见许多人都叫“三先生”。

前面走来了两个人。一个高大的中年人,面容紫黑,有点短须,两眼有威光,令人不敢正眼看他;他穿着苧布大袖短衫,苧布大脚管的裤子,脚下穿着麻布鞋子,手里拿着一杆旱烟管。和他同行的是一个老年人,瘦瘦身材,花白胡子,也穿着短衣,拿着旱烟管。

顺弟的姑妈低声说,“那个黑面的,是三先生;那边是月吉先生,他的学堂就在我们家的前面。听人说三先生在北边做官,走过了万里长城,还走了几十日,都是没有人烟的地方,冬天冻杀人,夏天热杀人;冬天冻塌鼻子,夏天蚊虫有苍蝇那么大。三先生肯吃苦,不怕日头不怕风,在万里长城外住了几年,把脸晒的像包龙图一样。”

这时候,三先生和月吉先生已走到她们面前,他们站住说了一句话,三先生独自下坡去了;月吉先生却走过来招呼顺弟的姑妈,和她们同行回去。

月吉先生见了顺弟,便问道,“灿嫂,这是你家金灶舅的小孩子吗?”

“是的。顺弟,诚厚,叫声月吉先生。”

月吉先生一眼看见了顺弟脑后的发辫,不觉喊道,“灿嫂,你看这姑娘的头发一直拖到地!这是贵相!是贵相!许了人家没有?”

这一问把顺弟羞的满脸绯红,她牵着她弟弟的手往前飞跑,也不顾她姑妈了。

胡适如果去拍电影,想必也是极好的。这段描写很能扣人心弦。头发拖到地上,在电影里会是怎么样一幅唯美的画面。

她姑妈一面喊,“不要跌了!”回头对月吉先生说,“还不曾许人家。这孩子很稳重,很懂事。我家金灶哥总想许个好好人家,所以今年十四岁了,还不曾许人家。”

月吉先生说,“你开一个八字给我,我给她排排看。你不要忘了。”

他到了自家门口,还回过头来说:“不要忘记,叫灿哥抄个八字给我。”

文中的月吉先生,即胡适的父亲胡传(1841~1895)又名胡铁花。其与邵作舟、程秉钊号称“晚清绩溪三奇士”,胡适称其父为“东亚第一个民主国的第一个牺牲者”。

顺弟在上庄过了会场,她姑丈送她姊弟回中屯去。七月里天气热,日子又长,他们到日头快落山时才起身,走了十里路,到家时天还没全黑。

顺弟的母亲刚牵了牛进栏,见了他们,忙着款待姑丈过夜。

“爸爸还没有回来吗?”顺弟问。

“姊姊,我们去接他。”姊姊和弟弟不等母亲回话,都出去了。

另一种镜头下的“太平天国”,这里没有“替天行道”,这里有的是“治百姓苦,乱百姓苦”。

他们到了村口,远远望见他们的父亲挑着一担石头进村来。他们赶上去喊着爸爸,姊姊弟弟每人从挑子里拿了一块石头,捧着跟他走。他挑到他家的旧屋基上,把石子倒下去,自己跳下去,把石头铺平,才上来挑起空担回家去。

顺弟问,“这是第三担了吗?”

她父亲点点头,只问他们看的会好不好,戏好不好,一同回家去。

顺弟的父亲姓冯,小名金灶。他家历代务农,辛辛苦苦挣起了一点点小产业,居然有几亩自家的田,一所自家的屋。金灶十三四岁的时候,长毛贼到了徽州,中屯是绩溪北乡的大路,整个村子被长毛烧成平地。金灶的一家老幼都被杀了,只剩他一人,被长毛掳去。长毛军中的小头目看这个小孩子有气力,能吃苦,就把他脸上刺了“太平天国”四个蓝字,叫他不能逃走。军中有个裁缝,见这个小孩子可怜,收他做徒弟,叫他跟着学裁缝。金灶学了一手好裁缝,在长毛营里混了几年,从绩溪跟到宁国,广德,居然被他逃走出来。但因为面上刺了字,捉住他的人可以请赏,所以他不敢白日露面。他每日躲在破屋场里,挨到夜间,才敢赶路。他吃了种种困苦,好容易回到家乡,只寻得一片焦土,几座焦墙,一村的丁壮留剩的不过二三十人。

金灶是个肯努力的少年,他回家之后,寻出自家的荒田,努力耕种。有余力就帮人家种田,做裁缝。不上十年,他居然修葺了村里一间未烧完的砖屋,娶了一个妻子。夫妻都能苦做苦吃,渐渐有了点积蓄,渐渐挣起了一个小小的家庭。

这实在是成功的秘诀。所谓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即此也。又,当今网络上流传一个成功公式,可以说是金灶官先生实践的抽象总结——1.01的365次方约等于37.78,0.99的365次方约等于0.0255。又,晚年的胡适,曾经在绩溪同乡会勉励大家,“要坚守徽骆驼、绩溪牛勤劳坚忍的本色”。至今在安徽省绩溪县上庄村的胡适故居里面,有一幅胡适广为传颂的题词:努力做徽骆驼。金灶官,就是这样的“徽骆驼”、“绩溪牛”。

他们头胎生下一个女儿。在那大乱之后,女儿是不受欢迎的,所以她的名字叫做顺弟,取个下胎生个弟弟的吉兆。隔了好几年,果然生了一个儿子,他们都很欢喜。金灶为人最忠厚;他的裁缝手艺在附近村中常有雇主,人都说他诚实勤谨。外村的人都尊敬他,叫他金灶官。但金灶有一桩最大的心愿,他总想重建他祖上传下来,被长毛烧了的老屋。他一家人都被杀完了,剩下他这一个人,他觉得天留他一个人是为中兴他的祖业的。他立下了一个誓愿:要在老屋基上建造起一所更大又更讲究的新屋。

他费了不少工夫,把老屋基爬开,把烧残砖瓦拆扫干净,准备重新垫起一片高地基,好在上面起造一所高爽干燥的新屋。他每日天未明就起来了;天刚亮,就到村口溪头去拣选石子,挑一大担回来,铺垫地基。来回挑了三担之后,他才下田去做工;到了晚上歇工时,他又去挑三担石子,才吃晚饭。农忙过后,他出村帮人家做裁缝,每天也要先挑三担石子,才去上工;晚间吃了饭回来,又要挑三担石子,才肯休息。

这是他的日常功课,家中的妻子女儿都知道他的心愿,女流们不能帮他挑石头,又不能劝他休息,劝他也没有用处。有时候,他实在疲乏了,挑完石子回家,倒在竹椅上吸旱烟,眼望着十几岁的女儿和几岁的儿子,微微叹一口气。

顺弟是已懂事的了,她看见她父亲这样辛苦做工,她心里好不难过。她常常自恨不是个男子,不能代她父亲下溪头去挑石头。她只能每日早晚到村口去接着她父亲,从他的担子里捧出一两块石头来,拿到屋基上,也算是分担了他的一点辛苦。

此处写出了顺弟的吃苦耐劳、独当一面;顺弟的善解人意、顾全大局。

看看屋基渐渐垫高了,但砖瓦木料却全没有着落。高敞的新屋还只存在她一家人的梦里。顺弟有时做梦,梦见她是个男子,做了官回家看父母,新屋早已造好了,她就在黑漆的大门外下轿。下轿来又好像做官的不是她,是她兄弟。

这一年,顺弟十七岁了。

娶妻当娶庄稼人——这就是胡铁花先生的娶妻观。现在中国时下流行“接地气”一词,大地,对于人来说,永远都会是一个富有神秘意味的词汇。超人哲学的创始人尼采,还号召人们要忠实于大地。

一天的下午,金灶在三里外的张家店做裁缝,忽然走进了一个中年妇人,叫声“金灶舅”。他认得她是上庄的星五嫂,她娘家离中屯不远,所以他从小认得她。她是三先生的伯母,她的丈夫星五先生也是八都的有名绅士,所以人都叫她“星五先生娘”。

金灶招呼她坐下。她开口道:“巧极了,我本打算到中屯看你去,走到了张家店,才知道你在这里做活。巧极了。金灶舅,我来寻你,是想开你家顺弟的八字。”

所谓“耕读传家”,作为士大夫的胡传与作为庄稼人的冯顺弟,代表了中华文明的两大基本传统,胡适的诞生,就是这两大传统的结晶。

金灶问是谁家。

星五先生娘说:“就是我家大侄儿三哥。”

“三先生?”

“是的,三哥今年四十七,前头讨的七都的玉环,死了十多年了。玉环生下了儿女一大堆,——三个儿子,三个女,——现在都长大了。不过他在外头做官,没有个家眷,实在不方便。所以他写信来家,要我们给他定一头亲事。”

金灶说,“我们种田人家的女儿那配做官太太?这件事不用提。”

星五先生娘说:“我家三哥有点怪脾气。他今年写信回来,说,一定要讨一个做庄稼人家的女儿。”

“什么道理呢?”

“他说,做庄稼人家的人身体好,不会像玉环那样痨病鬼。他又说,庄稼人家晓得艰苦。”

金灶说:“这件事不会成功的。一来呢,我们配不上做官人家。二来,我家女人一定不肯把女儿给人做填房。三来,三先生家的儿女都大了,他家大儿子大女儿都比顺弟大好几岁,这样人家的晚娘是不容易做的。这个八字不用开了。”

星五先生娘说:“你不要客气。顺弟很稳重,是个有福气的人。金灶舅,你莫怪我直言,顺弟今年十七岁了,眼睛一,二十岁到头上,你那里去寻一个青头郎?填房有什么不好?三哥信上说了,新人过了门,他就要带上任去。家里的儿女,大女儿出嫁了;大儿子今年做亲,留在家里;二女儿是从小给了人家了;三女儿也留在家里。将来在任上只有两个双胞胎的十五岁小孩子,他们又都在学堂里。这个家也没有什么难照应。”

金灶是个老实人,他也明白她的话有驳不倒的道理。家乡风俗,女儿十三四岁总得定亲了。十七八岁的姑娘总是做填房的居多。他们夫妇因为疼爱顺弟,总想许个念书人家,所以把她耽误了。这是他们做父母的说不出的心事。所以他今天很有点踌躇。

家乡风俗,“女儿十三四岁总得定亲了。十七八岁的姑娘总是做填房的居多。”不知道今天的“剩斗士”、“必剩客”、“齐天大剩”、“斗战剩佛”们,对此会怎么看?不过,在《择偶之道》(1914年11月22日)这篇文章中,胡适还讨论了当时的“第三种人”的问题——友辈中择偶,恒不喜其所谓“博士派”之女子,以其学问太多也。此则未免矫枉过直。其“博士派”之女子,大抵年皆稍长,然亦未尝不可为良妻贤母耳。——胡适的孤明先发,应该能够引起当今社会广大女博士的叫好与同情吧。

星五先生娘见他踌躇,又说道:“金灶舅,你不用多心。你回去问问金灶舅母,开个八字。我今天回娘家去,明朝我来取。八字对不对,辰肖合不合,谁也不知道。开个八字总不妨事。”

金灶一想,开个八字诚然不妨事,他就答应了。

这一天,他从张家店回家,顺弟带了弟弟放牛去了,还没有回来。他放下针线包和熨斗,便在门里板凳上坐下来吸旱烟。他的妻子见他有心事的样子,忙过来问他。他把星五嫂的话对她说了。

她听了大生气,忙问,“你不曾答应她开八字?”

他说,“我说要回家商量商量。不过开个八字给他家,也不妨事。”

她说,“不行。我不肯把女儿许给快五十岁的老头子。他家儿女一大堆,这个晚娘不好做。做官的人家看不起我们庄稼人家的女儿,将来让人家把女儿欺负煞,谁来替我们伸冤?我不开八字。”

他慢吞吞的说,“顺弟今年十七岁了,许人家也不容易。三先生是个好人。”

她更生气了,“是的,都是我的不是。我不该心高,耽误了女儿的终身。女儿没有人家要了,你就想送给人家做填房,做晚娘。做填房也可以,三先生家可不行。他家是做官人家,将来人家一定说我们贪图人家有势力,把女儿卖了,想换个做官的女婿。我背不起这个恶名。别人家都行,三先生家我不肯。女儿没人家要,我养她一世”。

他们夫妻吵了一场,后来金灶说,“不要吵了。这是顺弟自家的事,吃了夜饭,我们问问她自己。好不好?”她也答应了。

晚饭后,顺弟看着兄弟睡下,回到菜油灯下做鞋。金灶开口说,“顺弟,你母亲有句话要问你。”

顺弟抬起头来,问妈有什么话。她妈说,“你爸爸有话问你,不要朝我身上推。”

顺弟看她妈有点气,不知道是怎么一回事,只好问她爸。她爸对她说,“上庄三先生要讨个填房,他家今天叫人来开你的八字。你妈嫌他年纪太大,四十七岁了,比你大三十岁,家中又有一大堆儿女。晚娘不容易做,我们怕将来害了你一世,所以要问问你自己。”

他把今天星五嫂的话说了一遍。

顺弟早已低下头去做针线,半晌不肯开口。她妈也不开口。

她爸也不说话了。

顺弟虽不开口,心里却在那儿思想。她好像闭了眼睛,看见她的父亲在天刚亮的时候挑着一大担石头进村来;看见那大块屋基上堆着他一担一担的挑来的石头;看见她父亲晚上坐在黑影地里沉思叹气。一会儿,她又仿佛看见她做了官回来,在新屋的大门口下轿。一会儿,她的眼前又仿佛现出了那紫黑面孔,两眼射出威光的三先生……

她心里这样想:这是她帮她父母的机会到了。做填房可以多接聘金。前妻儿女多,又是做官人家,聘金财礼总应该更好看点。她将来总还可以帮她父母的忙。她父亲一生梦想的新屋总可以成功……三先生是个好人,人人都敬重他,只有开赌场烟馆的人怕他恨他……

她母亲说话的声音打断了她的思想。她妈说,“对了我们,有什么话不好说?你说罢!”

顺弟抬起眼睛来,见她爸妈都望着她自己。

她低下头去,红着脸说道:“只要你们俩都说他是个好人,请你们俩作主。”她接着又加上一句话,“男人家四十七岁也不能算是年纪大。”

她爸叹了一口气。她妈可气的跳起来了,忿忿的说,“好呵!你想做官太太了!好罢!听你情愿罢!”

顺弟听了这句话,又羞又气,手里的鞋面落在地上,眼泪直滚下来。她拾起鞋面,一声不响,走到她房里去哭了。

经过了这一番家庭会议之后,顺弟的妈明白她女儿是愿意的了,她可不明白她情愿卖身来帮助爹妈的苦心,所以她不指望这门亲事成功。

开错八字嫁对郎。月吉先生过硬的专业素质,令人震惊。

她怕开了八字去,万一辰肖相合,就难回绝了;万一八字不合,旁人也许要笑她家高攀不上做官人家。她打定主意,要开一张假八字给媒人拿去。第二天早晨,她到祠堂蒙馆去,请先生开一个庚帖,故意错报了一天生日,又错报了一个时辰。先生翻开《万年历》,把甲子查明写好,她拿回去交给金灶。

那天下午,星五先生娘到张家店拿到了庚帖,高兴的很。回到了上庄,她就去寻着月吉先生,请他把三先生和她的八字排排看。

月吉先生看了八字,问是谁家女儿。

“中屯金灶官家的顺弟。”

月吉先生说,“这个八字开错了。小村乡的蒙馆先生连官本(俗称历书为官本)也不会查,把八个字抄错了四个字。”

有趣的是,胡适与江冬秀的婚姻也有天作之合的味道。胡适小了江冬秀一岁,这在安徽绩溪那儿的风俗,是犯忌讳的。但是江冬秀的母亲决意将自己的宝贝女儿嫁给这位眉清目秀的少年。胡适的母亲,决定把这婚姻委之于天意,把算命先生算过的几个备选八字放在灶神爷那儿,过了一段时间,胡适全家平安无恙。等待胡适的母亲取出其中一个八字,竟然是江冬秀的,感觉这真是“天赐良缘”,胡适和江冬秀的婚姻也就是这样定下了。

星五先生娘说,“你怎么知道八字开错了?”

月吉先生说,“我算过她的八字,所以记得。大前年村里七月会,我看见这女孩子,她不是灿嫂的侄女吗?圆圆面孔,有一点雀斑,头发很长,是吗?面貌并不美,倒稳重的很,不像个庄稼人家的孩子。我那时问灿嫂讨了她的八字来算算看。我算过的八字,三五年不会忘记的。”

他抽开书桌的抽屉,寻出一张字条来,说,“可不是呢?在这里了。”他提起笔来,把庚帖上的八字改正,又把三先生的八字写出。他排了一会,对星五先生娘说,“八字是对的,不用再去对了。星五嫂,你的眼力不差,这个人配得上三哥。相貌是小事,八字也是小事,金灶官家的规矩好。你明天就去开礼单。三哥那边,我自己写信去。”

过了两天,星五先生娘到了中屯,问金灶官开“礼单”。她埋怨道,“你们村上的先生不中用,把八字开错了,几几乎误了事。”

金灶嫂心里明白,问谁说八字开错了的。星五先生娘一五一十的把月吉先生的话说了。金灶夫妻都很诧异,他们都说,这是前世注定的姻缘。金灶嫂现在也不反对了。他们答应开礼单,叫她隔几天来取。

冯顺弟就是我的母亲,三先生就是我的父亲铁花先生。

胡适的母亲冯顺弟(1873~1918),为胡适父亲胡铁花的第三任妻子,对胡适一生影响至深。

在我父亲的日记上,有这样几段记载:

[光绪十五年(一八八九)二月]十六日,行五十里,抵家。……

二十一日,遣媒人订约于冯姓,择定三月十二日迎娶。……

这条近乎流水账的记载,深度反映出三先生对于儿女情长的态度。相比父亲的理性风格,胡适更有文学的浪漫情调。

三月十一日,遣舆诣七都中屯迎娶冯氏。

十二日,冯氏至。行合卺礼。谒庙。

十三日,十四日,宴客。……

四月初六日,往中屯,叩见岳丈岳母。

初七日,由中屯归。……

五月初九日,起程赴沪,天雨,行五十五里,宿旌之新桥。

十九,六,廿六。

背景钩沉

胡适与戏剧

胡适之于戏剧的早年看法,可于《易卜生主义》(《新青年·易卜生专号》,1918年第4卷第6号)和《文学进化观念与戏剧改良》(《新青年》,1918年10月15日第5卷第4号)中见之,这两篇文章,提出了自由主义、写实主义戏剧观以及戏剧进化论和悲剧观念,这些观点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但是局限性也非常明显。例如,其中一条竟然是认为传统的戏本,唱念起来耗费时间过于漫长。这就不能了解中国传统戏剧唱诵的吐纳功夫了。中国人爱讲人生如戏,这句话除了有梦幻的意思在内,更主要的是能够通过戏剧涵养性情、变化气质。

所谓“唱戏的是疯子,看戏的是傻子”。梁漱溟先生在《朝话》里说,这两句话最好。

戏剧最大的特征,即在能使人情绪发扬鼓舞,忘怀一切。别人的讪笑他全不管。有意的忘还不成,连忘的意思都没有,那才真可即于化境了。能入化境,这是人的生命顶活泼的时候。化是什么?化就是生命与宇宙的合一,不分家,没彼此,这真是人生最理想的境界。

改良观念,实际上就是进化观念,发展观念。这毫无疑问是社会达尔文主义的核心要义之一。但是社会是不是在发展?文化应该怎么改良,还另当别论。所谓一代有一代之文学,唐诗宋词元曲明清之小说,这些都是每一时代不朽的典范,这里面有永恒者在。若谈以西方的视角来看待中国,则中国处处别扭。胡适,在中西对比中,中国的长处太少了,短处太多了,相比梁漱溟先生,胡适先生很大程度上缺少了对于中国传统文化正面且主动的同情之了解。

明末清初著名文人屈大均曾经说过,“春秋已亡,褒贬失而求诸诗。”这里的诗可以泛指诸种艺文形式。所谓兴于诗,也就是“诗”的教育功能。在民国时期,戏剧的地位第一次在文化领域得到了正式的肯定与承认,陈独秀形象地称之为高台教化。这不能不说是新时代的贡献。高喊“打倒孔家店”的人们,没有将戏剧这些在古代社会形成的艺术形式一并打倒。戏曲,在无形之中成为文化的发源地,甚至文明的避难所。 GKLkZqYUz2mxT6u1KbgavhCelauhuMhMjC0Hsbe2wCMUL7HS/Y3iu2qb40vSgRRO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