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看见人多就来劲——社会助长

心理学家特里普利特于1897年进行了一项实验,他让被试者在三种情况下,骑自行车完成25英里路程。第一种是单独骑自行车,第二种是单独骑自行车但是有人跑步陪同,第三种是与其他骑车人同时骑行。结果表明,单独进行的情境下,被试者的平均时速是24英里;有人跑步陪同时,被试者的平均时速为31英里;而与其他骑车人同时骑行时,平均时速为32.5英里。后来,特里普利特在实验条件下,要求儿童绕钓鱼线,绕得越快越好。结果发现,大家一起绕的速度比单独绕的速度更快。

后来,更多的心理学家也观察到了这种现象的存在。于是,心理学家就把这种个体完成某种活动时,由于他人在场或与他人一起活动而造成行为效率提高的现象叫作社会助长,也称社会促进。

之所以会出现社会助长现象,是因为人是有惰性的。当单独一个人时,就无所谓输赢、好坏,没有人看见,没有人和你比较,你就觉得怎样都可以。当出现第二个、第三个人,甚至更多人,你的感觉就大不相同,会感到有人在看着你,便情不自禁地想要在他人面前表现,于是就会在不知不觉中鼓足干劲,把事情做得又快又好。

社会助长包括结伴效应和观众效应两种。结伴效应指的是,在结伴活动中,个体会感到某种社会比较的压力,从而提高工作或活动效率;观众效应是指,当个体从事活动时,是否有观众在场,观众多少及观众的表现对其活动效率有明显的影响。

并不是任何人都容易受到社会助长心理影响的。通常来说,那些从事简单熟悉、轻而易举就能完成工作任务的人,以及具备高成就动机的人群较为容易受到社会助长心理的影响。 BEx7otAXHxS7DIePCDT4DZr1tzPSs8uGd7tBl/mA9XW2x4GNdbLXFLZhwXz1iru5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