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官仪(约608—665),字游韶,三门峡市陕县(今属河南)人。贞观元年考中进士,年仅19岁便成为唐朝宫廷侍臣,任过皇家图书馆校正图籍、教授生徒的直学士。高宗李治继帝位,封上官仪为秘书少监,后升为西台侍郎,官至三品。上官仪的诗作很多,其词绮丽婉媚,适合宫廷需要,士大夫纷纷仿效,时称“上官体”。他归纳六朝以来诗歌中的对仗方法,提出“六对”、“八对”之说,对后世格律诗、联句的形成,很有影响。
脉脉广川②流,驱马历长洲③。
鹊飞山月曙④,蝉噪野风秋。
【注释】
①洛堤:东都洛阳皇城外百官候朝处,因临洛水而名。
②广川:洛水。
③长洲:洛堤。
④曙:明亮。
解读
这首诗是写他在东都洛阳皇城外等候入宫朝见时的情怀。诗的字里行间充满着显扬之气,流露出作者青春得意、倨傲、自荣的心态。该诗虽然意境不高,却也反映出这类当权得势的宫廷文人的真实面目。从艺术手法上来说,这首诗音韵和谐,构思巧妙,是上官仪得意时的精心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