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爱臣

【原典】

爱臣太亲,必危其身;人臣太贵,必易主位;主妾无等 ,必危嫡子;兄弟不服,必危社稷。臣闻千乘之君无备,必有百乘之臣在其侧,以徙其民而倾其国;万乘之君无备,必有千乘之家在其侧,以徒其威而倾其国。是以奸臣蕃息,主道衰亡。是故诸侯之博大,天子之害也;群臣之太富,君主之败也。将相之管主而隆家,此君人者所外也。万物莫如身之至贵也,位之至尊也,主威之重,主势之隆也。此四美者,不求诸外,不请于人,议之而得之矣 。故曰:人主不能用其富,则终于外也。此君人者之所识也

【译文】

宠臣过于亲近,一定危及君主本身;大臣的地位太过尊贵,一定会改变君主的地位;妻妾不分等级,一定危及正妻所生的儿子;弟弟不服从兄长,一定会危及国家的安定。我听说中等国家的君主没有戒备,一定有中等国家的大臣在他旁边窥视,准备夺取他的百姓,颠覆他的国家;大国的君主没有戒备,必定有大国的大夫在他旁边窥视,准备夺取他的权势,颠覆他的国家。因此奸臣势力扩张,君主的统治就会衰亡。因此诸侯强大是天子的祸害;群臣过于富有是君主的失败;将相控制君主使私家兴盛,这是君主所要加以排斥的。万事万物中,没有比君主自身更高贵、比君位更尊崇、比君威更强大、比君权更隆盛的了。这四种美好的东西,不需要向外面去寻求,不用向他人请求赐予,处理恰当就都得到了。所以说:君主不能使用他的财富,最终将会被排斥在外,这是统治者要牢记的。

【原典】

昔者纣之亡,周之卑,皆从诸侯之博大也 ;晋之分也 ,齐之夺也 ,皆以群臣之太富也。夫燕、宋之所以弑其君者,皆此类也。故上比之殷周,中比之燕、宋,莫不从此术也。是故明君之蓄其臣也 ,尽之以法,质之以备。故不赦死,不宥刑;赦死宥刑,是谓威淫。社稷将危,国家偏威。是故大臣之禄虽大,不得藉威城市;党与虽众,不得臣士卒。故人臣处国无私朝,居军无私交,其府军不得私贷于家。此明君之所以禁其邪。是故不得四从 ,不载奇兵,非传非遽 ,载奇兵革,罪死不赦。此明君之所以备不虞者也

【译文】

过去商纣的灭亡,周朝的衰微,都因诸侯的强大;晋国被晋卿韩氏、赵氏、魏氏三家瓜分,齐国被当权的大臣田成子篡夺,都因群臣太富有。燕、宋两国的君主之所以被劫杀,都是因为这个缘故。所以在上对照商、周两国,中间对照燕、宋两国,没有一个臣子不是依靠这种手段来篡夺君主权位的。因此高明的君主蓄养他的臣下,用法律来规范他们的一切,用各种措施来防备他们,所以不赦免死囚,不宽宥罪犯。赦免死囚,宽宥罪犯,这叫作散失威势。这种情况下,国家的政权将遭到危害,国家的辅佐大臣从旁取得威势。因此大臣的俸禄即使非常丰厚,也不能凭借威势在城中炫耀;党羽即使很多,也不能拥有私人武装。所以臣子在国内不准有私人朝会,在军中不准有私人外交,个人的财物不能私自借给私家。这是明智的君主用来禁止大臣犯上作恶的办法。因此大臣出外不得有四匹马拉的车子相随,不得在车上携带任何兵器;如果不是传递紧急文件,车上带有一件兵器的,就判处死刑而决不赦免。这是明智的君主用来防备意外的办法。 e8GeR7bJyAvJ51QaKvafuCavhd5jBKq9Set6GyvfD0n2Hvy99Y2E1YVWizS8wcWj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