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商规01 找到用户痛点

在没有被创造出来之前,需求是不存在的。

——彼得·德鲁克

你必须找到用户的痛点,解决用户的麻烦,找到可以帮用户完成的任务。一个小小痛点也是一个成功的微创新,连续解决多个痛点就会形成颠覆性创新。

移动互联网时代,消费者并非去购物(逛逛商场,买点东西),而是总在购物;消费者在移动智能终端上总是保持“在购物”的状态,不分昼夜,不分上班打烊;消费者并非在逛商城,而是在漫无边际的货架之间面对大量同质化的产品无休止地晃悠,而且绝对不是在传统购物模式的有限货架之间游走;消费者并非在选择,而是在听从朋友的推荐和口碑的传播。

这就造成传统的消费需求理论、传统的销售漏斗理论等需求行为、消费心理开始走向二线。与移动互联网相呼应的是,“痛点”理论、“移动购物生命周期”已经取而代之。

以购物场景来分析,消费者会利用移动智能终端来研究商品,消费者时间点、心智模式、需求方式以及所处位置都与传统的需求有很大的不同;购物的过程也有所不同,商户可以和消费者互动交流。如果消费者有兴趣,可以随时随地根据位置定位来确定是否前往商户,是否消费;到了商店之后,商户已经捕捉到顾客互动最大的机会,可以直接进行购买决策;消费决策之后,通过现场支付或者移动支付完成整个购买过程。完成销售之后,进入售后阶段。每一笔销售完成并非结束,而是一个新的阶段开始,消费者会通过移动终端传播购买商品的照片、视频和信息,并且不断接收并反馈信息。

可以看出,在一个很普通的移动智能终端购物场景下,不同移动终端的使用阶段有着不同的需求;产品供应量增多,消费者可以选择的更多,从而激发更多的想法,同时个性化需求出现;产品供应数量极其发达,加速了产品的货品化。

死磕用户的痛点

NESpresso咖啡机CEO瓦克曼说:当你发现一个问题时,你就发现一项新的业务。这就意味着: 如果确定一个需求点是用户痛点,就死磕下去

痛点(pain point),顾名思义是痛苦的点,即在用户使用产品或服务时抱怨、不满、痛苦、难受、痛骂或者自己找办法自行解决的接触点。

一幅痛点地图,就是一幅机会指示图,就是你移动互联网时代的作战指挥图。

找到用户的不满意之处 。用户为什么会不满意,为什么会痛?因为还有一些需求没有被很好地满足。

我们经常要截屏而找不到功能键,快捷需求没有被满足,所以小米实现了快捷截屏。吃完坚果后要随手扔掉果壳,方便需求没有被满足,所以三只松鼠配套了一个果壳袋;iPhone用一天就没电,而有的充电宝太大携带不方便,所以卡片式的、小巧的、充一点电就行的移动电源产生。

手机一天到晚接收推销广告,恨不得卸载手机的通话功能,于是电话软件多了一个拦截广告功能;缴水电煤气费,居然还要到银行排队,买单还得看脸色,用支付宝钱包足不出户解决问题;碰到头疼脑热的小病,去医院太麻烦,又不敢乱吃药,家庭用药App帮助解决问题;一个人出差不知道吃什么好,看四周的饭馆林立却不敢乱入,大众点评帮助解决。

这就是“痛点”——打开成功大门的钥匙。

从非技术的因素出发 。很多传统企业往往迷恋技术,认为“技术”才是创造需求的钥匙。其实,很多需求的解决方案应该把重点放在以“用户痛点”为中心,而不是锁定在技术本身。

iPod也就是一个简单的MP3,但是优秀的设计、简便的使用方法、方便的内容获取方式以及“一键世界”,让iPod成为一个世界顶尖级的MP3——技术本身并不重要。

案例01 小米手机的痛点需求

雷军要求所有员工以解决问题的思路去帮助朋友。这就是高度重视解决用户麻烦和痛点的新理念。当朋友问雷军,如何将手机屏幕截屏保存成图片。雷军直接找到产品经理说:“很多用户需要这个功能,但是我们的快捷键功能很多用户不知道怎么用。有没有更简单的方法让用户不用我们教,也能方便地截屏?”后来MIUI通知栏下拉菜单的开关上加入一键截屏的功能,非常方便。

雷军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发现一个痛点——很多记者用智能手机录音会遇到电话打断,录音时间太长容易中断等问题。雷军以自己大量接受采访以及和记者们交流来的经验,设计了小米录音机产品,深受好评。

雷军发现用户需要漂亮的壁纸。于是从小米手机1代开始,雷军一有时间就和设计部门的设计师一起讨论壁纸、挑选壁纸。找来找去,总是找不到中意的壁纸,最后,决定出资100万元征集手机壁纸。最后,这100万元花得物超所值,不仅征集了许多美丽的壁纸,还成为小米口碑传播的一个故事。

你对什么是痛点有一些了解了吗?你的用户哪里痛呢?如果你不死磕他的痛点,那就该轮到你痛了。

明确雇佣的任务

过去我们总是认为,只要掌握了正确的手段,需求自然就会产生。我们所看到的一代枭雄——伟大而令人尊敬的诺基亚也是非常重视需求,而且一开机就能看到——科技以人为本。

把“以人为本”摆在纸面上谁都会,但是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即使把口号写在脑门上都没有用,起决定因素的是:是否真正做到了——把所有的时间和精力都投入到对“人”的了解上。

我们要更加努力地了解消费者心中的渴望,消费者需要什么,讨厌什么,什么样的东西能引起移动互联网时代用户的情感波动、激动,什么样的东西又能激发出消费者源自内心深处的好感。

惊喜创造大师乔布斯说:“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并不是消费者的任务。”这并不是说不需要去了解用户,而是要真正地洞察用户需求,不再停留在表面的调研、反馈数据之上。需要用心去体验。

许多产品之所以会失败,是因为该公司从错误的角度开发产品。这些公司更多地关注能卖给客户什么,而不是去考虑客户真正需要什么。失败之后,才发现真正缺失的就是没有去了解客户面临的和试图解决的问题。

所以我们首先必须正视一个“需要完成的任务”理论——你的产品被“雇”来做什么?

“需要完成的任务”这个理论来自于克里斯坦森的破坏性创新理论——只有真正明白客户要完成什么工作的时候,即真正明白需要帮助客户完成什么任务时,你的需求才能开始启动。

为什么偏偏采取这种理论——因为此需求理论对于移动互联网时代的颠覆性创新很有帮助,而某些需求研究的理论对延续性有好处。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我们无须为了某个特殊人群而进行需求洞察,也无须为“什么年龄阶段、什么性别”的群体购买产品而纠结,而是要研究某种产品或服务能够帮助消费者达到某个目的。

案例02 奶昔被顾客买来做什么——解读互联网时代的需求变化

一家公司正试图增加奶昔的销量,进行了大家非常熟悉的消费者情况调查,例如:兄弟,你能告诉我们要怎样改进奶昔,你才会买更多呢?姑奶奶,你想要这款奶昔再便宜点吗?再多点巧克力味吗?还是要把量再加大点呢?

根据调查的结果着手对奶昔进行改进工作。结果奶昔越做越好,但是销量和利润越做越差,这下可把这家公司难倒了——不管企业老板还是产品经理,或者销售老总,这种感受你懂的。

很多传统企业也在不停地追寻,移动互联网时代怎么改进产品,消费者才会喜欢呢?为什么使用传统的需求洞察方法,结果会事与愿违。

“我想知道在人们生活中出现什么样的任务需要完成时,才会促使他们来这家餐馆‘雇佣’奶昔?”——人们在什么时候才会“雇佣”你的产品?

消费者并没有把最后的需求说出口,还得靠观察。一是上班族充饥的时候会购买奶昔。早上吃水果消化太快了,面包圈太脆,而且弄得满手黏糊糊的;而奶昔——用细细的吸管吸完厚厚的奶昔要花很长时间,并且基本上能抵挡住一上午阵阵来袭的饥饿感。

对痛点改进的措施迎刃而解:面对早餐市场,把自动售货机摆到前面,安装上预付费磁卡或者提供网络订货功能,这样就可以节省上班族宝贵的时间——他们可以跑进来买完就走,而不用夹在人群中排队。如果加入一些水果,意外的水果片会使得吸奶昔的经历变得更有意思。

另外一个购买群体是典型的爸爸一族。食用者是孩子,孩子吸着那杯浓稠的奶昔很费劲,似乎要吸上一辈子才能从那小小的吸管里把奶昔吸干净。购买者是爸爸,他自己感觉完成了父亲的责任,但又没有太多的耐心。解决的方案是把奶昔做得小一点,没那么稠,这样就可以让孩子们快些吃掉它。

如果根据当初该公司自己设计的调查方法进行调查——先假设最有可能买奶昔的人群是45~65岁,然后再设计调查问卷,获取这些人希望将奶昔做成怎样的信息——最后的结果是指引大家开发出一种“放之四海皆不准”的产品。

所以,你需要思考,移动互联网的情景之下,如何雇佣你的产品。应用场景变了,需求当然也不同了

不同需求,不同对待

移动互联网时代,消费者迸发了不同的需求,需要我们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视角去看待不同的需求。

“好想你”枣就是一个很有特点的案例。

案例03 “好想你”枣的需求任务的应用

从2013年起“好想你”枣在电商上创造了近亿元的销售收入,在食品红枣类目里面排名第一,同时又是第二名到第十名的总和。“好想你”枣将客户人群划分为7个不同的人群,拟定成7个人物角色。比如,人物形象有枣妈妈,家庭中母亲的角色;枣美美,都市白领和爱美一族,且对养生比较关注;还有枣吃吃等。“好想你”枣按照目标客户,把“好想你”的人群分为7类,通过这7类人群的定位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

最重要的并非人群定位,而是根据不同的需求归类和划分,把大包装进行零食化,“好想你”枣电商推出来的就是健康零食,不把它当成礼品卖,也不把它当特产,而是把它当零食来卖。为上班族、白领族、居家族尤其是南方人解决新的“零食需求任务”。

你的用户有什么任务需要完成,有多少不同的需求,你采取什么方式对待,如何处理规划设计。

找到潜伏的需求

顾客每一次抱怨的背后都潜伏着一个未被满足的需求,而每一个需求的背后必然隐藏着一个不可忽视的市场。问题是,很多需求并非我们能意识到的,需要我们仔细寻找。

人类行为研究的先驱者之一、心理学家简·福顿·苏瑞谈到人们每天会做出大量“不假思索的行为”。你会随手到处乱扔坚果壳;你会拿起餐巾纸擦去眼镜上的雾气;你会随手收藏喜欢的微信图文信息……

作为产品消费者或者网站使用者的普通人,很难告诉我们该怎么办,也不会在调研的时候告诉我们怎么办,或会羞于启齿他的痛点和他自己的解决方案。

去观察消费者的行为 。观察实际行为能为需求的洞察者提供宝贵的线索,从而探查出那些未被满足的需求——所以从那些出卖了内心的不假思索的动作中,三只松鼠发现消费者很难撕开包裹,就送一个塑料的开封刀以帮助拆解快递包裹,发现消费者不好意思到处乱扔“果壳”,就送一个垃圾袋以帮助收集果壳;海底捞发现火锅容易模糊眼镜,就送一个眼镜布以帮助消费者擦拭眼镜,发现手机容易滴上汤汁,就送一个塑料袋以装好手机……

放大隐形需求 。一般来说,我们可以把消费需求分为两种:一种是显见的、已经发生的消费需求,只要我们留心观察生活中的各种现象就会发现;另一种则是从来没有发生过的、也是从来没有存在的消费需求,这就需要我们通过新产品或新服务放大隐形需求,直到创造新的消费需求。

识别新的需求 。移动互联网的加入,产品信息的增多,LBS技术的使用,网站要素的介入,让这种隐形的需求变得更加扑朔迷离。让互联网时代“创造需求”这个工作难度加大。显然,“创造需求”相对于“满足需求”来说,要艰难得多。

满足需求是已经发生的消费需求,它是持续性创新;创造需求则是尚未发生的消费需求,大多数属于所谓的颠覆性创新。两种创新的机制不同,侦查“需求”的方法和规则也完全不一样。

创造需求是相对于“欲望”这个层次而言的,也就是说,创造需求的实质是创造尚未发生的需求,而尚未发生的需求只能来自消费者生活中的渴望,也就是消费者的欲望。 而移动互联网的发达,却强大地催化了消费者的欲望,创造了无数种隐形的需求 。创造需求属于典型的颠覆性创新。

如果这个时候,你意识不到新的需求,创造不了新的需求,不去满足隐形的满足,就会有人或者领先的消费者自己进行开拓性满足。那么等待你的或将是个生死存亡的巨大挑战。

珍惜顾客的抱怨 。重视消费者在互联网上给你的抱怨、负面评价、投诉,这些都是你产品改进或者未来市场努力的方向。珍惜这些抱怨,而不是抵触它们,因为这些抱怨都是你的发家之本、发展之源。

甄别真正的需求 。在纷纷扰扰的信息之中,甄别出什么是真正的需求,什么是潜伏的需求,什么是错误的需求。我们去购买钻头,不是想在墙上打个洞,而是挂上自己的全家福;我们去买红枣,不单是为了当补品,也有可能是想当做零食吃,所以“好想你”枣按照零食的框架进行了设计。

去找到潜伏的需求,根本的解决方案在于从抱怨开始,去观察、去融入、去换位思考、去原型试错。

· 观察 ——观察你的消费者在互联网时代会遇到怎样的麻烦,会怎么解决这些麻烦,你怎么帮助他们更为简洁、方便、省时、低廉地解决麻烦。

· 融入 ——把自己当成消费者的一员,去他们的群组中倾听他们的要求,了解他们自己的解决方案,听听他们如何和其他的消费者共同商讨解决问题。

· 换位 ——把自己变成消费者,去使用、体验消费者的生活情境,最好能像宝洁公司一样和消费者生活上十天半个月,像雷军一样自己先使用上百部手机。

· ——最好的方式就是让消费者参与产品设计,他一旦成为设计者,在你的引导之下,会发现自己原来有这么的需求,然后你再一一甄别。

· 原型 ——赶快做出一个原型来,赶紧走出办公室让消费者去使用、体验,看看还有什么问题,快速反应,赶快迭代。

告别专家和技术导向

在本商规的讨论快要结束之前,特别提醒:和传统方法说再见的同时,也要 告别专家的意见

专家的话可以听,但是千万不要多听,否则也会成为“砖家”。

·专家并非主流用户,而且“听取”这种方式并非是一个正确的选择,对消费者而言也是一样。因为他们根本不了解自己潜伏的需求,对你的产品一边说着“好好好,这个挺不错的”,眼睛却盯着你的调研礼品。

·专家不是典型用户,他们不会体验到主流用户的切身感受,iPod发布的时候,有专家说,这玩意不能无线上网,内存又那么小,没有什么意思。这玩意不就是一个MP3吗?最终结果,苹果的专家用户希望得到一个会飞的MP3,但是主流群体仅仅需要一个简约、极致的MP3。

·消费者在传统调研上也不会对你讲真话。如果你调研消费者需要的手机功能,最后的结果如“锤子”手机的罗永浩所说:听来听去,手机最好做成瑞士军刀……

同时,也 不要过于依赖于技术去激发潜在需求

移动互联网时代潜伏的需求并非来源于新的技术。从Kindle的发展来看,首先使用它的并非亚马逊,而是索尼。索尼没有成功,亚马逊却成功了。别奢望使用新的技术就能“一招鲜,红遍天”。

新的技术本身几乎不能转化为需求,也如同大家所经常见到的“技术”转化为“市场”的情况。一个新技术成为一个需求,其中必需各种背景因素,包括产业力量、营销策划、消费者进步,以及要等到风口的到来。

万事俱备,这时候新技术才能把“需求”催化为雷军所说的“风口上能起飞的猪”。

正如德鲁克在他的经典著作《创新与企业家精神》中所说的:信赖技术创造需求具有极大的风险。取而代之的是发现潜在需求,用技术去解决。 UrdSw1q6qFcCSNsJJZr1eKWHJ8erTH43ZCQhr7xpx7vm9dSU2/KU1lzjad/tTc45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