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我国古代有大学吗?

太学就是古代的大学。据《大戴礼记·保傅》记载,我国在西周时期就已经有了太学的设置。《汉书·贾山传》记载,西汉初期,贾山曾上书汉文帝,提出“定明堂,造太学,修先王之道”的主张。汉武帝元朔元年(公元前124年),经公孙弘建议,设立了博士弟子官五十人,复其身,并通过考试委以官禄,这样便产生了博士弟子课试的制度。由于这些人的学习之地称之为太学,故他们又叫太学生。博士弟子入仕所经由之考试称之为射策,分为甲乙两科,凡受业弟子“一岁辄课”,能通一艺以上即可以授官。特别优秀者则被破格录用,不合要求者“辄罢之”。后来太学的规模不断扩大,汉昭帝时期仅有100人,汉宣帝时期,也才有200人,汉元帝时期则增至1000多人,到汉成帝末年则增加到3000人。东汉的太学设置于建武五年(公元29年),当时建有长十丈、广三丈的内外讲堂。汉顺帝时期又进一步扩建,当时的太学有240房、1850室。汉质帝时期,太学生最多时达3万多名。魏晋以后,由于长期战乱,学校时兴时废。而当时的士大夫也大都消极避世,潜心于黄老之学,学校已经名存实亡。晋咸宁年间,又兴太学,每每是国子学与太学并立。唐朝以后的历代封建皇朝,大都在中央设置太学,作为传授儒家经典的高等学府。 ZXOQ8sgkP9xuDnsr3+fZu1I+CWjFGDp0bz8oPoCpeVTqtE4e5UbjeN/wYhW4J7TP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