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为什么用“替罪羊”来比喻代人受过?

“替罪羊”一词是舶来品。世界各地都习惯于用“替罪羊”一词比喻代人受过的人。羊是古代祭祀中必不可少的最主要的祭品。羊除了用作献祭上帝的牺牲,还承担了一项任务,就是给人类“替罪”。

用羊替罪来自古犹太教。但有趣的是,在咱们中国也有类似的事例。《孟子·梁惠王上》中记载:“王坐于堂上,有牵牛而过堂下者。王见之,曰:‘牛何之?’对曰:‘将以衅钟(注:新钟铸成,宰杀牲畜,取血涂钟的仪式)。’王曰:‘舍之!吾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对曰:‘然则废衅钟欤?’曰:‘何可废也,以羊易之。’”

齐宣王不忍心看见牛恐惧战栗的样子,于是就下令用羊替换牛来祭钟。从此以后,“替罪羊”作为一个具有悲剧色彩的词汇就流传开来了。 TKLJBYBslttnjA6WEOASOn8mgSIxN2huJTs+3ZVI0Brm09uvMqQ0TgJu2V412Z3z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